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竹篱笆的世界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el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随国民党迁台的军人和他们的眷属,原本只是怀着暂住的心态落脚在“部队大院”,最终却落地生根,发展出“眷村”特有的生活与族群文化。
  
   今天台湾2300万人口中,约有13%属于1949年迁移来台的大陆省籍居民及其后代。他们随着国民党跨过大江大海,被迫集体迁移到台湾,迄今整整一甲子。当年风度翩翩的惨绿少年,如今已成为年过八十岁的白发老人。他们是海峡两岸巨变年代的见证者。
  回顾台湾汉族人的移民史,从史序来看,可从清朝康熙年间,十七世纪初期开始。因地理上接近台湾,首波以来自福建泉州、漳州等闽南人为主,属于台湾第一波移民潮。接续而来的是以广东的客家人为主,于康熙二十年(1681)启动的移民潮,属台湾的第二波移民。当时孤悬海外的台湾岛,有明末遗臣郑成功赶走荷兰人将之作为“反清复明”基地,且鸡鸣狗盗之徒易于窝藏盘占,因而清廷多次实施海禁,只是早年清廷对台湾岛控制极弱,无法阻止一波波自闽粤来台谋生者,形成今天台湾岛以福建闽南人和广东客家人为优势主体的族群生态。
  继清朝的闽粤二波移民潮后,第三波集体性的移民出现于1949年前后。国民党政府因为国共内战失利,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带领号称六十万大军撤退来台。由于闽粤籍移民经过近三个世纪的世代交替,从移民社会走向土著社会。因战争因素来台的大陆省籍集体移民,被泛称为“外省人”。这组人口以眷村聚落最具代表性。目前全台眷村大半改建,多数已迁移到改建后的国民住宅,尚有少数人居住于未改建的眷村。
  
  竹篱笆的世界
  
  败退台湾的国民党为了安置庞大的60万大军和眷属,初期以日本殖民政府在二次大战投降后迁出的场域,包括军事机构、政府机关所属的宿舍、仓库、厂房等属于公共部门的公共空间,以及学校、寺庙或向民间租屋等作为临时性的居所。只是日本人被遣返后所移出的空间容量不敷安置,各军种或部队因而在驻军附近自行以竹篱笆或木制材料兴建住处,因而被形容为“竹篱笆的世界”。由于以安置军人和眷属为主,简称为“眷村”。当时国民党一直未放弃“反攻大陆”,因而均属临时性的安置,居住环境相当简陋克难。
  眷村人李仰泉回忆说,“当初盖的房子,墙壁是下砖上泥,说详细一点就是,墙壁的下半部是用砖头堆砌而成,但上半部是将竹篱笆编捆后,外面再用糊上泥巴,就变成围墙,屋顶是红瓦铺成。夏天还可以,一到冬天根本没有御寒效果、不能保暖,下雨天,必须准备小脸盆接水。”
  移入台湾的部队,因为兵源来自各省,聚合大陆不同省籍形成的族群聚落,属于军事行政系统管辖,不同于一般行政社区系统,致使眷村和本地社会形成隔离式的“族群分区”。眷村居民都是忠诚的国民党员,在各种选举投票中,眷村是国民党的铁票区,几乎百分之百投票支持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
  台湾眷村第一代老兵绝大多数都感念宋美龄,因为她担任妇女联合会领导人期间照顾来台军眷,许多眷村都是由宋美龄带领的妇联会募集经费兴建的,眷村居民都尊称其为“蒋妈妈”。眷村老兵的普遍认知是,他们跟随蒋介石夫妇离开大陆,这辈子也要跟随他们回到大陆。蒋介石1975年过世,宋美龄2003年辞世时,全台上千个眷村都摆设灵堂祭祀,哭红着眼送别。2000年陈水扁担任台湾领导人后,掀起“去蒋化”的风潮,全台各地的蒋介石塑像都遭到破坏和毁弃。眷村的空军老兵胡鹏飞,1991年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附近兴建天宏宫,供奉“中华民族先灵牌位”,同时供奉孙中山和蒋介石。他不忍蒋介石的铜像遭毁弃,收容安置于庙中,因而被坊间称之为“蒋公庙”。每年10月31日蒋介石诞辰日,附近眷村民众都会在“蒋公庙”举行缅怀仪式。
  根据1956年台湾全岛的户口普查数据显示,外省籍人口有928279人(不包括未设籍军人),到年底人口增为9390381,加上无户籍的外省籍军人27万人,当年年底外省籍人口共为121万人。来台外省籍军人共有582086人,到1987年底有573060人退伍。这组人口就是所谓的来台六十万大军。
  
