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化的数学解题功能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mu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特殊到一般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规律.对于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先研究它的某些特殊情形,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使问题得以“突破”,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称为特殊化策略,共性孕育在个性之中.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特殊化策略,正是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它生动地体现了认识过程中以退为进的思想方法.
  “在讨论数学问题时,我相信特殊化比一般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希尔伯特语).对个别特殊情况 的讨论,常能凸现问题的关键,揭示问题的本质.
  将一般问题特殊化,通常并不难,只须将被研究的对象添加某些限制或适当加强某些条件即可.特殊化策略在数学解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发现数学规律
  由于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特殊化策略去猜想、发现真理,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它为我们解决一般性问题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纵观数学的发展史,许多数学问题的发现都来源于特殊化策略,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在对特殊事例的观察、分析基础上猜想发现的;费马大定理,也是从特殊入手提出,然后设法证明的;还有四色定理…….可以说没有特殊化的归纳猜想,就没有数学的发现,也就没有科学发展的今天.
  例1求s=13+23+33+…+n3的值.
  分析:看到这道题时,一时无从下手.可让n取一些特殊值,从实验、观察入手.
  当n分别取1,2,3,4,5时,可得:
  13=1=12
  13+23=9=32
  13+23+33=36=62
  13+23+33+43=100=102
  13+23+33+43+53=225=152
  ……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并找到右边平方数的底数与左边立方和的底数之间的关系.
  因为 1=1, 3=1+2, 6=1+2+3, 10=1+2+3+4, 15=1+2+3+4+5,……
  所以 an=1+2+…+n=1/2n(n+1) (n∈N+).从而不难发现:13+23+33+…+n3=1/4n2(n+1)2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由n的一些特殊值,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内在规律,从而发现原题的结果,这一结果可用数学归纳法进行严格的证明,使发现的结果得到最后确认.
  数学问题经过特殊化处理后,常常能帮助我们获得该问题某一侧面的信息,这样经过几次特殊化后,就能得到较多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直接探求结论
  
  有些与定值、定点、定直线有关的问题,可以用特殊化策略将问题引向极端,舍弃题中不确定的因素,直接探求这个定值、定点、定直线,从而使解题有明确的方向.
  
  
  对于定值问题运用特殊化策略可以先求出定值,然后再用此定值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本题特殊情形的验证也是证明的一部分,因为非特殊情形的证明方法不适用于k=0或k不存在的特殊情形.
  3启示解题思路
  问题的特殊化往往表现为问题的简单化.人们对这些简单情形的考察有助于启示解决原问题的思路.
  对于元素较多,呈现的情况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元素较少的简单情况进行研究,然后以此为起点去解答较多元素的原题,它常能起到“退一步,进两步”的作用.
  特殊情况通常比一般情况要直观、简单、原始,易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而一般问题的解法思路往往与特殊情形的解法思路非常相似,甚或完全一致.所以特殊情形的解决会给一般性解决指引方向、提供思路,换句话说,不太困难的、特殊的辅助问题常常作为解决更困难的具有一般性原问题的铺路石.
  
  
  所以 tanα1<sinα1+sinα2+…+sinαn/cosα1+cosα2+…+cosαn<tanαn.
  通过对特殊情况的讨论,可使问题变得更加明朗.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对特殊情况的讨论不能代替一般情况的研究,要得到一般性结论,还须就一般情况加以证明.
  
