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一点通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j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语文教学,不乏有这样的例子:一些老师将语言文字进行独立分析,意图让学生弄懂字词句的确切意思,殊不知,这样将优美的文本语言肢解得支离破碎,忽略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和感悟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些老师十分重视对课文相关的常识性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文本的研读,结果顾此失彼,未能取得语文教学的真正实效。一些语文感悟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课堂上,老师稍微点拨一下,他们马上就能有所感悟,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感悟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感悟能力呢?作为语文老师又应从哪些途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
  一、在阅读文本中培养感悟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文本的学习其实是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运用的过程。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品味去充分地感受文字所抒发的溢于纸表的感情,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具体措施有:
  1.指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
  “读”是实施体验感悟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在新教材中被更加明确地突显出来。要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正是新课程理念的闪耀。所以教师每教一篇文章,都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在“读”中循路入境,与作品人物同行,与作者心灵同在;在“读”中体味文本的情理,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心灵的震撼。课堂上通过读,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与作品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如,读杨绛的《老王》,你会“读”出一个生活艰难的人所拥有的一颗金子般的善良的心;读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你会“读”出居里夫人那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
  2.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感悟
  课堂教学中,面对文本,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地、冷静地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教师切不可满足于课堂上研讨的七嘴八舌、轰轰烈烈(实则喧闹浮泛),忽视学生自我的感悟和冷静的思考;也不可只顾自己发表“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之类的空洞说教,应激发学生的内趋力,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己用“心”去体验、感悟。语文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是这些规律都隐藏在语言现象的背后,蕴含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中,并且许多是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隐性知识,必须靠学习者用“心”去感悟,去体验,而且有些东西读过之后,要在肚子里慢慢地“发酵”,慢慢地“悟”,突然哪一天,你就会悟到什么。
  3.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去体验、感悟
  意境优美的作品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思的感受和领会。学生在学习这样的文章时,就需要运用联想和想象。因为好的作品都是一个空框结构或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读者只有调动起自己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才能理解或个性化的解读。联想,主要是作忠于生活的还原式思考,如《紫藤萝瀑布》中“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一段,就必须联系那个特殊年代的社会背景才能领会好。想象,则是作倾向于艺术真实的创造式思考。上文的结尾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为什么“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我”潜意识中隐含着怎样的情感和思绪?这只能靠我们的想象力了。
  又如,《与朱元思书》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是作者坐船出游看山的幻觉,为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作者这句精彩的描写,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实践,想一想这方面观景的体验。这时学生记忆的闸门会很快打开,不少学生会自然联想到:在车船快速行驶时,四周景物仿佛会不断向后退,在类似的幻觉中观察景物,静止的景物会鲜活起来。这样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类似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感受现在的学习内容,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形成真切的体验,深刻的感悟。
  4.设置情境,唤起学生的体验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趣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随着现代化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多媒体教学已进入了课堂,这一现代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力。如《敬畏生命》一文向学生强调了生命的意义,学生觉得茫然,难于理解。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学生都被植物飘洒种子也许只有一颗成活的壮举惊呆了,由衷地感悟到生命的不易,生命的可贵,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珍惜生命。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悟文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中一直提倡的大语文教育观也指明了这一点,通过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例如“让世界充满爱”这个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从“关爱某个伙伴、同在一片蓝天下和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三个活动中任选一项,倾注情感去了解、认识、关爱他人,尤其是弱者。