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多维价值透视

来源 :经济·艺术商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ang123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构成与具体实践。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蕴含着巩固党的领导、完善人民当家做主、推进依法治国等多重价值优势,对其价值进行多维分析,将彰显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内涵与实践价值。
  领导核心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一是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黨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显著提升,但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为当下推进党的建设重要路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理顺监了察体制的运行逻辑,打通了监督治理节点,增强了监察权威。党的纪检工作和国家监察工作所覆盖的人群具有高度同质性,但又均未实现对公权力的全覆盖,职能范围周延性不足。新组建的监察委员会,依靠党纪权威,扎紧了党内监督的第一关,运用独立的国家监察权对公权力全覆盖。党纪严于国法,严明党的纪律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持续深入,党的自我净化能力持续增强,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效提升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十八大以来全党着眼于新形式新挑战,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体系。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十八大以来深化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改革的纵深推进,是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形成的制度进路,是对高压反腐成果的制度性巩固,更是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标志。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和互补性,监察委员会实现了党纪与国法的有机结合,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无缝衔接,从权力路径、治理模式和制度建构等多个维度消解了党自我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张力。
  三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与最大优势。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政权构建、国家构建与制度构建的逻辑起点,关系到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性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建设发生深刻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根本上在于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全面坚持和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各级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由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中央或地方党委全面负责并报告工作。以此实现了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改进了领导方式,以科学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国家治理建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遵循
  一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奠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实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保证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具体途径与根本保障,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核心要义。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对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的丰富与完善。从权力架构来看,监察委员会是对人民代表大会权威的延伸与强化,是对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权的法理性补益与结构性完善。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以制宪权为核心,统摄行政、司法和监督诸权的新型国家治理结构。本质上来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契合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价值路径与制度逻辑,将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博兴。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逻辑。从毛泽东思想的“为人民服务”,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以人为本”,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路径,“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的自我发展认知与合法性基础获得的根本路径。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发生转化,未变化的是以人民为主体视角的逻辑思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从制度层面廓清政治生态,实现清朗政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政治需求。
  三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有更多获得感。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治理承载与实践运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原隶属于政府内部的行政监督权被抽离扩充,(下转93页)(上接91页)行政监督权升格为国家监察权,从而构建起“人大-一府两院一委”的国家治理新格局。监察权的独立,宏观上重塑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流程,微观上则更新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动力机制。监察委员会以人民的意志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人民满意是最终目标与根本准则,政府自我监督的道德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新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由之路,人民满意成为政府公共绩效的最终衡量标尺,政府的公信力与执行力将显著提升。
  制度体系建构: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一是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就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就要依宪执政。法律基于政治权力对社会秩序具有塑造作用,且异于道德伦理的柔性规范。我国宪法的合法性基础和权威来自于人民,无视宪法权威,本质上就是对人民的背弃与拒斥。国家公职人员宪法宣誓仪式,其庄严仪式的背后是党和国家法治思维的深入。全国人大修改宪法并出台《国家监察法》,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监察权以宪法为本,依法监督,进而从国家建构的根本基础上理顺治理逻辑,打通治理节点,提升国家治理绩效,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和宪法制度的不断发展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二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奠定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基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党和国家具有时代性、原创性的国家治理理论与价值导向,是法治国家的总章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形成的法律规范、法律实施、法律监督、法治保障以及党内法规等“五维合一”国家治理系统。其中,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构成,法治监督体系的重心是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监察委员会的设置,从根本上解决了公权力监督全覆盖的重大问题,构建了完整的“依宪授权-依宪监督”国家治理闭环,实现了法治国家建设的实质性推进。
  三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国重在全面,要积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互为支撑,耦合递进。全国人大首先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随即新宪法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既凸显了宪法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更彰显了党和人民对依法治国理念关注。监察委员会实现了党纪国法的无缝衔接,“软法”与“硬法”互为补充,搭建起“依法执纪-依法监督-依法处置”的法治监督体系。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化学学院)
其他文献
农村的民主选举是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近年来村民整体素质提高以及民主意识不断觉醒,对民主选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国家针对这一需求,不断进行调整与改革,以求更好的发展我国民主政治。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农村选举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到了基层民主建设,损害民众需求不利于政府管理,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并非是某一单方面原因造成。  农村选举的发展历程  初期创建  1980年,广
期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由于农村初中寄宿生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这些学生存在着情绪情感障碍,反映出了学习困难、适应性差、社会性发展不良等问题,他们占到校园违纪学生的大多数。本文试就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略作探讨。  农村初中寄宿生的心理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也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笔者作为
期刊
反恐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虽然恐怖主义成为公害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恐怖主义的范畴和定义在各国间仍然难以取得一致。国际恐怖主义的盛行和反恐国际合作的不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建立共享安全的国际反恐共识和合作机制是当前打击恐怖主义的合理路径。  共享安全观的主要观点  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个安全共同体,共同抵御灾害和未知的危险。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人们逐步认识到这种安全共同体的正在发挥更重要的
期刊
中职学校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略了最重要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育人教育的核心,在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素养。本文将以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随着社会进步的发展,其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德育教育工作对于中职学校教学
期刊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制度的研究为新中国成立建立政治民主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本文基于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的基础上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民主制度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要跳出这个周期率,就要弄清楚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原因;其次本文将重心转移到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上来;最后聚焦于历史经验对现实的启示。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
期刊
微课所具备的教学特点比较突出,占用的课堂时间相对较短,且微课所讲解的知识内容丰富,重点知识主体清晰,将其合理应用在中职的英语课堂上,能够使微课教学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微课的应用能够提升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积极性,突出英语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增加英语课堂学习气氛。  微课应用中职英语教学设计  微课具备的优势。应用微课最大的价值体现在课堂中不爱学习或者是有诸多小动作的学生身上,能够使这部分
期刊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进行新课改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改革息息相关。学校教育必须实现信息化。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新时代教师必须重视的,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在当前农村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老教师比例大,教师的整体信息化素养不高,在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教师信息意识淡薄,大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
期刊
学报是以高校为主体,反映院校科研和教学成果的教学期刊,是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科研与教学工作所形成学术著作。外观精美、简洁、实用的学报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社会影响力,推进高校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相较于社会学术型期刊,民办高校的科研能力薄弱,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外延式发展程度不足。因此从装帧设计角度出发,对推进学报外延性发展具有显著的重要性。本文结合装帧设计的要素,探析装帧设计与社会市场环境的关系,阐述
期刊
在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新闻记者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者直接与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或者当事人接触,通过提问采访来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而在这个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想还原事件的真相,要想从不同的采访对象中挖掘最全面新闻信息,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  正面提问技巧  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正面提问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主要是记者根据采访的目的,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
期刊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作为基层的党务工作者,要努力提高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所在单位党建工作的整体策划和研究,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合资企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加强合资企业党建工作不仅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