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业建筑遗产是一个城市空间中最具有异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解读工业建筑的空间特征、结构形式和材料技术基础上,探析了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经验启示。结果表明,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设计是维系城市发展文脉的重要举措,它对现存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生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并对设计师有所启示。
关键词:环境设计;再生设计;工业建筑;遗产;置换
工业化时代遗留下来的物质载体(即工业建筑遗产)是一个城市空间中最具有异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工业方式及其物质载体往往影响了几代人并形成了社会共同的歷史记忆。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能够带来一个城市活力的重新焕发,能够建立起个性化的城市环境,因此,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生利用就成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近乎必然的选择。如果将城市设计比喻为在白纸上作画,那么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等同于已经存在的一个画面上进行全新的创作,它的创造已经存在了既有的空间环境。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关键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留工业建筑自身优势,将潜在生态位转化为新的现实生态位,并与当今国际社会倡导的低成本、低技术、低能耗、低污染、资源合理利用的生态设计原则相契合。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只有充分利用旧建筑依然存在的生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将城市文脉延续下去。
1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原则与策略分析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最终目标应当着眼于整体,处理好项目运行的定位,以及整体与新旧之间的可行性关系,综合确立起设计原则之后,借助多准则的决策思考,确保更为长久的建筑寿命。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中,工业建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相对现有建筑环境来说的特殊建筑造型,以及旧有建筑的内外环境质量在控制上的难度,使得旧有的工业建筑有着十分复杂的独特性,造成针对旧有建筑的改造及再利用产生彼此各异的形式表现。因此,必须建立起相应原则以便于设计师遵守,将整个的再生设计流程纳入到一个更加理性规范的轨道之中,避免盲目性及主观随意性。当然,大的原则之下还可以衍生出更为细致的准则,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策略为:
(1)结合建筑物类型,综合考虑区位及旧有规模量体裁衣,运行外部发展环境,结合不同的需求,做出合理的设计构想。
(2)重视环境与建筑物之间的整合,综合各个设计目标。在功能置换层面上,要重视建筑改造的生态观念,为旧有建筑注入全新的功能,寻求适合建筑本身的独特机制,充分借助工业建筑空间的灵活性,以及设施的改造利用,尽量保留原工厂的体量,在此前提下置换出一个新的空间环境,促成一个完美设计的实现。在环境属性层面上,应尽可能地降低建筑改造可能对未来环境的负面影响,设计时充分考虑统筹建筑物的形体、朝向等诸多因素,降低建筑能耗,综合治理周边环境资源,营造一个全新的健康生态环境。
(3)本体改造。在结构方面,首先要对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一些必要的加固及维修,满足对建筑新功能的需要,然后对建筑物加建全新的结构,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减少可能造成的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在空间方面,应该充分结合工业建筑固有的空间高大、采光面多的优势,同时考虑建筑物的改造方向再设计合理的生态空间。在建筑表皮,面对不同的建筑物意味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些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物应该更加重视外部墙体部位的修复及保留,而对于一般旧建筑,考虑到使用年限过长,外形已经出现较大破损,可以考虑对它的立面进行再设计。
2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借鉴及经验启示
上海地区被公认为中国工业的发源地,具有支撑工业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自1843年以来,外国资本纷纷进入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各类工厂开始建立成长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海正式对外开放,开始逐步成长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长期的工业发展历史,自然也为上海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工业建筑遗产,今天的上海地区已经对相关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了成功的改造再利用,其中尤为著名的是位于沙泾路上的原名工部宰牲场的老场坊。1933年建成的这一屠宰场被称为远东地区最大的屠宰场,21世纪初该屠宰场逐步走向废弃,2005年此建筑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次年逐步开展对这一历史建筑的修缮工程。整个工程预算投资八千万元,建成后更名为“1933老场坊”。修缮工程充分考虑了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从保护角度出发主导整个工程修复,竭力使其能够兼具现代发展需要,同时又具有本身所固有的建筑文化价值。当年末,整个修缮工程大部分完工,1933老场坊作为一个时尚创意中心成功举办了多场的展示交流及发布活动,成为一个集各种文化因素于一体的社区。非但如此,该建筑在提升周边环境并展现建筑文化底蕴层面,同样表现出相当大的影响力。
1933老场坊修缮工程的成功引起人们对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巨大关注,该建筑改造与当地的另一个1930鑫鑫创意园一起成了地标性建筑,融入了一个地区的集体记忆之中。上海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经验对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生设计起到很大的借鉴和启示。不同的工业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类型风格及改造定位,应当分别对待不同建筑设计的再生策略,从而实现建筑本体的高效性能,真正展现出建筑本体的有机价值。依据现有定位,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策略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1)以历史文化意义为导向的再生设计。此类导向下的再生设计非常重视建筑本体所具有的特色,保存其本身所具有的建筑风格、时间特征、历史属性等,其设计对象一般是某些具有特定的风格样式及建筑材料等。