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j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文学作品中运用意境的意义,分析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凝聚了作者主体的立场、世界观与思想情感,不同的文学家对文学作品中的“境”的理解不同,提出中国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些意境特征有情景交融、虚实相掩、情境对读者心理感受的影响、留有韵味。
  【关键词】中国  文学作品  意境  情景交融  虚实相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C-0136-03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的华夏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典文学作品。意与境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两个最基本因素,所谓情,是指主观的思想、意识、情绪、感受,作家总是借客观的景物来表现自己的感情。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境是染上了作家的感情色彩的景,它是传达与烘托意的一种有力手段,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意与境总是辩证地统一在一个艺术的整体之中。意是境的精神内核,境是意的物质外壳,两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融汇,以致意境虚实相生是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中国文学的艺术典型。中国的文学作品讲究意境美,意境是评判我国文学作品水平高低、艺术造诣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研究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的相关著作和论述较多,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学说,但其基本判断理论和认知理论是大体相同的。
  一、文学作品中运用意境的意义
  一个文学作品的意境直接影响着该作品的质量和深度。意境是文学作品的作者在创作时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意境的确立可以让阅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丰富的联想甚至共鸣,很多读者在读意境高的文学作品时往往都会把自己代入文学作品中,徜徉于作者的思想和表述中,甚至可以达到和作者精神上的交流。意境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却看不到的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述,是试图让读者走进作品中,置身于作品的环境中,进入作者的世界。不论是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还是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作品中都有着较高的意境。
  (一)有助于创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因为境于意会,意与境通,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便是运用以境托意的方法来塑造人物的,作者通过一连串景境的描写,把梁山伯的憨厚、祝英台的多情表现得极为充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作者将柔美幽静的荷花和恬淡、空蒙、明月作为抒情的对象,用于表现自己,塑造了一个有着清高、超然性格的自我形象。
  (二)有助于加深作品的意境和烘托浓郁气氛。所谓以情写景出意境,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的灯光是黄昏不明的。秦淮河的夜混浊在灯光里渗入一派清辉,还写了灯月的形状,这里的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出缥缈的灵辉,从而突出这样一个梦一般的朦胧意境。小说《红楼梦》中,潇湘馆里鹦鹉、竹子、石头、秋花、秋声、秋雨的景物、景色,与黛玉那多愁善感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形成了浓郁的悲剧气氛。
  (三)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茅盾在小说《春蚕》中,为了突出春蚕丰收、蚕农破产的悲剧主题,反复描写了广阔的桑林,喜人的长势,宜人的气候条件,以及人们劳动的热情毅力与干劲等情绪,结果是蚕农的日子却比往年更加困难。作品通过我国20世纪30年代这种畸形社会现象描绘揭露了帝国主义经济入侵和买办资本严重吞并民族工业所造成的悲剧局面,这种情境的结合描写,使主题得到了深化与升华。
  此外,典型的环境刻画,情节跌宕的形成,悬念的产生,也都借助于意境结合的巧妙应用,形成独特的中国文学魅力。
  二、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意境在中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其实它属于美学范畴。中华民族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學艺术传统,也有着非常悠久的意境理论传统。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一直热衷于写意境这种抒情诗。中国古典美学则比较早的发展“言志”说和意境理论。这种意境理论,在庄子的寓言、荀子的《乐论》和《礼记·乐记》里,已经具体而微,到了魏晋南北朝便奠定了基础。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和谢赫论画“六法”,主要都是讲艺术意境创作过程中的形象思维。从20世纪30年起,朱光潜、宗白华在美学上谈意象,梁宗岱、艾青在诗论中论意象,朱光潜、宗白华二位引进西方意象理论与传统美学的意象概念。我国学界当前对意境的理论的普遍共识是我国文学作品意境开始于《周易》和《庄子》。《周易》距今已经三千多年了,但当前之所以那么多中国人对其推崇和热捧,不只是因为《周易》的内容吸引国人,更重要的是其意境能够让中国人深有感触、产生共鸣。
  我国文学作品的意境的成熟期是唐代,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当前中国人几乎都可以背诵一些唐诗,可见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这个时期的诗人对意境的运用几乎达到了美妙绝伦的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出现了大量的伟大诗人。在唐代之后的一千多年中,我国文学作品的意境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到了近现代,社会上对文学作品的意境研究相对较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也相对缺乏。但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得到了保证之后,一些学者开始重视和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当前,很多的文学研究机构和学者对唐代的文学作品的意境的研究十分重视,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整个文学界也更加重视在文学作品中对意境的运用,意境相关理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的意境理论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把意和境分开来看待和处理的。