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 初心如磐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q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高云淡,春华秋实,正是一年丰收时。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经开区)现有22所中小学,在校生46600名。合肥经开区政府主管学校的领导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度关注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区社会发展局中心教研室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自2015年大课间体育活动新机制启用以来,不忘全民健身之初心,牢记提升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之使命,紧扣大课间常态化推进的重点和难点,确立体育组整体设计、校长主管、各部门配合、班主任实施的垂直管理思路,优化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注重实效性评价与激励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别样的组织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常态化实施的新途径。其效果到底怎样呢?
  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中国学校体育》“一线话题”栏目组一行4人组成大课间体育活动专题调研采访组(以下简称:调研组),应邀来到合肥经开区,采用学校自荐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调研了9所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其中1所学校为室内活动),现场观摩了13241名学生(占全区学生总数的28.4%)和近800名教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对教研室领导、教研员、一把手校长、校级分管领导、特级教师、一线体育教师、班主任、管理班级与参与活动的教师以及部分学生约90人进行了随机采访,还对师生活动数据进行了采集,意图了解实情、总结经验、提供实例,供全国中小学校参考。
  通过调研采访,調研组认为合肥经开区和国家设置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初衷一致,坚持常态常新,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具有教育智慧,从中折射出他们为坚持学生健康之初心所做的努力。现场展现出一幅幅朝气蓬勃、灵动而扎实、师生同乐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画面令人振奋!
  一、整体设计,“三真”模式,解决“谁来做”的困惑
  智慧蕴藏设计中。合肥经开区社会发展局教研室高度重视体育大课间的整体设计,改变了以往仅以体育教师为主的做法,实行了大课间整体推进“三真”模式(即校长真管全校、班主任真管班级、任课教师真参与),自上而下,建立共识,解决了“谁来做”的困惑,创造性地发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常态化管理的新思路。
  1.校长“真管全校”。该区响亮提出: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校长的“公开课”。在活动方案设计、现场评估等方面,把校长组织参与大课间作为转变校风和改良学风的重要载体,列入首要评比条件。调研中,合肥六十八中学陈忠好、玫瑰园学校南校区陈炳炎、芙蓉小学王一鸣、高刘小学应春潮等校长,带头做广播操、跑操和班级自主活动,与学生共享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快乐。
  2.班主任“真管班级”。在区级和校级大课间比赛中,经开区把班主任是否参与作为一项重要的加分指标,明确班主任是开展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各学校还定期开展班主任大课间体育技能培训,在调研组观摩的9所学校中,正副班主任与学生同做操、同活动,已成为阳光大课间的标配。
  3.任课教师“真参与”。合肥经开区在校级广播操比赛中特别设置班主任领操得分、任课教师参与加分与行政人员全员参与考核机制。在观摩现场,学校教师都能随学生同做同练,且动作规范,态度认真,甚至怀孕的教师都力所能及,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管理,形成校长指挥下的全体教师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新样态。
  校长“真管全校”、班主任“真管班级”、任课教师“真参与”的“三真”整体推进机制,解决了常态大课间中体育教师想管管不了、班主任想做不会做、校长想抓无从抓起的状态,促进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良性发展。
  二、优化项目,结构化实施,解决“做什么”的难题
  合肥经开区发挥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科学按照人体运动的规律,整体设计活动内容,解决了大课间中“做什么”的问题,打造易提升活动品质、易形成校级特色的活动项目。
  1.选择易实施的项目。各校活动项目有区级规定,如广播操《七彩阳光》和跑操;有学校自选项目,如《武术操》或自编器械操;有班级自主活动项目,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抖空竹等,形成了一套规定、自选和自主项目相结合的组合体系,通过常年开展区级比赛的方式,不断规范和提升全区大课间的活动质量。
  2.提炼有特色的校级活动内容。各校注重提炼有特色的活动,围绕特色项目,整体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如莲花小学的足球、锦绣小学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明珠小学的橄榄球、玫瑰园学校南校区的花样跳绳、玫瑰园西区小学的室内体育大课间,充分利用走廊、教室等空间和多媒体设备,创编了由韵律操、武术操和体能练习相结合的组合内容。至此,合肥经开区已初步形成“一校一品”“一精多品”“百花齐放”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局面。
  3.整体设计符合学生活动规律的过程性内容。调研组现场调研8所学校的室外活动,都是按照热身、集体操练、班级自主活动和放松整理的程序来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特别是在结束阶段,学生随着《虫儿飞》等伴奏音乐,进行一分多钟的放松整理活动,不仅符合人体运动规律,还为下节课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机制,以赛促练,探索“怎样做”的路径
  机制合理方显教育智慧。如何对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价以促进活动的良性发展?合肥经开区自有“法宝”。区里建立的体育竞赛年度积分考评制度,有效地推进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解决了“怎样做”的路径问题。
  1.投入经费,保障各项比赛的开展。合肥经开区每年投入经费开展各项比赛,支持特色学校分项目承办区级比赛,并将组织经费直接下拨承办学校以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基于此,合肥经开区开展全员大课间体育比赛已趋于常态,并已连续5年分期开展广播操、跑操、跳绳、踢毽子等区级全员单项比赛。
  2.组织评比,提高校长参与的积极性。合肥经开区每年组织区级评比并选拔优秀学校参加合肥市和安徽省大课间评比,自莲花小学新年校区荣获2017年安徽省首届大课间评选一等奖后,2018年又有多所中小学荣获省一、二等奖,区教研室及时利用各种会议及校长微信群宣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校长参与的积极性。
  3.纳入考评,调动学校持久参与的热情。合肥经开区将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全员项目列入社会发展局对学校的考评计划,除基础分外,将大课间得分乘以其他单项比赛分值的4倍,计入总分,调动了学校积极提升活动质量的持久热情。
  四、扎根校园,融入文化,解决“做得好”的问题
  文武之道,相得益彰。大课间体育活动关注健身功能仅仅是活动的浅显做法,把学校文化有机融入大课间,形成大课间与学校文化共生共荣,凸显大课间的文化之美、运动之美,提升了大课间的活动品味。
