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新闻学专业的本科培养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逐渐进入了一个繁荣期,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新闻学本科教育开始出现了落后于新闻实践的现象,无法适合当代社会的职业要求。本文从当前新闻本科教育的模式和培养目标入手,分析了当前新闻学本科教育中所存在的新闻专业理念的缺失、新闻学通才教育的误区及新闻学机械化教育对培养合格新闻专业人才的影响,为新闻学的教学思路的改换和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和我国近代报业的诞生一样,我国的新闻教育也经历了脱胎于西方的过程。从1917年留美归来的著名报人徐宝璜在北京大学开设《新闻学》选修课起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新闻教育主要借鉴了美国的新闻教育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即着手对旧中国的新闻教育进行调整,通过合并与撤销重组和改造了原有的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建构,并在教学思路上逐渐形成以以苏联模式为主的新闻教学思路。
何谓新闻教学的苏联模式?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新闻学的教育体制大致有三种模式:一种以美国的学、术结合类为代表。特点为重视实际业务技能的操作,同时依托社科研究来提高理论素质。一种是以英国、日本为代表的在职训练类教育。少有设制新闻学专业的大学,更多是业界的在职教育。两种模式虽各有特点,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都重视新闻业务技能的培养,以理论社科研究为副。理论研究和业务技能培养有适当的分离。我国的新闻学教育体制是借鉴了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在大学设立新闻专业,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理论和业务的双重培养。在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三大块。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更强调于以讲授和教学为主。
这种教学指导方针的确立形成了我国新闻学培养的现状:大部分新闻专业的院校中,学校与新闻业界的联系并不是非常紧密;学生在学习中更多接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而很少有业务的实践过程。在校的新闻业务类课程也往往由不具备新闻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讲授。这些现象都使我国的学校教育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更偏重于理论的研究者,而缺少了新闻专业技能的活力与业务表现能力。这些问题无一不成为制约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良性发展的瓶颈。
如何实现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为了解答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新闻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原则是什么?应该如何教授?
纵览中国众多新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无一例外都侧重于培养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报社、通讯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工作以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可以说,新闻学教育中,90%以上是为了给第一线的新闻工作培养专业的技能人才。所以,专业化、技能化的综合性人才应该是目前中国新闻学本科阶段教育培养的重要目的。
那么针对这一培养目标,新闻专业本科生教育的教学内容又应该集中在哪里?自然,对学生在理论基础上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是这一阶段教学的重点,但是从当前的学科教育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令人遗憾的现状。
具体来说,其中的问题集中表现为:
专业教育中新闻理念的缺失
什么是新闻理念?这要先从“新闻”这个词说起,在刘建明老师的《当代新闻学原理》中,新闻是指“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对受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这个界定包含有几个要素:迅捷、贴近、价值。迅捷是指新闻的产生是快速而富于变化的;贴近指新闻的采编是需要考虑到接收对象的存在;而价值则表现在新闻一定需具备对人们了解社会有一定的客观公正、真实的信息含量。这样,与此相关的新闻理念就很好理解了。它是快速反应、具有服务意识和信息价值相结合的一种新闻工作的原则。
这种工作原则能否在我国当今的专业教育中被培养出来?我们看到了令人有些叹息的景象。新闻的教学过程更多以书本的知识为主线,新闻业务的课程反而有些像是陪衬与客串。而业务课程的指导上也多用书本的条框来阐释,忽视了新闻活动本身的灵活性和发展性。如此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增强的更多是概念上的学习和理性的逻辑思考能力,而缺乏了新闻所强调的行动力、感受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学生没有受到好的引导,又怎么会在新闻实践中一步步培养自己的新闻理念?
