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然而近年来酒店专业学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文章从分析酒店专业学生的礼仪缺失现象入手,从抓小事、营造良好氛围、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三个方面探讨酒店专业学生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
礼仪缺失;养成教育
酒店业是礼貌服务行业,对广大从业人员和即将走上服务岗位的新员工进行文明礼貌礼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培养文明员工的需要,更是职业的基本要求。掌握礼仪的基本常识,结合岗位的要求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需要,努力在实践中运用,才能使学生更加充实,在熟练掌握本职工作业务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真正胜任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成为酒店业的合格人才,是礼仪教育的基本任务。
1 学生礼仪缺失表现
当今一些职业院校,有不少学生对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停滞不前。一些学生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满口粗话脏话;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目前的职业学校,有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更多的学生在行为表现、言谈举止等方面存在礼仪缺失现象,他们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与学校要求格格不入,具体表现在:
1.1 师生间礼仪缺失
过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道尊严不论,单就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节来说,现在的校园里,听声招呼或者问好几乎都觉得是种奢侈。师生间最基本的礼节已经在逐渐消失,学生在校园内遇见老师,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绕道回避;课堂上,一些传统的课堂礼节也已逐渐“淡”出,课堂上随便打电话、聊QQ、听耳机,无视老师的存在。
1.2 同学之间礼仪缺失
一些学生之间见面常常用脏话打招呼,有的学生经常未经别人同意就擅自用别人的东西,有些还直接偷窃。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了,小点唇枪舌剑,大则拳脚相见,处理时却很少有主动承认错误的。
1.3 母(父)子之间礼仪缺失
现在的中职生懂得感恩的为数实在不多。很多学生拿着手机却很少和父母通话,有些学生只要联络就是要钱,更有甚者用买资料、考技能等级证等借口骗父母给钱,然后就和同学一起进饭馆山吃海喝,或去一些娱乐场所消费。
2 礼仪养成及教育方法
英国哲学家约汉洛克说:“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成就都会被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加强对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的需要。谚语有云:“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
2.1 从小事抓,重视礼仪环节的教育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俗语也说:“小洞不补,大洞尺五。”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必须从细微处着手,防微杜渐。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坏习惯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也要循序渐进,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老师必须先重视对学生如随地吐痰、乱扔果皮及食品包装袋、出口伤人、顶撞老师等细微不良行为的发现,然后对这种行为及时施以肯定或否定、表扬或批评、提倡或杜绝等教育,再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重视礼仪环节的教育。养成良好的言语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要让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对学生的细微不良行为千万不能熟视无睹,以免给学生传递错误信息,导致不良习惯愈演愈烈。
2.2 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说环境对一个人的习惯养成、个性成长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起决定作用,但也是很重要的外界影响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可以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也会为学生走向社会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个人素养基础。校园内应大力提倡文明言行,除了礼仪课堂教育外,还要通过墙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途径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反对一切不文明不礼貌现象。还可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大赛,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到礼仪学习中来,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礼仪学习氛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学生关注的礼仪问题、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失礼言行、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除了上班会外,还可组织召开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以文艺活动、模拟招聘会、模拟不同专业工作场景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多样化、多角度地广泛涉猎文明礼仪常识,感受文明礼仪的魅力,引导他们自觉加强礼仪修养。
2.3 强化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谈举止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教育。一个对教师职业充满敬意和热爱之情,具有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会把职业道德修养看成是自身的需要,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使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也正是学生从我们身上愿意看到并学习的东西。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得先做到。比如,不许学生在校园里奇装异服,教师的穿着打扮就不能各凭所好;让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教师自己也就要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教育学生随手捡垃圾,教师自己就要舍得弯下腰来;要让学生遵守交规,我们自己肯定得先认识斑马线。教师得让自己的形象仪表、举手投足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正面教育素材。
总之,千万别把学生当大人,他们没离开学校之前永远是天真的、单纯的、可爱的。学生不管年龄多大,只要没走出教室永远是学生,对他们要求不能太高,否则你永远不原谅他,永远就会让你有过不去的槛。学生也有独立的人格,教师有时自尊得让你无法想像,天真得让你难堪,有时又可爱得让你下不了台阶。当教师不能和他们很好地沟通时,其实他们有时也是对的。只有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愉悦、去引导和感化他们,才能事半而功倍,一步步帮他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修养习惯。
【参考文献】
[1]王菁.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现状和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0.35
[2]楊昊.高职学生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4.9
[3]胡叶茂.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礼仪教育实践的思考[J].职业,2012.3
[4]李艳.礼仪培训对旅游专业学生与课堂教学的价值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作者简介】