对于这一类的建筑物,应当重视考虑它的保护性开发和改造再利用,此类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案例是法国巴黎郊外的巧克力工厂,厂区内部的许多建筑物已经被政府承认为历史遗产,厂区内的一处磨房更是世界第一座完全铸铁构成的工业建筑,可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建筑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在对此建筑的立面处理中,设计师依据改造之后的建筑功能进行处理,集中在加固维修及清洁层面,以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在这一案例中,设计师关注的还包括建筑整个空间的舒适程度及节能性能,同时空间还要确保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如将地下室设计成为音乐厅,而地下走廊则可以继续承担连接功能厅的通道,糖果车间改造成为多功能餐厅,原来的教堂改造为展览厅,注意改造中要认真考虑对教堂一些细节的关注与保留。 (2)以遵从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再生设计。针对建筑本身具有的区位优势,以及具有的结构潜力及开发价值的建筑物,充分强调建筑特色,转换建筑的固有功能,可以建设微电影院及超市商场等营利性场所,突出建筑物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在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中,应该遵从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核心思想,遵从历史遗迹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理念,挖掘出建筑本身具有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此类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案例是维也纳的煤气塔改建项目,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大的荣誉,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地区被政府列入了新的开发地带,在对煤气塔进行改造中发现完全改造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煤气塔改造最后的设计方案选择了经济利益为导向,考虑了建筑物原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尽量减少改造工程可能带给建筑本身的影响,地下两层将其改造成为停车场,地面一层位置为沿街商店,中层为中庭,四层往上是改造后的住宅,赋予了这一建筑物良好的采光性能。这种巧妙的设计,在兼顾建筑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又极大的延伸了它的经济价值。
(3)以满足现实需求為导向的再生设计。建筑归根到底是为人设计的工程,毕竟不能完全从建筑艺术或时尚流行角度出发,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还是要满足社会层面的现实需要,因此,改造重生建筑,从生态环保、节能角度出发,遵从现实需求的再生设计理念,将工业建筑遗产转换为居住、办公空间,或将其改造成为公寓、工作室、快捷酒店等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意义。
3 结语
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设计是维系城市发展文脉的重要举措,将工业建筑遗产从新定位,再生设计出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建筑、新空间,赋予旧工业建筑新的生命,这些对现存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生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再生设计理念更加需要强调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权衡建筑环境利弊和改造手法上,本文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并对设计师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发生和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肯尼思·鲍威尔(英).旧建筑改建和重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 朱娟丽,陈伟.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改建综合技术应用[J].浙江建筑,2012(06).
[4] 陈伟.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改造加固设计与施工[J].建筑技术,2013(06).
关键词:环境设计;再生设计;工业建筑;遗产;置换
工业化时代遗留下来的物质载体(即工业建筑遗产)是一个城市空间中最具有异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工业方式及其物质载体往往影响了几代人并形成了社会共同的歷史记忆。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能够带来一个城市活力的重新焕发,能够建立起个性化的城市环境,因此,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生利用就成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近乎必然的选择。如果将城市设计比喻为在白纸上作画,那么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等同于已经存在的一个画面上进行全新的创作,它的创造已经存在了既有的空间环境。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关键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留工业建筑自身优势,将潜在生态位转化为新的现实生态位,并与当今国际社会倡导的低成本、低技术、低能耗、低污染、资源合理利用的生态设计原则相契合。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只有充分利用旧建筑依然存在的生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将城市文脉延续下去。
1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原则与策略分析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最终目标应当着眼于整体,处理好项目运行的定位,以及整体与新旧之间的可行性关系,综合确立起设计原则之后,借助多准则的决策思考,确保更为长久的建筑寿命。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中,工业建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相对现有建筑环境来说的特殊建筑造型,以及旧有建筑的内外环境质量在控制上的难度,使得旧有的工业建筑有着十分复杂的独特性,造成针对旧有建筑的改造及再利用产生彼此各异的形式表现。因此,必须建立起相应原则以便于设计师遵守,将整个的再生设计流程纳入到一个更加理性规范的轨道之中,避免盲目性及主观随意性。当然,大的原则之下还可以衍生出更为细致的准则,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策略为:
(1)结合建筑物类型,综合考虑区位及旧有规模量体裁衣,运行外部发展环境,结合不同的需求,做出合理的设计构想。
(2)重视环境与建筑物之间的整合,综合各个设计目标。在功能置换层面上,要重视建筑改造的生态观念,为旧有建筑注入全新的功能,寻求适合建筑本身的独特机制,充分借助工业建筑空间的灵活性,以及设施的改造利用,尽量保留原工厂的体量,在此前提下置换出一个新的空间环境,促成一个完美设计的实现。在环境属性层面上,应尽可能地降低建筑改造可能对未来环境的负面影响,设计时充分考虑统筹建筑物的形体、朝向等诸多因素,降低建筑能耗,综合治理周边环境资源,营造一个全新的健康生态环境。
(3)本体改造。在结构方面,首先要对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一些必要的加固及维修,满足对建筑新功能的需要,然后对建筑物加建全新的结构,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减少可能造成的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在空间方面,应该充分结合工业建筑固有的空间高大、采光面多的优势,同时考虑建筑物的改造方向再设计合理的生态空间。在建筑表皮,面对不同的建筑物意味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些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物应该更加重视外部墙体部位的修复及保留,而对于一般旧建筑,考虑到使用年限过长,外形已经出现较大破损,可以考虑对它的立面进行再设计。
