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线上教学普及,高校大学生投入网络文化消费的比例升高。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内容、结构是什么?网络文化消费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正确地引导高校大学生进行合理的网络文化消费?基于这三个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对山东省五所高校的500名大学生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高校大学生存在网络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网络文化消费水平低、网络文化消费模式单一等问题,并从政府、学校、学生个人三个方面提出引导策略。
关键词:网络文化消费;大学生;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5-0139-03
基金项目: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研究”(项目编号:YQ 202008053)。
2020年上半年,全国所有的大、中、小学停课,全国人民停工、停产并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居家隔离,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习惯、消费水平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疫情防控时期,作为网络消费主体的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开始发生转变,他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明显提高。山东省内有高校140多所,高校大学生230万人,因此本文以山东省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网络文化消费的变化,对于更好地引导和促进网络文化消费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特点
第一,多样化。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主要分为娱乐类和教育类[1]。教育类消费主要指基于提升自身知识素养的消费,包括阅览网络书籍、观看网课等;娱乐类消费主要是为了娱乐生活,包括玩电子游戏、观看网络小说和网络视频等。由于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进行的网络文化呈现多样性。
第二,主观性。当代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喜欢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在选择网络文化产品时喜欢突出个性,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2]。由于当前各类文化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可选择的内容丰富,所以大学生在选择时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主观性。
第三,盲目性。碎片化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有不理性的一面。由于大学生没有踏足社会,心智不够成熟,容易追逐“潮流”,过度消费“流量明星”、看直播打赏、沉迷“王者荣耀”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消费现象存在着盲目性。
二、高校大学生线上文化消费现状调查
(一)研究对象
研究随机选取山东省菏泽学院、潍坊学院、临沂大学、德州学院、济南大学5所高校的500名大学生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的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全部采用線上问卷调查小程序“问卷星”来发放问卷。累计发放调查问卷共500份,最后调查结束后收到提交问卷485份。由于大学一年级新生刚入校、而大学四年级学生面临实习工作的情况,调查对象主要选自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另外,随机选取20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访谈,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定量研究的调查问卷是在安雯的研究问卷《关于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成的[3]。问卷包含了大学生性别、年级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网络文化消费的类别、比例、消费额等情况。另外,本研究选取20名学生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问题主要涉及疫情对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习惯等。
(三)问卷数据分析
1.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进行网络文化消费的时间。从表2可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要求大学生少出行、少聚集,这就直接导致大学生进行网络文化消费的时间大幅提高。原来由于线下上课、课外娱乐等活动,没有多余的时间用于网络文化消费;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大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线上课程学习、线上娱乐、线上阅读等,提高了线上文化消费的时间。
2.网络文化消费内容。问卷在调查网络文化消费时把项目列为以下六项,可以多选。如表3所示,大学生在看电影、听音乐、网络游戏方面消费较多。选择线上课程的人次数为201,但是经过调查,坚持把课程学习完的不足80%。总体来说,大学生比较关注娱乐信息,在文化教育方面关注较少。
3.网络文化消费水平。调查大学生每个月网络文化消费额度,根据结果可知(见表4),受疫情影响,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水平有很大提高。因为疫情防控原因,根据少聚集、少出门的防控原则,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网络文化消费,但是对比来看,仍然有11.5%的大学生月文化消费低于100元。
(四)半结构访谈结果
随机选取20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访谈。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网络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能反映出大学生文化素养。有些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主要用于查阅资料、购买考研资料、考教师资格证、参加网络考试培训等;有些大学生的文化消费主要体现在网络交友、微博、网络游戏等。不同性别的文化消费也有差异,男生更喜欢新型文化消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习惯也有很大差异。大一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只是基本的学习型消费;大四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主要涉及出国、考研、考教师资格证等发展型消费;而大二、大三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主要用于娱乐型文化消费。
另外,访谈问题还涉及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消费的态度。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网络文化消费会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认为网络消费的诱惑力太大,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部分网络文化太过低俗,受一些素质并不高的网民影响,低俗文化影响学生价值观。 三、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消费形式繁多
网络文化消费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面对繁多的文化消费品,很多学生出现了选择障碍,无法选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无法拒绝诱惑[4]。比如,随着网络购物系统越来越完善,网络上产品琳琅满目,面对各种各样的产品,学生经常无法选择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比如,网络课程丰富多样,很多学生想要自学某种知识,但是面对丰富的选择,却无法选择出自己真正需要的课程[5]。
(二)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娱乐化
根据调查,由于疫情,学生有大量的时间用于网络。他们进行网络文化消费时耗时最多的是玩游戲、听音乐、看电影和娱乐节目和聊天。这种消费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网络黄色文化、暴力信息屡禁不止,带有黄色文化和暴力文化的网络小说、图片充斥网络。有部分大学生自身意志不坚定,沉迷其中,深受其害。大学生学习之余可以娱乐,但是不能过度追求娱乐。
