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庙随想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ct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就对轩辕帝怀着一颗虔敬之心,但真到拜谒轩辕庙时,这虔敬之上不知不觉间又增添了几分虔敬。
  从西安到黄帝陵,约160公里,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途中,还经过三原城隍庙、药王山、耀州瓷窑博物馆等景点。人们或许不知道这个博物馆,但绝不会不知道唐三彩。导游带人们来这里参观,了解一下中国陶瓷发展史,再买件唐三彩或一只“倒流壶”带回家去,倒也不失为一件有价值的藏品。倒流壶,北宋人发明,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从壶底注进水去,放平后居然会滴水不漏;更兼它的色彩、造型大有宋风,给人留下了不小的玩味余地。但这只是旅途中的一个插曲,若没有黄帝陵,怕很少有人会专程到这里来玩的。
  轩辕庙背倚桥山,前临沮水。桥山苍翠,林木葱郁,沮水潺援,萦绕如带。这秀丽的山水风光,衬得轩辕庙愈发显得气势恢弘,让人不由得发出“地灵人杰”的赞叹。6月份是旅游旺季,门票较贵,为16元。此外,如果您愿意的话,还可以请到专职讲解员。
  轩辕庙历代都有修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物古迹保护措施的进一步落实,轩辕庙也面目一新了。那通体石结构的庙门,给人一种千古不朽的坚固感,那歇山顶式的屋面和木制格栅门,又显得古朴凝重,带有明显的唐风汉韵。这样的建筑风格,既显得古色古香,又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步入庙门,首先见到的是轩辕黄帝手植柏,它高19米,下围11米,7人合抱有余。它的躯干青苍如磐石,枝权虬曲如游龙。五千年来,它一直伫立在这里,阅尽华夏沧桑,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柏树之父”、“群柏之冠”。游客到此,总要驻足观看,并摄影留念,久久不愿离去。为什么?只因为当年黄帝种下了它,人们对先祖的崇敬之情才有所依附;只因为它是我们民族历史的见证人,人们对我们民族兴衰的感慨才有所寄托。正如泰山岱庙中的孔子手植柏一样,在它们跟前,谁不想献上一份虔诚,得到一份历史的启示呢?
  过了诚心亭就是碑亭了。亭内保存着对我国近现代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伟人、名人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所题的碑石4通。孙、蒋的碑石置于东侧,毛、邓的碑石置于西侧。轩辕庙西面的仿古回廊式碑廊,至今保存有历代御制祝文及名人题刻64通,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元朝泰定帝和清代康熙帝的碑刻格外引人注目。这两位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皇帝,同样把黄帝奉为始祖,这种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从来就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每当民族危亡之时,这种民族凝聚力就会强烈地迸发出来。读一读1937年国共两党的祭文,就会对这一点深信不疑。1937年春,正是全面抗战爆发的前夕,面对强寇,国共两党共同担负起团结御侮的历史重任。国民党在祭文中说:“丑虏蚩尤,梗化作乱;受诛不庭,华夷永判。”虽然没有明指日寇,但只要想一想当时那“黑云压城”的险恶形势,文中的指向就不难判明了。由毛泽东执笔的祭文更是大气磅礴,堪称历代祭文中的绝唱:“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当年的誓言,至今读来仍觉荡气回肠。
  碑亭后面的三通石碑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两通是由港澳特区各界人士敬立的“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百年国耻,一朝得雪,港澳同胞的欣喜之情可想而知,所以他们才要立碑留念,将这一喜讯告慰于黄帝的在天之灵。
  人文初祖大殿是庙的正殿。大殿雕梁画栋,彩绘斑斓。大殿正中的神龛里,供着黄帝的浮雕像。他冠带简朴,衣着无华,神态庄重,举止亲切。神龛的上下左右饰以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分别代表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似乎寓意着黄帝居中,而他的子孙则散布在世界的四面八方。黄帝左臂高举,正在召唤着全体炎黄子孙紧紧地聚集在他——中华民族的象征——的身边。这是他的心愿,也是我们远未完成的历史使命。
  
  (责编:孙 展)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和妻子都曾在山西农村插队。  后泉村坐落在太岳山脚下,四面环山,非沟即坎,全村没有一块水浇地,加上那年头的“高征购”政策,老百姓的平均口粮,每年不到300斤。于是,粮食就名副其实地成了老百姓们的“天”。我们这些北京知青儿,从小视吃饱饭为当然,即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也没有尝过古圣人所说“饿其体肤”的味道。然而一到后泉村,就被告知吃饭不可“放开肚”——每月44斤原粮
