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利用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7863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农地利用现代化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经验的探讨,从已有的研究中我们未能对其发展路径形成一致的认识。本文对农地利用现代化发展路径进行梳理与总结,剖析有关发展路径观点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对农地利用现代化內涵的界定有出入、研究设立的指标体系不同、研究方法视地域而定,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学者们对发展路径研究产生不同结论的原因。因此针对于农地利用现代化的发展路径问题,学者们应该在研究中注意现代化发展内涵的动态变化,政策制定部门参考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给出全国性或地方的统一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方法中的模型设定,完善农地利用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农地利用现代化 动因分析 发展路径 文献综述
  一、引言
  在当前城市化、城镇化和整体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背景下,农业粗放经营导致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土地污染、粮食安全风险高。当下急需解决农村发展中的困境,党中央为扭转农村经济发展困境的局面推进“四化”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就是需大力推进的四化之一,以现代化武装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迫切需要的。因此,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方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从研究的理论意义上看,本次研究对农业现代化相关研究进展做出梳理,对理论体系建立清晰的认识,为后续完善理论做铺垫;从实践意义上看,本文可以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方向,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二、发展路径的理论分析
  (一)动因分析
  农业现代化是由什么原因驱动发展出来的?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作出研究分析。农业现代化理论最先由由舒尔茨(1964)提出,成功改造传统农业关键在于引进现代农业要素。张仲威(1994)认为人力资源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顾焕章等(1997)强调了技术进步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持同样的观点的学者还有黄国祯(2001),他指出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武装”农业,通过科学方管理及组织手段实现农业现代化。王明华(2001)也突出了管理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蒋伏心(1996)则从资源配置角度指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
  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从舒尔茨提出的现代农业要素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到后续的国内外学者研究,都强调了农业要素变革和农业要素投入配置改变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这也代表着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考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具有理论研究上的合理性。
  (二)发展路径
  从农地利用现代化的诱导因素研究中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文献的收集和阅读,本文将农地利用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总结为“政策制度效应”、“传统要素效应”、“现代技术效应”三种,系统的总结目前研究给出的发展路径和影响机制。
  1.政策制度效应
  蒋伏心(1996)从我国的体制出发,指出土地制度是农业现代化中首位的影响变量。胡鞍钢(2001)指出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是农业产业化,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解决土地流转和完成剩余劳动力转移。
  2.传统要素效应
  在蒋伏心(1996)的文献中除了制度因素,也将农业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等因素包含在影响的因素中。钱津(2010)认为弱化小农结构是农业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动因,改变小农结构的出路在于降低农业人口比重,降低农业人口比重的关键在于农村产业转移劳动力。
  3.现代技术效应
  蒋和平、温思美(1996)指出加快农业现代化要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引进,要从信息传递、技术传递、人才传递、农业科技与金融结合传递、政策法规保障五方面来吸纳高新技术生产力。而后他们又对技术影响下的农地利用现代化做出研究(2009),并提出应对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发展侧重,分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使高新技术不断渗透进入传统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三、差异原因分析
  (一)概念界定
  六十年代,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成为实现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出路(舒尔茨,1964)。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以市场经济管理农业成为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新内涵(牛若峰,2001)。近年来,农业现代化更多的考虑到了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方面等的人文主义因素。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民物质精神水平提高,兼顾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研究对基础内涵的认定并不统一,是造成机制分析产生差异的直接原因。
  (二)评价指标
  对现代化水平测度中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法较多,蒋和平等(2005)首先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从4个方面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21世纪以来,定量研究越来越多,政府层面提出带有宏观指导性的指标体系,专家、学者提出的符合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指标体系成为主流的两大类别。
  第一类指标体系中,中国农科院文献中心(1999)提出的由收入和消费、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等7大类22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中将农业现代化评价分成了粮食供给保障、农业结构、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技术装备、规模经营、支持保护7大类31项指标。省政府层面江苏省农林厅、统计局(2001)从江苏省的农业生产水平、条件、技术、管理等方面,制成了包含7大类1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
