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西红柿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ij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送来了一株西红柿苗,小小的,只有一寸半高,栽种在小小的花盆里。当时仔细观察一下,这株西红柿苗,瘦瘦的、纤纤的、弱弱的,还有几片干枯的叶子,好像随时都有夭折的危险。
  我把这株西红柿苗放在了窗台上,定期浇水,过几天看一次,一個星期过后,干枯的叶子多了起来。可能是夏季太阳炎热的原因吧。于是我就把它转移到了阳台的背阴处。
  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小小的西红柿果实露头了,米粒大小,叶片也没再发黄。绿绿的,似乎挺实了一点,这便撩起了我的一种渴望,渴望看到它成熟的景象,渴望数得清它果实确切的数目,渴望弄得清它果实最终的颜色,更渴望体验一下它果实具体的味道。它的植株和果实在艰难生长,时间一分一秒推移,浇水、观察,观察、浇水。到国庆长假,妻子和女儿回来了,浇水的任务就交给了她们。
  忽然有一天我惊奇地发现,西红柿的果实已经长得有一厘米多的直径了,并且有的微微开始泛红。于是有几天,谁能第一个吃上西红柿,就成了我和妻子女儿经常商讨的玩笑话题,女儿说:“我第一个吃!”妻子说:“我第一个吃!”我说:“趁你们不在家,我都摘下来进肚!”这株小小的西红柿,那些天着实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国庆长假后的一天早晨,我在餐桌上吃饭时,不经意发现,这株小小的西红柿,果实已经全部变红了,红得鲜丽耀眼。仔细数一数,一共有八枚,不规则地排列在植株的顶端。再仔细观察一下整个植株,已经有二寸高了,它的主干已经变粗了不少,牢牢地支撑着上边的分枝和叶片,彻底打消了我对它那种支撑不住的担忧。啊!它终于长大了,即使这小小的尺寸,也终于铸成了它的年轮,它已经走向成熟,并且快要熟透了,它的使命就要完成了!
  面对着它,我的心里有一种微微的震撼: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种各样的生命,不论是强大的,还是弱小的,都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生存空间和活动舞台。不论是舒适安逸还是艰辛困苦,都不能失去品质和本色。这让我想到了一些穷困山区的孩子们,他们是幼小的、羸弱的,但只要有一点阳光和水分,他们就会从大山走出来,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复旦、同济等名牌大学,甚至走出国门……
  望着不规则排列的八颗鲜活的果实,我不由得想起天地万物的基本象征“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它们其中蕴含着多少神奇、多少变化、多少蓬勃的力量!
  望着不规则排列的八颗鲜活的果实,我想:假如我们从植株的根部去仰望,这棵小小的植株,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呀!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清明节第二天晚上九点多,我刚睡下,手机骤然响起,大哥沙哑着声音说:“父亲走了。”我急匆匆与二哥驱车回家,一路上,心情灰暗,泪眼婆娑。记得头日回家,临返县城时,我来到父亲床前,见他在静静安睡,便没惊扰。没想到,父亲就这么走了。  父亲属牛,今年89岁。  父亲生在一个小商贩的家庭,只有兄妹俩,18岁就没娘。初中毕业的他经我县名士谢子丹举荐入校教书。足迹遍及周村底、岩岭、溪圩、潭头、湖里、高阳等地。因
期刊
窗外一阵紧似一阵的鞭炮声,驱赶着冗长的黑暗和反复的梦境。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斜射进来,照到窗台、地板上,又向上折了一下,铺在被子上。伸出一只手,接住那缕阳光,与那份亿万年不变的妥帖相互问候着,温暖着。  窗台上,三叶草舒展着叶子,星星点点探出的小花儿,托起春天嫩绿的希冀,像是憧憬,像是梦想。那是母亲亲手栽下的花儿,是写满幸运、装满祝福的花儿。  粉色保温杯里留存的是昨夜的温水,饮下几口,便彻底
期刊