  1.校歌与大课间文化的融合之美。合肥经开区大部分学校将校歌与大课间完美融合,学生在进场或退场中,随着伴奏音乐,唱着校歌整队进场或退场。体育活动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贴切、自然,师生认同度高。如莲花小学的《莲之韵》、明珠小学的《璀璨明珠》和六十八中学的《温暖生命绽放青春》校歌,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集体约束性要求呈现的运动之美。在现场,调研组见到多所学校精心设计富含校园文化的活动内容,如合肥一六八教育集团新桥学校在跑操中,学生齐呼各自班级设计的口号,展现班级的个性之美;锦绣小学在武术操中,全校齐呼提示语,凸显武术的阳刚之美;芙蓉小学在进场中,学生齐呼进场口令,振奋精神的活力之美,完美体现了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运动之美。
  3.统一要求与多样化的各美其美。各校室外与室内活动两套方案,都能做到基本项目与特色项目相结合(规定体操与自选项目并存),测试与比赛相结合(健康测试与球类兴趣小组),激烈对抗与舒缓放松相结合(比赛环节与放松环节),既实现了区教研室的统一要求,也体现了学校自主选择权,达到了“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效果。
  调研组在短短的两天时间收获颇丰。合肥经开区全体教育人,牢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使命,不断改革、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方式,有效促进全体师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行为,为全国中小学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与借鉴的范例,诠释了使命在肩、初心如磐的责任担当!
其他文献
笔者以水平四《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单元(共6课时)为例,谈谈体能维度视角下的篮球单元构建。  一、制订单元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  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部分关于水平四“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学习目标中提出的“在球类运动中主要提高灵敏性、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首先要制订好单元的体能教学目标(表1),然后再确定单元教学的重难点。目的主要是确定学生经过学练后能
在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影响下,学生需要健康相关知识指导居家生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健康知识教育,把健康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健康的生活行为,考验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能力水平。  一、三段贯穿,跟进健康知识教育  1.课前宣讲,了解健康知识  了解健康知识首先要了解
初中生关节活动范围大,韧带松弛,容易拉长,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好时期之一。教师在室内组织学生进行发展柔韧素质练习时,要循序渐进,动静结合,如拉韧带后,立即做一些对抗性的踢腿放松练习,使肌肉既有韧性,又有弹性。  一、练习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二、练习内容与教学建议  (一)压腕练习  练习目的:发展腕关节的柔韧性。  主要动作与方法:练习者面对讲台站立,两臂直臂撑在桌上,两手五指并拢,手指向前,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已经发现的肠道病毒达20多种,比较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 71)。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症状为口部、手部、足部的小脓包、小溃疡并伴随疼痛等。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在发病一周后便可自行消散,但严重时会引发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特别严重时会导致患儿死亡。目前针对手足口病还没有特效药物,临床主要针对
编者按:本期话题研讨是续《案例研析》栏目关于“如何合理制订单元计划”系列第20次专题研讨,围绕主题“‘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以操作性动作技能‘用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的教学为例”,特邀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教授带领一线体育教师共同探讨动作技能单元内容体系的构建。研讨过程中,参与教师基于“用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的教学案例,对进入项目学习之前知识点确定、能否为学习专项技术做好准备、基于知识点的教材
随着智能产业与体育产业日益融合,智能设备有效赋能了体育教学实践,在全国大型的公开教学活动中,课中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系统来实时监测学生练习状态,课后对数据平台采集的运动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交流等,都体现了数据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价值所在。本期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体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数据意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运用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对提升体育教师的数据素养、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小学低段体育课堂中,常常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受到室外教学环境的影响,学生常出现不守规则的行为,引发管理难题;二是教师往往只是口头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存在评价失效、流于形式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笔者梳理了培养小学低段学生“守规则”意识的策略与方法。  一、共规约,播“守规则”之种子  1.教学前,师生合力研规则  学期初,教师可以利用室内体育理论课,引导学生认识守规则的重要性,与学生讨论并共同制订
早在1978年,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等12家单位就联合开展了“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拉开了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的序幕。时至今日,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等活动仍是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有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校园冰雪运动的发展。  一、构建冰雪运动进校园政策保障体系,做好校园冰雪运动顶层设计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曾指出“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把“冰天雪
笔者仔细研读了这篇教学案例后,有所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仔细研读规程,形成案例特色  1.行文符合要求  案例作者在进行比赛前一定认真详细地阅读了《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案例规程》,所以行文符合參赛要求。显然,如若不按照要求进行撰写,这类稿件在一审就会被待定甚至被淘汰。  2.案例结构完整,表述规范  案例背景——本案例的背景清晰地介绍了“踩高跷”为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还简要介绍了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均提出“要加快体育教师结构调整,按标准配齐体育教师,多渠道配备好体育教师”[1-2]。《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着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3]。可见,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