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的角度看英语习语翻译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本论文从文化的角度入手,通过列举大量例子阐述了习语的起源及所蕴含的文化特点,论述了习语的可译性,旨在提供翻译英语习语的几种常用方法,以期对今后进行习语翻译研究的学者提供建设性的线索。
  【关键词】习语 文化 翻译方法
  一、引言
  十九世纪,文化研究在西方十分流行,并于八十年代逐渐传入中国。因此很多翻译学者开始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翻译。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不仅涉及语言之间的转化,更是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翻译应考虑源语和目的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二、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内涵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同文化相依相存,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现象。特定的文化也常把其文化烙印加到语言上。习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更为突出。习语的文化特色首先表现在其起源方面。英语习语的起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很多英语习语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变迁及在生活中积累的智慧。例如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形成一些习惯用语来表达对生活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短语便形成了一种固定搭配。例如对于狗的看法,西方人十分喜爱狗, 常把它看作家庭成员。英语中很多关于狗的习语也都没有贬义,如lucky dog (幸运儿),top dog (最重要的人物)。在英语习语中有很多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2.地理环境。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劳动和生活密切有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其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而有很多习语会涉及到海,如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spend money like water。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因此英国人很讨厌“东风”。英语习语中有“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东风到,寒风吹,对人对畜都不
  好)。但是英国人喜欢“西风”,“西风”是春天的象征,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写过一首诗《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诗的最后一句就传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Oh,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 西风, 假如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3.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浓厚的民族色彩, 充分展示了民族历史文化的特点。英语典故习语中很多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也有不少来自莎士比亚作品。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的弱点),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祸害的根源等),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等等。
  三、英语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古今中外翻译理论家们对于翻译的标准都有不同的观点。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译道三难:信、达、雅。”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面,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持着原作的丰姿。”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翻译概念是:“翻译就是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语言等值体——首先是就其意义而言,其次是就其风格而言。”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不同,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和风貌。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直译就是在不违背译入语语言规范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修辞、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各民族的文化有共性的部分。由于人们在感情,社会经历及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英汉习语的在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及隐含意义方面相同或相近,其所表达的实际意义基本相同,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 easy go 与汉谚“来得容易,去得快”; To be on thin ice 与“如履薄冰”; a drop in the ocean 与“沧海一粟”;to be out at elbows 与“捉襟见肘”相近,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等。
  2.意译。一些习语的文化意义十分浓厚,直译不能传达其文化内涵,更换又易将译文文化强加于原文文化之中,增词太多无异于解释,遇到此种情况应采取意译。如我们所熟悉的习语“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进行直译读者则难以理解,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其他地方?其实这句话表达的含义是“入乡随俗”,应采取意译的方法。
  3.直译加注释。正如我们上文所述英语习语大多包含典故或起源于某个历史事件,如果我们直接翻译,读者很难理解,如果我们意译,就会使习语失去其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应当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既能保留其文化特色又可便于读者理解,同时还可使我们了解更多西方文化知识,扩大我们的视野。如我们把“Mercury fig” 翻译成 “墨丘利的无花果”,大部分读者很难理解其含义。据说该习语起源于罗马时代,是指罗马人将第一批收获的无花果送给了墨丘利以表示感激之情,因此该习语通常含有“获得的第一批成果”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将“Mercury fig” 翻译成“墨丘利的无花果”(获得的第一批成果)。此外还有   play Cupid——扮演丘比特(当媒人)
  Aladdin’s cave——阿拉丁的宝洞(财富的源泉)
  Promethean fire——普罗米修斯之火(生命力)
  the Herculean efforts——赫拉克勒斯的努力(九牛二虎之力)
  4.直译加联想法。我们都知道英汉两种文化存在很多差异,也许它们的意思相同,但是其表达方式不一定相同。因此遇到此种情况时,我们需要采用意译加联想的方法,使读者容易想到他们所熟悉的汉语习语。例如,我们把“He who laughs at crooked men should walk very straight.” 翻译成“笑别人驼背的人得自己首先把身子挺直”完全没有错误,但是我们可以联想到汉语习语“己不正不正人”。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翻译成“笑别人驼背的人得自己首先把身子挺直”(联想:己不正不正人)。既能传达出英语习语的基本意思,又可找到相对应的汉语习语,易于理解。
