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又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所以,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把课堂中的知识内容和生活进行紧密的连接,将物理知识中的生活化体现出来。所以,怎么将物理中的生活化体现到课堂中也成为了目前普遍被高中物理教师们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物理;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教物理。把生活经验物理化,物理问题生活化。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深刻体会现实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物理的目的性,实践性,增强学习物理的欲望和兴趣。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中,物理现象无处不在,当我们洗衣服时,把手放到洗衣机里会感到有明显的麻痹感觉:当我们乘坐电梯时,上下会产生不同的受力感;甚至只是简单的落叶和海浪现象,都包含有深刻的物理原理。而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身边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从而让生活也成为学生习得知识的途径,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而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生活环境模拟,是引导学生将学习知识的重心转向生活的重要跳板。
例如,在讲到“动量和冲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作这样的情景设置: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桌上放上一个自己认为较为有弹性的随身物品(书、垫子、包等),然后要求学生伸出自己双手,握成拳状,让其以同样的力量,一只手敲打课桌表面,另一只手敲打垫在课桌上的弹性物品,并让他们感受两之手的受力情况。由于冲量的作用,打在垫子上的那只手明显没有另外一只那么痛,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冲量的作用。最后,教师还可以列举一系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在相同高度落下的情况下,掉在水里和掉在地面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在跳高的时候,我们需要在地面垫上一层厚厚的软垫等。以这样的情景模拟方式,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思维冲破空间禁錮,进入到广泛的生活实例中,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生活物理”的感受。
二、导入生活化的物理问题
以大气压的讲授为例。教师在导课过程中可以引入:电视上看到在高原上的边防官兵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饮水的水源来至雪山,做饭、煮面用的是高压锅。这个问题就很明确了为什么在高原上的官兵会用高压锅做饭很煮面7由此,整堂课就是在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从气压大小与水的沸点温度的高低入手,渐渐地迈进问题解决的实质。
摩擦力的讲授为例。學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放在光滑的表面上,给予这个物体一个初始速度,这个物体将以这个速度匀速的直线滑行。在这节课中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回顾,然后引入:为什么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个提问就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与好奇。紧接着引导学生给出答案——摩擦力的存在。这个知识点就从上一个知识点推论出来了,但是还不完善。教师又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根本动不了,而有些物体同样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一推就动了呢?
以重力加速度为例。学生都知道重力加速度g,与物体的质量m相乘,就等于物体的重量。这时就引导学生思考和计算,如果一个航天器以2g的加速度上升,里面的宇航员将承受多大的压力。同时,让学生想象飞机以大于g的加速度下降,里面的乘客将会是什么感觉。
三、结合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我国著名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强调学生的学以致用,强调学生能利用物理知识以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并将其融入到教学环节当中,以此进一步丰富物理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以实现学生生活经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拓展与提升,这也为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素材,向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各种惯性的实例,如拍打衣服上的尘土、泼出脸盆中的水、骑自行车刹车、跑步时绊倒等等,使学生能利用惯性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能提出利用惯性与防治惯性的几点建议;在《平抛物体的运动》教学中,可以列举抛球问题、沿水平方向扔石子、飞机投弹、驾车飞跃黄河等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形成条件与运动规律。在以上教学内容中,通过积极融入这些生活素材,不仅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学生在体验到物理知识与自身生活常识之间存在交集时,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扩展学生知识面。
四、布置生活化的练习作业
实现高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出了要将生活化引入物理课堂,还需要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并非纯粹的对物理公式生搬硬套。为有效实现该教学目的,高中物理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自主小实验,并组织学生亲自做实验,并根据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报告。该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掌握物理原理的渊源,而且还为学生们创造了很好的实验氛围,使其了解各种物理定律的具体使用方法。与此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向同学们讲授完电磁学方面的知识时,可以让同学们在课下总结生活中哪些现象应用到了电磁原理,电磁原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并要求每位同学以自己最为熟悉的,并且应用到了电磁原理的家用电器为对象,分析其工作原理。以这种方式布置家庭作业,不仅可以为同学们提高提供更为广阔的自我发挥空间,还可以督促学生们通过查询图书、网络等途径亲自进行试验调查,并且在资料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想高中物理真正走向生活化,回归于生活,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脚踏实地,从我做起,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充实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教学新理念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何小莉.用物理的眼光看世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浅谈[J].考试周刊, 2013(31)
