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妖与歌伶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bour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妖,意指追求奇装异服的人,古已有之。站在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正统者以为是亡国之兆,革新者以为是潮流之征,其实不过是城市繁荣之际商业社会特质的一种显现。耐人寻味的是,服妖现象跟昆曲的繁盛密不可分。
  张翰《松窗梦语·商贾纪》,揭示了苏州成为明代时尚之都的原因。他说:“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观赴焉。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也;吴制器而美,以为非是弗珍也。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是吴俗之侈者愈侈,而四方之观赴于吴者,又安能挽而之俭也。盖人情自俭而趋于奢也易,自奢而返之俭也难。”
  显然,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苏州出现较早,手工业特别发达,加之鱼米之乡生活富庶,人们所制作的衣服一向重视华美、新奇,足以给包括京城在内的全国各地带去影响。
  还有一层意思,张翰没有说。这里是昆曲发源地,随着职业戏班的迅速形成,昆曲在大江南北四处流布的过程中,舞台上的无数歌姬优伶,同时也成了推动时装潮流的模特儿。清人尤震的诗句“索得姑苏钱,便买姑苏女。多少北京人,乱学姑苏语”表明,当时的北京人纷纷学讲吴侬软语,演唱昆曲成为一种时尚。服饰无疑也同样如此。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枣林杂俎》中说:“余观今世妇女装饰,几视娼妓为转移。”于慎行《榖山笔尘》记载:“吾观近日都城……衣服器用不尚髹添,多仿吴下之风,以素雅相好。”清人笔记和市井小说中描写的百褶裙、月华裙、百柱帽,这些时髦服饰最初无不出自苏州。
  萌发于苏州的昆曲服饰源自明代常服,却并不拘泥于此。假如受传统服饰的束缚,必然会失去生命的活力。它在传统礼仪与江南文人思想融合的基础上,遵循舞台表演原则,创造出一种极致的无可替代的美。无论是款式的多样、色彩的丰富还是图案的繁杂,都努力契合特定的人物身份,特别是款式,不仅有角色扮演功能,还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随着昆曲戏目的普及,其服饰也就迅速为人们所接受,所推崇。
  出身于苏州的董小宛,因为家道中落、生活贫困,无奈沦落青楼,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人同为“秦淮八艳”。在冒襄等人的记载中,她所穿着的服饰“士女皆效之”。常识告诉我们,娼妓、歌姬其实并不是一回事,但董小宛既是名姬又是服妖,这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明代太仓人陆容的《菽园杂记》记载,有一种舶来品马尾裙,在成化至弘治年间十分流行,据说是从朝鲜国传入的。一开始,穿马尾裙的只有歌姬、富商和贵公子,后来武臣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于是无贵无贱,服者日盛,到成化末年,甚至连朝廷官员都穿上了马尾裙。外来文化对于明代服饰制度形成了挑战,乃至弘治年间,皇帝不得不颁布禁令。
  明代南京人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了士大夫们戴的日新月异的方巾,有汉巾、晋巾、唐巾、诸葛巾、纯阳巾、东坡巾、阳明巾、九华巾、玉台巾、逍遥巾、纱帽巾、华阳巾、四开巾、勇巾……林林总总。不少方巾形制成了“非遺”的一个部分,今天在传统戏曲中还能见到。事实上,当初也有赖于昆曲伶人的推广。
  有趣的是,服妖并不全都争妍斗丽,有时候恰恰相反,而是以“寒乞”为时尚。清光绪中叶,京城的贵胄子弟居然“皆好作乞丐装”。有一少年,“面黧黑,袒裼赤足,仅着一犊鼻裤,长不及膝,秽黑破碎,几不能蔽其私。脚蹑草履,破旧亦如之”。他的侍从却有“戴三品冠者”。洗了一把脸,才发现他肤色“白如冠玉”,原来这个人是某王府的贝勒。一味标新立异的他,把日常生活也当成了演戏。
其他文献
钱锺书在《管锥编》第三册第1748页(三联书店2019年版)就“信、达、雅”说了一番话,而且还在页注中引了法国人的一句法文原文和德国人的一句德文原文,供读者参考。是册目录中,这番话被冠以“译事三难”的小标题。罗新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编《翻译论集》时,将这番话置于是集第一辑“古代部分”第一篇文章即支谦《法句经序》之后,作为“研究与资料”栏目的首文。全文如下:  支谦《法句经序》:“仆初嫌其为词不雅。
