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后一棵栅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os_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天,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我放学回家,总是经过一棵杨树,没有风,却莫名被一片叶子“砸”到。一次两次没什么,但次次如此,就有些可怕了。但没办法呀,谁让那棵杨树守在我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呢,总不能不回家吧?
  是谁在恶作剧?每次我经过那棵树之前总会看看四周,没人。
  其实最恐怖的是梦。每每沉沉睡下,总有一个苍老的声音拗口地说着什么。是什么呢?九?揪?听不清的。
  球球说,我这几天总是心神恍惚,叫了好几声也不应。
  她雀跃着来到我面前,问:“是发生什么了?”
  我勉强笑笑:“没事,就没睡好。”
  “真没事?”
  我重重点头:“真没事。”但心里却在叹息。怎么可能没事?那棵树,那声音把我吓坏了,不免想到同学讲给我听的鬼故事,谜团啊,血啊……
  啊,不想了不想了,太可怕!
  我又经过那棵树,这次是真有东西砸到我头上了!那么完美地扣到我的头上,我把那东西拿在手里,干枯的树皮,上面写着……写着什么?那字真是太丑了吧。我于是眯起眼睛,嗯…一救?救什么?貌似是……救命?!!
  我笑着说:“哈哈,谁给我写的,难不成是这棵树?”本来想娱乐下的,谁知那古怪的树摇得厉害了。
  我心一惊:不会吧,树成精了?
  “那啥?”我试探着,“树,是你在向我求救?”
  半天没动静,于是我松了一口气,呼,幻觉。
  又一块树皮突然落下,我自然地从头上拿下它,眯着眼睛猜。
  “移……去?不对,是……走,移走?嗯……我?移走我。”妈呀,树真成精了!我却没有害怕了,毕竟这世道,变异的东西多了去了,什么会说话的马,吃人的植物……也不差这棵会写字的树了。助人为乐,不对,是助树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品德,我这么善良,肯定要帮助它了!于是我答应他了,在心里。
  “怎么移?你太大了,移不走的。”我仰望着这棵树,双手抱头,等待再一次被砸。一片绿色的树叶落下,上面写的可不就是梦吗?“梦?什么意?”
  之后,无论我再怎么问,它都没反应了。猛地发现天快黑了,于是赶紧跑回家去,也就没注意耳边唰拉拉的声音了。
  “妈,我回来了!”
  “今天怎么回来那么晚!”糟了,她生气了!
  “其实……是有一棵树……嗯……它掉下来的树皮砸到我了,还落下了一片绿色的叶子。”
  “别闹了,”她笑道,“怎么可能会掉树皮?现在的树的树皮都跟钢板似的,你说那东西砸到你了,那你怎么没受伤?再说了,树叶哪有绿色的,不都是深蓝色的吗?”
  我很纳闷:“我……我也不知道,可我没有骗你啊!”莫名的恐慌,我夺门而出,不管什么生气不生气了。没走几步,我停住了,树,枯萎了。
  这是地球上最后一棵树。
  谈来处
  致亲爱的校园
  写作是一件辛苦又幸福的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作时思考是痛苦的,而思考之后的收获又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与欣慰。写文章时,我似乎总是怀着极致的欣喜,但是写着写着,那些欣喜慢慢变淡变淡,渗透到字里行间,那些开在记忆里的花就绽放在了字里行间。以前写文章,总是冥思苦想找灵感,文章都是憋出来。后来才发现写作靠的不是灵感,重点是要学会观察生活、表达生活。
  我把思考当作刀,把生活当作菜,怀着疑惑,思虑何种角度切,如何切得更好看,如何能不失原味。我只是生活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记录一个人,一个突然出现的故事,或者一个梦,绮丽的梦。我写作时是不假思索的,脑子里真的没有一个字,观察到极致,文章自天成。
