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的理论研究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进入管制、价格管制和风险管制三方面分析了我国银行监管的主要政策,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银行监管的主要指标及方式,最后对银行监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银行监管;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6.1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42-03
  银行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在过去几年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银行业维持了高速扩张的势头。但在资产质量、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巴林银行的倒闭、大陆伊利诺斯国民银行的“大而不倒”拯救计划和英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银行危机,造成了相当的挤兑风潮、经济低迷甚至社会动荡。银行内在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银行系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故而对银行业施行政府监管是极其必要的。银行业监管的目的在于促使银行业健康运行,实现其金融中介的资源有效配置资源,防范各类风险,保护储户的利益,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 银行业的基本特征及监管需求
  (一)银行业的基本特征
  银行是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通过发行信用货币、管理货币流通、调剂资金供求、办理货币存贷与结算,充当信用的中介人。银行是现代金融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运转的枢纽。银行业作为特殊的金融产业,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
  ⒈自然垄断性。伴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跟着降低,体现出成本的弱增性。这意味着银行业势必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然垄断倾向。如果一家银行规模越大、分支机构分布越广、营业网点越密集、各种服务(如理财咨询、网络支持)及设施越全(自动提款、存款终端等),就越可能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也就越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就越稳固。一旦一家或者少数几家银行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其他类似的银行进入的障碍就会加大,银行业的竞争性自然就削弱了,形成垄断市场价格的市场势力的可能性增加了。
  ⒉信息不对称。银行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所造成的,特别是银行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双重的,从资产(主要是贷款)业务角度来说,银行是委托方,借款人是代理人,其中银行处于信息劣势地位;从负债(主要是存款)业务角度来说,银行作为债务人,是代理人,银行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⒊外部性。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银行业的外部性主要体现银行对整个经济金融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银行在对整个经济金融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支付、清算体系中;另一方面,银行挤兑会带来严重的系统危机。
  (二)银行监管需求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人们的目光聚集到金融业的监管改革,引发了人们对银行监管的重视与思考。因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的银行重大风险案例比比皆是——国际上,巴林银行因内部管控缺乏而倒闭,法国兴业银行因交易员的虚假交易造成49亿欧元的巨额损失,与此同时,不断有银行爆出欺诈、洗钱、隐瞒债务等丑闻。而在国内,类似的事件也接连发生,山西7.28金融诈骗案、哈尔滨1.06金融诈骗案、山东“票据”诈骗案等发人深省。这些案情所暴露出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银行监管的缺位。
  ⒈与自然垄断性相联系的监管需求
  一方面,银行业规模经济的特点使银行业的竞争结构很容易发展成为高度的集中垄断,而银行业的高度集中垄断不仅在效率和消费者福利方面会带来损失,而且也将产生其他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利影响,因而需要以政府监管解决垄断的效率损失。
  另一方面,自由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激烈地同业竞争将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不稳定,进而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因此,自从自由银行制度崩溃之后,银行监管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如何在维持银行业效率的同时,保证整个体系的相对稳定与安全。
  ⒉与信息不对称相联系的监管需求
  银行业的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银行与存款者、借款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尤其银行与存款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危机。
  在信息搜集方面,存款者没有银行那么强的能力,因此存款者才会对任何不利消息都十分敏感。不过,从整体上讲,存款者集团如同消费者理论中的消费者集团一样,虽然分散、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无能为力,但一旦统一行动起来却可以左右市场的方面。所以,当存款者集团因信息不对称而对银行产生信任危机,其冲击力有可能使整个金融产业崩溃。例如20世纪70-80年代挤兑风潮导致的银行大量破产,发达国家曾经造成了整个银行业的危机。
  ⒊与外部性相联系的监管需求
  外部性的存在是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银行的自身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之间的权衡,作为理性的私人,银行很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置社会利益于不顾,而市场机制失灵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时,就需要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介入来限制银行业的负外部性影响。在政府可采取的各种手段中,政府监管是一种比较直接和有效的手段。
  二、我国银行监管的主要政策
  (一)进入管制
  中国建国以后,政府全面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大权,经济建设实行了全盘计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金融业一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代表政府统一经营和统一监管的。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金融产业逐步放松了进入管制。
  从1979年至1997年近20年的时间里,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3家国有专业银行,到中国工商银行的设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大量兴起,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建立,城市商业银行在全国各地的纷纷设立,充分体现了我国对银行进入管制的放松。而且,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根据我国入世承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地域限制将逐步取消,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银行的进入管制将逐步取消,外资银行开展的业务范围将逐渐扩大。   虽然我国银行业的形成是以放松进入管制为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银行业不存在政府管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银行业的逐渐形成,进入管制仍然是政府管理我国银行市场的一个主要手段与方式。
  (二)价格管制
  银行业的价格管制主要体现在存贷款利率的管制上。利率管制和中央银行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调整实质是中央银行代替商业银行直接定价。从1986年国家允许银行拆借利率自行协商议定、1998年中央银行取消信贷规模管理以来,利率管制的改革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至今,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准利率,以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等市场利率为基础利率,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的利率体系。
  在外汇价格管制方面,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管制的浮动利率。虽然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实行了自由兑换,但对资本项目仍实行比较严格的管制。这种做法目前仍有利于汇率的稳定,即使市场上出现了本币高估或低估的情况,也不至于引起汇率的大幅度变动。从近年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一直非常稳定,没有出现过较大的变动。
  (三)风险管制
