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思维激发兴趣上一堂生动的《机械制图课》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机械制图》的课程特点和职校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浅谈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空间概念,启发和开拓学生的思维以及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第一节课”;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行为养成教育
  
  《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识读规律与方法的学科。从课程特点上看,学习该科目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从教学对象上来说,职业学校面对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较差;没有空间概念;“图感”差:没有丰富的立体表象储备;学习风气差:学习被动、消极,厌学现象严重,学习动力相对不足。综合以上两方面因素,成为学习制图的最大障碍。因此,如何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生动化,如何为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概念,如何增强学生的“图感”,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机械制图》感兴趣,提高学习制图的自觉性、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成了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笔者从大学毕业到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15年以来,一直从事该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选择有针对性的注重引导为主的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重点把握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循序渐进的将学生引入到课程学习中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作图能力,把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以“第一节课”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机械制罔》是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不同于学生以前所学的文化基础课,在课程形式上、课程结构上、教学方法上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对初学者来说也是一门比较陌生的学科,所以一开始学生总是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来上“第一节课”,他们总想弄明白“什么是《机械制图》”、“制图都学什么内容”、“《机械制图》有何什么作用”、“应该怎么学习”等等问题,而课程“绪论”部分的内容正是围绕着初学者的这些问题展开的。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机会应用一定的技巧上好这关键的“第一节课”(“绪论”课)以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作法是:激发兴趣,在“第一节课”中充分利用学生对“什么是《机械制图》”的好奇,给学生观看几张机械图样,让学生产生新鲜和好奇感。树立信心,适时地说明学生目前学习该科与学习语、数、英等文化基础课有所不同,学习该科不存在基础好坏问题,所有同学目前都是“零”起点,大家同在一个起跑线上,一切从“零”开始。直观感受,通过图样与实物对比,让学生脱离书本,直接体会。同时,通过“第一节课”(“绪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机械制图在现代机械生产加工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二、以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始终是制图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和教学任务之一。但对于以具体,事物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他们的空间感十分淡薄,要将他们很快地引入这陌生的知识领域,领会制图基础知识的起点,关键的一点是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内容应给学生直观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性原则采用直观教学法。  首先,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实物、教学模型、教学挂图、工厂参观等直观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如对投影方法、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以及三视图的形成的观察等等。只有让学生通过对三维空间体系向二维平面图形的发展、运行以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观察才能掌握投影规律,认识它们的特征。在讲解基本体表面上点的投影求作及判别可见性的知识点时,有的学生感觉也比较难以掌握,在授课时,可以通过对照教学模型,分析基本体表面的组成,把各表面的投影及投影的可见性分析清楚,使学生在脑海里建立起各类基本体的空间概念,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也就不会感到困难,做起习题来也轻松自如,错误率低,并对学习“截交线及相贯线”这一部分的知识,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另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不单纯的讲课,应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课堂教学中多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铅笔盒、螺母等为例子,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作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开拓学生的思维。不单纯的依靠书本,要从书本中解脱出来,从实际出发,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事物出发,让学生觉得这些物体他们都很熟悉,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陌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对学习这门课程更加有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制图教学中要做到讲解透彻,就特别要注意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迅速建立空间概念。
  
  三、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启发式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授课中应该适当地留有“缺口”,为学生自学和进一步的探索留有余地。在教学中,教师除讲清重要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随着教师讲课的进程,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例:已知一个主视图,要求学生用组合体的组合方法,从多方位,多角度画出不同的俯视图。类似于这种在制图中的“一图多解”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并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融汇贯通,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教师在引入新知识时,可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如:在《剖视图》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一张:外形结构简单、内部结构复杂的组合体三视图的教学挂图,由学生自主讨论、发现问题:视图中虚线过多给画图(画虚线相比画实线来得麻烦)和读图(虚线过多视觉凌乱易造成组合体空间结构想像的错误判断)带来很大的不便。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图样表达法能够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成了学生们迫切想知道的问题了。此时教师就在这环节起一定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解决问题”——采用“剖视图”表达法。通过这样的引导与启发,学生在脑海中对该部分的知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一言堂”:不提问、不启发,独自一人滔滔不绝地讲。而是应该在教学中改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当然,在启发式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更要相信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境,微笑面对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给课堂创造民主、宽松的氛围。
  