新闻学通才教育的误区
清晰了新闻学教育中需要具备“新闻理念”的前提,我们再来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做新闻的能力。这就涉及到我国现阶段的新闻学单一教育与多元化社会之需求之间的问题。由于社会的发展,新闻的报道内容也开始逐渐的多样化,甚至于在一则新闻的报道中会同时出现诸如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相关信息知识,这使得早些单纯的新闻学技能的教育变得有些势单力薄了。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在清华大学的校园就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关于“通才教育”的大讨论。这一观点在2006年重新被新闻教育界人士提出作为我国新闻学专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并受到很多来自教育一线的响应。综合来看,通才教育的提出的确有它的前瞻性,我们当代的新闻工作也需要具备多样知识的人才。但是若细加分析,就会发现在当代信息与学科知识更新变化如此迅捷的今天,要实现新闻学教育的通才化,的确会存在它的操作性困难。简单来说,应该选取多少课程,选取什么课程来教学,才能实现这种通才的目标?不说我们的教育时限有所制约,就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看,这一些也难以做到。所以相较通才教育,笔者更主张新闻学教育的通识教育。也即可以不求甚解,但要面面俱到。当代的学校教育,更重要的并非是实质教会学生具体的知识,而是培养他们具备自学的能力和素质,并且能够具备迅速查找资料的能力。也就是说,需要一些信息或知识,知道从哪里去找,如何搜寻。笔者认为,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是更为重要――知识的教育总有它力所不及之处,但能力与技巧的培养却可以受用终身。
新闻学的机械化教育与人文社会的矛盾
当前的新闻学教育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缺失,即指导学生做什么样的新闻的缺失。各大院校都开设了新闻职业道德之类的课程,希望从道德规范与新闻学的职业准则上对如何做新闻,做什么新闻予以培养。但仅只是凭借这一门课程的教育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而新闻实践中也屡屡出现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职责与社会职责处理上的矛盾之处。新闻是有观点的吗?当然是,新闻的观点总是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和排序处理表现出来。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报道新闻,还是社会气候的监测者和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就如潘忠党教授所言:“新闻必须有灵魂,有其社会存在之理由,这灵魂存在于将新闻这种社会实践与民主体制相勾联,在与以新闻实践不断提升民主生活、健全民主体制。”而我我们当前的新闻学教育缺乏人文理念的灌输与培养,新闻学的业务课上所涉及的更多是具体的操作过程,而非让学生实质了解如何做,做什么?一句话,我们的本科阶段的新闻学教育更多是在培养机械的操作者,而并非是社会和文化的批评家与传承者。这使得机械的新闻学教育与当前的人文社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地展现出来。从这一点来看,新闻业务课程中的人文理念的注入效果要比纯理论性的讲授更加有效。
总体而言,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绝大多数将要从事具体化的新闻业务操作工作,使得这一阶段的新闻学教育更侧重于对新闻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这要求在教学的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以“做新闻”为中心的培养目标,而且围绕这一目标还要培养学生“如何做新闻”、“做什么样的新闻”的实际能力。
和我国近代报业的诞生一样,我国的新闻教育也经历了脱胎于西方的过程。从1917年留美归来的著名报人徐宝璜在北京大学开设《新闻学》选修课起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新闻教育主要借鉴了美国的新闻教育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即着手对旧中国的新闻教育进行调整,通过合并与撤销重组和改造了原有的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建构,并在教学思路上逐渐形成以以苏联模式为主的新闻教学思路。
何谓新闻教学的苏联模式?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新闻学的教育体制大致有三种模式:一种以美国的学、术结合类为代表。特点为重视实际业务技能的操作,同时依托社科研究来提高理论素质。一种是以英国、日本为代表的在职训练类教育。少有设制新闻学专业的大学,更多是业界的在职教育。两种模式虽各有特点,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都重视新闻业务技能的培养,以理论社科研究为副。理论研究和业务技能培养有适当的分离。我国的新闻学教育体制是借鉴了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在大学设立新闻专业,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理论和业务的双重培养。在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三大块。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更强调于以讲授和教学为主。
这种教学指导方针的确立形成了我国新闻学培养的现状:大部分新闻专业的院校中,学校与新闻业界的联系并不是非常紧密;学生在学习中更多接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而很少有业务的实践过程。在校的新闻业务类课程也往往由不具备新闻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讲授。这些现象都使我国的学校教育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更偏重于理论的研究者,而缺少了新闻专业技能的活力与业务表现能力。这些问题无一不成为制约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良性发展的瓶颈。
如何实现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为了解答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新闻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原则是什么?应该如何教授?
