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节节攀升是好事吗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收入过快增长的现象,恰恰反映出当前国民收入分配出现向征服倾斜的结构失衡隐患,居民收入的增长相形见拙令人忧虑。
  
  最近,从宏观经济层面传出了一条消息——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正在节节攀升。近一段时间以来,从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到财政部副部长王军,都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央政府2007年全年财政收入将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
  其实,中国的财政收入已经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1万亿元;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万亿元;2005年财政收入又突破3万亿元;2006年更是达到了3.9万亿元。令人关注的一个事实是,财政收入的增速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速。
  有观点认为,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无疑是件大好事,这说明我们国家实力强劲,将会进一步刺激政府投资,为中国经济强劲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但笔者对此并不认同。我认为,财政收入过快增长的现象,恰恰反映出当前国民收入分配出现向政府倾斜的结构失衡隐患,居民收入的增长相形见拙令人忧虑。
  收入格局过度偏向于政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从两个层面直接削弱了居民消费增长的动力。一方面,政府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挤压了居民收入增长的空间,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甚至低于GDP的增长幅度;另一方面,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滞后,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储蓄意愿上升。内需的不足反过来又使得我们对外需的依赖加强,我们需要更多的贸易顺差来带动经济的增长。而对外的依赖加强更加剧了经济结构的失衡和居民收入受抑,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当前,如何启动内需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瓶颈问题,但为何迟迟没有能解决这一问题呢?可以这样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财富过多。其实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始终未能得到解决的重大缺陷是居民消费率低,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导致这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收入不仅落后于GDP的增速,更远远落后于税收的增速。
  有一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根据国民账户资料计算,10年来,中国的国内总储蓄占QDP的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幅度约为10%,但居民家庭储蓄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下降幅度为4%左右。事实上,在金融机构的储蓄中,政府和企业总储蓄占国民总储蓄比例高达70%。另一个事实也在提醒我们,在居民存款中,20%的人掌握了80%的存款,导致大部分人无力消费。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指出,消费受永久性收入影响,从长期来看,永久性收入和消费同比例增长。如果一国国民的收入能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相对同步的增长,就不可能导致长期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要令居民的消费率达到和谐的境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府不仅要重视“国强”,同时也要重视“民富”。去年1月17日,纽约市长彭博提议,将地税降低约5%,并取消对衣服和鞋子征收市销售税。人们问他为何?其理由是:市府整体财政健康,收入较预期的高得多,这些盈余应与纳税人分享。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重视“民富”更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和持久发展,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从另一方面来说,当前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其实也为未来的宏观调控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空间。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拉动内需的基础上发展经济,首先不仅要改变目前为财政收入的增长而欢欣鼓舞的心态,反而要控制财政收入脱离GDP发展速度的异常增长,形成藏富于民的理念,同时形成藏富于民的机制。