  美丽的校园生活,总能带给我很多素材。我喜欢看电影、看书、看身边的故事、看大自然,让自己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我经常边讀边思考,凡事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逐步建立思考深度。我需要把我的思想、认知、三观融入这些故事和文字中,准确地表达,不能让读者觉得我太干巴巴。
  老师经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要你有一颗敏感且善于观察的心,写自己熟悉和了解的生活,即使一草一木,也能写出自己的特色。
  老师点评
  郝思彤的写作特点
  郝思彤喜欢美好、优雅的事物,所以她想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通过一个并不突出的方式——写作表现出来,仿佛是自己又创造了一个世界。郝思彤擅于细心观察生活和积累生活经验,去感悟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会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郝思彤的多篇作品来看,她随处留心有文章,业精于勤出文章,文思敏捷好文章。郝思彤紧贴生活实际,对于生活里的真善美、人事物予以热情讴歌,文笔细腻,用词简达,布局新颖,能在平淡的生活里发现诗意,挖掘出新意。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所遇所见,很多人视其为过往烟云,或是再平常不过,而文学创作的源泉是来源于生活的,随时留心都可以拾起创作的素材,激发创作的灵感,即所谓“随处留心有文章”。郝思彤同学有这方面的灵气和觉悟。
  郝思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发表童话、作文,她富有爱心,对事物充满敏感和同情心。她的创作中,既有构思机智的小说文本、随意自由的散文文本,也有灵秀精巧的诗歌文本,还有质朴无华的日记体文本。郝思彤努力描述青春、理想和现实生活,追求着真善美,她把这各种各样的青春感受和成长体验用不同的艺术方式、不同的文学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她情感表达的出口。在平淡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令人深省。
  “小荷才露尖尖角”。祝福郝思彤同学以后的文学创作题材空间探索更为广阔,进一步加强文学语言功底的锤炼,增强作品的美感、深度与意境。志向坚定,功底扎实,勤奋耕耘,定会结出丰硕的优秀作品。
  (指导老师:李梅)
  微访谈:
  1.思彤你好,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
  答:从七岁开始的吧。我还记得当初写的是一朵可以实现梦想的花,一只成了仙女的蝴蝶。最初的最初,她们只是我家窗帘上的两个饰品,这个故事还是讲给弟弟妹妹的睡前故事。
  2谈谈写作带给你的美好。
  答:写作让我把一些美好或是不美好的瞬间用文字记录下来,那些记忆是我想记住的,但我总是觉得人的记忆是会褪色的,读从前写过的文章,就像是给那些记忆上色,回到了过去。
  3.平时爱读哪种类型的书籍?它们对你的写作有何滋养?
  答:我喜欢看的书很杂,有段时间疯狂地看余华的书,之后看汪曾祺,看东野圭吾,最近喜欢看川端康成的书,也看过《三体》《流浪地球》《雨季不再来》等。看它们时,能看到一个世界,有些惊讶:“原来他的世界是这样的!原来还可以这样写!”之后也会在写作中借鉴那些世界。
  4.未来的梦想是什么?
  答:我希望我的未来是有价值的!关于未来我设想过很多,从研究大脑,再到绘画,再到写作,再到研究药物,研究宇宙……我喜欢的事物很多,但我想,写作和绘画就算不能成为我的面包,也会成为我的生活。
  5.对《新作文》读者赠言几句吧!