  5.意译加变形法。尽管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有时意思相同,可是它们的风格和意象完全不同。当我们做翻译时须作调整,既可传达出其基本含义,又能符合目的语文化和实用惯例。例如“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可翻译成“一只燕子不能说明夏天的来临”。在汉语习语中没有想对应的部分,尽管有汉语“一花不是春”,“一木不成林”和它的意思相同,但是完全不能展现英语习语的风格及所表达的意象。但是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将其转换成“一燕不成夏”,这样既准确展现出英语习语的含义又符合汉语的写作风格。英语习语“no smoke without fire”同样也可翻译成“无火不起烟”(来自“无风不起浪”)。
  四、结论
  本文从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历史典故等方面分析了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提出相应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即首先要准确传达原文的隐含意义,在没有文化冲突的情况下兼顾原文的形象意义和字面意义,同时根据特定的语境正确传达原文的褒贬意义。由此提出直译、意译、直译加注释、直译加联想、意译加变形等具体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2]朱耀先.谈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7,(4).
  [3]孟建钢.文化·翻译·语用等值——兼谈符号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翻译,2000,(2).
  作者简介:崔怀荣(1990-),女,山东人,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助教,研究生,主要研究英语教学及翻译。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新课标指出:“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合谐的健康向上的品格。”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本文对中
【摘要】中英文化语境的差异影响着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语言的文化内涵而采纳不同的翻译方法。本文探讨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特征,解析中英文化语境的差异,强调文化语境对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的重要性,最后将从文化语境的视角探讨翻译网络流行语的方法。  【关键词】中英文化 语境差异 英译  汉语网络流行语是近几年发展极其迅速的语言现象,作为新的文化载体,它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
【摘要】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听居首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技能。听力理解处于语言学习的中心地位。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中考英语听力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或情景中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并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对语段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把感知到的声音转化为信息,将预测内容与所听内容相匹配。听力历来是中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是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而解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英语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人们对信息的检索和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英语水平。因此,英语教育一直在我国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索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展开读前准备、读中思考、读后拓展三个教学活动,以提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模式 五年制高职 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尤金·奈达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功能对等”论。傅雷是我国杰出的翻译家,他的主要理论是“神似说”,并主张将原文“化为我有”。本论文将分别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和傅雷的“神似说”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同和差异。将二人的翻译思想进行分析对比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其理论内涵,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关键词】功能对等 神似说 异同  中西译论中对于翻译本质的讨论分歧并不大,他们
【摘要】目前中职英语教学主要存在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因此仅依靠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有效突破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及教学形式上的局限,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而如何将微课有效的应用到中职英语教学中去是目前广大中职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出发,结合微课的特点及优势,针对英语基础教学的难
【Abstract】The present thesis is an attempt to examine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its embodiment in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Key words】Aesthetic orientation; translation thematizati
人工智能即让机器实现人的智能.想象一下,通过人工智能,在未来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像哆啦A梦一样智能的机器人.当然,现在的人工智能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但是,它确实正在悄
期刊
本文通过采用查阅以往研究资料的方式,辅以对相关研究对象的访谈及日常教学管理的观察,对广西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现状进行研究,从高职院校和学生两方面
【摘要】成语体现了汉语的特色,是汉语的精华所在。在成语翻译过程中,翻译错误或翻译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汉语和英语间的文化差异。本文以与“猴”相关的成语为例,对这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翻译的策略选择上,可在同义习语借用、直译、意译和增添法这四种策略中,根据上下文情境并对各种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加以全面考虑的后选择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文化差异 成语 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