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数学能力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有很多关键词,归结起来有三方面:数学抽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是不是掌握了基本知识,或者解题能力如何,更关键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途中“充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训练数学抽象能力,培养问题分析意识
  数学抽象能力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将数学问题从生活现象或者创设的情境中抽象出来,二是将数学规律从数学现象中抽象出来。前者需要学生有敏锐的数学直觉,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后者需要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实验等活动中上升数学认识。
  例如在“平移和旋转”一课教学中,笔者首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游乐园场景中,见识游乐园中各种各样的玩具及其运动方式,并让学生模拟这些运用方式。在看过和动手做过之后,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能不能将他们分类。不少学生抓住了平移和旋转的区别,用语言和手势相结合的方式将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区分开来。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断地经历和感知,自己发现了问题。之后学习旋转的时候,笔者展示了不同物体旋转的例子,并让学生分类。学生有的可以根据旋转的程度(角度)来分类,其中有旋转一圈又一圈的,也有旋轉一圈的一部分的;有的认为可以根据旋转的方向来分类,如顺时针和逆时针。
  通过呈现多样的运动实例,学生自然地去观察和比较,结合手势感知出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虽然实例中平移和旋转的方向不同,程度不同,但学生把握住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的本质,抽象出平移和旋转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训练运算和推理能力,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知识和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训练学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让学生的数学探究成为可能。
  例如在“和与积的奇偶性”一课教学中,笔者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分步引领学生展开课堂学习。首先出示几道一步计算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计算,根据和的不同进行分类。很多学生是以和的奇偶性为标准来分类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这些算式中找出相应的规律。学生经过观察、举例、验证等过程,找到了蕴含其中的规律,即“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笔者加大问题难度,给出几道三步计算的加法算式,让学生判断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学生经过独立研究发现:先去掉其中的偶数,再看剩下几个奇数,如果剩下的奇数的个数是偶数,那么总和就是偶数;如果剩下的奇数个数是奇数,那么总和就是奇数。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信心,他们主动请缨,要自己完成接下来的探究。于是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然后组织集体交流,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发现数学规律。之后教学积的奇偶性就顺利多了。
  在以上案例教学中,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缺一不可。有了运算能力,学生才能准确、迅速地发现规律并验证规律;有了推理能力,学生才能从最简单的规律开始,将加数的个数逐渐相加,然后用简单的规律来推理新的规律,最终找出若干个加数的和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数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探究渠道,强化对数学规律的认识。
  三、训练数学建模能力,促进系统化认识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数学建模,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上一层楼。同时,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对号入座,这就为高效解决问题提供了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习过程更清晰、有条理。
  例如在“认识负数”一课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将教师提供的一些数进行分类,学生很自然地将正数和负数分开。在此基础上,引导已经认识负数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分的,这样学生就对负数的形式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境,一起来体会负数的含义,发现负数都比0小,负几就表示比0小几等知识点。接着,让学生结合刚才的学习和体会,尝试排一排黑板上的数根大小。学生经过尝试、交流,顺利完成了任务。有了这样清晰的表象,笔者出示一个0,让学生体会0的意义在于将正数和负数分开,此时学生脑海中的负数的概念逐步建立起来,知晓了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感知到这些数的大小。这些知识串成串,在学生脑海中以类似数轴的形式出现。经历了这样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于负数的认识从之前的了解,上升为理解和掌握,数学模型也逐渐树立起来。学生对负数的认识由点及面,由特殊到一般,将负数和正数联系起来,和0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数感的提升以及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建模,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让数学学习更有规律可循。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点点滴滴出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价值,更有效率。
其他文献
【编者按】这个专题的4篇文章发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单一的标准答案对学生教育的最大威胁,就是抹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考试因为标准答案的存在,让学生无法独立地思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令学生的学习丧失智慧和乐趣;另一种认为,中国的教育乃至世界的教育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标准答案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尤其是随着教育的发展,随着教育的普及化,世界各国都会逐步走上教育测量的非人工化阶段,即人
崔永元在拍摄《实话实说》节目《父女情深》后,曾经告诉我:这个女孩子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她由于有独立见解,常常遭受挫折。老师出填空题:天上的云彩像〓〓,她填的是:天上的云彩像黄瓜。老师给了一个零分,她去找老师评理:“天上的云彩,有的就像黄瓜那样长溜溜的。”老师说:“我这是为你好,将来真正考试的时候,你如果不按标准答案‘天上的云彩像棉花’回答,肯定只能得零分。”——这就是,当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标准
受一家报社的委托,为某地一位名师写一篇个人成长方面的稿件。  摆在面前的一大堆荣誉证书,足以证明他是一个“竞技”型的名师,课讲得好,成绩也好。但是,我相信,一个优秀的教师除此以外,一定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于是,我们谈到了他的教育生活,希望在他的渐次成长中寻找一些打动人的东西。  他很健谈,属于那种无需提问就能自问自答的类型。讲了很多成功的教育案例,还有他的付出,他的教育理念。在这一系列的描述中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可拒绝,更不可阻挡,其教育考试测量的现代化步伐同样如此。2012年春,国家有关部门召开了专门的教育考试测量发展趋势理论研讨会,形成的共识就是,与世界各国一样,走向共同的人机对话的考试测量之路,才能够满足社会对大面积、多数量、高品质、客观、公正、科学的现代考试的要求。  标准化考试不应一概否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我们对标准化考试还在欣赏,还在一味追逐的时候,开始出现了对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考试或各级媒体举办的知识竞赛等活动都与电子技术设备联系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不少便捷,尤其是现在的电脑阅卷,既让人耳目一新,也解放出了一定的人力劳动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最终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体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运用数形结合转化题目;通过多元类比教学,辨析异同加深理解;展示多种解题思路,发散思维掌握方法。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让学生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在数学学习中。  一、制作图表,理清数量关系  小学生理解力相对较弱,在解题时容易出现题意理解不清、数量关系混淆的情况。通过
期刊
好像一呼百应,对“标准答案”人人喊打,恨不能一下置之死地而后快。而喊打的直接原因是因几个典型案例而起。我们不如冷静下来,再客观地分析下这几个典型案例。  曾经有一道考题,题目是“雪融化了之后是什么?”一个孩子答“春天”,结果被老师判定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  很多人认为,这是多么漂亮的一个答案,却被判错,“标准答案”摧毁了创新能力。这个答案漂亮不漂亮要看这个题目是在什么课堂出现的,如果是在语文
“听”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宋以来,直到明清时期,大街小巷中,说书的声音此起彼伏,听着听着就“听”出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家喻户晓、彪炳千秋的著作。可见,对于成年人,“听”具有无穷的吸引力,那么对于刚刚学习阅读的孩子,“听”就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了。每一个孩子,在他成为一名读书者之前,一定是一名“听”书者。著名家教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从女儿圆圆一岁的时候起,就坚持读
从油煎菜品的原料质地、糊浆性能、传热方法和火力的作用以及勺工的技巧,探讨菜品成熟机制,找出烹制油煎菜品的最佳工艺.
名师成长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主张、教学模式、教学风格、教学成果和社会影响。这些基本要素也构成了名师的专业模型。名师要把教学上的一些“念头”“想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