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住区思想演变、主要构成元素变化、规划布局形态、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揭示了改革开放后广州住区规划发展特点。
关键词广州住区规划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下,广州地区城市经济、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成为我国较早进行房地产制度改革的城市。伴随着商品住宅逐渐的推广,广州房地产产业迅速崛起,并在政策扶持和整治约束下,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广州市住宅建设及住区规划发展带来了契机和动力,使得广州住区规划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发生了前所未有发展变化,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住区规划建设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在其发展演变到今天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规律并积累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1住区规划思想演变
改革开放后的广州住区规划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借鉴尝试到实践创新的过程。引进外资开发建设房地产促进了广州住区规划打破以往行列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周边式、散点式等多种布局方法,同时把环境设计的思想融入了其中,利用围合出的院落空间设计绿化小品。
進入了九十年代,随着住宅商品化进程的加快,住区规划得到了重视。开始把“以人为本”的原则纳入到了设计中来。住区规划为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开始出现各种不同形态风格及不同档次的住区,如异国风格住区、别墅住区等。此外,随着住宅市场化及住宅技术的进步,高层高容积率模式住宅区也在此时出现并得到广泛推广。
新世纪后,在九十年代住区实践反馈的基础之上,异国风格在住区规划中的应用经历了从盲目发展到回归理性,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积极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设计方法。此外,面临日益破坏的生态环境及逐渐缺失的自然资源,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自然原生态的智能集约型住区及绿色生态住区都相继出现并得到了重视。
2规划布局形态变化
2.1住区规划结构——由分级结构到自由模式住区
广州住区规划结构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苏联居住小区思想影响,严格按照分级结构设计。即以组团为最小单位划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三级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两级结构及整体组团式或城市街坊式的单级结构。到了九十年代这种分级结构开始向多元化发展。由于景观设计在此时得到了重视,在规划结构设计上往往以突出中心景观效果为出发点,同时强调构图的完整性及独特性,因而这种带有独立而鲜明风格特征的自由模式规划的方法逐渐得到了青睐。到了2000年后,自由模式已经完全取代了分级结构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结构设计方式。根据不同规模的住区,考虑到小区管理及可识别性问题,采用了两种模式:在大型住区规划中以组团为基本单元自由组织规划形态;中小型住区彻底取消分级或分组团的概念,构图更加灵活、自由。
2.2住区布局形式——由单一到多样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广州住区布局形态上均为片块式,其形象单一、可识别性差。从八十年代开始,由于“引进外资”的方式为住宅设计及住区规划带来了新的思想,在以片块式为主的基础之上出现了围合式及轴线式结合围合式的综合式。之后在景观建设的思想影响下,发展出了照顾每一户景观朝向的向心式设计手法,此外多种手法的综合应用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新世纪之后无论是外界技术支持还是内在消费价值取向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传统功能形象均不占优势的片块式及抽象的隐喻布局已经很少采用。而其他围合式、轴线式、向心式及综合式都有大量的应用,与住区结构、风格结合,作为整体考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2.3交通组织——由人车混行到人车分流
八十年代受社会经济及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私人交通以自行车为主,因此小区的道路交通规划没有把机动车列入主要考虑范畴。但在在动态交通上以开始出现一种“双层结构体系”以连廊连接相邻住宅实现初级人车分流的形式。其后随着居民私家车的拥有量的增加,人车分流的动态交通组织被广泛的采用。2000年后,住区形式更加丰富,动态交通根据不同住区用地规模及住区建筑类型,在人车分流为主导的基础之上,实现别墅住区完全人车混行,道路断面上体现人车分行;大型综合住区局部人车分流;中小型住区完全人车分流三种形式。
2.4公共服务设施布置——由集中到分散
八十年代在“六统一”的政策引导下,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整体设计思想被融入了住区规划之中。原来统一布置在整个住区中心的手法转化为相应的分级中心布置。此外,一些沿周边布置的商业设施及教育设施的模式也逐渐兴旺发展起来。
九十年代开始,公共设施配套由原来的计划式配建转向以经营为主。公共建筑及设施成为这一时期人们购置住宅时的重点考虑对象,因而开发商在在配置公建的种类上随着人们需求转变有所改进,兴起了住区游泳池、会所等设施的建设。其次在布局设计上,由原来的依照住区的等级结构分级设置设施的方式转变为把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景观的一部分纳入到住区整体环境设计中去。
