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平时的教学实践、反思为例,主要谈论了“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情境;问题;原始理解
诱思探究理论认为学生主体地位能否充分发挥的根本标志,在于学生能否独立地进行观察、思考、运用、评价、反思、调整等。具体到语文课程,就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并发掘学生的语言潜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方式、认知态度的变化、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强调“情境”,即是说在课堂里,要创设一个教学情境,以教师引导作用的情感性,激发学生主体地位的能动性,从而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让学生一开始就对本节课产生浓厚兴趣。
如讲《落难的王子》导课时,我先问学生,在大家的印象中城堡中的王子过着怎样的生活?初一的学生对充满想象的故事很感兴趣,不过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基本上都想象得非常美好。那么接着再让大家设想:假如王子突遭不幸,失去了眼前的一切,他会如何面对呢?然后让学生们将自己设想的情节与课文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思考作者为什么如此安排故事情节,进而理解寓言所蕴含的哲理。不同的设想也反映出了学生们性格特点的不同,正好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因势利导,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我在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时,先朗诵了一节小诗:“生活并不总是在蓝天下微笑,也不总是在鲜花中徜徉,有时也会在风雨中呜咽——”渐渐地,学生也被优美的语言和其中蕴含的哲理所打动了,都安静下来认真地听,部分同学还记录在了笔记本上。学生能够迅速进入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精心设计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地探索,追求,发现未知领域,给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设置问题,合理有度
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并且力争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我们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坚持“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完成学科教学培育人,造就人的基本任务,以启迪学生不断获得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设计问题的一个“度”,不要太容易也不宜过难,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个桃”,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有信心。我听一位老师讲《散步》一课时,就采用了适度的设计问题法。
“最喜欢妻子的举手?”老师问大家。没有学生举手。
“请你说说为什么不举手?”老师随意点了一名学生。
“我不喜欢这个人物。”
“为什么?”
“妻子没有说一句话。”
“不说话就不喜欢?”
“书上写: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就是说,妻子在家里就不听。”
“妻子难道一切必须听丈夫的吗?”(学生摇头)
“是呀,丈夫说得对才听,说的不对就另当别论了。为什么这个妻子在外面总是听丈夫的呢?”
“给丈夫面子。”
“对,也就是在外面很尊重丈夫。回家了夫妻之间可以相互批评,这叫内外有别。妻子没说一句话,那是因为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一旦丈夫说走大路,妻子就毫不犹豫地支持丈夫的意见,也走大路。妻子不说一句话,正说明了她是一位默默奉献的贤妻良母。她说得少而做得多,这样的妻子不好吗?”
“好。”
“喜欢的请举手。”(学生举手)
教师在整个思维教学活动中始终走在学生思考的前列,用一个个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既定的方向发展,让学生不得不依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依靠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在主动、积极的思考中寻求正确的结论,以便获得知识,发生变化。
三、以诱达思,促进创新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此奠定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把学生的原始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依据,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相机诱导、激励、启发,而不是满堂灌,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发展、提高,产生变化。
《秋天》是一首现代诗歌,我在上课之前先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学生在归纳诗歌描绘的画面时,受参考资料的影响,都不约而同地把第三幅图描述成“少女思恋图”,并且理解为少女对吹笛少年的眷恋。其实这个“恋”字作为动词时本身含有思念、怀念之意,然而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只是狭隘地理解为“男女之爱”,这在他们眼里暧昧而又神秘,部分顽皮的学生甚至就此大发议论,课堂变得难以控制。那么,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我上这一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也不假思索地说出了“少女思恋图”。我在板书到“思”时,故意停下,这时有的人说是“依恋”的“恋”,有的说是“怀念”的“念”。于是我趁机引导大家再次阅读诗歌,并思考:你觉得应该是用“恋”还是“念”,为什么?学生纷纷来了兴趣,开始认真阅读、思考。片刻之后,有的说应该用“念”,表达了牧羊女怀念夏天所见到的美好事物;有的说用“恋”,写出了姑娘朦胧的情愫,对吹笛少年的依恋。这时我告诉大家,诗歌的理解应该是开放性的,这里有少女含羞的情怀,更多的是对逝去的美好东西的怀念,包括夏日的美景、昔日的伙伴等等,所以大家的理解都有道理。以此为契机,进而引导学生赏析语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我在“质疑”环节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到底收起的是鱼还是叶?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为什么说是“游戏”?究竟是谁在游戏呢?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就不难操作了,大家积极思考、讨论,想象丰富,气氛活跃,形成了一场小辩论赛。这两个问题重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充分发挥想象力,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尤其要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促进其实现主体地位的创造性,于是“以诱达思,促进创新”,调动学生心里的认知过程,完成学习的认识任务。
思是目的,诱是条件,只有当诱真正地转化为思时,才能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合理诱导,促进“诱”向“思”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2]郝文武 龙宝新.教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桐贤.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作者简介:张丹,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文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
