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sh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语法知识是关于概念和规则的统一体,所以学习英语语法主要靠接受学习。但接受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新知识的学习也只有在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得到完善和充实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才能得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易于理解和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学习若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机械学习。目前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主要是通过知识呈现与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的,最终给学生的只是孤零零的语法规则,呈现的只是一些没有关联的事实,没有将新学到的语法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结果就产生了机械学习。因此,在英语语法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就能很好地避免机械学习,也能将情境创设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进而促进学生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 语法教学 教学案例
  一、引言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创新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但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 语法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在新教材上,语法编排缺乏系统性和知识间的联系,教师若对学习材料不进行重组,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孤立的知识碎片,而知识结构反映的是各个知识点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学生的知识结构又是通过系统、有序的学习过程建立的,由此导致学生不能建立清晰、稳定的语法知识结构,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语法知识。在语法教学方法上,教师没有真正领会新课程理念,没有处理好交际法与语法教学的关系,要么沿用“填鸭式”讲授方法,只是通过几个孤立的句子就将新学习的语法规则事无巨细、一股脑地陈述出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不相联系的规条;要么不给学生讲透,就让他们做一些“鹦鹉学舌”式的交际活动;要么只关注教学形式,课堂上看似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很高,但在学生身上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长此以往,教师费时费力,学生却越学越学不懂,越学越没信心,以至于放弃学习英语语法。
  学生英语语法学得囫囵吞枣、支离破碎,学习到的英语语法知识不成体系,难以融会贯通并牢固掌握,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自然难见长进,他们的英语阅读水平也没有得到提高,写作、翻译中词法、句法错误比比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语法教学的研究上,太关注语法教学的外在形式,而很少關注语法内容的讲授策略和方法。语法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落实到它们在语言中的运用,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清晰、稳定的语法知识结构。而语法是语言的框架,没有它就无法建立起语言的大厦,因此,语法教学就成了困扰广大师生的一大难题。
  二、“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界定和类别
  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avid Ausubel)于1960年提出的一個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先行组织者, 这是为教学理论做出的最大贡献。先行组织者(advanced organizer)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根据奥苏伯尔的解释,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观念,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者一段说明文字,也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2.按照先行组织者对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以及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作用可以把先行组织者划分为“类属关系”“总括关系”和“并列关系”等三种不同关系,所以,先行组织者可以概括成以下三类。
  (1)上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高于当前的内容和新学习的材料,即组织者为上位观念,当前的内容和新学习的材料为下位观念。当前的内容和新学习的材新之间存在类属关系。
  (2)下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当前的内容和新学习的材料,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当前的内容和新学习的材料为上位观念。组织者类属于当前的内容和新学习的材料,二者存在总括关系。
  (3)并列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不低于当前的内容和新学习的材料,但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这时在组织者与当前的内容和新学习的材料之间存在的不是类属或总括关系,而是并列组合关系。
  三、“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确保先行组织者策略能够恰当有效地运用于中学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中,本文认为先行组织者策略必须与英语语法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按照一定的步骤,设计先行组织者,组织中学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实施分成三大步:了解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现状、确定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内容和材料。
  1.了解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现状。奥苏伯尔曾经大胆的将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结为一条原理:査明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根据其所知对他或者她进行教学。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上的,中学生在学习了几年的英语后,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储备,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思维,形成了自己的英语认知结构。但是这种英语认知结构是不完善和不牢固的,而先行组织者作为沟通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和需要学习的知识的桥梁,尤其要求中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语法教学时要注意从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现状出发进行施教。
  2.确定先行组织者。教师在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概念呈现先行组织者。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之与教师设置的先行组织者及学习的新材料发生联系,以便学生能更好地同化新材料。这一阶段中最重要的是要唤起学生先前与先行组织者有联系的知识和经验以形成综合性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发现与教学相关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如《英语 ( 新目标) 》九年级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ll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时,为了学习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What are you allowed to do? Agree or disagree”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讨论并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播放了一段关于某名中学对中学生行为规则要求的视频,在学生看完视频之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把要学习的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一一罗列出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和识记。这种教学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且还可以把要学习的英语语法活学活用,这真是很好的先行组织者。   (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组织者,挖掘提示语的价值。有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就是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能和学生原有的旧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当前的教科书大部分都是按照教育心理学的规律编制而成的,在教材编排上具备教育心理学所倡导的逻辑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能够像研究者一样,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全面细致的发现和挖掘出教材中的组织者,并且结合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合理恰当的组织和利用这些潜在的组织者,以唤起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与新学习的语法知识相关联,更好的理解和同化当前的语法材料。如《英语(新目标)》九年级Unit5看标题和图片,同时预测将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单元开始就安排了一福彩图,而且在彩图前安排了一段提示语。这些提示语用奥苏伯尔的理论来分析,它们就是先行组织者。如Unit 5中的SectionA “what are these things usually made of ? Match them with the materials. More than one answer is possible.”看标题和图片,让学生说出标题和图片上出现的物品的原材料,同时预测将要学习的语法内容,并行之有效地进行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地教学。呈现的标题和图片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2)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组织者,教材中的组织者往往是有限的,因而就需要教师从课外的学习资料中获取有效的组织者。英语的课外学习资料包括图书、电视、广播、报告会、网络等,涉及的面很广,量也很大。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重难点选择最通俗、最能打动学生心弦的材料作为教学中的先行组织者,来辅助教学。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过去进行时时,播放了2008 年汶川地震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交流讨论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时刻你正在干什么“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用过去进行时态的句子进行交流。由此可见,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其知识的增长和个体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虽然教材中有一些组织者,但是这些组织者毕竟是有限的,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能够切身走进学生的生活。
