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对古典文学的继承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i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年龄,野松当属我的兄辈,都说“诗歌是年轻人的事”,但他对诗歌的热情,我却自愧弗如。我们是乡党兼诗友,每次相聚他都保持足够激情澎湃,特别是触及诗歌之事,往往博古今,通中西,引经据典,每每说到点子上都让人击节称好。
  《秋风了,又秋雨》是野松抒情诗力作之一,活脱脱一首情诗,或称之为“情感之诗”。全诗读下来,节奏明朗,诗中蕴藏的意象之美深刻,值得长久回味,诗歌极有古诗词韵味。最后一节“长久没有伊的消息/一丛心草,难绿”是全诗的“诗眼”所在,最终泄露了诗歌思恋的主题情感意旨。而始句“秋风了,又秋雨”,既是诗人所处现实环境的真实写照——秋天风物,更是诗人孤寂忧虑的内心真挚呈现——怀人时节。其后,无论是“梦之河没有游动的鱼”,还是“总把/孤独的目光投向孤独”,或者“不再燃烧了”,诗人激情与生活热情不再……所有一切皆因“长久没有伊的消息”,一份深深的思恋之情,盎盎然跃于纸上!
  野松自小接受古典文学的熏陶,有着比较深厚的古文功底,诗歌素材溢于心胸,自然丰富,很多时候都可顺手拈来,但他对诗歌意象的选择,以及意境的建构却从来都是很严谨的,在这首小诗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秋风了,又秋雨》中对意象选择,诗人是花了大力气的,诗歌力求简单明了,却又保持情感表达特色。众所周知,古今中外的诗歌中表达秋天的意象很多,可选择性也很强,但诗人只选取适合自己的,且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譬如“秋风”、“秋雨”、“梦之河”和“秋菊”、“白驹”等,同时在运用上又不甘拘谨和受制于固有的老意象——“长亭外,新道边”奔跑着的是“时光的白驹”,而最后一节,一个“心草”的意象更是横空出世,也是水到渠成,既创出新意,又用得精彩到位——“一丛心草,难绿”,这份揪心,怎一个“情”字了得?这些意象经过诗人的梳理和简练的语言嫁接,诗歌中一个简单而空旷冷落的“秋天秋雨”大意境,在诗人诗意的笔下截取和营造完成,并与诗歌所要表达的孤寂苦闷情感达成高度的统一:古有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又曰“秋风秋雨愁煞人”——这是野松这首小诗的成功所在。
  另外,在这首诗中,诗人对字句的斟酌和音韵的坚持也是值得称道的。小诗语言简洁精练,而不流于粗糙简陋,三小节,几十个字,那是“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太瘦”。虽然诗人在诗歌中很自然地押了“u”的韵,但整首诗并不显拘束,而且也没有影响诗人诗意的自由表达,以及情感的抒发,相反令阅读更加流畅和紧凑。再看,诗中每字每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扣分量,一经诗人放下,旁人就轻易拿捏不得,让人读之既有古诗词的意境韵律,又不乏时代生活真实情感——这在当下假情泛滥,唾沫横飞,语言丧失节制的诗歌写作中显得如此难能可贵。这也恰好应了诗人洛夫对新诗应该“回眸传统”的呼吁,在“放弃格律陈陈相因的语法,陈旧的审美思维模式”的同时,“不放弃古典诗中那种超越时空、万古常新的美的意象”,让诗歌回归对韵律的把握,回归对意象的选择,以及回归对境界的重扬,拒绝把“直白的话语直观地摆到了诗歌架上”——在这样的一种新诗阅读和创作审美的基础上,《秋风了,又秋雨》或可作为诗歌典范之一。
  野松的诗歌恰如破茧的蚕虫,正从正统的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蚕茧中承继和突破,努力扇动着自己一贯坚持的翅膀……
其他文献
早在秦朝,四川省邛崃还是一个二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在村东口有一户人家开了个酒家,以酿酒卖酒为生。他家的院子里有一口井,井水清甜,因此酿出来的酒特别醇香。年复一年便成为远近闻名的酒家。  有一年的清明节,天下着毛毛细雨,傍晚时分,从卧龙方向走来一个衣服破烂的老头,手拄着拐杖,他看见一个放牛娃,便问道:“此处什么地方有酒家?”放牛娃指了指邛崃方向:“那边有。”老头子听罢,边走边念道:“清明时节雨纷纷,
