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区学子上学分忧解难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qcd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广东在全省开展烈士后裔助学工作,18年来各地老促会做了大量工作,成效突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从实际出发,改进方法,创新形式,丰富和延伸工作内容,增加工作活力和有效性,让助学工作更出彩,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省老区科教文卫基金会秘书长黄曼艳。
  《源流》: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根据省老促会、省老区基金会通知要求,全省各级老促会对开展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为什么要开展这个调研活动?
  黄曼艳:当时,正值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老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去年我省、市老促会会长座谈会精神,促进老区建设发展,我们决定对全省烈士后裔助学工作进行一次调研。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坚持了18年,真是不容易。我们想通过这次调研,总结和回顾全省18年来开展助学工作的成功经验,了解掌握受助烈士后裔及热心助学等典型案例,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开展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十八大后,我们发出了调研提纲,全省各地市先后召开了各县(市、区)老促会会长会议或转发调研《通知》,层层部署调研工作。通过查阅档案,召开读书困难烈士后裔家长座谈会和受助学生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上门了解受助对象有关情况和切身感受,走访老区乡镇民政、教育等政府部门,听取了他们对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的评价和建议。
  《源流》: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全省烈士后裔助学的基本情况吗?
  黄曼艳:据统计,自1995年开展老区烈士后裔助工作以来,全省共筹集发放烈士后裔助学金3635.74万元,其中省老促会、基金会下拨1500万元,各地级市县老促会2135.47万元。18年来,共资助烈士后裔24129人,其中:大专以上9128人,中专4522人,高中3488人,高中以下6991人。目前,受资助烈士后裔有2549人。
  《源流》:据我们了解,不少市县老促会在做好烈士后裔助学金发放的同时,注重做好宣传、组织发放仪式、召开座谈会、到革命纪念地缅怀先烈,对烈士后裔和老区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扩大了工作的影响和提高了认识。
  黄曼艳:是的,这样做不但激励了受助烈士后裔勤奋学习、立志报国,还激发了人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老区关心老区的政治热情。不少老促会反映,老区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发扬,老区青年报名参军、参加公益事业的热情高涨,在参加抢险救灾等工作中表现也很突出。
  《源流》:您认为,是什么让烈士后裔助学这项被老区人民誉为“体现共产党良心,促进老区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民心工程”得以实施,并一直坚持了18年?
  黄曼艳:在这次调研中,各级老促会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政府部门合力、社会各界给力,是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得以长期开展的重要支撑。首先,是各级领导思想重视,工作上摆上位置。多数地市县党委政府将做好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纳入老区扶贫工作内容,每年听取老促会开展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汇报,有的还亲自参加助学金发放仪式和受助烈士后裔、家属座谈会。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在资金上给予了支持。据统计,80%以上的地市县,将烈士后裔助学金纳入政府财政支出。其中韶关、梅州、湛江市和县两级老促会,全部有政府配套烈士后裔助学金。清远市政府支持的烈士后裔助学金最多,并确保大专以上学生每年资助5000元,高中、中专学生每年2000元。汕尾市地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烈士后裔多,经济相对贫困,市县两级政府在财政困难大,但坚持每年及时批给配套烈士后裔助学金。
  《源流》:其次是政府部门合力、社会各界给力,共同支持烈士后裔助学。
  黄曼艳:我省开展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头几年都以省教育厅、民政厅、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省老区科教文卫基金会联合发文,下达资金分配方案,对做好烈士后裔助学金发放提出要求。省教育厅、民政厅分别有资金支持。这种做法对推动全省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多年来,各地市县老促会在开展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得到政府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从确定审核资助对象、发放助学金、举办助学金发放仪式或座谈会等,多数地市县财政、民政、教育、宣传、报社、电视台等部门都派人参与,较好地形成了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的合力、影响力。同时,在社会上也赢得了一些老革命、知名企业家、港澳同胞的支持。茂名第一届荣誉市民、广东省突出贡献奖、南粤之星、香港企业家、慈善家江可伯先生,2007年1月将他在茂名市中心10872.23平方米的安达商厦捐赠给市老促会扶贫基金会,收益部分用于烈士后裔助学。广州加润石油用品有限公司主动捐助30万元用于烈士后裔助学,并表示以后继续捐助。清远市原连江支队政委兼司令员周明同志和一批老同志,1999年倡议和策划成立阳山县冯光烈士基金,并个人带头捐赠了1万元用于支持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的开展。2012年揭阳市开展了由政府主导,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社会组织总会等有关组织和知名企业、海外华侨、慈善机构及社会热心人士参加的捐赠活动,一次募得助学善款2000多万元,当年受助学生有1500多人。