  婚姻
  
  当时陆军来台的眷属比例非常低,必须是连长以上长官,甚至于营长以上干部眷属方得随军撤退。空军和海军拥有交通运输工具,随同来台的眷属比例较高。眷村形成的时间和部队的移动有密切关系,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批。
  第一批是抗战胜利后,接收台湾的部队所形成的眷村,时间为1945-1948年。第二批是国民党失去大陆后,国民党部队转进来台,时间为1949年前后,这类多半是同一单位或部队的同志为邻。第三批是台湾妇联会募款兴建安置有眷无舍官兵的眷村,村民非属单一部队或单位。台湾妇联会于1982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台眷村共有879个,98.535户,467.316人。
  早期撤退来台的部队在“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政策下,许多单身军人都未娶妻生子。台湾当局为解决来台军人的婚姻问题,于1952年规定单身军人三十八岁以前不得结婚。加上军队中“长官即是父母”观念,当时军人结婚都要经过长官核准,如果不准,婚姻无法合法登记。
  虽然五年后废除了军人未满三十八岁不得结婚(女性除外)的限制,但结婚仍需由台湾军方特准结婚,加上军人收入微薄难以养家糊口以及始终期待返回大陆原乡的心情,导致来台军人到了后来返乡无期时,大半都已经上了年纪才娶妻生子,因而出现普遍性的老夫少妻现象。当时老兵结婚的对象,以台籍和原住民等经济弱势家庭的年轻女性为主。
  嫁给老兵的胡黄梅兰说:“我跟先生年纪差大约二十岁……其实有很多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军人,不管有没有结过婚,大部分都在台湾娶妻生子,也许刚开始他们会一心想要回大陆,到最后发现回家的路遥遥无期,只好在这里建立另一个新的家庭。你可以看到本省的眷村妈妈跟先生都差了好几十岁,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缩影。”
  另有一批更特殊的是,老兵来台之前在大陆已有妻室,盼望着反攻大陆而一直单身,反攻无望后有不少人在台娶妻,形成海峡两岸皆有妻室的状态。1978年,一场“想家”的社会运动在台展开,蒋经国于1978年底决定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政策,开启了一波波饱含泪水的返乡潮。当时在大陆有妻室的老兵在返乡探亲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场家庭风暴,当事人要面对两个家庭的尴尬和困境。
  亦有在台一直未娶或丧偶的老兵,开放探亲后返乡娶了同乡女子来台,随后两岸开放程度愈来愈高,陆续前往大陆娶妻者众,结合在台的台湾人娶东南亚女子为对象的热潮,合并形成第四波来台移民潮,约在1990年间。
  历史的伤痕随着第一代眷村老兵的凋零而逐渐褪色,两岸相互开放与和解,让他们有生之年都得以回到原乡。属于战后婴儿潮的眷村第二代,许多子女承继父亲的志业,走进军公教等与政府部门有关的行业。历史也给他们的名字烙印上了父亲迁移流动的线索,例如具意识形态的“建国”、“复国”、“卫国”等;有随着父亲驻扎地或居住地的地理性的名字,在台湾出生称“台生”、“于台”,在台南出生称“南生”,在高雄出生的命名为“雄生”等。他们普遍受到父执辈的深刻影响,对原乡有浓厚的脉络和情感,他们的配偶更多元化,与本地人通婚比例非常高,年龄目前都在五、六十岁左右。至于眷村第三代,普遍没有居住眷村的经验,对他们而言眷村是发生在爷爷奶奶身上的历史或故事。
  战争,让成千上万人离乡背井,流离失所。台湾眷村的发展历程,诉说的是一个大时代真实悲剧。和解共生及和谐共存共荣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应该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主讲人: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制度,农村政治与文化,著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学术著作,以及《直截了当的独白》、《关于两脚羊的故事》、《历史的底稿》等历史文化随笔)  时间:2009年4月29日下午14:00  地点:北京105中学礼堂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90年过去了,对于这一事件的意义及其对中国历史后来走向影响的解读已经汗
期刊
中国的西北——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仍然能不时看到自上世纪50年代起兴建的农村供销社或合作社,或完好或废弃或已经坍塌。当然,它们今天的名称、形式或用途很多已经被改变。但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门楣上都有一颗五角星,相信它们当年都有着鲜红的颜色,并绽放黄色的光芒——那是一个通常的装饰样式,只可惜除了少数重新装修过的,基本上大多只能见到水泥的苍白。以致我出于好奇心,拍下它们并用图像处理软件试着找回了一些退去