期刊
阳光晴朗的正午,洞庭湖畔的村庄,三三两两的人家,一栋栋彼此独立的楼房点缀道路田间,宛若一幅江南水墨画,显得既熟悉又陌生。这是我记忆中的家乡——岳阳L市下辖的D村。  可以说,D村基本符合农庄型村落的典型特征,常住人口明显少于户籍人口,现在大约百分之三十的人口留守在家。在家人口的年龄结构不完整,村里的留守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农业劳动力短缺,缺少有活力的自发组织,社区功能基本依附于附
期刊
目前学界基本上将《论再生缘》与《柳如是别传》看作陈先生的晚期“心史”之作,并认为《论再生缘》的创作,就是其晚年史学的开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余英时先生的说法,其在《试述陈寅恪的史学三变》中说道:“此时《论再生缘》初属稿,尚未有成篇,但蒋天枢在广州十日,陈寅恪必已将全文深意告诉了他,所以唐筼诗才有‘今传付’之语。”余英时在此处认为陈先生的《论再生缘》在创作之初就是以“心史”为目标创作的,所以陈先生的
期刊
一  人们常说,小说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散文与小说之最大的不同,便是散文无法脱卸一个“我”字:“我”的经历、见闻、所思所想,“我”的感情与体悟。美国短篇小说家露西亚·柏林用她的书写颠覆了这个规则。她的儿子们说:“母亲写的故事都是真的。”评论家们则干脆说露西亚的“散文式小说”题材广泛、节奏多变、强烈跃动,就像乐曲中的切分音,不停地变换着抑扬顿挫,也不停地变换着叙事主题。令人情绪起伏的却是我们在读这本书
期刊
玥玥,英语名字Catherine,是女儿的第二个孩子。当得知女儿第二胎是女孩时,家人都很高兴。老大是男孩,老二是女孩,一男一女合起来是个“好”字。玥玥比较着急,比预产期早了两三个星期来到这个世界。女婿打电话给阿姨,告诉她孩子已经出生了。阿姨说,我还在外面度假呢。女婿说,方便的话你就尽快来吧。女儿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我们没请人帮忙,女儿女婿、先生和我四人分工就忙过来了。女儿当时还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
期刊
“来燕榭”是藏书家黄裳的书斋名。这个斋号的来历,黄裳在《我的斋号》中曾有说明:“自从买书以来,我也曾经请名家刻过不少藏书图记,不免也想出了几种斋馆名色,聊以自娱。前后也有了三五种。当然不过是纸上烟云,并无现实的存在。……至于‘来燕榭’一名,实取诸嘉兴实境,记得是一次荡舟之际,忽然瞥见,已记不得是哪里的水榭了。这名目也是我喜欢的,所以至今还在用着。”“来燕榭”这个书斋名之外,还有“断简零篇室”、“梦
期刊
曾经一度旅居日本,时间长达六七年,是迄今为止生涯中最长的一次远行。少年不识愁滋味,远游不思归,学习不同的语言文化,走过大大小小的山川和街道,品尝过不同滋味的饮食,结识交往各种异乡人,也在日复一日的颠簸漂流与试行错误中独自成长。只是,漂浪之中,也曾隐隐预期今后会对这一段的生活进行清算和整理,因此我延续了学生时代就养成的写读书笔记和记日记的习惯,如实记录我的读书、起居、行走,还有各种各样的邂逅和感铭。
期刊
研习书法的人,绕不开字帖《石门颂》。尽管《曹全碑》、《张迁碑》等汉隶帖更有书法普及性,但各种版本的《石门颂》图书依然层出不穷,它的出现更像是《伊索寓言》相对于《克雷洛夫寓言》的意义,《山海经》相对于《镜花缘》的启蒙,理解了这一点,清末民初的金石文字学家杨守敬“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一语,便蔚然可服。  有时翻看典籍,墨重笔逸,一代汉碑,会觉得那是一个遥远的年代,而当我在汉中市博物馆看见这款原碑时,
期刊
2018年的夏天,我决定去原东普鲁士现为波兰版图上的著名的地区玛苏润Masuren度假。  我之所以选择那里,有几个原因,其中之一是由于一本书,一本很薄很薄的书。但在我看它时,我却明明感到了它的厚重。  这本书已经发黄了,似乎有过再版,但我手里的则是1967年4月的第一版,书名叫《东普鲁士日记——一个医生的1945—1947》,作者是一个叫汉斯·格拉芙·冯·莱恩道夫(Hans Graf von L
期刊
在《罗马假日》中,出访的压力压垮了公主。随从认为那不过是公主日常生活中的又一天,他们的确不知道,公主想要的只是逃离非如此不可的这一切,仅此而已。即便被注射了镇静剂,自由的美好还是如同水妖的魅人歌声,驱使公主化身为夜巡的水手。至少,暂时抛开身为公主的沉重身份,避开不停闪耀的镁光灯,无休止追问的记者,到罗马街道上走一走、逛一逛,享受无人注视的、静默的、仅属于自己的完美一夜。  镇静剂像曼琳菲森的沉睡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