  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其中包括对金融业的管制。但由于在改革开放之初,计划色彩还很浓厚,我国对银行业还是管制少、直接控制多。1992年,国务院设立中国证监会,把对证劵业的管制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对银行管制主要以行政性与合规性管制为主,中国人民银行致力于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对保险业的管制由此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中国人民银行从此仅负责对银行业的管制。2003年4月,国务院设立银监会,接管中央金融工委的工作,负责银行管制工作。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分业管制体系的正式确立—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驾马车”构建起分业管制的框架。
  三、建议
  (一)加强银行的信息披露
  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出现大量的代理问题。银行的双重代理,使银行比一般企业存在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足够的信息披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信息披露的接受范围。二是增加信息披露的内容。向市场提供基本的相关信息,银行通常只被要求向监管机构提供信息,而且银行所披露的信息大多仅仅限于基本的财务信息,从而导致银行监管部门因信息缺乏而无法实际地对银行监管、发挥其作用。完善的银行信息披露应包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准备金要求、次级贷款以及所有权结构的变动等内容。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程度不仅有利于投资者投资与决策,而且还有利于监管部门有效的即时监管。
  (二)增强银行监管的正外部性
  银行业是外部性效应非常明显的行业,其负外部性可能造成银行系统性风险。为了消除这种负外部性,使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是必要的强制性制度。但是这种监管的核心作用也是很有限度和边界的,诸如监管法规的滞后性、监管弹性不足等,使有效监管受到限制。发挥行业自律、社会中介、内部控制、市场约束等具有的监管优势,对银行的监管能产生正的外溢效应。因而,在银行监管和上述各主体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相互整合的风险控制缓冲机制。银行监管当局可通过加强对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评价、对社会中介的监督、对同业公会的指导,加强对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以及委托银行内部稽核部门进行监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参与配合检查,委托银行业协会辅助监管等方式,提高银行监管的深度和广度,增强银行监管正外部性。
  (三)建立、健全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曾颁布过《商业银行法》、《经常外汇业务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等金融法规,但随着银行业几十年高速的发展,外资银行的进入,这些法律规章制度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扩大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市场准入规则、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要求尽快出台一些相关法律,出台有关信息披露及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的法律。在吸取国际上监管法律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合规性的法律规范,同时,还应制定出违规性的惩罚规章制度。不但对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违规操作进行惩罚,同时也应对银行机构负责人、具体操作人、银行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违规作出相应的惩罚规定。在银行内部和外部建立健全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四)提高监管人员职业技能与素质
  银行监管人员担任审核银行经营风险、发现商业银行薄弱环节、分析风险、查找问题并及时督促改正、规范银行管理的重要职责。因此应提高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监管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业务、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求监管人员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在工作中依法办事,能及时纠正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其不被俘虏的职业操守,不为利益诱惑。既然对银行监管人员有如此高的要求,那么一方面在最初选拔人才时,就要建立严格的人事审查制度,以保证银行监管的从业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为保证其高效地正直地工作,不为其他不法人员诱惑、利用,那么提高监管人员的工资待遇,能使其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Daniel K Tarulle.2012: The evolution of capital regulation, Modern [J].no. , 2012.
  [2] 王俊豪.管制经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俊豪. 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 陈志.银行监管、货币政策与监管改革路径[J].金融研究,2001,(07).
  [5] 曾昭诚、朱涛.金融管制对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03).
  [6] 史纪良、王兆星、邓红国.银行监管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7] 赫国胜、白钦先等.反思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10,(12).
  [8] 杨绍基.现代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及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10).
  [9] 彭渝徽.我国银行监管中的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09).
其他文献
脑电图(EEG)检查是癫癎诊断中必不可少的方法,癫癎病人脑部的异常放电可通过EEG描记到。如果没有EEG,癫癎及癫癎发作类型的诊断是不可想象的。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能连续长
文章采用1995-2010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共五项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方法,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前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予
经过几年爆发式的增长,光伏行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清洁生产便是其中之一。绿色和平组织发布《中国光伏产业清洁生产研究报告》指出,技术已经不是实现污染减排和降耗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患儿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4例脑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摘要:本文介绍了武定县狮子山高档盆栽牡丹的发展现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促进高档盆栽牡丹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盆栽牡丹;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68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6.1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31-02  近些年来,牡丹在国内外花卉市场所占
目的观察腹腔镜复位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肠套叠患儿1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2组患儿均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
摘要:本文从7个方面多角度归纳剖析了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的机理,具体包括货币政策、信贷、金融创新、杠杆、国际资本流动、非理性行为以及过度投机行为等方面,分析了资产价格泡沫宏观调控的历史经验教训,最后对我国资产价格泡沫调控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资产价格;泡沫;宏观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异军突起,对自身乃至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中国研究乃至东亚研究领域日渐兴盛,关于中国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对中国模式之争辩亦经久不衰。国内外学者对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各持己见。但他们也许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讨论乃至激烈争辩的这一切,正是因为中国目前走的道路,是前所未见的。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以这样一种姿态影响世界,这本身就是一种“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但在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不仅会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阻碍,而且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