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一、朗读方法
(一)理解文章,把握情感基调。
(二)运用技巧:停顿(标点停和语意停)、停连、重音、语气、语速。
1.标点停顿时间长短一般是:句号、问号、叹号长于分号、冒号,分号、冒号长于逗号,逗号长于顿号。
2.语意停顿:即感情停顿,在一句话中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有适当的停顿,受感情支配,声断而情不断。
3.停连: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不以标点符号的指示停顿,而将句子连接起来读的一种处理方式。
4.重音:根据文章情感:加强音量和气势、适当延缓音节的读音、变换音色、重音轻读等。
5.语气:要让学生懂得陈述、祈使、感叹、疑问句等的句式朗读时表达的各种语气和感情。
6.语速:注意不同的作品朗读的速度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二、朗读形式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应根据教学对象、文章体裁、教学环境进行选择,可采用以下方式:
(一)适合低年级朗读形式
1.范读:指老师运用多种朗读技巧,为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多适合低年级孩子。也可安排在初学课文时、某个重点段落、学生难以理解把握的长句等。
2.领读:即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这是低年级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最直接的方法。
3.引读:低年级往往好一字一顿的读,要么唱读,利用引读法伴读半放指导朗读,克服学生不良习惯,训练语感,培养朗读能力。
4.看图朗读:适时运用插图配合朗读,既对学生进行看图结合的训练,还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二)适合中高年级朗读形式:精读、略读和浏览
1.精读:精读重在培养阅读理解,要对文章从内容到语言到写法比较全面的把握,在其中习得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要达到精读的朗读方法很多: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齐读、开火车读.....
(1)自由朗读:一般在初读课文阶段,是在自己的思维主导下的朗读,想自己所想,读自己所读,写自己所写。遇到不懂的查一查、问一问、反复读一读,遇到精妙之笔、疑惑之处画一画,一个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朗读权。
(2)默读:默读即无声阅读,它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默读特别指出:低年级“学习默读”,中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高年级“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所以教学中必须要关注默读的训练。
(3)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是在学生流利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走进文本,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形象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比赛式朗读:小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激发朗读兴趣。
(5)比较朗读: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
(6)配乐朗读: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7)想象朗读: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象,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
(8)表演朗读: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表演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9)评读:评读可以分自评、生评、师评。所谓“评读”,就是边阅读边评议,评读要与理解课文紧密结合。评读的目的是通过评价、指导,适当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在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
(10)诵读:即背诵。这种朗读方式多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11)齐读:当需要渲染气氛,重点强调,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朗读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小组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
2.略读:是学生从精读的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篇。中年级可以训练略读,以适应平日读书看报的需要,进而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浏览:指大略地看。可用于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还可平时消遣性阅读,浏览根据需要较快搜集信息。重点在高年级培养。教会学生有目的、带着任务进行浏览,学会一目十行,要培养课前、课外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一、朗读方法
(一)理解文章,把握情感基调。
(二)运用技巧:停顿(标点停和语意停)、停连、重音、语气、语速。
1.标点停顿时间长短一般是:句号、问号、叹号长于分号、冒号,分号、冒号长于逗号,逗号长于顿号。
2.语意停顿:即感情停顿,在一句话中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有适当的停顿,受感情支配,声断而情不断。
3.停连: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不以标点符号的指示停顿,而将句子连接起来读的一种处理方式。
4.重音:根据文章情感:加强音量和气势、适当延缓音节的读音、变换音色、重音轻读等。
5.语气:要让学生懂得陈述、祈使、感叹、疑问句等的句式朗读时表达的各种语气和感情。
6.语速:注意不同的作品朗读的速度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二、朗读形式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应根据教学对象、文章体裁、教学环境进行选择,可采用以下方式:
(一)适合低年级朗读形式
1.范读:指老师运用多种朗读技巧,为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多适合低年级孩子。也可安排在初学课文时、某个重点段落、学生难以理解把握的长句等。
2.领读:即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这是低年级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最直接的方法。
3.引读:低年级往往好一字一顿的读,要么唱读,利用引读法伴读半放指导朗读,克服学生不良习惯,训练语感,培养朗读能力。
4.看图朗读:适时运用插图配合朗读,既对学生进行看图结合的训练,还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二)适合中高年级朗读形式:精读、略读和浏览
1.精读:精读重在培养阅读理解,要对文章从内容到语言到写法比较全面的把握,在其中习得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要达到精读的朗读方法很多: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齐读、开火车读.....
(1)自由朗读:一般在初读课文阶段,是在自己的思维主导下的朗读,想自己所想,读自己所读,写自己所写。遇到不懂的查一查、问一问、反复读一读,遇到精妙之笔、疑惑之处画一画,一个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朗读权。
(2)默读:默读即无声阅读,它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默读特别指出:低年级“学习默读”,中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高年级“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所以教学中必须要关注默读的训练。
(3)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是在学生流利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走进文本,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形象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比赛式朗读:小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激发朗读兴趣。
(5)比较朗读: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
(6)配乐朗读: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7)想象朗读: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象,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
(8)表演朗读: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表演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9)评读:评读可以分自评、生评、师评。所谓“评读”,就是边阅读边评议,评读要与理解课文紧密结合。评读的目的是通过评价、指导,适当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在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
(10)诵读:即背诵。这种朗读方式多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11)齐读:当需要渲染气氛,重点强调,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朗读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小组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
2.略读:是学生从精读的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篇。中年级可以训练略读,以适应平日读书看报的需要,进而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浏览:指大略地看。可用于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还可平时消遣性阅读,浏览根据需要较快搜集信息。重点在高年级培养。教会学生有目的、带着任务进行浏览,学会一目十行,要培养课前、课外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