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的意主要是指意义,每一个文学作品作者都是有所表达、有所意义的。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古代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具有说教意义的。当然,意和境是脱离不开的两个因素,谈没有意的境和谈没有境的意都是没有意义的。意和境相关,境又依存于象而存在,因此,意也无法脱离象而独立存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意通常出于作品而又胜于作品的具体形象。著名诗人刘禹锡认为:“境生于象外”,但是司空图却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二者虽然文字不同,但其描述的都是意。另外,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在多数情况下都强调有意蕴的境地,正如司空图所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就证明了古代文学作品中,意通常以一种含蓄、模糊的手法表现出来,并能够使人回味无穷。再如严羽曾经说过:“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清远的意境就是明代人对意的最好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凝聚了作者主体的立场、世界观与思想情感。不同的立场、世界观、思想情感,即使在同一意境上,也会染上完全不同的色彩,例如诗人笔下夕阳,总是与离怨、迟暮、消沉沮丧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夕阳依旧垒,寒磐满空林。”这是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崔颢《黄鹤楼》。但是在新时代里,在描写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有着宽大胸怀、对命运前途充满无限信心的诗人却写得非常的热烈蓬勃与充满朝气:“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同是写花,有“飞红万点愁如海”“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都是一种无法压抑的伤感哀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作者一般把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糅和在于其,既表现了客观的境,也表现了主观的意。即境中含意,达到了意与境水乳交融、和谐统一,获得了一般抒情语言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的魅力。
  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境
  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境的理解,不同的文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王昌龄把境分为三种,分别是物境、情境和意境。王国维把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他认为在文学创作中不只要写境,更要造境。这同时解释了所谓理想派写法和写实派写法的区别。但真正的在文学创作中很难具体地去细化这些区别,因为写境和造境的区别只有作者自己知道,甚至很多时候作者自己都已经融入了这些境。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每个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内容。可以说,意由境生,同时通过意来看待境,从而实现意境结合,以正确认识人生。事实上,我们应该深入地挖掘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并努力寻找其中的境,从而做到境中有意、意中有境,真正认知此美学命题中涵盖的中国特色。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境为作者通过心中的境来对文学作品加以构思,也就是创作之境。一般情况下,作者的心中之境既可能是自然境地,也有可能是人生境地。其中,自然境地是指文学家开展文学描写的对象,正如王昌龄所说:“泉石云峰之境。”
  中国古代文学意境艺术特征源远流长,在古典的文论、诗论中都阐述过意境的辩证关系,“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说的就是意境的关系。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在文学创作中运用好意境艺术手法,首先要明确写境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即意。因此,境的选择拥有典型性,有利于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境,能触动内心世界的具体的境。意境要得到高度统一与融合,使文学作品有艺术魅力,就要恰到好处地组织和选择好境。同时,我们要明白境由心生是指作者更深层次地了解与碰触了自然之境和人生之境之后所形成的高层次心境。王昌龄说过:“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其中的心中之境就能够理解成自然之境、人生之境,当然也能够理解成是作者在深层次地考虑之后所形成的另一种较高层次的境界。因此作者要写好意境,就必须选择那些富有典型意义,能反映生活本质,真实、鲜明、生动的境。在白居易的《文苑诗格》中,对于一系列的意和境都进行了描述,并巧妙地将境与意结合在一起,由境表达出意,达到境和意会,将境的妙处充分体现出来。
  五、中国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些意境特征
  (一)感情和景色的相互交融。感情和景色的相互交融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最为常用和常见的一种意境表现形式与表现特征。在中国,很多景色或者物体都是有着特殊的含义。例如,在《水浒传》中,林冲最后决定投靠梁山的那天的大雪天气就是对林冲的无助、愤怒、悲哀等一系列感情的衬托,这就是一种经典的感情和景色的相互交融。大雪和大雨是我国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感情衬托背景,都是一种主人公的感情的诉说。再如,唐诗中经典的那句“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二字就足以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开动的火车、起飞的飞机,往往代表着离别,并且是永久的离别,透着伤心、失望或者是不舍等感情。很多时候读者看到这些内容都会有感而发,结合自己的情况,或感慨,或悲伤,或高兴。
  (二)文学作品中的虚实相掩。中国文学作品另一个重要的意境特征就是虚虚实实、虚实相掩。我国的文学作品普遍是写实为主,但作者往往都会有一些虚幻的东西夹杂在自己的作品中。作者往往以主人公的一梦来假借自己的所述所想,每一个梦都是作者的另一个视角下的所思、所想和所想表达的。实往往是对现实中的现象、故事和经历的客观描述,虚则是对实的一种升华。就像《愚公移山》中的描述,有多少是真实的场景,有多少又是作者假想或者夸张出来的东西,但正是这些虚虚实实和真真假假的描述才使得这个作品更有生命力。这种虚虚实实的写法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极为常见,这也是古代文学作品的一大魅力所在。