  所以归根到底,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转变观念,通过“减税让利”、“分权让利”等形式,形成小政府与大市场的局面,真正做到“国强民富”。从这一点来说,类似于像税制改革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情,步子就应该更快一些。
其他文献
塑料钞的集藏热潮正在升温,我国的“龙钞”近期走强绝非偶然,出现了投资群体介入的迹象。有兴趣的投资者不妨多加关注,特别要关心“2008年北京奧运会”塑料钞发行的消息,一旦此钞发行无疑将会给目前走强的塑料钞收藏与投资火上浇油。    近一段时间来,塑料钞“迎接新世纪”(俗称“龙钞”)在市场上大幅走强,日前其市场价格已攀升到350元左右,高于100元面值2.5倍。而发行量仅10万张的“迎接新世纪”双连塑
期刊
2007年,基金规模完成了从8000万元到3万亿元的“大跃进”,与此同时,基金经理队伍也拉开了从公募到私募的“变身秀”大幕。近期一些私募基金的业绩报告单出台、确实令业界耳目一新。和2007年私募基金普遍落后于公募基金的情况相反,不少私墓基金大有超越公墓基金之势。    2007年,基金规模完成了从8000万到3万亿的“大跃进”,与此同时,基金经理队伍也拉开了从公募到私募的“变身秀”大幕。据wind
期刊
看着铺天盖地关于“买房还是租房”的大讨论,身为…家小型塑料制品企业主的顾峰不仅没有理清头绪,而且更犯了难。“大家都说买房不划算,现在房产价格高,租金价格水下低,买不如租。但是大家说的都是住宅,对于我们中小企业而言,情况又有所不同。就拿我来说,现在每月光厂房的租金成本就接近5万元,更尴尬的是,我没有房产,几乎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  顾先生的烦恼,集中体现了很多中小企业主在买房和租房问题上的矛盾。那
期刊
与书画市场相比、瓷器、玉器拍卖市场的内外联动更加明显。与2006年相比,2007年的瓷器、玉器拍卖市场。虽然缺少了亿元级的珍品,但是从那些高价成交的拍品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目前投资市场的热点以及今后的趋势。    瓷器篇    珐琅彩地位难以撼动  在2007年瓷器拍卖市场上,珐琅彩无疑成为了最为瞩目的拍品。在成交前十位的拍品中,珐琅彩瓷器占据了三位,其中在中贸圣佳夏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代“乾隆珐琅
期刊
新年伊始,国际市场的黄金价格便牛气冲天,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将投资者的眼光吸引过去,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自然不乏投资黄金的途径。    自1980年1月国际黄金价格创出每盎司873美元的历史纪录后,便步入漫漫熊途,整整过了20多年,才重新步入牛市。全球经济整体复苏,使得对黄金的投资需求与首饰需求不断增长,而矿产金供给受资源、产能及开采成本所限增幅有限,供小于求可以说是推动金价上涨的根本动力,而2
期刊
今年上半年笔者看好煤炭股,下半年则看好电力股。最中意的股票要数中国交通建设(1800)。此外,中国移动(0941)未来潜力巨大。    新年伊始,我就先谈谈对2008年香港股票市场的看法吧。    两股资金左右市场    港股现在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个是内地宏观调控,另一个是美国次级按揭问题。因为香港市场目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外资金和内地资金。  香港本地资金相对较少。2007年3月到5月,港
期刊
在股市牛气冲天之时,很多人几乎遗忘了债券基金。然而当震荡行情家居后,债券型基金的风头却盖过了股票型基金。在3年的竞赛中,长盛债券基金、富国天利增长和嘉实债券基金始终保持前3名的座次,表现出了突出抗风险能力。      2007年债券型基金整体表现不错,平均净值增长率逾15%,大大高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其中净值增长率最大的超过了40%。在债券型基金的排行中,由于南方宝元债券基金和国投瑞银融华债券基
期刊
在牛市中,如何能既赚指数又赚钱?一个最为简便的方法是——买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数量不多,3年里的排位却变化甚大。在股市红红火火的2007年,它们甚至集体战胜了偏股型基金,成为大赢家。      “赚了指数不赚钱”。这是牛市中最为悲哀的事情。然而,就是这样的悲哀却在“5·30”之后成为广大中小股民的现实版。如何战胜指数?一个最为简便的方法是——买指数型基金。  2007年指数在泡沫声中节节攀升,一
期刊
在长达3年的竞赛中,华夏大盘精选以连续3年净值增长率排名第一的骄人业绩当仁不让地成为牛市的第一“牛基”。而华夏红利、东方精选和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也在上百只基金中表现优异,成为最赚钱的混合型基金。      华夏大盘精选 牛市中的第一“牛基”    华夏大盘精选,可谓牛市中的第一“牛基”。2007年它的业绩非常惊人,净值增长率达到226.13%,超越上证指数近130%,和所有基金类型中涨幅排名第2的中
期刊
基金热席卷而来,封闭式基金由于其封闭运作,封转开等一系列的特殊性,彰显出独特投资魅力。在3年的竞赛中,“科”字头基金一直表现优异,而基金景宏、基金丰和等则摆出快速抢跑的架势,价格比净值跑得快,从而跑得快,从而跻身最赚钱的十强之列。      2007年,基金热席卷而来,在被视为“黄金十年”开始的第一个年头,开放式基金发行如火如荼,基金业的成绩有目共睹。封闭式基金由于其封闭运作、封转开等一系列的特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