2000年后,住区建设呈两级模式发展,市区集约化、郊区大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也呈现不同的形式:在用地紧张的中心城区向垂直布局发展,多利用裙房兼设服务设施;郊区住区则以配备完善、高档次的公共服务设施吸引消费者,并颠覆了原先的集中布局的方式,采用结合自然环境分散布置,出现了泛会所等新型公共建筑。
2.5绿化景观布局——由人工到自然
从住宅市场化时起,室外景观规划开始有所重视。在八十年代时最常见利用三种元素即绿地、铺地广场、小品,采用两种布局方式,一种是采用规整的几何构图的形式以广场为中心结合绿化、小品;另一种是采用绿地园林为中心,运用岭南园林造园手法的叠山理水、植物造景等方法,较自由的布置整个中心绿地。九十年代开始景观设计成为了住区规划的重点,强调绿化景观的中心地位,在布局上更加集中。此时的设计追求华丽、气派,出现了大批的人工景观,如人工湖、屋顶花园等等。新世纪开始,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原则贯穿各个领域。在这种生态思想的影响下,住区绿化景观规划注重细节的刻画,更接近生活接近自然。原本大力建设人工环境的思想有所抑制,开始注重保护和利用原有植物及自然地貌等,人工景观设计结合自然地貌进行处理。
3结语
从各个时期广州市住区的规划思想、主要构成元素、布局形态等方面的发展特点来看,其发展变化是一个联动的过程。住区规划构成的各个要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通过对广州改革开放以来住区规划发展的总结,可以看出,其总的发展趋势受三方面影响:一方面,不同的时代背景及住宅政策情况,制约着住宅投资主体的性质及开发建设的形势,同时对住区规划建设思想起到了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住宅建设技术的快速更新,赋予住宅规划设计更多的支持;此外,改革开放后,住宅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在竞争的机制下,消费者的需求被列入设计考虑的重点,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追求的转变使得住区规划设计不断创新。
总的来说,住宅规划设计是一个在社会制度、经济、公众三方面的影响下,内部各设计要素相互协调不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霞.广州城市形态演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吕俊华、彼得 罗.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林琳,欧莹莹.改革开放后广州市居住区演进特征分析[J].规划师,2004,20(9)
[4]刘望保,闫小培,曹小曙,王冬根.住房制度改革背景下广州市居民居住偏好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6)
[5]刘华钢.当代广州住宅建设与发展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
关键词广州住区规划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下,广州地区城市经济、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成为我国较早进行房地产制度改革的城市。伴随着商品住宅逐渐的推广,广州房地产产业迅速崛起,并在政策扶持和整治约束下,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广州市住宅建设及住区规划发展带来了契机和动力,使得广州住区规划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发生了前所未有发展变化,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住区规划建设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在其发展演变到今天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规律并积累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1住区规划思想演变
改革开放后的广州住区规划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借鉴尝试到实践创新的过程。引进外资开发建设房地产促进了广州住区规划打破以往行列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周边式、散点式等多种布局方法,同时把环境设计的思想融入了其中,利用围合出的院落空间设计绿化小品。
進入了九十年代,随着住宅商品化进程的加快,住区规划得到了重视。开始把“以人为本”的原则纳入到了设计中来。住区规划为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开始出现各种不同形态风格及不同档次的住区,如异国风格住区、别墅住区等。此外,随着住宅市场化及住宅技术的进步,高层高容积率模式住宅区也在此时出现并得到广泛推广。
新世纪后,在九十年代住区实践反馈的基础之上,异国风格在住区规划中的应用经历了从盲目发展到回归理性,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积极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设计方法。此外,面临日益破坏的生态环境及逐渐缺失的自然资源,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自然原生态的智能集约型住区及绿色生态住区都相继出现并得到了重视。
2规划布局形态变化
2.1住区规划结构——由分级结构到自由模式住区