关键词:情境;问题;原始理解
诱思探究理论认为学生主体地位能否充分发挥的根本标志,在于学生能否独立地进行观察、思考、运用、评价、反思、调整等。具体到语文课程,就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并发掘学生的语言潜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方式、认知态度的变化、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强调“情境”,即是说在课堂里,要创设一个教学情境,以教师引导作用的情感性,激发学生主体地位的能动性,从而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让学生一开始就对本节课产生浓厚兴趣。
如讲《落难的王子》导课时,我先问学生,在大家的印象中城堡中的王子过着怎样的生活?初一的学生对充满想象的故事很感兴趣,不过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基本上都想象得非常美好。那么接着再让大家设想:假如王子突遭不幸,失去了眼前的一切,他会如何面对呢?然后让学生们将自己设想的情节与课文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思考作者为什么如此安排故事情节,进而理解寓言所蕴含的哲理。不同的设想也反映出了学生们性格特点的不同,正好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因势利导,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我在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时,先朗诵了一节小诗:“生活并不总是在蓝天下微笑,也不总是在鲜花中徜徉,有时也会在风雨中呜咽——”渐渐地,学生也被优美的语言和其中蕴含的哲理所打动了,都安静下来认真地听,部分同学还记录在了笔记本上。学生能够迅速进入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精心设计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地探索,追求,发现未知领域,给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设置问题,合理有度
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并且力争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我们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坚持“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完成学科教学培育人,造就人的基本任务,以启迪学生不断获得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设计问题的一个“度”,不要太容易也不宜过难,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个桃”,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有信心。我听一位老师讲《散步》一课时,就采用了适度的设计问题法。
“最喜欢妻子的举手?”老师问大家。没有学生举手。
“请你说说为什么不举手?”老师随意点了一名学生。
“我不喜欢这个人物。”
“为什么?”
“妻子没有说一句话。”
“不说话就不喜欢?”
“书上写: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就是说,妻子在家里就不听。”
“妻子难道一切必须听丈夫的吗?”(学生摇头)
“是呀,丈夫说得对才听,说的不对就另当别论了。为什么这个妻子在外面总是听丈夫的呢?”
“给丈夫面子。”
“对,也就是在外面很尊重丈夫。回家了夫妻之间可以相互批评,这叫内外有别。妻子没说一句话,那是因为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一旦丈夫说走大路,妻子就毫不犹豫地支持丈夫的意见,也走大路。妻子不说一句话,正说明了她是一位默默奉献的贤妻良母。她说得少而做得多,这样的妻子不好吗?”
“好。”
“喜欢的请举手。”(学生举手)
教师在整个思维教学活动中始终走在学生思考的前列,用一个个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既定的方向发展,让学生不得不依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依靠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在主动、积极的思考中寻求正确的结论,以便获得知识,发生变化。
三、以诱达思,促进创新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此奠定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把学生的原始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依据,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相机诱导、激励、启发,而不是满堂灌,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发展、提高,产生变化。
《秋天》是一首现代诗歌,我在上课之前先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学生在归纳诗歌描绘的画面时,受参考资料的影响,都不约而同地把第三幅图描述成“少女思恋图”,并且理解为少女对吹笛少年的眷恋。其实这个“恋”字作为动词时本身含有思念、怀念之意,然而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只是狭隘地理解为“男女之爱”,这在他们眼里暧昧而又神秘,部分顽皮的学生甚至就此大发议论,课堂变得难以控制。那么,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我上这一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也不假思索地说出了“少女思恋图”。我在板书到“思”时,故意停下,这时有的人说是“依恋”的“恋”,有的说是“怀念”的“念”。于是我趁机引导大家再次阅读诗歌,并思考:你觉得应该是用“恋”还是“念”,为什么?学生纷纷来了兴趣,开始认真阅读、思考。片刻之后,有的说应该用“念”,表达了牧羊女怀念夏天所见到的美好事物;有的说用“恋”,写出了姑娘朦胧的情愫,对吹笛少年的依恋。这时我告诉大家,诗歌的理解应该是开放性的,这里有少女含羞的情怀,更多的是对逝去的美好东西的怀念,包括夏日的美景、昔日的伙伴等等,所以大家的理解都有道理。以此为契机,进而引导学生赏析语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我在“质疑”环节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到底收起的是鱼还是叶?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为什么说是“游戏”?究竟是谁在游戏呢?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就不难操作了,大家积极思考、讨论,想象丰富,气氛活跃,形成了一场小辩论赛。这两个问题重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充分发挥想象力,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尤其要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促进其实现主体地位的创造性,于是“以诱达思,促进创新”,调动学生心里的认知过程,完成学习的认识任务。
思是目的,诱是条件,只有当诱真正地转化为思时,才能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合理诱导,促进“诱”向“思”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2]郝文武 龙宝新.教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桐贤.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作者简介:张丹,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文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