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问题意识培养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问题、经过思考,敢于提出疑问,然后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让学生自由探讨,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揭示问题,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现代教学论研究也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层;没有问题,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就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既然问题在学习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就必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恰当的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是将基础教育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有益尝试。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问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主体有通过实践反映客观存在、认识世界的能力。问题的发现,依赖问题情境提供的信息,没有问题情境,问题意识无法培养。情境的创设有三种:
  1、原始事实材料的全面详尽的展示。无论从哲学角度还是从美学角度讲,任何文本,小到用字用词,大到谋篇布局,从提高个人思想到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许多问题可供发现。全面详尽材料的展示,丰富了问题信息,使实践主体能够发挥特长,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是主旨所在。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了解了。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设置有争论性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互动合作式学习,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目的性,避免学生因知识和经验的缺乏,提出偏执性和肤浅性的问题,从而使之形成良好的自我判断,进一步思考问题。
  3、课堂引进日常生活问题。把语文引向生活,延伸课堂语文学习的视野,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且乐于提出问题。学生爱问,这不仅说明提出的问题是他们最需要解决的,而且说明他们的主体意识已增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强烈的好奇心。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是一种普遍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找回自己的学习位置很重要。
  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问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不能用一个人的想法去代替所有人。其次,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积极思维。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问,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加强、巩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肤浅或不合逻辑,教师都要耐心倾听,在学生思维的探索性、条理性方面给予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沟通要平等对话,不能挖苦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难以开口的障碍,使他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乐于提问;最后,注重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深思熟虑,力求从学生这个主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状况,更多地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而学生有相关的知识背景搭桥铺路,课堂上就不会怕出丑,就感到还有许多知识需要了解,就愿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各样问题。
  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学生善问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让学生质疑。“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涵着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提升和外露。学生有了一定的质疑能力,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比较深刻,即“善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善问呢?主要方法有:⑴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质疑,因为优秀的课文所要揭示的主题往往以比较含蓄的方式表现,一般都是通过某些关键字词让读者去品味;⑵逐步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长期训练,他们的质疑能力得到了提高,善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了;⑶引导学生反思,促进问题策略的生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不仅是问题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学习策略,特别是问题策略的生成过程。促进初中生问题策略形成的方法有:言语化训练法(学生陈述自己解决问题的理由,叙述自己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评价自己思维过程的优缺点,发现并诉说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或思路等)、他人提问训练法(首先是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一些指向反思的问题;其次是学生相互提问)、自我提问训练法等。通过训练,初中生能生成元认知策略,形成学习策略,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林语堂1919年到1923年先后赴美、赴德留学。他的留学得以顺利完成,要感谢一个人——胡适。1919年秋,林语堂赴哈佛大学。在美国求学期间,林语堂的经费遇到了困难。由于家中并
在桑给巴尔的Mnazi MMoja医院工作期间,手术治疗晚期埃及血吸虫病性肾积水7例。其中双侧输尿管病变6例,另1例的对侧肾脏情况不详。除1例狭窄位于输尿管上1/3段外,其余病例均位于下1/3段,尤以末端多见
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叫李享,他后来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唐肃宗。他的名字叫"享",其实一点也不懂得享受。野史中载,正因为他的节俭,才让他顺利地步入权力巅峰。李享做太子的
120例肾输尿管X线透光结石的ESWL治疗钱卫清,严春寅,温端改,薛峰本文总结了我院采用JDPN-Ⅳ型水囊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肾、输尿管X线透光结石120例,采用静脉注射造影剂和腹部压迫法或输尿管插管
现代仿真武器已由单纯对付可见光侦察,发展成能对付红外、雷达、激光等多种侦察方式,由被动式等待侦察,发展成能有意发射出某种目标信号,以吸引敌人注意力,或成为制导武器诱
采用直肠腔内超声检查80例中老年人的前列腺,检出结节31例(38.8%),结石15例(18.8%),囊肿12例(15%),而以腹壁超声作对比检查,检出结果分别为8列(10%),5例(6.2%),4例(5%),表明前者的敏感性远高于后者。另以直肠腔内超声检查10例青年人的
梁树新出生在广西大山中一个叫佛丁村的小山村。他家境非常贫困,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重点中学,因没钱交学费而休学到广州一家饭馆打工。攒够学费后,梁树新才接着读高中。高中毕
我正上网,局长走进值班室说,找黎明亮,我过一会儿出门。说完,从报架上拿了几张报纸,坐在沙发上翻起来。黎明亮是局长的司机。他的手机号码我早记得很熟。嘀嘀嘀地拨过去,沉寂
新的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
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感到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