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考古发掘与古迹参观之行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2月21日—3月17日,在武汉大学考古系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柬埔寨文化与艺术部三方学术项目合作背景下,我受柬埔寨皇家艺术大学邀请,赴柬埔寨马德望省莱昂斯宾(Laang Spean)旧石器洞穴遗址参加发掘与整理工作。此次发掘项目的负责人是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于贝篇·弗里斯蒂(Hubert Forestier)教授和柬埔寨文化与艺术部副部长恒·苏巴帝(Heng Sophady)先生,我是工地上唯一的中国成员。考古发掘结束后,我又前往暹粒参观吴哥古迹与古物。
  本次出国发掘是在武汉大学考古系“华南与东南亚晚更新世至全新世人类石器技术的共性与多样性问题”课题框架下开展的。从2016年开始,武汉大学考古系先后3次派学生前往莱昂斯宾遗址参与发掘和整理工作。
  马德望省博物馆
  2月21日,我抵达柬埔寨首都金边,与同行人员会合。第二日我们离开金边前往马德望省参观马德望省博物馆。该博物馆由马德琳·基特(Madeleine Giteau)于1963年主持修建,收藏有古代高棉时期的各种陶器和艺术品等,还有非常有特色的精美门楣石以及佛教韵味浓厚的石雕、石刻。博物馆不大,只有一层,三个展厅。这次参观的重点是新建的史前文化展区——莱昂斯宾遗址,也是我此次即将参与发掘的遗址。展区共50多平方米,遗址各方面都被很细致地展现出来,包括基本概况、发掘进展、发现情况、重要性、未来展望。展柜里展出了排列整齐的几十件典型石器,在墙角是遗址中出土的唯一一具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的复原模型。博物馆有英文、法文和当地的高棉语解读牌,以便游客阅读。
  莱昂斯宾遗址


  莱昂斯宾洞穴遗址位于马德望省拉塔纳克姆顿(Ratanakmundul)区巴瑞博(Baribor)村一个叫“特科锥昂”(Phnom Teak Trean)的小型低矮椭圆形状石灰岩山丘上。“莱昂斯宾”在高棉语中的意思是“桥之洞”,这里洞穴顶部局部坍塌后,形成了一个拱桥形的顶部。洞穴距离山顶约30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特科锥昂山丘上除莱昂斯宾洞穴外,还有13座洞穴遗址。


  马德望省是柬埔寨三大石灰岩山区之一,特科锥昂山丘源于二叠纪海相石灰岩,侏罗纪时代经历岩溶后形成残余地貌,白垩纪时这些残余地貌被表层沙石覆盖,更新世时石灰岩露出来,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逐渐形成现在低处缓、高处陡的地貌。特科锥昂山丘高约150米,覆盖有茂密的热带植被。山丘四周平原上种植着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
  20世纪60年代中期,莱昂斯宾洞穴遗址首先被法国考古学家侯朗·塞西尔·穆雷(Roland Cécile Mourer)和索威雷·塞西尔·穆雷(Chauvire Cécile Mourer)夫妇发现。1970年,侯朗带领考古团队,按照莱昂斯宾洞室的结构,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进行了发掘。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柬埔寨国内局势动荡,考古工作被迫停止。直到2009年,莱昂斯宾洞穴遗址的考古工作才重新启动。
  2009—2020年,由法國和柬埔寨组成史前考古联合队,对莱昂斯宾洞穴遗址进行再发掘。考古发掘计划分三个阶段,每四年为一个阶段。每年发掘一个月左右,大致在2—3月份。
  2019年度考古队成员来自法国、柬埔寨和中国,发掘范围为1号洞和12号洞,以1×1米为单位进行发掘。考古队员轮流合作进行发掘、绘图、测量、记录等工作,还有人专门负责土壤筛选以收集细小的动物骨骼、牙齿等遗物。
  1号洞穴
  主要发掘洞穴中部靠近西洞壁的位置,此区域设方向为正北方向的三个1×1米探方,在发掘中途遇到比较大的砾石块,用石料切割机进行切割,然后继续发掘。探方里的土为松软的干土,故很少使用手铲,多数使用考古刷进行清理。发掘出土的遗物主要是和平文化(Hoabinhian)时期的石器、动物骨骼碎片、贝壳碎片等,总数超过千件。


  和平文化探方东南部,经扩方形成2×2米的发掘坑,深度超过10米。出土了数件距今约7.1万年的砍砸器,此次发掘有望将莱昂斯宾洞穴遗址的年代推到10万年前。这不仅是莱昂斯宾遗址也是东南亚大陆地区首次发现年代如此之早,且具有明确地层和年代数据的石器,填补了中南半岛考古资料的空白,其年代范围与现代人走出非洲,抵达东南亚和中国南方的时间也大致吻合,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12号洞穴
