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临床运用的中期研究

来源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肺结节定位针在VATS术前肺结节定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自2019年1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行VATS术前定位的192例患者(共214枚肺结节),通过样本估算,采用较大样本量并尝试多枚肺结节的同时定位来进一步评价肺结节定位针临床运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并分析与定位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结节定位针定位成功率97.20%(208/214),4枚移位及2枚脱钩,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发生.肺结节大小(7.32±2.67)mm、结节与胸膜距离(10.19±9.03)mm、定位针胸膜下深度(21.44±9.99)mm、锚爪与结节距离(5.63±5.24)mm、平均定位时间(17.43±11.29)min.定位后45例(23.44%)出现并发症,其中无症状气胸26例,肺出血25例,疼痛2例,咯血1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定位时间(OR=1.082,95%CI:1.033~1.134,P<0.05)及定位体位(OR=3.276,95%CI:1.314~8.169,P<0.05)是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定位针胸膜下深度(OR=1.067,95%CI:1.026~1.110,P<0.05)及定位时间(OR=1.057,95%CI:1.008~1.110,P<0.05)是肺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气胸与肺出血之间呈正相关(r=0.209,P=0.004).所有肺结节均经VATS下切除,平均手术时间(85.90±46.47)min、术后住院时间(4±2)d,切除肺组织体积(95.37±95.19)cm3.结论 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定位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级别轻微,是一项有效、安全可行的术前定位技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双能CT定量参数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本院病理确诊为胃GIST且术前行双能CT扫描的5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估并测量动静脉期融合图像CT值、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和能谱曲线斜率.根据修订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极低/低危险度组(32例)和中/高危险度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间各双能CT参数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在GIST危险度评估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极低/低危险度组的
医学检验实验室是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实践的重要教学基地,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检验人才的重要场所,建设和管理好实验室,对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针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特点,从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标本的搜集、加强与实验带教老师的联系、加强实验条件建设,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保障师生安全、完善实验教学督导制度、增加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内容、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医学检验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研究工作.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以循证医学为坐标,以现代科技为平台,代表了现代外科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理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临床专科医师的关键阶段,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尤其需要掌握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实践流程,从而为外科执业发展指明方向.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与要求,笔者针对外科住院医师的培训特点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要求,设计制定了肝胆外科的加速康复外科临床教学流程,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目的:探究早期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术后患者脊柱功能恢复、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5例脊柱胸腰段骨折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围术期管理,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对比两组训练效果.结果:观察组JOA评分、SCIMⅢ评分、下肢周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ODI评分、10MW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能够通过提高脊柱胸腰段骨折术后患者下肢周径和脊椎骨密度来增强脊柱功能和步行功能.
主诉:女,46岁,月经异常10年,阴道不规则出血20 d.rn病史:患者10年前因乳腺癌行右侧乳腺切除术.术后不规则口服他莫昔芬,服用中药(具体不详).用药期间出现月经异常改变,周期由既往30 d,延长至1~2个月,周期不定,经量正常,3 d 干净.患者未予重视,近3个月来无明显诱因无月经来潮.随后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少,淋漓不净至2d前,色暗红,无伴腹痛,未见组织物排出.
期刊
1 病例资料rn患者男,61岁.家属代诉呆钝、左肢无力伴强哭强笑2个月.患者2个月前饮酒后突发左侧肢体乏力,遂就诊于解放军254医院,查头颅MRI:右侧基底节区梗死,当时未予溶栓,给予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代谢、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后,遗有反应迟钝、左肢力弱,强哭强笑之症,现为求进一步治疗而来诊.可见:患者反应迟钝,计算力差,记忆力减退,饮食水不呛,左侧肢体力弱,易激动,强哭强笑,纳可,寐欠安,大便3~4日一行,小便可.舌红,少苔,脉沉细.肌力左侧肢Ⅳ级,右侧肢Ⅴ级.诊断:中医:缺血性中风,呆证(髓海不足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pleomorphic rhabdomyosarcoma , PRMS )非常罕见,国内外鲜有报道.笔者回顾分析 1 例误诊的跨腰椎椎管生长的多形性横纹肌肉瘤,旨在提高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认知.
期刊
2013 年10 月第一次入院rn临床资料 患者,男,53 岁.主诉:四肢乏力7 年余,进行性右眼视物不清1 年余.rn现病史:患者 7 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伴自觉怕冷,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睡眠差,胃纳差,进行性加重.我院查垂体功能未见异常,我院 MR 提示“垂体瘤”.后经蝶窦鞍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1)倾向于慢性炎症性病变-慢性肉芽肿性炎;(2)倾向于良性肿瘤-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WHO I 级),未完全除外低度恶性肿瘤可能性.
期刊
乳腺错构瘤(breast hamartoma,BH)是一类病因不明的少见良性病变.发生于青少年且大于10 cm 的巨大乳腺错构瘤罕见报道.笔者回顾性分析一例少年非典型巨大乳腺错构瘤的影像及病理学表现,旨在增加对乳腺错构瘤的认识.
期刊
目的 MRI阴性颞叶癫痫(TLE)患者具有典型的电临床生理表现,但在常规结构MRI上无肉眼可见的致痫病灶.本研究比较MRI阴性TLE与海马硬化型内侧颞叶癫痫(MTLE-HS)患者的灰质萎缩模型,探讨MRI阴性TLE患者的脑损伤模式.方法 研究纳入21例MRI阴性TLE患者和同期就诊的20例MTLE-HS患者,同时纳入25例健康受检者,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VBM)测量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灰质体积比较,并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差异性ROI的灰质体积均值与病程、起病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RI阴性TLE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