期刊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7年,中国的乾隆42年。罗芳伯站在西婆罗帅i(今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省)东万律的“兰芳大总制”府邸前,接受弟兄们的朝贺。离开祖国已是第六年,脚下这块土地,距离他的故乡广东嘉应府(今梅州市)有三千公里之遥,但这里的一切礼仪规制都是
期刊
马玉崑一定是经过了相当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决心帮助日本人的,这固然有上峰的密令,但更多的是他也如同那个年代大多数中国一样,坚信日本人总要比老毛子好些。  作为一位68岁的老人,马玉崑还得继续带兵上前线。虽说是前线,可马玉崑和他的部下们并不需要参加任何战斗,因为他们只是这场战争的旁观者:日本和沙俄在中国东北大打出手。大清政府已宣告局外中立,并且划定了交战区和中立区。马玉崑的任务,就是带兵驻守交战区和中
期刊
在一个长期以来主张“文字传道”,视摄影技术为舶来品的国度,摄影不可避免地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也缺乏全面客观的摄影史,更别提从文化的层面上思考与反省中国摄影问题。近十年来,一方面是由于域外摄影文论的传入与流播,如罗兰·巴特及嫡系弟子苏珊·桑塔格的摄影文化评论,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迈进“图像时代”,对摄影的关注度水涨船高,关于摄影的高水平论著已然多了起来,但却从此出现了一个怪圈:这些“新文本”似乎都把摄
期刊
6月这个月份,可以称为“教育月”。从2003年高考,由7月调整为6月以来,这个月份,牵动了千万家庭的视线。而我将其归为“教育月”,原因还不止高考,在这个月里,太多人的“命运”,被教育改变:初中毕业生中考,小学毕业生上初中,适龄儿童上小学,家庭送幼儿上托儿所、幼儿园。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的福禄培尔(F.W.A.Fro
期刊
江安,四川长江边的一个小城,在抗战期间庇护了一群中国最优秀的戏剧家,也是话剧最终成熟的家园与戏剧圣地。众多唤醒民众、激发爱国热情、宣传抗日救亡的优秀剧目,一大批戏剧艺术的精英都出自这里,江安被誉为“中国戏剧家的摇篮”、“中国戏剧艺术的圣地”。  1939年4月,历经两度西迁的国立剧校再度搬迁,从陪都重庆迁往更西的江安。对于这一次西迁,师生们是不满意的。在他们眼里,那个全国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县城根本
期刊
最近我应一家文学杂志的邀请,进行一次简短的美国之旅。途中要在旧金山做个小范围的演讲,题目就是《黑色的意志》。这是指一种超越了种族界限的自由意志,也是关于权利平等和政治民主的遐想。  马丁路德金是我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启蒙者。他的政治表述里没有怨恨,却带着宽阔的博爱被击中,倒在孟菲斯市的阳台上。  而在马丁身后,另外一个黑人跃入我的视界,那就是迈克尔杰克逊。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奇特的黑人,向我们展示出生命的
期刊
当举国不再焦虑“大师”的问题之时,“大师”才有应运而生的机会。  此题有二解,其一,“大师”本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所焦虑之事未必关于“大师”。其二,全社会就能否出大师或是何以还不能出“大师”的种种质疑,其中也包括“大师”们对于教育和学术文化乃至政治环境及体制的思考担忧。除了一些行业的职称评定明确有此资格外,“大师”的头衔,多由别人指称,口耳相传,媒体鼓吹,很少有人忝然自封“大师”。即使有,也不易得到
期刊
当下中国官方的各种媒体,都使用“老百姓”一词泛指一般的人民大众。这可以说是恢复了中国古代沿续下来的称谓。我说“恢复了”,是指这个“老百姓”的称谓大约从上一世纪50年代开始消失了30多年。那时对人民大众的一般称谓是“群众”,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权力体制中的各级官员。  “群众”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主题词之一,在多数时候虽然有泛指的意义,其实是有政治区分的。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一词前面还特地加上“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