  (三)文学作品中的情境对读者心理感受的影响。意境是中国文学创作重要技巧之一,能够造成读者非常特殊的心理感受与心理状态。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抓住讀者的内心需求,通过意境的艺术手法,把欣赏者的心理思绪牵引到作品的情景中,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清人叶燮在《原诗》中说:“我谓作诗者,其必先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辩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这里的“诗之基”,也正是“情境”对读者的心理感受。用王国维的话说,便是“词之本地”。一个有意境的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心理来说是一种完美的享受,一些优秀的作品让读者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很多经典作品会被不同年纪的人喜欢,也会被同一个人多次阅读,因为阅读是对他们最大的一种心理满足。一个经典的有意境的作品,堪比一道美味佳肴,往往会让人回味无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很多人每每在火车站看到老年人的背影,都会想到自己年迈的父亲,这就是伟大的有意境的作品的影响力。
  (四)文学作品中的无穷韵味。很多文学作品会作开放式的结尾,不会给出明确的结果,让读者充满想象和猜测,尤其是近现代的作品更是这样。前几年比较著名的一部小说《大男当婚》,主人公经历了无数次的感情挫折和障碍,不断地失去信心,不断地给自己鼓气,最后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喊主人公的名字,读者谁也不知道她是谁。是主人公的姻缘到了吗?还是只是一个普通的呼喊?这样的结尾就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回味无穷。读者们当然都期待善良的主人公有个美好的未来,每个读者都会给作者一个答案,是每个读者自己的内心的呼喊和畅想。这样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总之,文学作品的美是一种宽泛的美,它包括了文字的美、内容的美和意境的美。在诸多的构成优秀文学作品的因素中,意境美是极为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文学家们把审美观照中这瞬间的感悟,经过内在强化,形成美感定型,即“意境”。意境是文学作品中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思想意识并行的同时感受,但意境的美,表达着人生的美好憧憬与追求,同时增强了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我们的文学创作者在创作中也要重视意境的运用,以使得文字作品更富有内涵。研究文学作品意境的相关学者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多研究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和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应用手法,研究者之间也要加强相关讨论与交流,明确意境应用的一些特征。同时,研究者要加强对文学作品中意境应用的宣传,让文学创作者更加重视创作中意境的应用,让读者深层次地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张之越.论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古典舞创编中的重要作用——以中国古典舞《罗敷行》为例[J].戏剧之家,2018(8)
  [2]潘晓彦.中国文学史写作的诗学语言学观照——以六朝诗学的语言学批评为借鉴[J].学习与探索,2017(12)
  [3]班海东,宁静.超越意境的“艺术”——沙博理英译《水浒传》人物绰号的美学解读[J].海外英语(上),2017(8)
  [4]候小莉.超越卑微,迈向自由——浅谈弗瑞诺《野金银花》中的意象与意境之美[J].文教资料,2018(16)
  [5]周海云.契诃夫戏剧语言的诗意美学特征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J].蚌埠学院学报,2016(5)
  [6]马冰.关于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5(12)
  [7]惠丹娜,杨秀云,陈安丽.唐诗宋词对日本俳句意境营造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4(12)
  【作者简介】何红梅(1974— ),女,壮族,广西田东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及研究。
  (责编 王 一)
其他文献
为欢庆首都师范大学成立50周年,由首师大、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乐会”11月7日在北京广播剧场举行。青年扬琴演奏家史王月,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民族管弦乐协
【正】 上海市人民银行近几个月来开始试办以下信托业务: 一、信托存款。主要吸收企业或主管部门、机关、事业单位暂时闲置不用的各种基金、税后积累以及经费结余资金,存款期
《大公报》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纸,极具研究价值。笔者对于百年《大公报》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学者对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专题的研究进行了学术史回顾,
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学科交叉形成的新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还在不断摸索中。独立学院由于其特有的生源和与重点、普通高校不同的办学条件,其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本文
生态旅游兼有环境保护和经济创收作用,是落实禁止开发区功能定位的重要途径。社区居民是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居民旅游参与行为对当地生态旅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NMT是环戊二烯三羰基锰的产品名称,是一种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汽油添加剂。用于调合汽油,提高汽油辛烷值,从而生产90号、93号及高标号无铅汽油。NMT不仅能帮助炼油厂汽油产品提
上海市松江一中教师苗颖在《课程·教材·教法》第11期上撰文認为,历史空间观念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部分,它可以分解为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师可围绕这些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一是对历史空间的史实认知,主要包括重大史事的空间定位、核心区域的大致范围、交流往来的路线轨迹、行政区划与属地关系的变迁这4个部分;二是熟知历史空间信息表达的转换,能够借助各种手段实现古今空间信息的表达转换,其主要包含历史空间表
胜任力是区分高绩效者和绩效平平者的个体潜在、持久的行为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以工作分析和胜任力要素分析为基础的各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中国的企业界广泛传播,并且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燃气的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随着城市燃气的不断
合成了几种不同Zr、Al原子比的SO42-/ZrO2-Al2O3复合固体超强酸,将其用于催化乳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均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尤以Zr:Al=1:2的催化效果最好,经济性优于ZrO2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