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脊柱侧凸骨盆腰椎匹配值与疗效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SCHWAB教授曾提出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9° 的标准,但统计学显示国内人群骨盆入射角值较欧美人群小,应用此公式对国内患者进行腰椎前凸矫正存在争议.目的:评估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骨盆腰椎匹配值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探索合适的腰椎骨盆匹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2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病历资料,随访时间均>6个月.分别测量、计算出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T1骨盆角、矢状位垂直轴、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骨盆腰椎匹配值;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SF-12健康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结果 与结论:①术后末次随访患者脊柱侧凸Cobb角、T1骨盆角、骨盆倾斜角、骨盆腰椎匹配值、目测类比评分和生活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后A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更低(P<0.05,P<0.01),SF-12评分更高(P<0.01);⑤提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骨盆腰椎匹配值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末次随访时骨盆腰椎匹配值在-10°-7°区间内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其他文献
背景:影像组学能够对图像异质性进行量化,能否从骨质疏松椎体MRI影像中筛选出类似指纹等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差异,用于预测再骨折的发生仍有待研究.目的:探讨通过MRI组学特征联合临床信息构建椎体强化后胸腰段再骨折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9年4月由MRI确诊并行椎体强化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使用PyRadiomics工具提取强化前T11-L2节段非骨折椎体MRI T1序列影像组学特征.所有模型在训练集中构建,并在验证集中进行预测效能评估,采
背景:股骨颈骨折可应用空心钉、动力髋螺钉、锁定钢板及髓内钉等内固定物治疗,但术后仍具有较高的内固定失败、股骨颈缩短、内翻畸形、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的风险.股骨颈动力抗旋交叉钉系统能微创置入,可提供稳定的抗旋力,很少出现螺钉切割、退钉等现象.目的:对比股骨颈动力抗旋交叉钉系统与股骨颈动力抗旋交叉钉系统联合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33例获得随访,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2组.股骨颈动力抗旋交叉钉
背景:经皮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先进微创术式,传统的椎间融合器并不完全适用于微创术式,内镜下腰椎融合选择何种融合器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置入高度可调钛金材质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的患者55例,根据所置入的融合器类型不同分为2组,撑开组(n=23)术中置入可撑开的高度可调钛金材质融合器,普通组(n=32)置入普通的腰椎融合器.记录两组患者术
背景: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与年龄具有高度相关性,然而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骨关节炎滑膜中的关键表达基因,为寻找诊断骨关节炎的生物标志物及阐明其潜在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4个骨关节炎滑膜数据集(GSE32317、GSE55235、GSE55457、GSE82107),共纳入27个正常滑膜组织样本和49个骨关节炎滑膜组织样本,运用R语言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Co-exp
背景:九仙罗汉接骨汤具有活血散瘀、接骨消肿、止痛的作用,但目前其对胫骨骨折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掌握.目的:探究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介导BMPs/Smad信号通路对胫骨骨折大鼠成骨分化及骨折愈合能力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苗药组、三七组,采用改良钻孔法建立不完全性胫骨骨折模型.造模成功当天,苗药组给予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煎剂(2 mL/kg)灌胃;三七组给予同体积三七粉液(1 mL/kg)灌胃;模型组给予同等计量蒸馏水灌胃,1次/d,共28 d.28 d后麻醉下取大鼠胫骨组织,茜素红染色测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金华市居民脑卒中死亡流行病学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脑卒中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20年金华市户籍居民死亡个案资料,采用趋势检验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描述性分析金华市脑卒中的死亡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5-2020年金华市居民脑卒中粗死亡率为80.17/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4.02%,P<0.01),标化死亡率年均下降6.01%.各年男性脑卒中粗死亡率高于女性(P<0
背景:缺氧诱导因子是骨缺氧微环境中关键的基因表达调节因子,了解缺氧诱导因子在骨形成、骨重塑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骨稳态失衡类疾病的影响,对探索骨稳态失衡类疾病的防治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查阅国内外相关医学文献,对缺氧诱导因子在骨形成、骨重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缺氧诱导因子与骨稳态失衡类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方法:在2021年4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NCBI和PubMed数据库2000-2021年所发表的文献,中文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骨形成、骨重塑、骨稳态失衡类疾病、调控机制”;英
目的 运用COX回归与决策树探讨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075例自2013-2019年入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采用检验、COX回归模型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借助决策树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更晚的FIGO分期、非鳞癌或腺癌的病理类型、深层肌层浸润、赘生物直径≥4 cm均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宫旁阳性、阴道穹隆受累是肿瘤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而脉管侵犯、尖锐湿疣是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结果显示肌层浸润和赘生物直径的影响
背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优势受到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影响.内固定辅助可以提供更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能减少沉降的发生,其中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避免了后方切口的损伤.目的: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并与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比较,分析融合器沉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4例(17个节段)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内固定患者(侧方钢板组);12例(15个节段)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双侧椎弓根螺钉组).
目的 分析贵阳市消除麻风病危害行动前、中、后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为今后麻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贵阳市开展消除麻风危害行动前(2006-2010年)、消除麻风危害行动中(2011-2015年)和消除麻风危害行动后(2016-2020年)三个阶段的年均发现率、麻风新发病例人口学特征、延迟期、Ⅱ级畸残率、发现方式等相关指标.结果 消除麻风危害行动后,麻风新发病例减少,发现率呈显著下降趋势(x2趋势=27.965,P<0.001),15~29岁呈显著上升趋势(x2趋势=8.190,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