(三)网络文化消费模式不完善
由于网络消费模式的改变,大学的网络文化消费不够理智和高效。他们在消遣性网络文化消费上投入过多,主要投入在庸俗、娱乐享受的文化活动中,在真正高雅文化活动反而投入较少,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和道德修养。
(四)低质量的网络文化消费阻碍大学生学习
网络文化消费品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生分辨消息真伪的能力又十分欠缺,例如,QQ空间里经常出现“转发祈福”“不转不是中国人”这类信息。大学生内心比较单纯、思想成熟度不够,消费文化产品时不关注产品的本质,不对信息进行梳理,导致他们的网络文化产品消费质量低。目前,网上的教育资源种类也很丰富,有各种多媒体课件、全程网络课程,大学生有广阔的选择空间,但是根据调查,有近七成学生从来没有完整学习过某一系列课程,有两成学生表示自己从没使用过网络课程资源。
(五)消费水平和消费欲望不成正比
大学生对网络文化产品的需求很旺盛。但是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水平还是不高。除去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物质消费,他们用来购买网络文化产品的消费并不高。这说明他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欲望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就在于多数学生出身于农村家庭,并且花费来源主要依赖家庭。每月的生活费基本是固定的,除去正常的生活消费,用来网络文化消费的经费不足,其消费水平无法满足自身的网络文化消费欲望。
四、高校大学生线上文化消费引导策略
(一)政府层面
1.加大网络立法力度。首先,高校要加强基础性网络立法建设,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问题制定完善的法律管理条例[6];其次,可设立网络举报平台,集社会之力完善网络管理工作,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推动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消费风气和网络文化消费环境。
2.监管网络文化产业。政府需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有些网站和搜索引擎经常弹出带有低俗文化和诱惑性信息的窗口,这不利于高校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和精神文明。对此应该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员进行实时监控,严格审核。
3.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政府引导网络舆论,有利于形成科学、客观的网络文化氛围,有利于消除公共舆论的负面效应,使公共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降低不良的网络文化消费观对公众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学校层面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良好价值观。高校大学生没有进入社会,心智仍然不够成熟和理智。学校必须承担起引导大学生健康网络文化消费观的责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间隙,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相关主题的讨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联合起来,360度无死角的坚定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使大学生在获取网络文化知识时,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低俗腐朽信息。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健康的风气。校园文化的优劣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有直接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仅包括良好的物质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优雅的校园布局、干净整洁和路面、设施完备的图书馆都可以起到净化大学生心灵的作用。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抵制不良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学生个人
1.学习网络自律规范。大学生要学习网络自律规范理论,还可以通过向身边榜样学习的方式增强自己的网络自律意识和能力。比如,班会或者团日活动中举办的学习模范事迹报告会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身边的对网络自律榜样,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以他们为学习榜样,努力寻找自身与他们之间的差距,不断学习,强化自身的网络自律意识,为自身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消费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兴趣爱好。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包含多个方面,品德修养、礼仪涵养、知识素养等。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含有低俗文化和信息的言论,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随意评价、评论、抨击别人的观点和社会现象,从而沦为“键盘侠”。因此,大学生需要培养自身健康的文化素养。通过阅读优秀书籍、欣赏艺术展览、参加文化活动,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大好河山;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提高个人文化品位。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需要培养自己高尚的兴趣爱好。培养高尚的兴趣爱好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消费时抵制低级趣味的文化。抵制网络上庸俗的、不健康的、腐蚀性的文化。
3.树立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念。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各种思想潮流相互碰撞,大学生要多阅读书目,多参观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积累文化消费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步步树立起科学的文化消费观。做到不攀比、科学消费、不透支、不借贷,进行健康网络文化消费。
4.培养科学的文化消费方式。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方式主要是指节俭型消费、随意型消费和计划型消费。其中,节俭型消费和随意型消费都不值得提倡。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消费水平来做到计划型消费。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文化消费,要清楚地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对自己的需求和消费水平有清醒的认知。另外,大学生还应培养自己制定文化消费计划的能力和加强自身实际购买的能力。
五、结语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具有影响,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状况应该受到重视。由于疫情原因,大学生用于网络文化消费的时间增多,他们网络文化消费的内容、结构、水平等有很大的差异。在分析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现状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合理的网络文化消费提供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栗蕊蕊.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样态分析与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92-96.
[2]王子盟,梁旭阳,卢巧琪,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分析[J].商展经济,2020(08):47-49.
[3]安雯.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状况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14.
[4]文杰.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研究[J].北方文学,2017(21):187.