  《源流》: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是一项告慰英灵、激励后人,既扶贫又扶志,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好事实事,是党和政府心系老区、造福老区的民心工程,这其中也凝聚了不少老促会老同志的大量心血。
  黄曼艳:应该说,各级老促会情系老区、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做好老区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的强大动力。18年来,各级老促会领导和工作人员虽发生了变化,但始终对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的认识不变、热情不减。
  在这里,要特别一提的是省老促会已故两位会长林若和罗天同志,是他们倡导开展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并亲自发动组织筹集资金成立老区科教文卫基金会,使省老促会开展烈士后裔助学有了资金支持。两位老领导在世时非常重视关心烈士后裔助学,亲自了解情况、听取汇报、提出工作要求,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主动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尽责的高尚情怀。很多老同志为了筹措助学金多方奔走,不辞辛劳,不怕碰钉子;有的老同志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带队进村入户,将助学金送到困难烈士后裔家庭;还有很多老同志亲力亲为,调查研究,了解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情况及受助学子成长情况,体现了他们心系老区、热爱老区、乐于奉献的赤诚之心。   为了筹集了烈士后裔助学配套资金,各地市老促会也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费尽心血,而且主要领导亲自出马,经多年努力在一些市取得突破。如清远市2007年争取政府发文,每年按实际需要保证拨款,不再为助学金来源发愁。阳江市老促会2011年、2012年争取从本市“6.30”扶贫济困募捐款中得到8.3万元烈士后裔助学配套资金。茂名市老促会早在2000年争取市政府同意,每年提取1%的罚没和行政性收费作为老区发展基金,为开展助困助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源流》:省老促会和省老区基金会1995年3月21日发出的《关于发放烈士后裔助学金的意见》,明确了烈士后裔助学金资助的范围、调查评审程序、发放办法等有关要求。可见,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力求规范是烈士后裔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黄曼艳:各级老促会认真执行烈士后裔助学金工作要求,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做到每年有布置,有要求,有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完善。18年来,全省烈士后裔助学金没有出现账目不清、贪污挪用或违规发放等不良情况。为推动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总结交流好做法、好经验。2000年8月,省老促会、老区基金会在广州召开有各市老促会代表参加的《发放烈士后裔助学金工作座谈会》。2011年7月,又在清远召开全省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经验交流会,重点回顾总结了近五年的工作情况,推广了清远市、茂名市、梅州市、汕尾市、汕头市潮阳区老促会的典型经验。这次会议对促进全省烈士后裔助学工作规范管理,提高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起到积极作用。
  《源流》:从全省烈士后裔助学工作调研来看,您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哪些?
  黄曼艳:一是对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的特殊意义、工作效果及先进典型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有的地方党政领导还不够重视,加上个别老促会自身不够积极主动,使烈士后裔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没有得到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多的支持,有的市县老促会至今没有烈士后裔助学配套资金。二是资金不足,筹资越来越困难。就省老区基金会本身为例,18年来,用基金增值部分累计下拨烈士后裔助学金将近1500万元,占了基金会公益支出的71.5%,已是尽了最大努力。目前,基金增值很困难,已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三是烈士后裔资助的范围、标准待进一步科学界定。据调查统计,目前,全省受助烈士后裔中,烈士第三代后裔占25.96%,第四代后裔占67%,第五代占7.04%,以后人数可能会持续增加。四是管理上有的还欠规范,欠认真细致,把关不严。在一些市县本来助学金就很有限,但发放却撒“胡椒面”,搞平均分配。五是助学金审批程序上有待进一步简化。
  《源流》: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调研中各地老促会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黄曼艳:各地老促会普遍建议省市一级老促会要加强典型宣传,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不少市老促会建议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表彰,对先进予以激励,进一步扩大影响,营造氛围,以赢得各方更多理解和支持,促进工作更有成效的开展。同时,希望从省一级努力,争取省委省政府重视支持,每年固定从省财政预算拨出一定资金,保证烈士后裔助学的开展。此外,建议要继续探索烈士后裔助学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全面建立一套有效管理制度和办法,建议对烈士后裔助学工作要进行深入调研,提出新的对策和措施,及时向党和政府传递老区群众的心声,力推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助学基金长效机制。总的来说,就是要不断探索完善好的做法,确保这项工作能规范、有序、持续开展下去。
  《源流》: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是省老区基金会的主要工作之一,您对这项工作前景怎么看?
