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传》等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c59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梵澄传》
  作者: 孙波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
  
  徐梵澄是一位博学多闻、思想和学术造诣精深的学术大家。他一生涉猎广泛,著译甚丰,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财富;其淡泊名利、宁静超然的精神气度和严肃执著、锲而不舍的学术风范,是我们后学的楷模;其“梵典”汉译、“华章”外扬的传奇生平和学术经历也为当代中印文化交流、中西思想会通的一段佳话。
  
  《四大歌剧院全传》
  作者: (英)苏茜•吉尔伯特、(英)杰伊•希尔
  译者: 管可秾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2009-08
  
  伦敦的皇家歌剧院、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并称四大歌剧重镇。《四大歌剧院全传》忠实描述了它们自1945年以来的历史,从二战硝烟中的险历和战后的重建,一直追溯到近六十年来音乐、导演、舞美、经管、资金等方面的沿革,堪称一部富于启迪性和娱乐性的信史。
  
  《中国思想史研究》
  作者: (日)岛田虔次
  译者: 邓红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08
  
  本书分为四部,第一部收入《关于中国近世的主观唯心论——“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一文,第二部收人有关明代思想史的文章,第三部收入有关明代以前以及有关日本的文章,第四部收入有关进入清代以后的文章。本《解说》的第二部和第三部由森纪子、第一部和第四部由狭间担任。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作者: 陈建华
  出版社: 广西师大 2009-10
  
  本书是有关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电影与文化的研究,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四篇文章,是讲清末“革命”话语的;第二部分的三篇探讨民国初期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的政治文化;第三部分的三篇关于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文化;第四部分讨论的是文学文本、类型与文学主体,最后两篇是谈张爱玲的,涉及194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的接受和挪用等问题。
  
  《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
  作者:尹德翔
  出版社:北京大学2009-06
  
  晚清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促成了近现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晚清出使人员通过他们的日记,记录了西方社会生活的大量细节,也记录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真思考,为研究此阶段中西文化的接触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书从传统的“近代化”研究扩展开来,在跨文化交流的视野内,运用二十世纪文化研究的新眼光,重新考察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和选择。有填补该领域研究空白之意义。
  
  《加尔文传——现代西方文化的塑造者》
  作者:(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
  译者:甘霖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07
  
  本书试图再次全面概述约翰•加尔文的生平。以这位卓越人物为中心的宗教、社会、经济与文化等问题,仍有待深入挖掘与研究。显然,加尔文已是欧洲历史长河中影响深远的人物。在现代时期曙光初露之际,也正是西方文明开始形成自己特有的形式之时,加尔文为个体与制度改头换面。另外,我们对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普遍认识,尤其是对加尔文的认识已更加深入,这促使我们对加尔文的世界、他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新的认知。
  
  《冰眼看日本》
  作者:俞天任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9-11
  
  本书的几十篇短文,都是作者留日十几年来对日本社会的观察和感受,范围覆盖政治、社会、教育、产业、习俗和人际关系,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对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
  作者:刘刚、李冬君
  出版社:山西人民2009-11
  
  历史上的中国,有两个中国,一个是王朝中国,即十五史里的中国,乃治乱兴衰的中国;还有个是文化中国,是一直在发展、从未衰落过的中国。世界文明古国早已衰亡,唯有中国仍在,其根源就在于中国的本体是文化中国,其现象才是历朝历代的王朝中国。
  《明清江南消费文化与文体演变研究》
  作者:邱江宁 出版社:上海三联2009-09
  全书共分4个章节,主要对明清江南消费文化与文体演变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崇奢尚华风气与王次回“艳体诗”的产生及影响、江南女性读者群体的崛起与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盛行、鸡林重价与李渔文体的市场化研究、精英之士与市场之文——新式的商业出版与王韬的报章体、清初出版风尚与主流文体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渗透等。
  
  《我们台湾这些年》
  作者:廖信忠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2009-11
  本书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大陆同胞看的书,作者廖信忠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生动地讲述了在30年政治巨变之下,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悲喜人生。书中一个个质朴的故事,仿佛一部浓缩的台湾生活当代史。廖信忠说他写这本书的起因,是他从台北来上海工作两年之后,发现两岸民众之间的陌生,尤其是“大陆人在对台湾充满热情的同时,又对台湾全然的不了解”。于是,他决定写一本“血浓于水”的书,告诉大陆同胞,台湾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
  主编: 廉思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9
  