[5]马丽,周文娟.独立院校95后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现状调查及引导机制研究[J].才智,2019(01):55.
[6]马倩,孙艺.山东省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消费市场,2020(20):65-67.
(荐稿人:李莉,菏泽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关键词:网络文化消费;大学生;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5-0139-03
基金项目: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研究”(项目编号:YQ 202008053)。
2020年上半年,全国所有的大、中、小学停课,全国人民停工、停产并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居家隔离,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习惯、消费水平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疫情防控时期,作为网络消费主体的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开始发生转变,他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明显提高。山东省内有高校140多所,高校大学生230万人,因此本文以山东省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网络文化消费的变化,对于更好地引导和促进网络文化消费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特点
第一,多样化。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主要分为娱乐类和教育类[1]。教育类消费主要指基于提升自身知识素养的消费,包括阅览网络书籍、观看网课等;娱乐类消费主要是为了娱乐生活,包括玩电子游戏、观看网络小说和网络视频等。由于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进行的网络文化呈现多样性。
第二,主观性。当代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喜欢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在选择网络文化产品时喜欢突出个性,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2]。由于当前各类文化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可选择的内容丰富,所以大学生在选择时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主观性。
第三,盲目性。碎片化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有不理性的一面。由于大学生没有踏足社会,心智不够成熟,容易追逐“潮流”,过度消费“流量明星”、看直播打赏、沉迷“王者荣耀”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消费现象存在着盲目性。
二、高校大学生线上文化消费现状调查
(一)研究对象
研究随机选取山东省菏泽学院、潍坊学院、临沂大学、德州学院、济南大学5所高校的500名大学生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的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全部采用線上问卷调查小程序“问卷星”来发放问卷。累计发放调查问卷共500份,最后调查结束后收到提交问卷485份。由于大学一年级新生刚入校、而大学四年级学生面临实习工作的情况,调查对象主要选自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另外,随机选取20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访谈,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定量研究的调查问卷是在安雯的研究问卷《关于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成的[3]。问卷包含了大学生性别、年级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网络文化消费的类别、比例、消费额等情况。另外,本研究选取20名学生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问题主要涉及疫情对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习惯等。
(三)问卷数据分析
1.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进行网络文化消费的时间。从表2可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要求大学生少出行、少聚集,这就直接导致大学生进行网络文化消费的时间大幅提高。原来由于线下上课、课外娱乐等活动,没有多余的时间用于网络文化消费;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大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线上课程学习、线上娱乐、线上阅读等,提高了线上文化消费的时间。
2.网络文化消费内容。问卷在调查网络文化消费时把项目列为以下六项,可以多选。如表3所示,大学生在看电影、听音乐、网络游戏方面消费较多。选择线上课程的人次数为201,但是经过调查,坚持把课程学习完的不足80%。总体来说,大学生比较关注娱乐信息,在文化教育方面关注较少。
3.网络文化消费水平。调查大学生每个月网络文化消费额度,根据结果可知(见表4),受疫情影响,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水平有很大提高。因为疫情防控原因,根据少聚集、少出门的防控原则,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网络文化消费,但是对比来看,仍然有11.5%的大学生月文化消费低于100元。
(四)半结构访谈结果
随机选取20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访谈。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网络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能反映出大学生文化素养。有些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主要用于查阅资料、购买考研资料、考教师资格证、参加网络考试培训等;有些大学生的文化消费主要体现在网络交友、微博、网络游戏等。不同性别的文化消费也有差异,男生更喜欢新型文化消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习惯也有很大差异。大一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只是基本的学习型消费;大四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主要涉及出国、考研、考教师资格证等发展型消费;而大二、大三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主要用于娱乐型文化消费。
另外,访谈问题还涉及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消费的态度。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网络文化消费会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认为网络消费的诱惑力太大,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部分网络文化太过低俗,受一些素质并不高的网民影响,低俗文化影响学生价值观。 三、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消费形式繁多
网络文化消费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面对繁多的文化消费品,很多学生出现了选择障碍,无法选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无法拒绝诱惑[4]。比如,随着网络购物系统越来越完善,网络上产品琳琅满目,面对各种各样的产品,学生经常无法选择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比如,网络课程丰富多样,很多学生想要自学某种知识,但是面对丰富的选择,却无法选择出自己真正需要的课程[5]。
(二)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娱乐化
根据调查,由于疫情,学生有大量的时间用于网络。他们进行网络文化消费时耗时最多的是玩游戲、听音乐、看电影和娱乐节目和聊天。这种消费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网络黄色文化、暴力信息屡禁不止,带有黄色文化和暴力文化的网络小说、图片充斥网络。有部分大学生自身意志不坚定,沉迷其中,深受其害。大学生学习之余可以娱乐,但是不能过度追求娱乐。
(三)网络文化消费模式不完善
由于网络消费模式的改变,大学的网络文化消费不够理智和高效。他们在消遣性网络文化消费上投入过多,主要投入在庸俗、娱乐享受的文化活动中,在真正高雅文化活动反而投入较少,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和道德修养。