因为我校处在山区,矿山企业多,外来民工子女多。因此,在开展这个活动时,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本班的外来民工同学的带领下,走进他们的家,亲身接触和了解这一个为本地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却被人轻视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不仅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更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这也就表明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语文学习的作用,这里自然也就包括对于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所达到的作用。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设计、精心组织每一次的语文综合实践课,让学生有机会在活动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感悟能力。
  
  三、在生活和写作实践中培养感悟能力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说明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是学生的创作之源。但如何从每天都面对的生活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呢?这就要引导学生平时多“留心”生活。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在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告诉学生: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给人启迪的哲理。比如,面对滔滔江水,孔子有了“逝者如斯”的感喟;面对中秋明月,苏轼书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再如,朱自清看到了父亲的背影,领会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宗璞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动情地说道“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用“心”的观察。
其他文献
一    我穿着睡衣从公寓出来。阳光格外得好。我抱了抱胸,懒懒地撩拨着凌乱的长发,樱桃红的睡衣充斥着缱绻的味道。有人看我,慌乱地逃。  阿庄说想吃油条豆浆。我幸福得像个小妇人跑了下来。公寓前,我抬眼,看24楼的窗户。阿庄是我爱的男人,爱入膏肓的男人。此刻他正软软地躺在我的床上。阿庄说我像条蛇,做爱时缠得他透不过气。  我笑,暧昧极了。因为我看见我那件桃红的文胸变成了一颗可爱的小樱桃。城管部门总是禁
恋爱是潜交易行为。婚姻是这种交易的商品成果。而婚姻联合有限公司的成败,取决于成本与收益以及再投入之间的平衡。可惜女人不知道婚姻也存在资源成长性问题。把婚姻当作一次性投入,之后不再追加,只是一味地消费婚姻,从而导致婚姻有限公司的倒闭。很多女孩都有待价而沽的投机心态,想利用婚姻一劳永逸。其实这也没错,错就错在,她们胃口大开,却忘了给男人时间,更不知道婚姻也存在资源成长性问题。    爱情有没有批发价 
薇薇:  自从我丈夫受聘为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后,温馨的感觉渐渐消失。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丈夫经常以应酬为由夜不归宿,久而久之我不免起了疑心。经跟踪盯梢,我终于发现了丈夫在外面的秘密——他有了情人。我不动声色,瞒着丈夫去找了那位第三者。一场很严肃的谈话后,第三者答应给我2万元钱将此事“私了”,条件是我必须为她保密,她则保证与我丈夫断绝关系。第三者说到做到,很快把钱给了我。丈夫也很快又变得安分守己了。
遭遇第三者,离婚该注意什么    问:  我朋友夫妻俩在结婚前共同出资购买并装修了男方单位的集资房,房产证上的名字是男方的。结婚几年后,女方发现男方有外遇已经3年了,经女方多次劝说,男方也多次保证,但实际上男方仍不悔改。在此期间女方保留了男方婚外情的照片以及暧昧的短信等证据。请问:女方如果现在提出离婚,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薇薇解答:  目前,如果直接起诉离婚,由于房产证上所写的是男方的名字,且房子是
一个人住着大房子,习惯了。每天楼上楼下跑,在露台上还养了一堆花。以前看过一份报,说现代的人喜欢把问题复杂化,就连住的房子也喜欢1加1不嫌麻烦。   我想起几年前找房子,惟一的想法是非复式不谈。是啊,那时想法绝对天真浪漫。是想结婚,和他一起。一人住一层,在木楼梯上吊个花篮,不在彼此眼前晃的时候,可以丢几句情话在里面。   他叫林。一个穿棉质衬衣,短头发的干净男人。  林搞音乐,喜拉大提琴。我常说,我
伊贞羽是一名著名腿模,她靠着美丽的双腿获得“玉腿公主”称号。伊贞羽谈起这份工作中的一些经历时告诉记者,她曾经被一名摄影师要求“上身只穿内衣、下身不穿内裤”,结果她一气之下差点走人,而且她常常受到“恋腿癖”的骚扰。    没想到自己“靠腿吃饭”  2007年10月17日,记者见到聚光灯下的伊贞羽是在京郊一所高档别墅里,她只穿了身斜纹比基尼,胳膊轻轻搭在并拢的双腿上。在黑色靠垫的衬托下,四肢显得格外迷
【内容摘要】高中化学,是高中生学习的难点科目,自从新课标进行改革之后,高中化学的学习更加艰难。新课标改革中对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培养具有化学学习创新意识的学生。这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创新精神呢?高中化学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本文将针对培养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创新意识进行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导入层递式理念的价值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从七年级加强作文基础知识教学、八年级增加写作难度和九年级培养学生思维转变能力三个学习阶段深入说明作文教学中导入层递式理念的具體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理念  语文为教育教学中重要学科之一,其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现阶段,社会及国家已经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阐明了化学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存在,随后总结了证据意识培养的可行途径,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示范、教材设计对“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视、特别是高考试题评价对证据意识形成的引领。“证据意识”的培养,是我们探究教学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证据意识高中化学   一、证据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1.在化学重要时序中的渗透   鲁科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一书中,第一章用两页的
【内容摘要】在新一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紧紧抓住核心素养这一重要契合点,深入推进高中政治学科建设,建立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一线教师要切实强化价值引领,多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方法论的价值导向,深化政治认同,培育科学精神;注重课堂合作探究活动,增强法制意识,引领公共参与。  【关键词】核心素养 生活化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