  答:我想对大家说,未来要慢慢走。当你看过许多风景,见过许多人,经历过许多事,在半生风月之后,依旧能为花开而欣喜,依然保留着初心,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其他文献
维特根斯坦说:“真正创造一部著作的是读者而非作者。”在我看来,他的意思便是说明读者的“前理解”状态,即读者阅读时会自觉地将自身的知识素养、审美情趣乃至生活经历融入到阅读的体验中,从而创造出自己对作品的解读。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生活的参差多态造就了读者眼中内容迥异的同一篇文章。倘若没有独立的阅读及审美意识,没有不同的人之间千差万别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就很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处
期刊
【技法谈】  一、富有核心素养意识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写作过程中,写作的困难之一就是人云亦云,打不开思路,存在思维的定式。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思维,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四个核心素养之一,新课标提出中学生应“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在写作中,直觉思维常常表现为灵感和顿悟。很多同学会说写作时没有灵感,叫我如何写呢?文学家创作好像常常是来源于直觉思维,他们凭借
期刊
【作者介绍】  楠君,本名李博涵。生于2001年12月,北京人。现居加拿大。13岁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6岁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同时对散文、歌詞、旧体诗、现代诗等多种文学体裁有涉及。  我打开手机自带的手电筒功能,悄无声息地朝父母的卧室走去。其实我不是很乐意称这间屋子为“父母的卧室”,倒不如直接说它是“父亲的卧室”,因为躺在卧室里双人床上的一男一女,其中一个是我的父亲,另一个却不是我的母亲。我从窄
期刊
爸爸说,他最喜欢的一个称谓是“同志”。作为一名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着实在意这声称呼背后的亲切和真诚。  妈妈说,她喜欢被人喚作“大姐”,在农村生活了五十年,这一声称呼是乡亲们最朴实的搭腔。  我告诉爸爸,同志已经不是那个意思了,现在这个称呼是社会对某个群体的正式称呼啦!  我告诉妈妈,大姐这个称呼已经落伍了,现在被叫“大姐”,有时候表示抱怨,有时候表示嫌弃,还是少用为妙。  爸爸妈妈都很不
期刊
TFboys(加油男孩)三个少年偶像在如今的娱乐圈里是已称霸多年的顶级流量。在粉丝经济时代,他们的粉丝数量庞大,粉丝团体也各种各样,所造成的明星效应也更显著。  在饭圈里,三家粉丝被统称为帝国粉。组合的粉丝即团粉,团粉的名字叫“四叶草”,源于TFboys首张EP《Heart梦·出发》中的一句歌词,“四叶草在未来唯美盛开”,后来也有叫“啵”。除了團粉,每个人还有自己的唯粉。其中,王俊凯的粉丝称为“小
期刊
提问:高考作文可以“真实写作”吗?为什么有的文章有真情实感,却得分不高?  解答:从广义上说,任何写作都要处理“艺术之真”与“生活之真”的关系。艺术之真,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学生作文,要达到这一步,尚有很大距离。在突出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时,难免狭窄化。现在高考评卷时将“编写故事”“合理想象”等感性表述也给予肯定。  在平时为避免学生讲大话、讲空话、讲套话,老师总是或明确要求或适当暗示学生
期刊
编辑日  “现在的学子,距离校园太远了。”  在与老师,与编辑同行的交流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明明校园生活无限精彩,怎么就像隐形了一样,很少在学子笔下出现呢?  是因为太熟悉了,所以视若无睹?  还是觉得校园生活太过枯燥,完全没有亮点和诗意?  抑或有其他原因?  不过,我想,即使有再多的理由,书写校园都一定是有乐趣的,也是必须的选择。在上大学之前,短短十二年的校园时光里,无数的时光堆叠,无限多
期刊
上学期间,同学们总会互相起各种外号,我却极少有,一个原因是有时候即便他们会起,我也不会答应,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再叫了。對我的称呼,有两个印象很深的。  第一是大一的时候,第一次上法制史的课,老师问哪位同学会背《朝代歌》站起来背一下,结果没有人回应。老师不由得失望地说,不会吧,一个都没有吗?对我来说,本身比较喜欢历史,《朝代歌》更是小学社会课本上就有,早已背得滚瓜烂熟。这一次,我本来想先看看情况,
期刊
校园的花开得有点多。  先是蜡梅,在一片春意中,吐露着清香。循香探去,有三四棵。花很不起眼,只是小小的黄色朵儿,凑近闻,便满面芳香。小小的花生得也精巧,花瓣不过半个指尖大小,几十个拼接成一朵。有些眼熟,才想起当年十—二岁喜欢用橡皮泥捏花玩儿,正与她相像。巧!真巧!当初我还未曾见过蜡梅,却已意外地捏出了她。  我是画过蜡梅的,竟差点认不出来!在我的画中,她的花大了些,艳了些,亮眼了些,全然不像真花了
期刊
其实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雪”都是武侠主题中极具表现性的一种意象。但很奇怪,直到学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才想到动笔探讨雪与中国传统武学的关系。  对这一主题感兴趣源于半年前看的《一代宗师》。其中有个片段是宫二在大雪中练拳,让我一直念念不忘。我几乎是屏住呼吸看完了这一段。王家卫的镜头太漂亮了,雪在掌风下的每一处翻飞,枝头积压的细小冰晶簌簌飘落,轻易就能感受到风雪中裹挟的清冷气息。  雪为武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