(四)低质量的网络文化消费阻碍大学生学习
网络文化消费品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生分辨消息真伪的能力又十分欠缺,例如,QQ空间里经常出现“转发祈福”“不转不是中国人”这类信息。大学生内心比较单纯、思想成熟度不够,消费文化产品时不关注产品的本质,不对信息进行梳理,导致他们的网络文化产品消费质量低。目前,网上的教育资源种类也很丰富,有各种多媒体课件、全程网络课程,大学生有广阔的选择空间,但是根据调查,有近七成学生从来没有完整学习过某一系列课程,有两成学生表示自己从没使用过网络课程资源。
(五)消费水平和消费欲望不成正比
大学生对网络文化产品的需求很旺盛。但是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水平还是不高。除去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物质消费,他们用来购买网络文化产品的消费并不高。这说明他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欲望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就在于多数学生出身于农村家庭,并且花费来源主要依赖家庭。每月的生活费基本是固定的,除去正常的生活消费,用来网络文化消费的经费不足,其消费水平无法满足自身的网络文化消费欲望。
四、高校大学生线上文化消费引导策略
(一)政府层面
1.加大网络立法力度。首先,高校要加强基础性网络立法建设,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问题制定完善的法律管理条例[6];其次,可设立网络举报平台,集社会之力完善网络管理工作,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推动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消费风气和网络文化消费环境。
2.监管网络文化产业。政府需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有些网站和搜索引擎经常弹出带有低俗文化和诱惑性信息的窗口,这不利于高校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和精神文明。对此应该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员进行实时监控,严格审核。
3.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政府引导网络舆论,有利于形成科学、客观的网络文化氛围,有利于消除公共舆论的负面效应,使公共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降低不良的网络文化消费观对公众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学校层面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良好价值观。高校大学生没有进入社会,心智仍然不够成熟和理智。学校必须承担起引导大学生健康网络文化消费观的责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间隙,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相关主题的讨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联合起来,360度无死角的坚定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使大学生在获取网络文化知识时,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低俗腐朽信息。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健康的风气。校园文化的优劣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有直接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仅包括良好的物质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优雅的校园布局、干净整洁和路面、设施完备的图书馆都可以起到净化大学生心灵的作用。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抵制不良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学生个人
1.学习网络自律规范。大学生要学习网络自律规范理论,还可以通过向身边榜样学习的方式增强自己的网络自律意识和能力。比如,班会或者团日活动中举办的学习模范事迹报告会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身边的对网络自律榜样,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以他们为学习榜样,努力寻找自身与他们之间的差距,不断学习,强化自身的网络自律意识,为自身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消费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兴趣爱好。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包含多个方面,品德修养、礼仪涵养、知识素养等。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含有低俗文化和信息的言论,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随意评价、评论、抨击别人的观点和社会现象,从而沦为“键盘侠”。因此,大学生需要培养自身健康的文化素养。通过阅读优秀书籍、欣赏艺术展览、参加文化活动,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大好河山;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提高个人文化品位。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需要培养自己高尚的兴趣爱好。培养高尚的兴趣爱好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消费时抵制低级趣味的文化。抵制网络上庸俗的、不健康的、腐蚀性的文化。
3.树立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念。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各种思想潮流相互碰撞,大学生要多阅读书目,多参观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积累文化消费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步步树立起科学的文化消费观。做到不攀比、科学消费、不透支、不借贷,进行健康网络文化消费。
4.培养科学的文化消费方式。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方式主要是指节俭型消费、随意型消费和计划型消费。其中,节俭型消费和随意型消费都不值得提倡。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消费水平来做到计划型消费。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文化消费,要清楚地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对自己的需求和消费水平有清醒的认知。另外,大学生还应培养自己制定文化消费计划的能力和加强自身实际购买的能力。
五、结语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具有影响,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状况应该受到重视。由于疫情原因,大学生用于网络文化消费的时间增多,他们网络文化消费的内容、结构、水平等有很大的差异。在分析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现状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合理的网络文化消费提供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栗蕊蕊.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样态分析与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92-96.
[2]王子盟,梁旭阳,卢巧琪,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分析[J].商展经济,2020(08):47-49.
[3]安雯.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状况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14.
[4]文杰.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研究[J].北方文学,2017(21):187.
[5]马丽,周文娟.独立院校95后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现状调查及引导机制研究[J].才智,2019(01):55.
[6]马倩,孙艺.山东省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消费市场,2020(20):65-67.
(荐稿人:李莉,菏泽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