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学主宰者向学习促进者的转变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h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着重介绍人本主义教育的现代创始人—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就教师在课堂上职责角色的观点,将他的《自由学习》(Freedom to learn)书中相关精辟的论述呈现给大家,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阐述对教师课堂角色的认识。
  关键词:教学主宰者;学习促进者;卡尔•罗杰斯;自由学习
  
  Transformation from dominator of teaching to facilitator
  -Thoughts on Rogers's "Freedom to learn"
  Liu Yongdong, Zhong Ruga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bio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d on important views of the modern founder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 Carl Rogers on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roles of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The relevant wonderful sentences of his book entitled "Freedom to learn" we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Additionally, I expressed my opinion on my role in the classroom combined with m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Key words: dominator of teaching; facilitator; Carl Rogers; freedom to learn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作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他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教育、医疗、社会工作以及心理和治疗等领域的实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理念对当今中国教育的改革,更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从教育的最终目标到教学中教师的定位等问题,在他的《自由学习》书中有非常精辟的阐述。本文关注课堂上教师的职责角色问题,希望能给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带来启发和思考。
  
  1卡尔•罗杰斯简介
  
  1.1 背景介绍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是一位谦逊的革命家、著名的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及人本主义教育的现代创始人。罗杰斯于1902年1月8日出生在芝加哥,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土木工程师,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和虔诚的基督徒。严格的宗教教育和繁多的家务,使青少年的卡尔变得相当孤立、独立和自律。他的第一个专业是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农业。后来,他转向了宗教,学习成为一名牧师。在此期间,他有幸被选为10个去北京参加为期6个月的“世界基督教学生联合会大会”的学生之一。而正是这段全新的经历,大大开阔了他的思想,以至于他开始怀疑他的基本宗教信仰。宗教的损失,导致了心理学的增益:罗杰斯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临床心理学课程,并在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开始在罗切斯特协会从事防止虐待儿童的工作。在诊所里,他了解了奥托•瑞克(Otto Rank)的理论和治疗手段,并开始发展自己的治疗方法。
  1940年罗杰斯接受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个全职教授职位的邀请。1942年,他写下了第一本书《心理咨询与治疗》。1945年,他被邀请到芝加哥大学开设心理咨询中心。正是在那里的工作经历,激励他于1951年出版了他的重要著作《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法》,其中,概述了他的基本理论。1957年,他回到母校威斯康星大学任教。不幸的是当时心理学系发生了很多矛盾冲突,罗杰斯对高等教育变得非常失望。 1964年,他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从事研究工作。此后他一直忙于提供治疗、演讲、撰写著作,直至1987年去世。
  1.2 理论简介
  罗杰斯的理论是一种临床理论,基于多年与患者打交道的经验,这一点与弗洛伊德(Freud)的理论相同。此外,与弗洛伊德相同的是,他们的理论都相当的丰富和成熟—思想深邃、逻辑严密和应用广泛。
  然而,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罗杰斯认为人本质上都是好的及健康的—或者至少是不坏的或没有生病的。换句话说,他认为心理健康是生活的正常发展,他认为精神疾病、犯罪以及其他人的问题,都是自然倾向的扭曲。
  另一个与弗洛伊德理论不同的是,罗杰斯的理论特别简单—堪称优雅之至!整个理论是建立在一个唯一的“生命力”,称之为“实现倾向”(Actualizing tendency)的基础上。它可以被定义为内置的动机,存在于每一个生命的体内,它能挖掘潜能发展到最大可能实现程度。罗杰斯认为,这不只是在谈论生存,所有的生物都努力使他们存在得最好。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不是因为缺乏欲望。罗杰斯采用仅此单一的非常重要的需要或动机取代所有其他理论家谈论的众多动机。他曾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空气,水和食物?我们为什么要寻求安全,爱情,以及胜任感?为什么我们试图发现新的药物,发明新能源,或创造新的艺术作品?他回答,这正是体现了生物的本性—尽可能做到最好。
  1.3 《自由学习》的主旨
  罗杰斯在撰写《自由学习》书时指出:这不是一本现今很流行的那种告诉你怎么做的书。在此书中也找不到什么关于学习和教学基本规则之类的论述。相反,这里讨论的是态度,是理念的发展,一种与学生相处以及个人生存发展的全新方式。它看似简单,但对它的认识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而永无休止的过程。
  罗杰斯认为现今的教育是不适合当今世界的发展的。当今的世界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而我们的传统教育拒绝改变,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将目标确定为促进变化和学习,如何能适应当今的世界。罗杰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学会了怎样去学习的人、应该是学会了怎样去适应和改变的人;应该是意识到没有知识不是不安全的人,而只有了解了知识形成全过程才是安全的,因为改变依赖于过程,而不依赖于静态的知识。所以,他认为促进变化和学习才是现代世界唯一合理的教育的目标。罗杰斯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就是,每个人自身都蕴藏着丰富的潜能,可以用于进行自我了解、改变自我观念、态度和行为—而这些潜能是可以被挖掘出来的,只要提供了“合适的环境”。所以说,教育就是要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学会学习,自己学会促进变化。罗杰斯认为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障碍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职责和角色。
  