  4检验数学命题
  
  数学中并非每个命题都为真.有的命题,虽从多方面进行了严密的推理,但仍不能得到结论.因此,很自然地,人们对这个命题的真伪产生怀疑,从而设法否定这个命题.怎样推翻一个命题呢?只要举出一个符合命题的条件而不符合该命题的结论的特例——反例,就可以了.
  在数学史上,有不少著名命题被否定,都是反例的功劳.
  反例是十分简明的否定,也是极有说服力的肯定.反例的作用不仅用以否定命题,而且也是发现数学真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在数学学习与研究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美国当代数学家盖尔鲍姆说得好:“数学由两大类——证明和反例组成,而数学发现也是朝着两个主要目标——提出证明和构造反例.”举反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做到深入探索、有所发现,养成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的学风.
  对于某些结论否定型问题,从正面证明它不成立一般不容易,而举一个反例往往能迅速地解决问题.
  例4每个三角形有三边、三角共6个元素,若两个三角形各有5个元素分别相等,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为什么?
  分析:从题目所给的条件看,可以模糊地猜想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因此若能特殊化地找到一个反例,就可能推翻全等的结论,否则就要着手证明全等.
  事实上,可构造如下反例:
  设△ABC的三边为a=8,b=12,c=18,而△A′B′C′的三边为a′=12, b′=18, c′=27.显然有a/a′=b/b′=c/c′=2/3,即 △ABC∽△A′B′C′,所以 ∠A=∠A′,∠B=∠B′,∠C=∠C′.又b=a′,c=b′,即这两个三角形各有5个元素分别相等,但显然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所以题中所指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说明“分别相等”与“对应相等”是不同的.
  判断一个一般性命题是否成立,有时可考虑采用特殊化策略,即选择符合命题条件的特殊情况(特殊值、特殊图形、特殊关系等),去验证命题是否成立.尤其解答某些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用特殊化策略往往简单易行.
  
  5等价化归问题
  
  在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适当地将注意力倾注在对象的某个特殊方面上,往往是有益的.例如,问题的对称性,有助于问题的漂亮解决.对称性往往可引出“不失一般性……”之类的语言,在解决问题时实现一般向特殊的等价化归.
  例5设a、b、c为三角形的三边.求证:a2(b+c-a)+b2(c+a-b)+c2(a+b-c)≤3abc.
  分析:容易看出,欲证的不等式是关于a、b、c对称的.由于三角形三边作为实数一定可依次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因此,不失一般性,我们可假设a≥b≥c.在此基础上,只须计算出[a2(b+c-a)-abc]+[b2(c+a-b)-abc]+[c2(a+b-c)-abc]≤0即可.
  事实上,a2(b+c-a)-abc=ab(a-c)+a2(c-a)=a(a-b)(c-a)≤0,
  [b2(c+a-b)-abc]+[c2(a+b-c)-abc]=
  b(b-c)(a-b)+c(c-a)(b-c)=
  (b-c)[a(b-c)-(b2-c2)]=
  (b-c)2[a-(b+c)]≤0.
  从而原不等式获证.
  添加条件a≥b≥c后,使关于任意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有限制条件的三角形问题,即一般向特殊的等价转化.
  
  参考文献
  1阴东升、卞瑞玲、徐本顺.数学中的特殊化与一般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何华兴主编.数学思想方法.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10年88个测站夏季(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NOAA延伸再建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500hPa高度场资料。通过第95百分位法统计出极端降
《标准》在空间与图形课程中增加了“视图与投影”,旨在通过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视图与投影”是通过: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认知活动为线索,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及判断等思维活动为核心,贯
众所周知,研究性学习是现行高中数学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由于没能有效地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测试和考查,
<正>~~
期刊
据国外媒体报道,2003年西方国家的锌冶炼生产能力有很大幅度的下降.其原因是市场锌价太低,一些锌冶炼厂关闭停产。欧洲关闭了几家大型锌冶炼厂,如英国的Northfleet厂.法国的Noyell
题1 (1990年福州市高中数学竞赛题)解方
据国外媒体报道,经过网络经济泡沫造成的近三年的经济昏暗期之后,美国的电子产品市场从2003年第三季度开始,出现消费品(特别是计算机和无线通讯设备)的需求复苏信号。由于制造电
柯西不等式结构整齐,是证明不等式和求函数最值的有力工具;柯西不等式形式多变,其代数、几何、向量、概率等各种表现形式体现了数学各分支间的紧密联系和内在沟通.高中新教材新增
5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对五年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涌现出的一大批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中国铝业公司郑州企业喜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