期刊
一个新兵每次早操都迟到。军官问:“喂,你怎么老是迟到?”“报告,我总是睡过了头。”“什么?”军官勃然大怒,“如果每个士兵都睡过头,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那就永远不会发生战争了。”    怕你害怕    退役老兵喜欢对晚辈讲自己过去的战争经历。“我记得,有一次我单独执行任务,遇上了敌人一个连。我只身奋战,结果我把他们全部消灭了。”孙子问:“您去年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只说消灭了一个排,今年怎么变成一
期刊
2002年的夏季,我和妻携手南下打工,在老乡的热情帮助下,我们都进了厂。  异乡的打工生活,令我和妻子都有些不适应。特别是劳累了一天后,回到出租屋内,两个人的话题总是围绕在家乡刚满一岁的女儿。妻子因为思念过甚,总是忍不住潸然泪下,我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安慰她,说女儿有疼爱她的爷爷奶奶带着,尽可以放心。并向妻子许诺,等发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就首先买一台手机,这样就可以随时同家里保持联系,想女儿时就打电话
期刊
手机,大家都不陌生,它漂亮的外形和优美动听的铃声,吸引着无数年轻人的心,同时也吸引着我。  前年秋天,我在朋友的缝纫店里帮忙。店铺位于商业步行街,生意很不错。  一个周日,临近中午时分,朋友出去买菜,只剩下我一人忙活。店里来了两个女孩,手里拿着一条刚买的牛仔裤要求改裤长,我给她量了身高,然后告诉她们要等15分钟。她们把裤子放在一边说出去转转。我又忙开了。  忽然一阵悦耳的铃声响起,我循声望去,发现
期刊
漫画林
期刊
我把自己租给了这座城市    把自己的身体裹在行囊里  一些想法如弓,将行囊这只箭  射向遥远的城市。从那时起  我把自己租给了这座城市  像一台机器租给了别人使用  像一块地租给了别人耕种  像那些和我一样从农村来的妇女  去给富有的人当保姆  除了深深的思念  我把自己租给了这座城市  城市在一天一天地年轻  我却一天一天地老去    坐在城市的夜里    一个人坐在城市的夜里  已经习以为常
期刊
下岗后,当我正在为生计而发愁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好消息,老婆在我们当地晚报看到了一则招工广告:陪伴模特:如果你是一位守口如瓶的人,如果你是一位诚实守信的人,如果你是一位耐得住寂寞的人,如果你是一位不计较薪水低廉的人……那么,拿起你的电话赶快拨打XXXXXX,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份适合你的工作。×××模特公司。  看了广告,我决定去应聘这份工作。我心里想:确实,跟模特们打交道是需要守口如瓶的,都像长舌妇一
期刊
莉莎:“爸爸,这道算术题我不会算。你能告诉我吗?”  爸爸:“你说说,是什么题?”  莉莎:“有个人每月薪水800元,可她每月却要花去1200元,问……”  爸爸:“别问我了,还是问你妈去吧,她是这方面的专家。”    每一年  教授对一个6岁男孩进行测验。教授问:“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小孩:“2月20日。”教授:“哪一年?”小孩:“每一年。”
期刊
女孩一直生活在她的世界里。没有朋友,没有与家人欢笑的脸庞;每天都来回在上班、吃饭、下班三点一线上。  每到周末,她总会把窗户擦得干干净净,犹如一面镜子。吃过晚饭之后,闩上门,打开窗户,放一点轻松的音乐。一本书在暮色中细细地翻过,一首诗或一篇散文在她纤细的手指间划上句号。这是她一周中最快乐的时光。  她说她不喜欢这个嘈杂不安的城市。她喜欢在野花点缀的草原上疯跑:穿着白褶裙漫步在沙滩上:站在古老的阁楼
期刊
公司放假时已是春运,我已经有四个年头没在家过年,令年人再多,票再贵,车再挤,也要回家。  春运期间,一票难求。买飞机票吧,我和女友两人要花两三千元,于心不舍。到火车票代售点去订票吧,手续费要比火车票翻两倍,宰人没商量。电话订票吧,一连打两三个小时的订票热线总是忙音。偶尔千载难逢的打通一次,我要订的火车票又售完了。我干脆到火车站售票厅去买票。  离火车站还有一二十米远,就有不少“黄牛党”低声问我要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