广州住区规划结构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苏联居住小区思想影响,严格按照分级结构设计。即以组团为最小单位划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三级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两级结构及整体组团式或城市街坊式的单级结构。到了九十年代这种分级结构开始向多元化发展。由于景观设计在此时得到了重视,在规划结构设计上往往以突出中心景观效果为出发点,同时强调构图的完整性及独特性,因而这种带有独立而鲜明风格特征的自由模式规划的方法逐渐得到了青睐。到了2000年后,自由模式已经完全取代了分级结构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结构设计方式。根据不同规模的住区,考虑到小区管理及可识别性问题,采用了两种模式:在大型住区规划中以组团为基本单元自由组织规划形态;中小型住区彻底取消分级或分组团的概念,构图更加灵活、自由。
2.2住区布局形式——由单一到多样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广州住区布局形态上均为片块式,其形象单一、可识别性差。从八十年代开始,由于“引进外资”的方式为住宅设计及住区规划带来了新的思想,在以片块式为主的基础之上出现了围合式及轴线式结合围合式的综合式。之后在景观建设的思想影响下,发展出了照顾每一户景观朝向的向心式设计手法,此外多种手法的综合应用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新世纪之后无论是外界技术支持还是内在消费价值取向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传统功能形象均不占优势的片块式及抽象的隐喻布局已经很少采用。而其他围合式、轴线式、向心式及综合式都有大量的应用,与住区结构、风格结合,作为整体考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2.3交通组织——由人车混行到人车分流
八十年代受社会经济及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私人交通以自行车为主,因此小区的道路交通规划没有把机动车列入主要考虑范畴。但在在动态交通上以开始出现一种“双层结构体系”以连廊连接相邻住宅实现初级人车分流的形式。其后随着居民私家车的拥有量的增加,人车分流的动态交通组织被广泛的采用。2000年后,住区形式更加丰富,动态交通根据不同住区用地规模及住区建筑类型,在人车分流为主导的基础之上,实现别墅住区完全人车混行,道路断面上体现人车分行;大型综合住区局部人车分流;中小型住区完全人车分流三种形式。
2.4公共服务设施布置——由集中到分散
八十年代在“六统一”的政策引导下,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整体设计思想被融入了住区规划之中。原来统一布置在整个住区中心的手法转化为相应的分级中心布置。此外,一些沿周边布置的商业设施及教育设施的模式也逐渐兴旺发展起来。
九十年代开始,公共设施配套由原来的计划式配建转向以经营为主。公共建筑及设施成为这一时期人们购置住宅时的重点考虑对象,因而开发商在在配置公建的种类上随着人们需求转变有所改进,兴起了住区游泳池、会所等设施的建设。其次在布局设计上,由原来的依照住区的等级结构分级设置设施的方式转变为把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景观的一部分纳入到住区整体环境设计中去。
2000年后,住区建设呈两级模式发展,市区集约化、郊区大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也呈现不同的形式:在用地紧张的中心城区向垂直布局发展,多利用裙房兼设服务设施;郊区住区则以配备完善、高档次的公共服务设施吸引消费者,并颠覆了原先的集中布局的方式,采用结合自然环境分散布置,出现了泛会所等新型公共建筑。
2.5绿化景观布局——由人工到自然
从住宅市场化时起,室外景观规划开始有所重视。在八十年代时最常见利用三种元素即绿地、铺地广场、小品,采用两种布局方式,一种是采用规整的几何构图的形式以广场为中心结合绿化、小品;另一种是采用绿地园林为中心,运用岭南园林造园手法的叠山理水、植物造景等方法,较自由的布置整个中心绿地。九十年代开始景观设计成为了住区规划的重点,强调绿化景观的中心地位,在布局上更加集中。此时的设计追求华丽、气派,出现了大批的人工景观,如人工湖、屋顶花园等等。新世纪开始,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原则贯穿各个领域。在这种生态思想的影响下,住区绿化景观规划注重细节的刻画,更接近生活接近自然。原本大力建设人工环境的思想有所抑制,开始注重保护和利用原有植物及自然地貌等,人工景观设计结合自然地貌进行处理。
3结语
从各个时期广州市住区的规划思想、主要构成元素、布局形态等方面的发展特点来看,其发展变化是一个联动的过程。住区规划构成的各个要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通过对广州改革开放以来住区规划发展的总结,可以看出,其总的发展趋势受三方面影响:一方面,不同的时代背景及住宅政策情况,制约着住宅投资主体的性质及开发建设的形势,同时对住区规划建设思想起到了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住宅建设技术的快速更新,赋予住宅规划设计更多的支持;此外,改革开放后,住宅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在竞争的机制下,消费者的需求被列入设计考虑的重点,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追求的转变使得住区规划设计不断创新。
总的来说,住宅规划设计是一个在社会制度、经济、公众三方面的影响下,内部各设计要素相互协调不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霞.广州城市形态演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吕俊华、彼得 罗.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林琳,欧莹莹.改革开放后广州市居住区演进特征分析[J].规划师,2004,20(9)
[4]刘望保,闫小培,曹小曙,王冬根.住房制度改革背景下广州市居民居住偏好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6)
[5]刘华钢.当代广州住宅建设与发展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