有时候我会现出一副痴相,那是我的灵魂离开躯体回到了故乡。  小石桥不见了,石板路变成了水泥路。64岁的我站着不肯离去,迷惘而惆怅。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为何不感到丝毫惧怕,走出家门,玩得如此开心呢?  一个年轻的女子站在远处悄悄地盯着他。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会听到那个女子呼唤的声音。  那个孩子就是我,而那个年轻女子,便是我的母亲。  一幢老宅,几易主人。前人去了,后人又来。新来的主人中,年轻的在奔
期刊
我总以为父亲早已把故乡遗忘了,离开故乡四十多年,从未回去过,也从不在我们这些孩子面前提起。他难道真的把故乡遗忘了吗?  父亲兄弟姐妹七个,家里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尽管教书先生一再请求,才上小学三年的父亲还是哭着离开学校。回到家,父亲对我爷说:“我不想上学了,我想去东北,挣些钱好供弟弟妹妹上学。”爷和奶其实早就合计过要送一个孩子去东北,但让我大伯和我父亲谁去,爷和奶却总也开不了口。我奶从邻居家借来了
期刊
《家庭防盗指南》里提到过:如果男主人出门多日,心虚的女主人可在阳台挂上他的大裤衩之类。  她已将丈夫的衣物收拾起来捎给他带走了,只留下了一身外套和一双鞋。  外套挂在卧室的衣架上,醒来或入睡之际,微明里瞥见,很熟悉的身影,传来阵阵亲密无间的气息。她想,挂到来春转暖,再晒一晒收进壁橱也不迟。  只有那双鞋,始终放不好。  鞋一直放在门口。  那天,他在家里发作送医院,是被背着下楼的,慌得鞋子都没有穿
期刊
春雨  “好雨知时节”,在略显凝重的大地上,年复月更,春雷滚过,飘飘洒洒的雨,洗去了一冬的尘埃,拂去了冬季里最后的一丝严寒,把所能给予大地的细细密密的,轻轻盈盈的,似云非云,像雾非雾的甘霖给予了期盼滋润的万物,催醒了沉睡中颤动的绿,带给人以精神上的无限慰藉。  “春风又绿江南岸”。感受春雨,特别是感受那“润物细无声”,一丝丝、一点点、一滴滴地滋润着大地,呵护着初春新绿的毛毛雨,我更加感到生命的驿动
期刊
当我步入中学后,读过凡尔纳的《神秘岛》、《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开始向往大海,可是,命运却把我安排在了远离大海的河南。  直到2008年8月9日至21日,我终于有了与大海亲近的机会了,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在青岛工作多年的侄女琼丽向我们发出邀请,我们于8月7日从郑州启程,到青岛时已是8 月8日中午12点了。接到我们后,琼丽高兴地说:“姑伯,票可紧张了,我好不容易弄到了几张票。”
期刊
周末逛街,女儿拿着吃烤肠剩下的竹签儿,走了好远,也没有发现垃圾箱。  看见路旁的一个拐角处堆了点破塑料袋、废纸,她便把那当垃圾桶,大手一挥,把竹签儿甩下了。没等我说什么,女儿便解释道,“这附近都没有垃圾箱,再说,我又没随处扔,这里早就有垃圾,保洁工人怎么也要打扫下不是吗?”  呵,她倒振振有词。  “都像你这样想,这的垃圾会堆成山的。”  女兒听我这么一说,径直向那个垃圾堆走去,还说非要捡回那个竹
期刊
我左手腕大拇指下三厘米处有一处伤口,缝了四针。尽管三十多年过去,但每当自己凝视那四横一竖的伤疤时,心就隐隐作痛。  那应该是我十五六岁时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当时我们那一带山区农村很穷,农民除了到生产队出工挣廉价的工分,唯一能给家庭创收的就是去山上割荆条编荆笆,卖给当地的小煤矿。荆笆半尺来宽,一尺半长,四根竖擎(支撑荆笆的木条)上稀疏地编上一些荆条或其他藤类植物,很简单。荆笆被小煤矿填充顶板用,好
期刊
神女的眼泪  从西藏回来很多天后,看到季羡林先生书中的一个章节,讲中国古代求雨的巫术是由妇女或是女巫做的。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妇女总与求雨的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呢?当看到这儿,我就想起了高原的湖泊。为何?因为女人爱流泪,那些遍布高原的湖泊都如女人的眼泪,一滴一滴滑落下来,在大地上汇成了一个个的湖泊。她们为何伤心?是为了爱抑或她们看到身边人的辛苦,便流泪了。  假如有一天,女人们不会流泪了,那么,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