  2传统的教学主宰者
  
  传统的教师,在其所有的教学过程中,已经习惯于认为自己是教学的主宰者;是信息知识的给予者;是规则规定的制定者;是学生成绩的评估者;是最终教学目标的规划者;是绝对的专家。但是,这又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要保持住作为主宰者、制定者、评估者、规划者及专家的权威和尊严,就绝不能让学生知道他们也是普通的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风险。为此,传统的教师坚定地给自己罩上了面具,并不惜一切代价以维持他们权威的地位。在课程上,把自己置于主宰者的高高地位上,将学生视为低级的侍从者,并与之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从而确保了他们担任法官、评估者的权利。
  在这种传统教学下,学生也随之戴上了他们自己的面具,这层面具的厚度可能是他们的教师也过犹不及的。如果学生期望成为教师眼中的好学生,他会积极地去上课,并在课程上表现为认真地记笔记,只要看似专心地听教师讲课,即便他们的思想开了小差也没关系,教师仍会认为他是个好学生。作为好学生还可以不时地提几个问题,一方面在其他同学及教师面前显示一下自己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教师知道自己对他的课感兴趣,让教师认可是个好学生。至于对课堂及教师的真实想法、感受和评价则闭口不谈,这样可以确保自己顺利通过考试,并给教师留下良好的印象,进而更加逼近那梦寐以求的学位,而且甚至所有教师的认可,还能给他带来出国交流或是保送研究生等难得的机会。为此,他更要戴严自己的面具,以期成为所有教师眼中的“好学生”。
  因此,成千上万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冒风险成为“完全”的人。“完全”的人意味着真实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他们的激动、渴望、喜悦以及不满、失望、悲伤及厌烦等感情,但这对他们来说太危险了,表达真实的感受很可能就不再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了。而这对传统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学生们“锁上了”口,保持了沉默,这样他的课堂就更好掌控了,更加验证了主宰者地位的有效性,于是,他们更加不愿做回普通人了,而学生也更不可能做回“完全”人了。
  
  3学习促进者的转变
  
  罗杰斯在实践中惊奇地发现,当他在教室里不再以教师的身份出现时,课堂变成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学习场所。他在一个很宽泛的范围内,激发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可以选取他们喜欢的方式实施。而且他与学生共同商量如何考试和评定成绩。他此时只是学生众多学习资源中的一种,他做什么完全取决于学生对他的需求。这就是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课堂。真正实现了“我们所期望的:自由地学习我们喜欢的”。而这其中,教师从传统的主宰者和评估者能否成功地向学习促进者的转变,直接关系到“适合激发学生潜能环境” 的构建,所以也可以说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否,是全新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前提条件。
  那么,这种 “合适的环境”需要如何构建呢?罗杰斯认为有3个条件对于建立有效的、有助于他人成长的环境是充分必要条件。这3个条件是:
  (1)一致性:真正的、真实的、分享情感和态度,而不是虚伪的。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完全无条件地、非裁决性地接受和评价他人。
  (3)同感共鸣:了解对方的感受和体验,并理解沟通。
  教师只有具有以上3个条件,才能真正成为和谐氛围的创造者,才能促进良好的心理气氛的形成,才有助于学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达到学生的自我实现。
  
