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有义务承担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会表达。但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的“填鸭式”教学,不少学生及教师对于语文学科更在乎的是成绩高低,而对实际运用的表达能力没有十分重视。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校对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存在问题。本文主要讲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生表达能力 问题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053-02
引言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使用语言,表达个体思想和情感。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语文不仅是必修课程,还是母语,我们更应该学习它的文化和精髓,弘扬中华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当代的初中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已经处于比较好的水平,但是表达能力却仍旧有所欠缺,语文教育者在这一方面应该自我反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设计有关表达能力的训练,积极求索新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表达观点看法和意见。
一、当前语文教学对表达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对学生表达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的“填鸭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书面成绩,尽管近年来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迅猛推进,一大部分学校及教师仍旧不能从原有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不能迅速的转变教学方向, 改变教学模式。对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每天的教学任务仍以语文教材为主,扩展内容少,他们以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为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也都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发言机会少,他们对于学生表达能力方面重视欠佳。相比于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卷面表达能力较受重视,归根结底仍是因为考试要求笔试大于口试。
(二)学生对表达能力积极性不强
学生从小都处在这样的一种学习环境下,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能力重视不够,教学内容不够广泛,而且对书面的表达能力重视远远大于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处于整个课堂的“垄断地位”,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能够表达自我观点,口头分析课文的机会也不多,更别提在课上表达时事等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意自发地表达个人观点,表达积极性不强。
二、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设计针对表达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设计一些针对表达能力培养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即兴评论课文也可以布置简单的随笔。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语表达,只要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做表达能力训练就可以慢慢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自主意识,表达能力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如在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语文教室可以随机请班里的某位学生表达一下对老舍眼中冬天的看法,谈论一下自己眼中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当一位学生在口述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其他的学生也一定会进行思考,这时语文教师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讨论,他们在相互的交谈中也能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表达
兴趣是学习的启蒙之师,只有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认真听讲,积极表达自我思想。如教师在上七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风筝》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最喜欢什么东西,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如果丢了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长大以后对玩具又是抱有什么看法,是不是和小时候一样喜欢同一样东西等等问题。学生刚上课的时候不理解为什么教师会提这些问题,会对即将上的课文怀有好奇心,也会仔细考虑教师给出的问题,也会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学生慢慢知道了课堂之初的问题与文中孩子的经历有相似之处,这时教师鼓励学生站在文中小孩子的角度思考,当一个小孩子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唯一的玩具时他的心情会怎样,又会做什么,学生会感同身受。教师先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想自身生活经验,并且鼓励学生将他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在这一个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表达情感,还可以增进对课文的理解。
(三)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表达内容
如果每一堂课上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起初效果不错,但是表达内容的范围仅限课文教材,那么长期以往,学生会产生厌倦感,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一定要积极丰富课堂内容,选择课外的内容进行引导学生表达。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有一则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对学生而言,这篇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如果教师再让学生作有关于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介绍,会显得很无趣,这是教师应该灵活使用社会资源。教师可以简单概括文章的要点,再选取一些时事热门新闻,课上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不仅跟上时代潮流,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表达能力。
结语
當前社会是一个需要全面发展型人才的社会,善于学习却不善于表达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才。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者不应该忽视对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应该仔细观察现状,发现当前教学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应对。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计相关练习,创造环境,丰富课堂,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熊玲春. 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之我见[J].语文天地,2016,(32):86-87.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生表达能力 问题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053-02
引言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使用语言,表达个体思想和情感。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语文不仅是必修课程,还是母语,我们更应该学习它的文化和精髓,弘扬中华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当代的初中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已经处于比较好的水平,但是表达能力却仍旧有所欠缺,语文教育者在这一方面应该自我反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设计有关表达能力的训练,积极求索新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表达观点看法和意见。
一、当前语文教学对表达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对学生表达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的“填鸭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书面成绩,尽管近年来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迅猛推进,一大部分学校及教师仍旧不能从原有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不能迅速的转变教学方向, 改变教学模式。对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每天的教学任务仍以语文教材为主,扩展内容少,他们以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为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也都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发言机会少,他们对于学生表达能力方面重视欠佳。相比于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卷面表达能力较受重视,归根结底仍是因为考试要求笔试大于口试。
(二)学生对表达能力积极性不强
学生从小都处在这样的一种学习环境下,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能力重视不够,教学内容不够广泛,而且对书面的表达能力重视远远大于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处于整个课堂的“垄断地位”,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能够表达自我观点,口头分析课文的机会也不多,更别提在课上表达时事等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意自发地表达个人观点,表达积极性不强。
二、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设计针对表达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设计一些针对表达能力培养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即兴评论课文也可以布置简单的随笔。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语表达,只要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做表达能力训练就可以慢慢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自主意识,表达能力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如在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语文教室可以随机请班里的某位学生表达一下对老舍眼中冬天的看法,谈论一下自己眼中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当一位学生在口述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其他的学生也一定会进行思考,这时语文教师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讨论,他们在相互的交谈中也能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表达
兴趣是学习的启蒙之师,只有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认真听讲,积极表达自我思想。如教师在上七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风筝》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最喜欢什么东西,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如果丢了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长大以后对玩具又是抱有什么看法,是不是和小时候一样喜欢同一样东西等等问题。学生刚上课的时候不理解为什么教师会提这些问题,会对即将上的课文怀有好奇心,也会仔细考虑教师给出的问题,也会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学生慢慢知道了课堂之初的问题与文中孩子的经历有相似之处,这时教师鼓励学生站在文中小孩子的角度思考,当一个小孩子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唯一的玩具时他的心情会怎样,又会做什么,学生会感同身受。教师先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想自身生活经验,并且鼓励学生将他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在这一个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表达情感,还可以增进对课文的理解。
(三)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表达内容
如果每一堂课上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起初效果不错,但是表达内容的范围仅限课文教材,那么长期以往,学生会产生厌倦感,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一定要积极丰富课堂内容,选择课外的内容进行引导学生表达。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有一则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对学生而言,这篇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如果教师再让学生作有关于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介绍,会显得很无趣,这是教师应该灵活使用社会资源。教师可以简单概括文章的要点,再选取一些时事热门新闻,课上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不仅跟上时代潮流,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表达能力。
结语
當前社会是一个需要全面发展型人才的社会,善于学习却不善于表达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才。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者不应该忽视对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应该仔细观察现状,发现当前教学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应对。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计相关练习,创造环境,丰富课堂,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熊玲春. 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之我见[J].语文天地,2016,(3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