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粹而化 古法炮新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j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多年前就担任铜陵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的汤永志,历经岁月的洗礼,把人生的感悟融入对艺术的理解中,通过将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受到同道们的赞许和敬意。
  汤永志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习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篆刻理论家阮良之先生。他以颜柳楷书为根基,行书法二王,篆追《散氏盘》《毛公鼎》,隶宗曹全、史晨、衡方、乙瑛、礼器、张迁诸碑帖。三十多年的学书实践中,上溯汉魏,下窥唐宋明清各代法书,熔碑帖于一炉。他的创作以隶书为主,追求生拙坚净的艺术效果,从创作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其守石如之质,取今人之象,努力打造自己面目,在法、象、意之间蒙养生活。他认为学古人必先窥其技法,掌握大师们精湛的用笔,并在技巧中把握书法脉搏,在古人的作品中追求自我心灵相契的意蕴。永志在创作中注重追求自己的筆墨语言,他创作的隶书,有汉之厚、宋之巧、清之趣,用笔质朴凝练,浑融飘逸,结字整而有让;注重黑白的分格,间杂草意,横向取势,显得跌宕多姿;在疏密的处理上富有特质,似有乃师和谷口冬心之意象。他认为书法是一种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视觉艺术,在时间与空间中完成心念和刹那,应有一种冲动、一种震撼人心的审美。他的篆刻从汉印入手,得其肃穆,又近摹明清印风,取皖白之形、牧甫之质,善于造险化险、计白当黑、营造开合,使其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近年来,他以坚涩的刀法,圆融汉将军印之古意,使其印风更具朴茂,灵动中有沉稳,方寸之间尽展意象,达到心手双畅之书写之境,做到了心性与气质互为表里,内敛与奔放和合为一。
  永志师从阮良之先生学书治印三十多年,先生的人品艺品、道法文章始终影响着他。他坚信先生的告诫:学书如做人,心正且书贵。中华书法文化博大精深,习之者要做到合古、合今、合己,方能成气象。
  学书当如参禅,法为空境,书法与我只做外境,摄境内求,止境观意,守意追念,化念成象。一个书家其真正收获的是在习书之过程中体悟人生并获知与人生相通的理念。不管你最终修成的是儒之道德、道之无为,还是禅之圆满,但与书与我,则化合中道,达圆融之境界。想永志兄已深悟其道理,其三十多年的创作实践硕果累累便是佐证。
  永志为人不斤斤于雕凿,力求自然天成,出言诙趣亦庄亦谐。正如他为艺,和悦而不乏机智,亲睦善达,反映在它的作品里,表现为灵性和悟性。
  汲古斋者,汲粹而化,古法炮新也。祝愿永志兄在人生艺术之破立中,凤凰涅槃,脱茧化蝶!
其他文献
摘要:砚铭书法最初以文学载体出现实在汉魏时期,而真正发展起来是出现于宋元时期并发展到现在的另一种书法形式,以砚台为载体、用刻刀等工具刻制在砚台上的一种书法形式,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时期,大多是由篆刻家刻制,砚铭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现在关注这门艺术的人越来越少,逐渐变成一门冷门艺术。王镛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及考证并进行了一次空前的砚铭书法创作,根据自己的书
期刊
曹隽平(主持人):(中国书协会员、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为吴广先生从艺四十年、五十岁返湘办展举行艺术研讨会。吴广先生想借这个展览之机,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多提些宝贵的意见,望大家多多发表自己的高见,少说官话套话。我个人建议:从年龄长幼顺序发言。首先,请吴广的老前辈、老朋友张青渠老师发言,大家欢迎!  张青渠(中国美协会员、湖南省文史馆馆员)  陈师曾先生在《文人画之价值》这本书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变迁,“工匠精神”的表征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手工业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是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分工中所有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追求而成为新的时代要求。术业专攻、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是它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熔铸在作品里面,表现在作品的细节和创意上。课程标准修订后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教科书(以下简称修订版美术教科书)即是秉承这一精神理念而编写的一套适教适学的美术教材。  我国基础教育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
期刊
2020年8月5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异域同绘——中国美术馆藏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也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览。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表示,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让美育融入公共生活,让藏品走出库房,组织了“典藏活
期刊
指導老师:吴祝元、王柯  作者姓名:陈彦兆、许跃鹏、黄婉莹  2017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动漫创意手段在农产品移动互联网中的创新实验》成果,项目编号201710564427。
期刊
吴建波,62岁,湖南岳阳人,现住长沙,湖南华升集团退休干部。毕业于上海大学。自幼爱好美术,一直坚持业余美术学习和创作。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钢笔画,被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打动,从此对钢笔画情有独钟并不懈地追求,先后创作出各种题材的钢笔画作品两百余幅。2015年在广州德维名车中心举办个人专场画展,受到业间普遍好评,其中《北江东去》和《洞庭天下水》被爱好者收藏。2016年7月部分作品登载在《湘江艺苑》杂志。
期刊
生活是一条长河,在这条奔腾不息或者缓缓流淌的河流里,留在记忆深处的往往不是卷起的巨浪或者喧嚣的瀑布,而是一些温暖的浪花,这些温暖的浪花总会在岁月的流淌中滋润我们的心灵,定格成我们最为美好的回忆。  读小学时,我经常到一位同學家做作业,同学的妈妈非常温柔善良。当时,在农村他们家的条件算是好的,而我家里贫寒,加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觉得肚子饿。每当我去同学家做作业,同学的母亲就早早地开始做饭,特别是经
期刊
2018年9月1日-23日,“绢谷幸二作品展——爱与祈愿·丰穣之翼”开幕式和二阶俊博的和平外交轨迹——《大贺莲 花开世界》出版发布会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出席,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日本著名画家绢谷幸二、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副会长石塚邦雄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等分别在活动上致辞。  开幕式上,二阶俊博宣读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致绢谷幸二的感谢信。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日本驻华大使横
期刊
1960-1970年代:“形成——绽放”  绢谷幸二生于日本古都奈良,从童年时期开始即受到奈良历史及佛教等艺术环境的熏陶,形成了丰盈的感受力。他立志成为一名画家并考入东京艺术大学油画专业,为其成为一名专业艺术家打下基础。在东京艺术大学求学期间,他画的油彩画是单色系的,画面构成是混沌的。后来他邂逅古典湿壁画,在恩师Bruno Saetti的建议下,前往威尼斯美术学院留学,开始真正地钻研湿壁画古典技法
期刊
安徽书坛上,汤永志有着很好的口碑。这一方面源于他对书法的执着追求与成就,另外源于他为人真诚、潜心书道。  汤永志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从小喜爱书法,有幸拜阮良之先生为师,深受良之先生艺品人品影响,浸淫在传统文化里,保持了一颗本真的心。  在老师的指导下,汤永志苦临历代诸家名帖,寒暑不移,经年不辍,经常每日练字数小时,写到忘情处,通宵达旦。他的书法以颜柳欧楷书为根基,学其颜体庄严雄伟的气派、雄强厚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