  第二类评价指标体系中,辛岭、蒋和平(2010)从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方面建立4项准则指标和12项个体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沈琦、胡资骏(2012)则简化了辛岭、蒋和平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法将12项个体指标简化为9个;徐世艳等(2017)在“五化协同”的发展背景下,补充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建立了由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及经营体系、农业劳动者、农业产出、农村发展、农业环境等7个一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专家、学者建立的指标体系多是根据当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所研究区域的农业发展现状建立的,但是在研究角度方面有所差异,会导致在不同学者研究分析发展机制时产生结论上的差异。
  (三)测度方法
  在現有的农业现代化评价主要包括:多指标综合测度法,构建模型进行评价的方法,重点参数比较法,基于神经网络的SOFM方法以及空间分析方法。Yuan Cong Wang 等(2013)通过建立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中国中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采用模型法测度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单胜道和黄祖辉(2000)构建的经济、社会、资源、科技、生态等定级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来分析所研究区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欧阳显斌(2012)通过建立投影寻踪模型对研究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横向综合评价;除此之外模型法还有主成分数学模型法和 DEA 模型评价方法等方法。重点参数比较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王国升等(2006)从自然、社会、经济以及政策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三大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差距。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研究方法出现,钟水映等(2016)采用基尼系数和Markov链估计方法对研究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分析研究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刘婷、郑苏娟(2018)采用粗糙集方法减少了农业现代化原始指标群的数量,量化分析了研究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
  四、文献评述与未来研究方向
  由于农地利用现代化内涵随时间推移而变化,随区域农业发展差异而变化,大部分农业现代化发展定量研究采用建立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多指标综合测度方法可以根据农业现代化的时代内涵较为全面地、灵活地描述区域农业现代化,能够直观反应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研究。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冗杂,指标数量多,二级指标过细,不突出观测重点,且部分指标数据提取困难,指标权重设置的主观性较强,对于各地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暂时没有形成权威的指导和有地域针对性的方案。所以目前国内对于农地利用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基础仍然是缺乏的,在接下来学者的研究当中,可以深入探讨现代化的内涵、统一评价指标,例如全国统一还是一地区一标准,具体划分地域的方式是什么,不同的地域和情况适用于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同时进一步推进农地利用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西奥多.W.舒尔茨,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1.
  [2] 张仲威. 中国农业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4(3).
  [3] 顾焕章. 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关系[J]. 瞭望, 1997(24): 013.
  [4] 蒋伏心.土地制度: 内含与类型[J]. 现代经济探讨, 1996(5): 008.
  [5] 蒋和平,温思美.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传递机制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17(1):16-19.
  [6] 蒋和平,黄德林,郝利.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5,1(8):52-69.
  [7] Wang,Y.C. & Z.Qingyuan.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entral China [J]. IERI Procedia.2013 (4):417-424.
  [8] 单胜道,黄祖辉.农业现代化模糊综合定级法研究——以浙江省新昌县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0(6):1-5.
  [9] 欧阳显斌.投影寻踪模型在“四化”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2:1-55.
  [10] 王国升,高旺盛,陈源泉.我国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与协调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2):119-135.
  [11] 钟水映,李强谊,徐飞.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7):145-152.
  [12] 刘婷,郑苏娟.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展研究[J].发展研究,2018,(3):1-4.
  [13] 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06):646-650.
  [14] 沈琦,胡资骏.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模型—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法[J].农业经济,2012(5):35.
  [15] 徐世艳,耿方梅,童少娟等.“五化协同”视域下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1-4.
  [1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课题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17] 钱津.中国农业必须走现代化之路[J].贵州社会科学, 2010(1): 017.
  [18] 胡鞍钢,吴群刚.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J].农业经济问题, 2001 (1): 9-21.
  [19] 蒋和平,崔凯.农业科技园区:成效,模式与示范重点[J].农业经济问题, 2009(1):005.