  黄曼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或许是一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产物,但我们始终秉持只要有烈士后裔读书困难存在、就要把这项工作开展下去的理念。这次调研的综合情况,我们将向省老区基金会理事会和省老促会报告。对各市县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将组织专门研究或研讨,拿出改进意见。当前广东省全力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收入实现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提出广东要率先做到“两个实现”,老区能不能尽快发展,实现小康是一个重要标志。今年4月28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2013年-2015年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提出了广东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必将会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当地人民脱贫奔康步伐。我们要抓住时机,解决烈士后裔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老区培养造就更多优秀的人才、让更多困难烈士后裔家庭脱贫致富。
其他文献
对烈士后裔助学是一项广受赞誉的民心工程。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筹资越来越困难,助学基金越来越不足,影响进一步持续和深入地实施这一项工作。  以广东省老区科教文卫基金会为例,这项基金是省老促会首任会长罗天于1993年开始筹集,当时发动了著名书画家关山月、黎雄才等人开展了挥毫义卖捐资助学活动,动员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一批企业家积极参与,筹集了800多万元,成立了基金会。从1995年开始助学,下拨10
期刊
革命烈士后裔享受助学金,既是政治上的荣誉,也是经济上的补偿。在老区工作中,具有现实意义。广东省老促会18年来,每年都向革命老区的烈士后裔学生发放上百万元助学金,加上各级政府的配套,发放总量达到1500万元,全省享受助学金的学生将近2万多人,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革命烈士后裔的关爱、支持。  革命烈士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献出了宝贵生命。建国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
期刊
烈士后裔罗慈心,她的曾祖父罗煜是在1949年宅梧战斗中牺牲的烈士。  罗慈心出生在江门鹤山市宅梧镇的乡村,家有6姐弟,她排行第三。抚养6个孩子对于乡村家庭来讲压力甚大,家庭经济一直拮据。  罗慈心自幼聪明好学、开朗、乐于助人,虽然家中贫困,但她仍然刻苦读书,故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小学升中学时,她考得全镇第七名。在升高中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鹤山一中。  但天公不作美,在她欣喜难抑之际,家中的经济
期刊
广东省老促会自1995年开始开展老区烈士后裔助学工作,至今已整整18年。  18年来,全省共筹集发放烈士后裔助学金3635.74万元,坚持不懈开展烈士后裔助学,圆了千百个烈士后裔的学业梦。在学子们最困难之时,是党和政府、各级老促会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穷山窝里飞出金凤凰”,一些烈士后裔考上重点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填补了当地教育史上的空白。  18年来,老区
期刊
“在家门口就能把疾病治好,党员志原者服务队义诊活动给村民带来实惠,我们希望这种活动多一些。”这是丰顺县汤西镇石江村义诊活动现场陈伯说的一番心里话。  “七一”前夕,由丰顺县委组织部、县卫生局联合20多名医生、护士组成的丰顺县“红色关爱—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该县汤西镇开展义诊活动,为当地300多名基层群众、低保户、敬老院老人送医送药、免费体检,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带进了千家万户,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和
期刊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圩镇居民用水成了困扰新丰马头镇老区群众的“老大难”问题。  为解决圩镇居民用水难问题,马头镇委、镇政府曾于1989年、2000年修建引水工程,使圩镇居民结束了饮用井水、河水的历史。但由于这两处工程水源不足,加上近几年来大批农民进入圩镇建房定居,居民用水又成难题,尤其是秋冬季节,人们不得不天天为饮水、洗澡、洗衣而发愁,有的人还萌生迁居别地的念头。  面对这种状况,镇委、镇
期刊
在距离潮州市区约6公里处的韩江两岸,有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老区村——高厝塘村。该村村民多为纯农户,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基础一直较为薄弱。  如何弘扬老区精神,加快老区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兴农梦”,是摆在高厝塘村“两委”一班人面前的任务,也是村民们的期盼。  近十年来,高厝塘村领导班子立足老区实际,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带领村民致富奔康。2010年,该村村集体收入52万元,村民人均
期刊
在第四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来临之际,省扶贫开发协会结合协会产业开发专业优势和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需要,将开展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济困动员的重点内容,启动实施扶贫济困“百企扶百村”项目,以支持贫困村兴产业、助力贫困户创家业,实现脱贫致富。  “产业发展是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奔康的根本途径。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将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生产模式,集中扶持相对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
期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议》发出“发展集体经济,着力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的号召,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农村的发展道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互利组织起来,不受行政干预的合作组织。它既能保持家庭承包经营、独立生产的积极性,又能发挥集体服务的优越性,改变了单家独户的小农经营难以应对市场风险的命运,解决了买难卖难的问题,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深受农民欢
期刊
近年来,平远县不少农户在养殖业中另辟蹊径,发展各种特色养殖,不但丰富了市场供应,还因“物以稀为贵”取得了较稳定的效益,开辟了一条条新的致富路。在该县河头镇,有一个名副其实的“鼠窝”,养殖户林新景靠着养殖竹鼠找到了一条特别的生财之路。  竹鼠养殖简单轻松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头镇樟坑村的竹鼠养殖场,只见一只只毛绒绒、肥溜溜的竹鼠,或蜷缩一团犹如皮球窝在母鼠的肚皮下,或抱着一节竹子啃得正欢,或呈后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