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综合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olove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积极探索一套以课内为基础,课外为依托,语言技能实训周为拓展,以语言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线的综合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建设 英语教学 实践体系
  
  《综合英语》是高职英语类专业的必修课。根据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特点,我们将该课程定位于一门语言能力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主要通过语言基础的不断强化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同时通过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来确保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1]综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综合技能核心课程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我们逐步探索了一套以课内为基础,课外为依托,语言技能实训周为拓展,以语言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见下图)
  
  
  一、课堂内的实践教学
  
  综合英语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和篇章结构)的学习和听、说、读、写多种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突出、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1.1∶2的讲授与学生实践比重。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材资源的选用和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选用不同的内容进行教学,增大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比重,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综合英语》第一、二册课堂教学中,采用这样的听说实践教学模式:听磁带?邛分析讲解?邛分组反复听磁带?邛反复操练会话?邛分组表演?邛正确使用,经过点评,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语言环境下的句型结构,强化了语言基础知识,而且提高了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
  《综合英语》第三、四册几乎包括了各种文体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样的读写实践教学模式:预习课文?邛预测其语体和大意?邛课文分析?邛指导阅读理解?邛模仿写作?邛提高读写能力。
  2. “参与——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综合英语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调者。教师的讲解与学生操练的比例为1:2。《综合英语》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课内讲解---学生课外练习。其结果是一部分学习自觉的学生还能学有所获,但还有部分学生事倍功半,原因一是缺乏实践练习,二是缺乏及时的指导,以至于失去学习的兴趣。而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后,即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二、开设语言技能训练实训周
  
  根据语言技能培养循序渐进的特点,结合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我们在每学期开设至少一周的语言技能实训周。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语言教学规律设立分级目标,包括听说技能、读的技能和写的技能。第一、二学期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大量的听读单词、句子、课文,听故事、教唱英文歌曲、观看英文电影等形式反复纠正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夯实语言基础;第三、四学期着重训练学生的读写技能,通过大量阅读、写作不同体裁的英语文章,巩固并熟练运用读写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读写技能;同时在第五学期根据不同的英语专业设有不同的专业技能实训,将综合英语融进专业,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实训项目有独立的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并制定了详细的测试标准和学分要求。两年的实践证明,实训周的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课堂外的实践教学
  
  1.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外语系拥有全省一流的实践教学设施和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有藏书万余册的英文原版图书资料室,面向学生开放。有调频广播台,每天安排丰富的英语节目供同学们接听和学习。还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数字语音室、实训室,安装有丰富的自主学习软件,供学生课外选用。自主学习平台的搭建,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拓展了学生能力,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生活。
  2. 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
  积极开展课外语言学习和应用环境的建设,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和操练英语的场所和机会,定期开展以专业为依托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同学们在课外英语活动中更能放得开,融得进。这些课外活动可以包括: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演讲、辩论比赛,英语口语之星评选活动等。并保证这些课外英语活动具有长期性和规律性,让同学们养成定时参与的习惯,实现英语运用能力的持续性的促进和提高;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此外,鼓励英语专业的同学们走出学院,走进社会,拓展广阔市场,进行课外实践。每周六的“快乐英语北街行”活动,在古城襄樊的北街形成一道亮丽的时代风景线。让学生把英语带进市场,引入生活,在社会的大舞台充分展示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技能。综合英语教学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打通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壁垒,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管理,凸显学生创新能力、课外实践和语言应用技能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的实践环节与课堂教学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在校内实践教学中,课堂是基础,课外是延伸,二者不可分;而课内实践教学又是课外实践教学的基础,课外实践是课内实践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课内实践效果的检验,他们相互依赖密不可分。[3]该体系符合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以强化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真正打破了传统的语言学习的纯理论授课,而注重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时。集中时间强化技能,采用模块教学,效率高,特别是听说读写能力;实训周的开设让学生单位时间内纠正语音语调,掌握听说、读写技巧,为他们强化语言训练提供了平台。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构建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不断丰富综合英语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潘菊素,傅琼.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2]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学信,王加力.浅议高职教育的任务和教学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3).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英语在生活中逐渐扮演着越来越多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进行探讨并展开分析,力求为广大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翻译练习采样分析,论述了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业中常见的英汉翻译错误。错误记录显示:语法和结构错误并不是翻译不当的主要原因,学生的翻译态度、中文表述水平及对西方文化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翻译质量的高低。如能在教学实践中加强针对性指导,相信可以提高学生的英汉翻译水平。  关键词:翻译态度 中文表述 文化背景    1. 引言    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汉翻译中出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对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至关重要.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思维品质培养策略进行了
摘 要: 随着人们对学历的追求日益加剧,高中热、大学热的不断升温,高职高专学校生源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如何搞好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工作,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我院实施了公共英语分层教学。本文对分层教学的实施原则、实施情况、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分层教学 教学方法 实施效果     引言    多年的招生统计数据显示,在近几年高校扩招的影响下
本文以盆栽方式研究了土壤干旱过程中,小麦幼苗PEP羧化酶(PEPCase)活性的变化及叶面喷施乙烯利(3.5×10-3mol/L)对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初期,小麦幼苗PEPCase活性逐渐升高,干旱2d后其活性急剧下降,复水后PEPCase活
课改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教研活动,因此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是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对小学数学部分教学案例研究发现,大部分学校的教
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小学英语的教学应该围绕师生之间的互动来进行,主要是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英语知识,学会在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应用英语知识.同时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高职教学尤其是高职外语教学成了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座谈、教学实践,从宏观的角度(教学环境)和微观的角度(教师、学生、教材)来分析制约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现状,以期通过分析调查来思考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的教学效果,探索我们该采取的措施,使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更科学、更有效。  关键词:英语 教学效果 原因 对策    引言    1999年
新课改下我们“讲学稿”教学法的探索才刚刚起步,要进一步地优化和提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吸取更多先进经验加以改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讲学稿”教学法定会不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我国多数大学生的第二语言,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有着特殊的地位。社会的日新月异使得新时代大学生(主要指特定的八十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学生群体)无论是从心理上或是知识结构上都比以往的大学生更加成熟,而且有着鲜明的个性化标志,同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比以往的大学生更为严峻。因此,我们围绕如何针对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