  作者简介:艾佳璇(1999—),女,朝鲜,黑龙江伊春,本科,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财政与金融、土地经济与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尚未正式实行,相关配套理论不够成熟。筹资机制是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稳定运行的重要方面,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领域研究有利于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本文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的实践情况入手,将试点城市的不同筹资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介绍德国、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筹资机制方面的立法经验,与我国试点城市的实践经
期刊
【摘 要】 在互联网文娱蓬勃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疫情对在线视频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首先,运用DID模型实证分析了疫情对在线视频用户月均消费支出和日均观看时间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疫情显著增加了用户观看在线视频的时间,但对促进在线视频消费支出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地,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用户增加在线视频观看时间的影响因素。上述研究结果不仅可以让用户感知疫情对在线视频
期刊
【摘 要】 本文试图建立人类行为理论来解释亲环境行为溢出现象的过程或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个人在工作场所参与的态度(环境关注)和行为的形成,由社会认同理论和场所依恋理论解释。第二阶段是他觉得有必要保持行为与所习得的态度和规范一致,即使是在工作场所之外或家里,这可以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最后一个阶段是一个人履行环保行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区成员。  【关键词】 亲环境行为 溢出 社会认同理论  我们必须
期刊
【摘 要】 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论(OLI范式)是研究企业国际直接投资动机的常用分析方法,然而其较为静态,不涉及企业获得OLI优势的方法。本文尝试将国际生产折衷论动态化,并探究其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得出企业取得优势的可能途径。希望对国内企业的发展及未来潜在的对外投资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生产折衷论 动态分析 医疗行业 技术型并购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医疗行业是一个多学科
期刊
【摘 要】 锂电产业的迅猛发展,给锂电设备行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人口福利优势的日益减弱,以及锂电生产对设备要求的提高,使得我国锂电产业迫切要求高性能锂电生产设备。由于未掌握核心技术,以及企业规模较小,使得我国锂电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并不高;但进口设备价格昂贵,并且在关键技术及设备方面对我国加以限制。因此,加快锂电池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高水平的锂电池生产装备,已成为锂电池装备产业技术进步的关键问
期刊
【摘 要】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专营中国名酒汾酒、竹叶青等系列酒,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大型酿酒业上市公司。进入7月,中国股市迎来了一轮暴涨,在如此大环境下,不少投资者都对山西汾酒股价能否继续上涨充满了期待。本文通过对当前的宏观背景和行业背景的分析,得出现在的环境对于山西汾酒是十分有利的。山西汾酒作为老牌企业,其本身的各项财务数据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关键词】 山西汾酒
期刊
【摘 要】 我国的金融市场,经济、政治环境都与英美等发达国家不同,这些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规律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因为证券市场的规律不同,投资理念和方法也不能照搬国外的体系。如果说学科的理论高度应与其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成正比的话,那么我国的证券投资理论则是远远落后于社会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加深证券投资的理论研究,提高投资者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投资理论  证券市场已成为国人最普
期刊
【摘 要】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我国爆发随之蔓延全球。在防疫方面我国做出巨大努力并付出一定经济代价。本文从宏观经济政策所需要达到的四个目标出发,结合现有数据进行分析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最后得出尽管疫情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快速且较为强烈的影响,但凭借优越的经济制度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我国一定可以完成既定目标的论断。  【关键词】 宏观经济目标 疫情 经济政策  一、引言  2020年是全
期刊
【摘 要】 以沪深证券市场2009-2017年间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研究非控股大股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的存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非控股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非控股大股东 股权结构 企业绩效  一、引言  中国资本市场在2005-2008年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在此之前,上市公司股权处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期刊
【摘 要】 在实施环境教育和干预措施以促进一种有利于环境的行为时,很少有人提及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非目标有利于环境的行为。溢出效应认为,从事一种行为会影响从事另一种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正面的溢出效应预示着针对某一特定行为的干预有能力促进非目标行为和/或未来有利于环境的行为。然而,负面外溢效应预示着,从事第一种有利于环境的行为将防止或减少第二种有利于环境的行为。由于对正面和负面溢出效应的理论和经验基础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