  之前联合考古队在这个洞穴里采集过数十件和平文化的石器。此次在这个洞穴里开设了一个1×1米的探方,发掘总深度40厘米。探方表层为现代扰乱层,之下为新石器时代层,发现有石器、绳纹陶片、贝壳等,由于考古队员的调动,未继续发掘最下层。此洞穴暂时还未获得测年数据。
  在现场发掘结束后,考古队员将遗物带回驻地,进行清洗、晾干、编号、入袋等进一步的工作。
  2009—2019年的考古发现证实了侯朗的结论,重新建立起遗址文化遗存的年代框架。新的测年数据将文化遗存分为四期:新石器时代墓地层(距今约3300年)、和平文化层(距今1.1万—5000年)、前和平时期的燧石石器工业层(距今7.1万—1.1万年)和砍砸器文化层(距今7.1万年以上)。
  莱昂斯宾洞穴遗址是中南半岛上具有标杆性的遗址,年代序列完整,出土遗存丰富。它还是目前柬埔寨有着清晰考古地层遗址中,唯一一个具有和平文化石器工业遗存的遗址,为学术界讨论和平文化的内涵、时空范围和人群生计方式等提供了新资料。


  莱昂斯宾洞穴遗址是柬埔寨第一个全面发掘研究的遗址,经过系统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仍在继续深入研究,推动了柬埔寨考古事业的发展。这里同时是柬埔寨职业考古学家的重点工作基地和柬埔寨皇家艺术大学学生的实习基地,为柬埔寨培养了很多考古人才。
  遗址的发掘推动了柬埔寨公众考古的发展,这里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行探险者、在校师生甚至是佛教徒前来参观。我在参与工作期间,最多的一批游客是中学师生,多达300人!许多媒体也闻讯赶来采访报道,柬埔寨重要电视栏目和法国TV5对此次发掘进行了专题报道。
  吴哥建筑群
  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我来到暹粒参观了闻名世界的吴哥建筑群和吴哥国家博物馆。吴哥建筑群是高棉人的精神中心和宗教中心,位于洞里萨湖北侧,占地面积达400多平方千米,包括森林地区,是9—15世纪高棉王国的都城。吴哥之名源于梵文词“nagara”,意为“神圣的城市”。吴哥建筑群是柬埔寨保存最好的古迹,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参观了吴哥窟、巴戎寺、圣剑寺、塔普伦寺、比粒寺等5处遗址。
  吴哥窟又名“吴哥寺”“小吴哥”,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由苏耶跋摩二世建于12世纪早期,它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为“毗湿奴的神殿”,为供奉其保护神毗湿奴而建,也用作苏耶跋摩二世的陵墓。它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外护城河所围面积为1.95平方千米,护城河宽200米。据说世界的中心是一座位于大海之中的高山——须弥山,这里是众神居住的地方,周遭有四岳,日与月在山腰间绕行,这就是吴哥窟主殿五座宝塔的设计蓝图。它全部的建筑用砂石砌成,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石块之间无石灰水泥,更没有钉子梁柱,充分展示了高棉人的智慧。
  巴戎寺坐落于大吴哥城的中心点,由阇耶跋摩七世于12世纪晚期至13世纪晚期所建,是吴哥王朝最后一座大庙。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在54座宝塔上有“四面佛”,在佛塔四个面上刻有一模一样的微笑之面,共216张微笑脸,被称为“高棉的微笑”。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阇耶跋摩七世,他建造这座寺廟是为了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神。巴戎寺的台基四周为内外两层的回廊,回廊墙壁上有长达1200米的精致浅浮雕,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圣剑寺位于大吴哥城周边,建于12世纪晚期,是阇耶跋摩七世为了祭祀他的父亲和彰显战功而建。相传寺中藏有一把圣剑,寺名由此而来。这里曾是阇耶跋摩七世的临时住所,寺庙内采用圆柱结构的“藏经阁”可能曾经是佛教学院,当时这里住着一千多名老师,藏经阁入口装饰了托起七头蛇娜迦的保护神。圣剑寺建筑格局上有寺院、寺塔、厅堂、回廊、石雕和用以供奉的佛陀石雕。现如今在其中一扇门处,矗立着几十米高的参天大树,树根围绕建筑向四周突起。