  “蚁族”,是对“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该群体高知、弱小、聚居,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他们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他们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其他文献
江安,四川长江边的一个小城,在抗战期间庇护了一群中国最优秀的戏剧家,也是话剧最终成熟的家园与戏剧圣地。众多唤醒民众、激发爱国热情、宣传抗日救亡的优秀剧目,一大批戏剧艺术的精英都出自这里,江安被誉为“中国戏剧家的摇篮”、“中国戏剧艺术的圣地”。  1939年4月,历经两度西迁的国立剧校再度搬迁,从陪都重庆迁往更西的江安。对于这一次西迁,师生们是不满意的。在他们眼里,那个全国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县城根本
期刊
最近我应一家文学杂志的邀请,进行一次简短的美国之旅。途中要在旧金山做个小范围的演讲,题目就是《黑色的意志》。这是指一种超越了种族界限的自由意志,也是关于权利平等和政治民主的遐想。  马丁路德金是我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启蒙者。他的政治表述里没有怨恨,却带着宽阔的博爱被击中,倒在孟菲斯市的阳台上。  而在马丁身后,另外一个黑人跃入我的视界,那就是迈克尔杰克逊。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奇特的黑人,向我们展示出生命的
期刊
当举国不再焦虑“大师”的问题之时,“大师”才有应运而生的机会。  此题有二解,其一,“大师”本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所焦虑之事未必关于“大师”。其二,全社会就能否出大师或是何以还不能出“大师”的种种质疑,其中也包括“大师”们对于教育和学术文化乃至政治环境及体制的思考担忧。除了一些行业的职称评定明确有此资格外,“大师”的头衔,多由别人指称,口耳相传,媒体鼓吹,很少有人忝然自封“大师”。即使有,也不易得到
期刊
当下中国官方的各种媒体,都使用“老百姓”一词泛指一般的人民大众。这可以说是恢复了中国古代沿续下来的称谓。我说“恢复了”,是指这个“老百姓”的称谓大约从上一世纪50年代开始消失了30多年。那时对人民大众的一般称谓是“群众”,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权力体制中的各级官员。  “群众”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主题词之一,在多数时候虽然有泛指的意义,其实是有政治区分的。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一词前面还特地加上“革
期刊
当年随国民党迁台的军人和他们的眷属,原本只是怀着暂住的心态落脚在“部队大院”,最终却落地生根,发展出“眷村”特有的生活与族群文化。    今天台湾2300万人口中,约有13%属于1949年迁移来台的大陆省籍居民及其后代。他们随着国民党跨过大江大海,被迫集体迁移到台湾,迄今整整一甲子。当年风度翩翩的惨绿少年,如今已成为年过八十岁的白发老人。他们是海峡两岸巨变年代的见证者。  回顾台湾汉族人的移民史,
期刊
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的社论,将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八部文艺作品定为“样板”,来推广演出。“样板戏”一词由此产生。那是一个文娱生活匮乏的年代,由于政治的影响,小说、戏剧、电影等文艺领域的创作和传播几乎全面停滞,只有样板戏通过国家的推广,几乎占领了人们的
期刊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唐人李白这首《忆秦娥》,残破的汉家陵阙与萧瑟的西风残阳,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一幅绝美的意象。谁能想到,中国现存的29座石阙,有20处在四川。这些最古老的地上建筑为这里留下了徘徊不去的汉代风景。    法国人把汉阙带给了世界    民国3年(1914年)2月1日,一支法国探险队从北京启程,开始为期8个月的中国西部考察,探险队成员法占、拉狄格
期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累斯顿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又被称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一直是德国人的骄傲。然而,在二战时盟军空袭中,这座欧洲建筑及艺术瑰宝之都被夷为平地,数万生命被葬送。“如果文明的捍卫者们只能以最野蛮、最原始的方式去赢得战争,岂不是对文明本身的莫大讽刺?”  2009年2月13日,阵阵哀惋的钟声响彻在德累斯顿上空——每年这个时候,这里的人们都以此种方式悼念1945年轰炸的受害
期刊
六十五年前,居住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鞑靼人被苏联政府以“与德国占领军合作”为由,全族驱逐出境,被赶到了人烟稀少的中亚。在这许多年之后,鞑靼人一直被禁止出现在他们曾世代生息繁衍的地方。    2009年5月18日,是克里米亚鞑靼人被迫离开家乡的六十五周年纪念日。六十五年前,居住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鞑靼人被苏联政府以“与德国占领军合作”为由,全族驱逐出境,被赶到了人烟稀少的中亚。从此,鞑靼人失去了天堂克里米亚
期刊
60年前,他们的父母作为失败者仓促涌入台湾岛,本想待几年就    1949年,宫铃的父母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的时候,她父亲只有14岁,母亲才8岁。又过了十几年,父母才在台湾结婚,1972年生下宫铃。然而宫铃从小对大陆、对北京并不陌生,因为她是跟随姥姥长大,姥姥是北京人,当年就住在离故宫不远的南池子,宫铃从小就喜欢姥姥做的面食,会说很多老北京的歇后语。  今年37岁的宫铃坐在北京一家台湾人开的餐厅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