  四、以练习加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
  
  学习《机械制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要想初步掌握识图、制图的基本知识与绘图技能,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绘图练习才能薄积厚发,所以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侧重于学生绘图和读图能力的培养。教师可采用“讲—练—评—再练”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讲授定量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用相关习题加强学生的绘图训练,并力求在训练中突出重点、难点。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分析,解决在实际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再练”的目的是通过再一次加强对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薄弱的部分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绘图技能,力求做到课堂的教与学同步,同时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其次,从制图作业的罔面质量而言,也包含着美的教育。如:要求学生在绘图时做到构图均衡、比例恰当,视图表达和尺寸标注完整、清晰,图线匀称、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美观等。教师再适当地结合美学的基本法则,以启发学生对构图和图形美的追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认真训练绘图技能和提高图面质量。
  再者,《机械制图》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图样中的一点一线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非常重要。在教授制图与识图知识时,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身体力行,作好表率。比如在讲授制图的基本规定这一章节时,教师板书的字体、图线以及批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时,都要做到线型分明、字体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认真表达。在言传身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习题训练,也同样严格要求学生重视每一次作业的图面质量,杜绝不规范制图,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总之,在《机械制图》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善于引导,还要“读懂”学生。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合理应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效提高《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曾小珍,谈《机械识图》教学从师本走向生本[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
  [3]许跃,谈制图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其他文献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持久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需要作出相应的改革,以保持企业员工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在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更需要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稳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
摘要:本文对 现代土库曼语语音和现代维吾尔语初探与语音和维初探与分析 ,它们的词序一般都是主语 的词序一般都是“主语 -宾语 -谓语”谓语结构 ,并对现代土库曼语语音和现代维吾尔语语音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现代土库曼语;现代维吾尔语;语音;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H215;H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20-0015-02  1 现代土库曼语和现代维吾
摘要:乌苏厄鲁特部的来历与棍噶扎勒参和承化寺有密切的关联。棍噶扎勒参在19世纪中叶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他率兵出征、消灭叛乱、奋勇抗俄,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清廷赐予他“呼图可图”名号,颁发“管辖徒众呼图克图之印”,建“承化寺”。后来清廷将承化寺迁移至乌苏巴音沟,并从塔尔巴哈台厄鲁特十苏木抽50户迁至巴音沟,以供服务。建寺后,由沙湾县、乌苏拨发粮食,直到民国时期。  关键词:乌苏厄鲁特;棍噶扎勒参;
摘要:村上春树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丢失——寻找这样的模式,而这些都可以解读为村上对孤独的独特体验以及试图为孤独寻找一个出口。本论文以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斯普特尼克恋人》及短篇小说《出租车上的男人》为文本分析对象,着重分析了村上春树作品中“此侧与彼侧”这一特征性元素的体现,以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在丢失了一半的自己之后,如何自我救赎,也提示了村上对抗孤独的解药——“人不能消除什么,只能等待其自行消失”。  
摘 要:结合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该文以干冰在一节初中物理课中的系列应用实验为例,说明借助一物多用的方式,深入挖掘简单器材的创新应用,可以让同样的器材装置在课堂实验中深入拓展,切实提升课堂实效。  关键词:干冰;实验;实效;一物多用  当前,如何提升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物理学科的特点就在于“物”和“理”,即通过实验,创设情境,观察表象,通过理性思维抽象出具体的理论,再通
摘要:字幕翻译作为影视作品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不仅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性,还需要遵循字幕翻译的特定策略。本文通过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以著名情景剧《老友记》为例,探究该剧中文化词汇翻译的方法策略,为非源语受众提供最佳关联的认知语境,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老友记》;文化词汇;字幕翻译;关联翻译理论;最佳关联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
摘 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战略目标的推进,全国很多地区的高中物理课堂都发生了变化,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成为主流,但课堂仍然还是学校教学的核心,本文结合实例从导学模式探索的角度谈谈如何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物理教学;导学;自主学习;加速器  引言  所谓导学模式中“导”是教师对新课的引导,既有课前结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的指导
摘要: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和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重要的政治文献,回顾并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情况,并汇报当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涉及的领域有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领域。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成为了国外民众了解中国的窗口。人际语用学探究交际
摘要: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只有抓住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用;语文课程;模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10-0004-02  
摘要:主题教育是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发展重大变化背景下,如何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凝心聚力,助力同向同心意义重大。本文立足实际调研结果,借助问题导向,寻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准发力的新路径。  关键词:初心和使命;精准;现状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