2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借鉴及经验启示
上海地区被公认为中国工业的发源地,具有支撑工业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自1843年以来,外国资本纷纷进入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各类工厂开始建立成长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海正式对外开放,开始逐步成长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长期的工业发展历史,自然也为上海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工业建筑遗产,今天的上海地区已经对相关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了成功的改造再利用,其中尤为著名的是位于沙泾路上的原名工部宰牲场的老场坊。1933年建成的这一屠宰场被称为远东地区最大的屠宰场,21世纪初该屠宰场逐步走向废弃,2005年此建筑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次年逐步开展对这一历史建筑的修缮工程。整个工程预算投资八千万元,建成后更名为“1933老场坊”。修缮工程充分考虑了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从保护角度出发主导整个工程修复,竭力使其能够兼具现代发展需要,同时又具有本身所固有的建筑文化价值。当年末,整个修缮工程大部分完工,1933老场坊作为一个时尚创意中心成功举办了多场的展示交流及发布活动,成为一个集各种文化因素于一体的社区。非但如此,该建筑在提升周边环境并展现建筑文化底蕴层面,同样表现出相当大的影响力。
1933老场坊修缮工程的成功引起人们对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巨大关注,该建筑改造与当地的另一个1930鑫鑫创意园一起成了地标性建筑,融入了一个地区的集体记忆之中。上海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经验对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生设计起到很大的借鉴和启示。不同的工业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类型风格及改造定位,应当分别对待不同建筑设计的再生策略,从而实现建筑本体的高效性能,真正展现出建筑本体的有机价值。依据现有定位,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的策略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1)以历史文化意义为导向的再生设计。此类导向下的再生设计非常重视建筑本体所具有的特色,保存其本身所具有的建筑风格、时间特征、历史属性等,其设计对象一般是某些具有特定的风格样式及建筑材料等。对于这一类的建筑物,应当重视考虑它的保护性开发和改造再利用,此类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案例是法国巴黎郊外的巧克力工厂,厂区内部的许多建筑物已经被政府承认为历史遗产,厂区内的一处磨房更是世界第一座完全铸铁构成的工业建筑,可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建筑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在对此建筑的立面处理中,设计师依据改造之后的建筑功能进行处理,集中在加固维修及清洁层面,以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在这一案例中,设计师关注的还包括建筑整个空间的舒适程度及节能性能,同时空间还要确保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如将地下室设计成为音乐厅,而地下走廊则可以继续承担连接功能厅的通道,糖果车间改造成为多功能餐厅,原来的教堂改造为展览厅,注意改造中要认真考虑对教堂一些细节的关注与保留。 (2)以遵从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再生设计。针对建筑本身具有的区位优势,以及具有的结构潜力及开发价值的建筑物,充分强调建筑特色,转换建筑的固有功能,可以建设微电影院及超市商场等营利性场所,突出建筑物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在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中,应该遵从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核心思想,遵从历史遗迹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理念,挖掘出建筑本身具有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此类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案例是维也纳的煤气塔改建项目,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大的荣誉,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地区被政府列入了新的开发地带,在对煤气塔进行改造中发现完全改造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煤气塔改造最后的设计方案选择了经济利益为导向,考虑了建筑物原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尽量减少改造工程可能带给建筑本身的影响,地下两层将其改造成为停车场,地面一层位置为沿街商店,中层为中庭,四层往上是改造后的住宅,赋予了这一建筑物良好的采光性能。这种巧妙的设计,在兼顾建筑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又极大的延伸了它的经济价值。
(3)以满足现实需求為导向的再生设计。建筑归根到底是为人设计的工程,毕竟不能完全从建筑艺术或时尚流行角度出发,工业建筑遗产再生设计还是要满足社会层面的现实需要,因此,改造重生建筑,从生态环保、节能角度出发,遵从现实需求的再生设计理念,将工业建筑遗产转换为居住、办公空间,或将其改造成为公寓、工作室、快捷酒店等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意义。
3 结语
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设计是维系城市发展文脉的重要举措,将工业建筑遗产从新定位,再生设计出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建筑、新空间,赋予旧工业建筑新的生命,这些对现存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生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再生设计理念更加需要强调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权衡建筑环境利弊和改造手法上,本文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并对设计师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发生和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肯尼思·鲍威尔(英).旧建筑改建和重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 朱娟丽,陈伟.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改建综合技术应用[J].浙江建筑,2012(06).
[4] 陈伟.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改造加固设计与施工[J].建筑技术,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