[2]刘丽珍.如何构建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J].教育界,2015(2)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物理;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教物理。把生活经验物理化,物理问题生活化。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深刻体会现实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物理的目的性,实践性,增强学习物理的欲望和兴趣。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中,物理现象无处不在,当我们洗衣服时,把手放到洗衣机里会感到有明显的麻痹感觉:当我们乘坐电梯时,上下会产生不同的受力感;甚至只是简单的落叶和海浪现象,都包含有深刻的物理原理。而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身边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从而让生活也成为学生习得知识的途径,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而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生活环境模拟,是引导学生将学习知识的重心转向生活的重要跳板。
例如,在讲到“动量和冲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作这样的情景设置: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桌上放上一个自己认为较为有弹性的随身物品(书、垫子、包等),然后要求学生伸出自己双手,握成拳状,让其以同样的力量,一只手敲打课桌表面,另一只手敲打垫在课桌上的弹性物品,并让他们感受两之手的受力情况。由于冲量的作用,打在垫子上的那只手明显没有另外一只那么痛,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冲量的作用。最后,教师还可以列举一系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在相同高度落下的情况下,掉在水里和掉在地面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在跳高的时候,我们需要在地面垫上一层厚厚的软垫等。以这样的情景模拟方式,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思维冲破空间禁錮,进入到广泛的生活实例中,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生活物理”的感受。
二、导入生活化的物理问题
以大气压的讲授为例。教师在导课过程中可以引入:电视上看到在高原上的边防官兵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饮水的水源来至雪山,做饭、煮面用的是高压锅。这个问题就很明确了为什么在高原上的官兵会用高压锅做饭很煮面7由此,整堂课就是在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从气压大小与水的沸点温度的高低入手,渐渐地迈进问题解决的实质。
摩擦力的讲授为例。學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放在光滑的表面上,给予这个物体一个初始速度,这个物体将以这个速度匀速的直线滑行。在这节课中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回顾,然后引入:为什么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个提问就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与好奇。紧接着引导学生给出答案——摩擦力的存在。这个知识点就从上一个知识点推论出来了,但是还不完善。教师又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根本动不了,而有些物体同样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一推就动了呢?
以重力加速度为例。学生都知道重力加速度g,与物体的质量m相乘,就等于物体的重量。这时就引导学生思考和计算,如果一个航天器以2g的加速度上升,里面的宇航员将承受多大的压力。同时,让学生想象飞机以大于g的加速度下降,里面的乘客将会是什么感觉。
三、结合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我国著名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强调学生的学以致用,强调学生能利用物理知识以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并将其融入到教学环节当中,以此进一步丰富物理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以实现学生生活经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拓展与提升,这也为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素材,向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各种惯性的实例,如拍打衣服上的尘土、泼出脸盆中的水、骑自行车刹车、跑步时绊倒等等,使学生能利用惯性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能提出利用惯性与防治惯性的几点建议;在《平抛物体的运动》教学中,可以列举抛球问题、沿水平方向扔石子、飞机投弹、驾车飞跃黄河等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形成条件与运动规律。在以上教学内容中,通过积极融入这些生活素材,不仅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学生在体验到物理知识与自身生活常识之间存在交集时,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扩展学生知识面。
四、布置生活化的练习作业
实现高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出了要将生活化引入物理课堂,还需要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并非纯粹的对物理公式生搬硬套。为有效实现该教学目的,高中物理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自主小实验,并组织学生亲自做实验,并根据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报告。该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掌握物理原理的渊源,而且还为学生们创造了很好的实验氛围,使其了解各种物理定律的具体使用方法。与此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向同学们讲授完电磁学方面的知识时,可以让同学们在课下总结生活中哪些现象应用到了电磁原理,电磁原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并要求每位同学以自己最为熟悉的,并且应用到了电磁原理的家用电器为对象,分析其工作原理。以这种方式布置家庭作业,不仅可以为同学们提高提供更为广阔的自我发挥空间,还可以督促学生们通过查询图书、网络等途径亲自进行试验调查,并且在资料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想高中物理真正走向生活化,回归于生活,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脚踏实地,从我做起,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充实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教学新理念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何小莉.用物理的眼光看世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浅谈[J].考试周刊, 2013(31)
[2]刘丽珍.如何构建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J].教育界,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