  塔普伦寺也位于大吴哥城周边,建于12世纪晚期至13世纪,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他母亲而建造的,用来尊奉婆罗门教和佛教。神殿里供奉阇耶跋摩七世母亲的雕像“智慧女神”,她被描述成智慧的化身般若波罗密多。20世纪因整座寺庙被粗壮的根茎盘踞,无法整修,树木被留下来,有无花果、菩提、木棉树。触角般的老树根缓慢地扼住寺庙,可以看到古树与神庙交织在一起“塔树共舞”的独特奇观,电影《印第安纳·琼斯》《古墓丽影》《虎兄虎弟》曾在这里取景。
  比粒寺位于大吴哥城更远处,由罗贞陀罗跋摩二世建于10世纪中期。这座寺庙由金字塔形的神山式寺庙组成,砖塔涂抹灰泥层装饰。建筑较高,多为红砖,建筑上有很多狮子雕像,“比粒”的意思是“转动身体”,有些考古学家认为该寺是一处进行火葬仪式的神殿。
  吴哥窟的壮观景象闻名遐迩,因此每年来吴哥建筑群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旅游开发对遗产地的保护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对它的保护对策也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吴哥国家博物馆
  3月15日,我前往暹粒吴哥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柬埔寨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博物馆名称印在白色主体建筑上。博物馆共有两层,内部为环绕式建筑,大厅内摆放有一座坐姿石佛和两座石狮子,馆内有千佛殿、高棉文明、宗教和信仰、伟大的高棉诸王、吴哥窟、吴哥王城、石头的故事、古代服饰八个展厅,配有完整的文字和电子设备介绍,从二层开始向一层参观游览。
  博物馆是展示吴哥文明精华的所在地,馆内藏品十分丰富,尤其是千佛殿展厅内,石佛像有上千件,一排排地摆放着,大大小小,有站姿、坐姿,还有卧姿,有些塑像表面镀金。展厅讲述了高棉人民对帝王的崇拜,还涉及很多古代战争故事;展示了高棉王朝从信奉印度教转为大乘佛教的过程,讲述了很多传奇故事;详细展示了高棉诸王的在位年代和所修吴哥寺庙的名称、吴哥窟的建造历史;展示了吴哥建筑群中吴哥各个时期高价值的具有佛教特色的石雕石刻、石佛塑像等;展示了吴哥时期各种各样的高棉服饰。


  在本次发掘和参观中,我学到了前沿的旧石器发掘技术和研究理念,也思考了柬埔寨史前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独特之处,收获颇丰。此次考古之旅已经结束,但我人生中的考古认知才刚刚开始……
  (作者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2021年3月开始,三星堆遗址新一轮的考古发掘连续多日占据网络热搜头条,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的那些造型夸张、神秘诡谲的青铜人像,让大家心中不禁发问:它们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从30多年前青铜人像发现后即已“出圈”,除了考古学家,还有很多人对三星堆青铜文明的来源表达着自己的观点,除“西来说”之外,甚至还有外星文明说,当然很多观点不论是从论据还是论证过程来说,都禁不住推敲。要探讨某个区
期刊
嘎仙洞遗址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麓、嫩江支流甘河上源嘎仙沟左岸山崖上,行政区划上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沟宽0.5—2千米,水流清澈,伏日甚冷,周围林海苍茫,峰峦层叠,古木参天,松桦蔽日。嘎仙洞高悬在离地面25米的半山腰中,在《魏书》中称为“拓跋鲜卑旧墟石室”或“石庙”、“石室”。1988年1月,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拓跋鲜卑旧墟石室”,最早见于
期刊
2019年5月以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一期)建设项目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3座平面为“甲”字形的大型砖室墓,根据出土墓志可确定3座墓葬主人分别为明代晋端王与王妃殷氏(M2)及其继妃王氏(M1)和赠夫人院氏(M3)。3座墓葬均被盗扰,但是墓葬本身规模很大,墓室内出土少量金银器、玉器、瓷器、陶器,保留了数量较多的纺织品、漆木器、漆木俑等。这次发掘是山西地区首次大规模系统开展
期刊