刘芳(1978—),女,湖南岳阳,汉族,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酒店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然而近年来酒店专业学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文章从分析酒店专业学生的礼仪缺失现象入手,从抓小事、营造良好氛围、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三个方面探讨酒店专业学生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
礼仪缺失;养成教育
酒店业是礼貌服务行业,对广大从业人员和即将走上服务岗位的新员工进行文明礼貌礼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培养文明员工的需要,更是职业的基本要求。掌握礼仪的基本常识,结合岗位的要求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需要,努力在实践中运用,才能使学生更加充实,在熟练掌握本职工作业务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真正胜任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成为酒店业的合格人才,是礼仪教育的基本任务。
1 学生礼仪缺失表现
当今一些职业院校,有不少学生对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停滞不前。一些学生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满口粗话脏话;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目前的职业学校,有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更多的学生在行为表现、言谈举止等方面存在礼仪缺失现象,他们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与学校要求格格不入,具体表现在:
1.1 师生间礼仪缺失
过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道尊严不论,单就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节来说,现在的校园里,听声招呼或者问好几乎都觉得是种奢侈。师生间最基本的礼节已经在逐渐消失,学生在校园内遇见老师,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绕道回避;课堂上,一些传统的课堂礼节也已逐渐“淡”出,课堂上随便打电话、聊QQ、听耳机,无视老师的存在。
1.2 同学之间礼仪缺失
一些学生之间见面常常用脏话打招呼,有的学生经常未经别人同意就擅自用别人的东西,有些还直接偷窃。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了,小点唇枪舌剑,大则拳脚相见,处理时却很少有主动承认错误的。
1.3 母(父)子之间礼仪缺失
现在的中职生懂得感恩的为数实在不多。很多学生拿着手机却很少和父母通话,有些学生只要联络就是要钱,更有甚者用买资料、考技能等级证等借口骗父母给钱,然后就和同学一起进饭馆山吃海喝,或去一些娱乐场所消费。
2 礼仪养成及教育方法
英国哲学家约汉洛克说:“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成就都会被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加强对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的需要。谚语有云:“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
2.1 从小事抓,重视礼仪环节的教育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俗语也说:“小洞不补,大洞尺五。”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必须从细微处着手,防微杜渐。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坏习惯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也要循序渐进,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老师必须先重视对学生如随地吐痰、乱扔果皮及食品包装袋、出口伤人、顶撞老师等细微不良行为的发现,然后对这种行为及时施以肯定或否定、表扬或批评、提倡或杜绝等教育,再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重视礼仪环节的教育。养成良好的言语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要让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对学生的细微不良行为千万不能熟视无睹,以免给学生传递错误信息,导致不良习惯愈演愈烈。
2.2 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说环境对一个人的习惯养成、个性成长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起决定作用,但也是很重要的外界影响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可以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也会为学生走向社会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个人素养基础。校园内应大力提倡文明言行,除了礼仪课堂教育外,还要通过墙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途径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反对一切不文明不礼貌现象。还可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大赛,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到礼仪学习中来,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礼仪学习氛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学生关注的礼仪问题、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失礼言行、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除了上班会外,还可组织召开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以文艺活动、模拟招聘会、模拟不同专业工作场景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多样化、多角度地广泛涉猎文明礼仪常识,感受文明礼仪的魅力,引导他们自觉加强礼仪修养。
2.3 强化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谈举止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教育。一个对教师职业充满敬意和热爱之情,具有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会把职业道德修养看成是自身的需要,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使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也正是学生从我们身上愿意看到并学习的东西。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得先做到。比如,不许学生在校园里奇装异服,教师的穿着打扮就不能各凭所好;让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教师自己也就要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教育学生随手捡垃圾,教师自己就要舍得弯下腰来;要让学生遵守交规,我们自己肯定得先认识斑马线。教师得让自己的形象仪表、举手投足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正面教育素材。
总之,千万别把学生当大人,他们没离开学校之前永远是天真的、单纯的、可爱的。学生不管年龄多大,只要没走出教室永远是学生,对他们要求不能太高,否则你永远不原谅他,永远就会让你有过不去的槛。学生也有独立的人格,教师有时自尊得让你无法想像,天真得让你难堪,有时又可爱得让你下不了台阶。当教师不能和他们很好地沟通时,其实他们有时也是对的。只有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愉悦、去引导和感化他们,才能事半而功倍,一步步帮他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修养习惯。
【参考文献】
[1]王菁.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现状和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0.35
[2]楊昊.高职学生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4.9
[3]胡叶茂.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礼仪教育实践的思考[J].职业,2012.3
[4]李艳.礼仪培训对旅游专业学生与课堂教学的价值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作者简介】
刘芳(1978—),女,湖南岳阳,汉族,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酒店专业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