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课堂是学生习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養的重要阵地,地理课堂教学有效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地理教学活动的质量高低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否。作者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实现有效地理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有效地理课堂的构建和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理学科;有效课堂;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是开展地理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向学生传授各方面的地理知识,并在知识传授和接受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探究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以往所开展的地理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把教师传授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忽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过程,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沦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丧失原本应当具有的学习主体地位。这种课堂教学往往是按部就班地把教案上的知识点一一传授给学生,表面上好像已经完成了地理课堂教学的任务,但事实上,只是习得知识的课堂,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有效的课堂。在地理学科中,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堂。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桎梏,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有效的地理课堂。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向灯。在开展地理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注意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有了科学的目标作为指引,就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在地理课堂上,教师既可以采取直接列出教学目标的方式,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明确教学目标,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西亚》地区时,就在上课之前提出了几个问题:西亚地区为什么会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西亚地区发生多次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的西亚地区到底指的是哪三洲哪五海?在几个问题的引导之下,基本上确立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而学生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二、重视课堂导入技巧的运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定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导入环节。一般来说,导入环节只占到整个课堂教学的3到5分钟时间,导入环节时间虽短,但是这个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在地理课堂上,有效的导入可以瞬间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启迪学生的思维,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打好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导入技巧的运用。为了增强导入效果,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各种灵活有趣的导入方法,如故事导入法、歌曲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图片导入法,等等。例如,在讲到《“天山南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节内容时,我就在上课之前利用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为本节课的开场白:西游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那么你们还记得西游记中有一集师徒四人过火焰山的故事吗?你们知道故事中这座火焰山所在的位置是哪里吗?一听到这里,很多学生立刻有了兴趣,大家纷纷在下面猜测讨论起来。这时,我再引入新课,使得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三、追求教学的民主化
传统的地理课堂更多是教师“一言堂”,在课堂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往往都是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完全不平等的地位,地位的悬殊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有效发挥。事实上,课堂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与学习,实现教学相长的一个场所,而并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所认为的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目前“一言堂”的局面,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民主的课堂,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等多种方式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一样的观念和看法时,教师要利用语言或者眼神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记得有一次,我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这一问题,正当学生七嘴八舌讨论的时候,一个学生突发奇想,提出挖一条运河,直接把黄河上游的水资源引入中下游。面对这位学生幼稚的想法,我并没有采取批评的方式,而是先表扬他大胆创新的精神,再结合实际一步步分析这种方案不可行的原因所在。这样既达到了讲解知识的目的,又没有损害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得课堂教学在良好的氛围下有效推进。
四、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
由于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总会表现出各种明显的差异性,这是造就一个班级中既有“好学生”又有“差学生”的主要原因所在。事实上,单纯地把学生分为好与差并不科学,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较落后的学生往往并不是因为智力存在问题,只要教师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差生”就能够获得发展。而要想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仅仅依靠过去统一化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努力在课堂上践行分层教学理念。要针对学生之间不同的差异性确立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作业内容等,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能在分层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有效开发,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整个地理教学活动目标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大胆摒弃传统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课堂教学理念,大胆引进一些更加科学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阵地。
参考文献:
[1]潘春燕.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的构建[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04).
[2]李长松.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青年文学家,2010,(02).
[3]陈剑.谈初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做法[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01).
关键词:地理学科;有效课堂;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是开展地理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向学生传授各方面的地理知识,并在知识传授和接受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探究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以往所开展的地理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把教师传授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忽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过程,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沦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丧失原本应当具有的学习主体地位。这种课堂教学往往是按部就班地把教案上的知识点一一传授给学生,表面上好像已经完成了地理课堂教学的任务,但事实上,只是习得知识的课堂,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有效的课堂。在地理学科中,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堂。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桎梏,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有效的地理课堂。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向灯。在开展地理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注意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有了科学的目标作为指引,就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在地理课堂上,教师既可以采取直接列出教学目标的方式,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明确教学目标,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西亚》地区时,就在上课之前提出了几个问题:西亚地区为什么会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西亚地区发生多次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的西亚地区到底指的是哪三洲哪五海?在几个问题的引导之下,基本上确立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而学生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二、重视课堂导入技巧的运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定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导入环节。一般来说,导入环节只占到整个课堂教学的3到5分钟时间,导入环节时间虽短,但是这个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在地理课堂上,有效的导入可以瞬间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启迪学生的思维,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打好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导入技巧的运用。为了增强导入效果,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各种灵活有趣的导入方法,如故事导入法、歌曲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图片导入法,等等。例如,在讲到《“天山南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节内容时,我就在上课之前利用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为本节课的开场白:西游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那么你们还记得西游记中有一集师徒四人过火焰山的故事吗?你们知道故事中这座火焰山所在的位置是哪里吗?一听到这里,很多学生立刻有了兴趣,大家纷纷在下面猜测讨论起来。这时,我再引入新课,使得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三、追求教学的民主化
传统的地理课堂更多是教师“一言堂”,在课堂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往往都是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完全不平等的地位,地位的悬殊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有效发挥。事实上,课堂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与学习,实现教学相长的一个场所,而并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所认为的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目前“一言堂”的局面,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民主的课堂,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等多种方式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一样的观念和看法时,教师要利用语言或者眼神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记得有一次,我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这一问题,正当学生七嘴八舌讨论的时候,一个学生突发奇想,提出挖一条运河,直接把黄河上游的水资源引入中下游。面对这位学生幼稚的想法,我并没有采取批评的方式,而是先表扬他大胆创新的精神,再结合实际一步步分析这种方案不可行的原因所在。这样既达到了讲解知识的目的,又没有损害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得课堂教学在良好的氛围下有效推进。
四、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
由于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总会表现出各种明显的差异性,这是造就一个班级中既有“好学生”又有“差学生”的主要原因所在。事实上,单纯地把学生分为好与差并不科学,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较落后的学生往往并不是因为智力存在问题,只要教师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差生”就能够获得发展。而要想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仅仅依靠过去统一化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努力在课堂上践行分层教学理念。要针对学生之间不同的差异性确立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作业内容等,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能在分层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有效开发,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整个地理教学活动目标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大胆摒弃传统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课堂教学理念,大胆引进一些更加科学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阵地。
参考文献:
[1]潘春燕.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的构建[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04).
[2]李长松.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青年文学家,2010,(02).
[3]陈剑.谈初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做法[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