人类骨骼考古学以考古出土的人骨为材料,提取研究所需的信息,进而尝试解决考古学问题,并试图复原人骨所代表的个体或群体在体质特征、人口状况、健康状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信息。2014年8月14日,“中国考古学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在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成立,自此,中国人类骨骼考古学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开设有相关专业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委员会以
期刊
张市南遗址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大河镇张市村南,遗址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2019年11—12月,为支持京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分Ⅰ区、Ⅱ区。Ⅱ区遗迹较为集中,布置5×5探方5个,共清理墓葬1座、井1眼。  M1为竖穴土坑砖室墓,开口平面近“凸”字形,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口距地表0.4米,墓圹深1.07米。墓葬已被严重盗扰,墓室砌砖基本
期刊
《梁书·康绚传》讲述了一个中亚移民部落——康氏家族在六朝时期内迁的故事,其中尤可注意者,是刘宋初年康氏家族举族南迁襄阳的史实:  “康绚,字长明,华山蓝田人也。其先出自康居。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待诏于河西,因留为黔首,其后即以康为姓。晋时陇右乱,康氏迁于蓝田。绚曾祖因为苻坚太子詹事,生穆,穆为姚苌河南尹。宋永初中,穆举乡族三千余家,入襄阳之岘南。宋为置华山郡蓝田县,寄居于襄阳,以穆
期刊
老挝是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唯一不临海的内陆国家,地势北高南低,境内80%的国土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老挝北部的川圹高原海拔2000—2800米,属老挝地势最高的上寮地区。川圹作为上寮地区最重要的省份,不仅是老挝东北部的交通要冲,更因其境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巨型石缸而闻名于世。  与川圹石缸类似的巨石遗迹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和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地区也有发现,但尚无详细报道。根据
期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广州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内。根据民国时期地图显示,医院位于清代西城墙的北侧折弯处,一部分已经伸出城外。2014年6—11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医院内市一大道磐松楼2号楼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工作,清理出宋、明两个时期的城墙遗迹。其中明代城墙遗迹大致为东西走向,城墙为夯土外包砖结构,包边砖墙墙体顶面宽1.5米,自顶至墙基底部高4.05米,至活动
期刊
穷物理  冰河时代东亚人群遗传图谱和适应性基因演化  近期,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与云南大学张虎才研究组共同主导完成的关于冰河时代东亚人群遗传图谱和适应性基因演化的研究。通过古基因组实验技术,研究团队获取黑龙江省境内距今3.3万—3400年的25个早期人类样本的古基因组数据,涵盖了整个末次盛冰期。首先,结合此前付巧妹团队对田园洞人化石基因组序列展开的研究
期刊
2020年12月,河南省赴蒙古国考古项目成果之一、记载中国考古队在蒙古考古故事的《龙出漠北显华章——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蒙联合考古记》一书出版。翻阅图书中那些熟悉的画面,草原考古的独特经历再次浮现在眼前。作为项目成员之一,2019年我与队友赴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参加第3个年度的中蒙联合考古项目。我们将要发掘的是一座小型“甲”字形匈奴墓,编号M10。  这个目前为止所发掘的规模最小的甲字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