  (3)充分利用学习者,让学生主动地设计组织者,享受学习的快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先行组织者的设计中。教育心理学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性的作用,学生起主体性的作用,可见,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提高了英语语法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谓有着一石二鸟的功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英语(新目标)》九年级 Unit6 “When was it invented?”时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并查找它们发明的年代,学生交流着自己的收获:有学生带来了电话机,有学生带来了图片资料,还有的学生带来了汽车模型,通过这种参与式主动地设计组织者的交流,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从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创设情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3.呈现学习组织者。教师在确定了先行组织者后,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呈现这些组织者。由于有三类不同的先行组织者(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和并列组织者),所以相应地也有三种不同的呈现组织者的策略:“渐进分化”策略、“逐级归纳”策略和“整合协调”策略。
  (1)渐进分化策略。渐进分化策略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时,建议对教学内容的组织采用“渐进分化”策略。渐进分化是指应该首先讲授最一般的,即包容性最广、抽象概括程度最高的知识,然后再根据包容性和抽象程度递减的次序逐渐将教学内容一步步分化,使之越来越具体、深入。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逐进分化主要是通过材料结构的提纲或层次来形成一种逻辑组织,帮助学生确定一个整体的方向。教师可以按照包涉性水平,由高到低,来设计先行组织者,用实例来说明概念或要领,帮助学生识别、探讨概念或要领的特征。如在英语语法中教学名词性从句,这个语法概念可以分化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等等,这四种类型的从句各有特征,而每个从句又可以根据其特征细分为各自的引导词、语序和时态。
  (2)逐级归纳策略。奥苏伯尔提出了逐级归纳教学策略,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时,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可采用“逐级归纳”策略。逐级归纳是指应先讲授包容性最小、抽象概括程度最低的知识,然后再根据包容性和抽象程度递增的次序逐级将教学内容一步步归纳,每归纳一步,包容性和抽象程度即提高一级。这两个教学原则分别对应着下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于是,有学者提出了逐级归纳的教学原则。如在英语语法上讲授定语从句时先讲解先行词和关系代词“which、that、who、whom、whose”以及关系副词“when、where、why”的用法,然后讲解这八个关系词在定语从句中的用法,最后讲解定语从句的构成和运用。
  (3)整合协调策略。整合协调策略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先行组织者与当前教学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类似的或共同的属性以及在哪些方面二者并不相同,来帮助和促进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协调,以便把当前所学的新概念纳入到认知结构的某一层次之中,并类属于包容范围更广、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概念系统之下的过程。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奥苏伯尔认为教学原则是有先后顺序的,只有对要学习的语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才可能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整合协调,即整合协调是建立在逐级分化的基础上的。如在英语语法上讲授表语从句时先回顾一下先前学生已掌握了的宾语从句,分析比较一下这两种从句在用法以及引导词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然后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表语从句。
  四、结语
  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實施“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确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机,但这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深入学习意义学习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先行組织者”教学策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施要求;潜心研究各个语法知识的教学案例;有志愿为教育教学改革付出努力的心志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去。本文把先行组织者策略运用于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阐述了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理论界定、类别及其在当代的运用及发展,探讨了先行组织者策略运用于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重点论述了怎样了解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现状、如何准备和确定先行组织者类型、呈现学习内容和材料以及怎样遵循逐进分化、逐级归纳和整合协调的教学原则来实施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本文认为把先行组织者策略运用于英语语法教学对改变英语语法教学现状、提高英语语法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徐文美.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12).
  [3]唐瑛.设计先行组织者,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0(26):135-137.
  [4]张连云.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述评[J].科教文汇,2006(9):34.
  [5]Ausubel D.R The use of advance organizers in the learning and retention of meaningful verbal material[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60(51):267-272.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对造成大气污染原因的系统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治
随着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兴起和渗透,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也提倡体验式教学,强调要从做中学。小学英语体验式作业的设计和运用也随之而来,体验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了说唱
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语言知识点教学耗时低效的现状,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为依据,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预习课——合作探
由张漫和张延中主编、并由曹莉箐及陆蓉等编著的高考英语词汇手册(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2017年第一版重印)在我们学校的新高一也已经做到人手一册了。以往各届(从2004年我在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文化品格培养尤为重要,单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或者阅读能力,并不能产生对于异国文化的认知。在英语口语交际和应用上,特殊的语言环境中也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在英语交流中理解沟通双方的语言模式。本文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指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品格培养途径进行了研究,同时在合理运用教材渗透文化内容,以及创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课外教学的内容拓展,进而提高对学生文化
【摘要】开发校本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立足于开发初中听歌学英语校本课程的执行模式,实证性地分析和探讨如何基于体验,使学生在听英文歌、唱英文歌的过程中,提高相应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综合能力,尤其是听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及艺术素养。  【关键词】听歌 学英语 校本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
【摘要】高低语境概念的提出让人们对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不同的语境文化,因此在中美交流中总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认识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基于霍尔的高低语境交际理论,对比分析中美在交际方式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交际效率。  【关键词】高语境 低语境 含蓄 开放  【Abstract】The concept of high-context and low-co
期刊
课题:《牛津英语》/深圳版/第2B册/第4模块/Unit 12 A Girl and Three Bears  场景设计:张 英 (第1幕、第2幕) 邱穗丹 (第3幕、第4幕)  剧本整合:张英  【创作分析】  本剧的题材是《牛津英语》第2B册,第4模块,剧本主要是选取第三单元A girl and three bears的内容改编。从故事上分析得出4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一、故事较短,结尾也比
期刊
本研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当代小学生的名字特征以及影响其命名方式的诸类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在总结出的8种命名方式中,喻指性格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