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新课程改革之风吹遍神州大地,很多学校都掀起了改革的浪潮。但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有些教师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了一味追求升学率,以一张试卷定高低。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是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记忆,轻思考;重知识,轻技能;重接受,轻创造;重讲授,轻自学;重共性,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它的缺陷是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把知识与能力、觉悟割裂开来,忽视过程、方法,更难谈得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采取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一个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贮存式的仓库。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学生总感觉枯燥无味。在他们的心目中,思想政治课就是“催眠课”,仅有教师在讲台上演“独角戏”。我们的教师应该好好地自我反思一下,怎样才能把学生原本以为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课变成他们喜爱、受欢迎的课呢?怎样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呢?据此,我浅谈几点体会,以求教同行。
一、要更新观念,重新定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走进新课程,意味着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正确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念。从本质上看,课堂教学意味着师生的交往,要求人人参与,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巨大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放下“师道之尊”。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应该是学生求知途中的富有经验的组织者,学生的求知伙伴。
其次,要转变角色,敢做学生的“学生”。新课改下,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整个教学应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怎样做学生的“学生”呢?(1)“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教师应该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台上互动,成为“平等中的首席”。(2)“弯下腰来与学生探讨”。教师要相信现在的孩子知识面较宽,有的方面比我们懂得多,我们自己在某些领域也有不懂之处,我们应与学生互学。(3)“竖起拇指给学生奖赏”。教师要由课堂的裁判者变为课堂学生的激励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
二、要转变教学方式,正确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新课程的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过去“往容器内灌水”转变成学生“取水”的帮助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积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大观园”内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积极实践。
教师在课堂上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四点看法。
1、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将自己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动口,去思考、质疑、猜测、探索、实践、评价,提出独创的见解。同时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把学生当作朋友,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发言,认真地聆听他们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奇思异想,质疑问难。
2、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3、善于启发,因势利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从创设一定的情境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然后因势利导。如,在进行“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时,安排学生进行《由电子游戏机引起的忧虑》这类学生感兴趣的调查活动,提出如下问题:第一,当前对学生上网要忧虑什么,为何忧虑?第二,如何才能摆脱忧虑?在分析这些问题时,教师有意识地和现实情况联系,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要努力开发教学资源,尽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走进课堂,它的时代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广大政治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鼠标轻点,天下知识皆汇于咫尺荧屏,内容丰富而详实,教师"如虎添翼",学生"如魚得水"不仅能够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教学的综合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展示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教学境界:它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象、声音显示知识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学生带进虚拟的世界,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
新课改是一个新事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碰到种种困难的,只要我们敢于克服困难,主动适应,大胆探索,稳步推进,新课改实验,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以上所说的只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是我在反复学习和实践新课程中所获得的一些个人体会。我谈这些看法,是希望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于新教材的教法研究。
一、要更新观念,重新定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走进新课程,意味着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正确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念。从本质上看,课堂教学意味着师生的交往,要求人人参与,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巨大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放下“师道之尊”。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应该是学生求知途中的富有经验的组织者,学生的求知伙伴。
其次,要转变角色,敢做学生的“学生”。新课改下,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整个教学应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怎样做学生的“学生”呢?(1)“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教师应该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台上互动,成为“平等中的首席”。(2)“弯下腰来与学生探讨”。教师要相信现在的孩子知识面较宽,有的方面比我们懂得多,我们自己在某些领域也有不懂之处,我们应与学生互学。(3)“竖起拇指给学生奖赏”。教师要由课堂的裁判者变为课堂学生的激励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
二、要转变教学方式,正确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新课程的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过去“往容器内灌水”转变成学生“取水”的帮助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积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大观园”内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积极实践。
教师在课堂上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四点看法。
1、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将自己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动口,去思考、质疑、猜测、探索、实践、评价,提出独创的见解。同时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把学生当作朋友,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发言,认真地聆听他们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奇思异想,质疑问难。
2、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3、善于启发,因势利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从创设一定的情境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然后因势利导。如,在进行“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时,安排学生进行《由电子游戏机引起的忧虑》这类学生感兴趣的调查活动,提出如下问题:第一,当前对学生上网要忧虑什么,为何忧虑?第二,如何才能摆脱忧虑?在分析这些问题时,教师有意识地和现实情况联系,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要努力开发教学资源,尽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走进课堂,它的时代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广大政治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鼠标轻点,天下知识皆汇于咫尺荧屏,内容丰富而详实,教师"如虎添翼",学生"如魚得水"不仅能够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教学的综合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展示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教学境界:它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象、声音显示知识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学生带进虚拟的世界,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
新课改是一个新事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碰到种种困难的,只要我们敢于克服困难,主动适应,大胆探索,稳步推进,新课改实验,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以上所说的只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是我在反复学习和实践新课程中所获得的一些个人体会。我谈这些看法,是希望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于新教材的教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