期刊
2007年6月23日,这一天因一个人的突然离去,失去了它本该有的浪漫色彩。  那天傍晚,正在外面的我,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她言语匆匆地告诉我,侯耀文去世了……  一个曾带给我们无数欢乐的人,就这样匆匆离去了?!我一时无语,或许只有沉默才能让我慢慢接受这个现实。  在我的印象中,侯耀文的名字是与“侯宝林”和“相声”这两个词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出身相声世家的他在父亲的嘱托中、在使命和理想的驱使下,执著
期刊
每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我都会叙念这段往事。  1944年冬,正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那时候,我在热西军区直属部队担任侦通连连长,跟随队伍转战在河北、内蒙古的土地上。  那天部队从围场出发,向新拨方向前进。在路过北三家村附近时,有一位身穿破旧棉衣,脸冻得青紫的大嫂披头散发跪在路边,向行进的部队磕响头求救。部队谢明司令员问清情况后让我带领一个班的战士留下来,去解救乡亲们。  我接到命令就请大嫂带路
期刊
那是发生在连队里日本华侨知青身上的乐事。  在北大荒的知青队伍里,有一支特殊群体——华侨知青。许多是来自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还有日本华侨知青。那时,他们都从北京来,身为华侨学生,但热血沸腾,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献身农垦的热情不比非华侨知青差。他们当中有拖拉机手,有农工,不怕吃苦受累,有的还是学毛著、研究理论的积极分子呢。但是有一样,民俗民情一概不知不懂,闹出了许多
期刊
我这辈子命定赶上大讲宣传的年代。特别从“志于学”到“而立”这所谓风华正茂的阶段,“宣传”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这期间我有过两次在墙上画宣传画的经历。画的东西和心里的感受都截然相反,以致如今虽然到了孔夫子所谓“从心所欲”的年纪,对这段往事仍然“欲忘而不能。”  我当孩子的时候不知被什么灵儿催的,常在地上、墙上、纸上傻画,人见了笑着说“像!像!”弄得我老处于兴奋的创作状态。要是因缘凑巧,说不定我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市场上所有食品及日用品全面紧张。那年月,粮票是城市百姓的命根子,填饱肚子是每天的头等大事。  我当时还是单身汉,住在北京的中关村。海淀镇只有寥寥几家餐馆,如果偶尔卖点鱼肉荤腥食物就会拥挤不堪。一个休息日,我想何不进城去转转,或许能遇上点好吃的。我从西单开始转悠。久不进城,没想到所有餐馆都是人满为患,秩序好一点儿的,也都排成了长龙。看那阵势,只好放弃,于是又转
期刊
首次交锋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同年9月赫鲁晓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我国国庆5周年庆祝活动。  此时的赫鲁晓夫地位并不稳固,为寻求中国的支持,答应将旅顺口海军基地交还给中国等互惠条件。赫鲁晓夫又问毛泽东:“你们对我方还有什么要求吗?”毛泽东说:“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趣,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赫鲁晓夫一听,急忙以无礼的口气拒绝道
期刊
今年我89岁。耄耋之人,耳不聋眼不花,走路背不驼腰不弯,能吃能睡,晚上九点钟上床,脑袋一沾枕头就着,早上五点钟起床,因之平时大家看不出我有那种病怏怏的老态。实际上,我有27年的糖尿病史,9年前查出患左脑血栓,5年前又查出脑萎缩、高血压、前列腺肥大、脂肪肝等,我把这些病看得很淡。  当然,有病要治疗要吃药,但不能精神负担太大。人总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就意味着他的前途是死亡,谁也逃不
期刊
在文物鉴定界,徐邦达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尤其擅长鉴定古字画,由于慧眼独具,人送外号“徐半尺”。记忆力惊人,甚至有的书画卷刚打开半尺,徐邦达就已经说出了与此画有关的一切。  得知徐邦达大师已经93岁高龄了,他额头很高,华发梳理得纹丝不乱,眼睛深邃有神。体态清癯消瘦,一袭中式的对襟褂子,被熨烫得平整挺括,纤尘不染。观其神韵,闻其谈吐,“仙风道骨”这个词,便自然而然浮出脑海。  更让我称奇的还有他的妻子
期刊
70年前,当我出世的时候,祖父早已逝世。据说我家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祖父的书法颇具功力。可是对我来说,只知其名,不见其人,更不知其书法是啥样子。幼时我知道家中收藏有不少书画,后来抗战爆发,老家陷落,我们举家流浪,家中书画理所当然不知去向。解放后,我在杭州工作,虽说天长日久,却忙忙碌碌,数十年时光匆匆而过,直到近10余年才萌发找回老家书画的念头。可是愿望不等于现实。在旧书肆、旧书画摊、书画展览前睁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