纵览中国众多新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无一例外都侧重于培养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报社、通讯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工作以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可以说,新闻学教育中,90%以上是为了给第一线的新闻工作培养专业的技能人才。所以,专业化、技能化的综合性人才应该是目前中国新闻学本科阶段教育培养的重要目的。
那么针对这一培养目标,新闻专业本科生教育的教学内容又应该集中在哪里?自然,对学生在理论基础上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是这一阶段教学的重点,但是从当前的学科教育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令人遗憾的现状。
具体来说,其中的问题集中表现为:
专业教育中新闻理念的缺失
什么是新闻理念?这要先从“新闻”这个词说起,在刘建明老师的《当代新闻学原理》中,新闻是指“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对受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这个界定包含有几个要素:迅捷、贴近、价值。迅捷是指新闻的产生是快速而富于变化的;贴近指新闻的采编是需要考虑到接收对象的存在;而价值则表现在新闻一定需具备对人们了解社会有一定的客观公正、真实的信息含量。这样,与此相关的新闻理念就很好理解了。它是快速反应、具有服务意识和信息价值相结合的一种新闻工作的原则。
这种工作原则能否在我国当今的专业教育中被培养出来?我们看到了令人有些叹息的景象。新闻的教学过程更多以书本的知识为主线,新闻业务的课程反而有些像是陪衬与客串。而业务课程的指导上也多用书本的条框来阐释,忽视了新闻活动本身的灵活性和发展性。如此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增强的更多是概念上的学习和理性的逻辑思考能力,而缺乏了新闻所强调的行动力、感受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学生没有受到好的引导,又怎么会在新闻实践中一步步培养自己的新闻理念?
新闻学通才教育的误区
清晰了新闻学教育中需要具备“新闻理念”的前提,我们再来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做新闻的能力。这就涉及到我国现阶段的新闻学单一教育与多元化社会之需求之间的问题。由于社会的发展,新闻的报道内容也开始逐渐的多样化,甚至于在一则新闻的报道中会同时出现诸如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相关信息知识,这使得早些单纯的新闻学技能的教育变得有些势单力薄了。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在清华大学的校园就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关于“通才教育”的大讨论。这一观点在2006年重新被新闻教育界人士提出作为我国新闻学专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并受到很多来自教育一线的响应。综合来看,通才教育的提出的确有它的前瞻性,我们当代的新闻工作也需要具备多样知识的人才。但是若细加分析,就会发现在当代信息与学科知识更新变化如此迅捷的今天,要实现新闻学教育的通才化,的确会存在它的操作性困难。简单来说,应该选取多少课程,选取什么课程来教学,才能实现这种通才的目标?不说我们的教育时限有所制约,就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看,这一些也难以做到。所以相较通才教育,笔者更主张新闻学教育的通识教育。也即可以不求甚解,但要面面俱到。当代的学校教育,更重要的并非是实质教会学生具体的知识,而是培养他们具备自学的能力和素质,并且能够具备迅速查找资料的能力。也就是说,需要一些信息或知识,知道从哪里去找,如何搜寻。笔者认为,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是更为重要――知识的教育总有它力所不及之处,但能力与技巧的培养却可以受用终身。
新闻学的机械化教育与人文社会的矛盾
当前的新闻学教育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缺失,即指导学生做什么样的新闻的缺失。各大院校都开设了新闻职业道德之类的课程,希望从道德规范与新闻学的职业准则上对如何做新闻,做什么新闻予以培养。但仅只是凭借这一门课程的教育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而新闻实践中也屡屡出现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职责与社会职责处理上的矛盾之处。新闻是有观点的吗?当然是,新闻的观点总是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和排序处理表现出来。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报道新闻,还是社会气候的监测者和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就如潘忠党教授所言:“新闻必须有灵魂,有其社会存在之理由,这灵魂存在于将新闻这种社会实践与民主体制相勾联,在与以新闻实践不断提升民主生活、健全民主体制。”而我我们当前的新闻学教育缺乏人文理念的灌输与培养,新闻学的业务课上所涉及的更多是具体的操作过程,而非让学生实质了解如何做,做什么?一句话,我们的本科阶段的新闻学教育更多是在培养机械的操作者,而并非是社会和文化的批评家与传承者。这使得机械的新闻学教育与当前的人文社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地展现出来。从这一点来看,新闻业务课程中的人文理念的注入效果要比纯理论性的讲授更加有效。
总体而言,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绝大多数将要从事具体化的新闻业务操作工作,使得这一阶段的新闻学教育更侧重于对新闻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这要求在教学的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以“做新闻”为中心的培养目标,而且围绕这一目标还要培养学生“如何做新闻”、“做什么样的新闻”的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