  4教师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笔者讲授的是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是对高等院校医学、药学和生物学等专业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几年课程的讲授中,笔者发现将自己作为一个完全、真实的人展现给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但又存在一定危险的事情。
  因为只有当你摘下面具,以真实的面目、完全的个体去面对学生时,学生才有可能与你坦诚相见,才可能在你面前做回那个完全、真实的他们自己,这是让课堂回归到真实自然学习场所的首要前提,所以它相当重要。而说它具有一定危险就是,当教师从高高的主宰者位置走下来时,将不具有任何“特权”,需要通过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重新取得学生们的尊重和信任,进而与他们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和谐关系。倘若从“圣坛”上走下来的教师,又没得到大家的认可,那样危险就真的到来了。
  当与学生建立起了平等、尊重、信任的关系后,课堂的气氛就发生了与传统课堂完全不同的变化,这时的课堂学生轻松快乐,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好奇心又回来了,他们活跃、发散的思维开动了起来。这表现在他们会勇敢地问问题,而这时的状态已超越了显示自我和讨好教师的传统层次,完全是跟随他们自己的好奇心和活跃的思维,就知识内容而自发地提出问题的。尽管这样的提问更多地发生在课间及课下,较少发生在课堂上,但笔者从学生们的状态中可以看出,他们真正回归了自我,开始真正地思考问题了。从小学到高中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使他们还没有习惯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没有习惯在课堂上主动地提问发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他们还没有习惯质疑教师、质疑权威,没有习惯在课堂上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对学生们已经能够突破习惯上的“被动接受”发展成现在的“主动思考”,即使这样的课堂还没有真正达到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状态,笔者也非常满意。
  尽管笔者和学生的状态都已远超越了传统的状态,作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在弱化,只是带领着学生学习,让学生们自己推导出或是得出重要的定理结论,但笔者认为自己可以算是完成了由“主宰者”向“引导者”的转变,但还未成为真正的学习促进者,可能前方的路还很长,还需要继续摸索尝试。
  
  参考文献
  
  [1] 籍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的教师角色转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2):1~2
  [2] 孙飞.非指导性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2):121~122
  [3] Rogers C..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M].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1983
  [4] Rogers C.. A client-centered/person-centered approach to therapy.[M].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1989
其他文献
编者按:  2012年5月31日,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工作社会化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召开。会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6所高校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做了主题发言,就高校图书馆工作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实践经验、面临问题等焦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特将这些精辟而富有远见的观点、实用而值得借鉴的经验进行综合提炼,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2012
期刊
编者按:  教育部于2005年启动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为推动高等学校加快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提升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高等教育教育质量几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自2005年启动以来,很多高等院校都积极建设各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经过七年多的建设与发展,均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中国现代
期刊
编者按:在本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系列报道”中,我刊(www.cmee-online.com)采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主任曹庆华教授,请他为我们详细介绍计算机类实验教学改革理念以及中心建设经验。    曹庆华,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信息平台主任,200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2009
期刊
摘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出发,针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可变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提出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思路,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和广适应的目标,对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T型结构;研究    A study of the interdiscipli
期刊
摘要:分析了目前我校植物保护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方案。强化专业基础教学,充实专业课程,增加属于植物保护方向的课程,优化设置了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去除了与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和实际生产需要相关性不甚明显的课程,使之与植物保护方向相关性更强。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系列课程;优化    Discussion on optimizing the curricula of plant pr
期刊
编者按:在“一流目标、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管理”的总要求下,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培训中心在朱华炳教授带领下从设备购置、教学模式、课程开发等方面推进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大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他们的建设成果,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与好评,在兄弟院校中也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刊(www.cmee-online.com)在本次采访过程中,得到了合肥工业大学教务处唐治中同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管理,增强监控的有效性,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详细阐述了高职“四层四段”毕业设计(论文)监控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四层四段;构建;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four-aspect and four-stage” on graduat
期刊
本刊:我们了解到,实验教学中心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中购置了大量教学设备,您能从中选取2~3件高端仪器设备,并介绍它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突出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使用这些设备获得的收益吗?  答:1.数码互动平台  投资300余万元分别组建了4个“数码显微互动形态实验室”来提高教学互动,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知识传递双向、多向的实时互动交流,拓展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大学本科生化学创新实验室是一个相对独立、开放、多功能的综合性化学实验室,它的设立适应了高校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促进了高校化学实验创新教育理念的形成,营造了大学本科生化学创新学习的氛围。  关键词:创新;实验室;化学;教育     The thinking of the innovative laboratory of undergraduate chemistry  Chen Y
期刊
摘 要:针对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阐明了课堂教学加入演示的必要性,并对演示内容和演示软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最后通过举例说明课堂演示的具体实现过程。实践表明:演示环节的加入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授课效果。  关键词:电路分析;教学改革;教学演示;LabVIEW    The teaching-reform implementation of circuit analysi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