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课程标准,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小学生一提到习作就头痛,怕写之声不绝于耳,厌写之情表露无遗。教师也怕教作文,为什么?普遍认为农村的学生不仅见识窄、活动少,“无米下锅”,还惯用方言,表达能力差。再加上一代又一代的老教师对新老师言谈提及语文教学最难的是阅读和作文,不知不觉中多数教师产生了畏难心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见,习作要求降低了,作文教学还那么难吗?我想,只要农村教师在兴趣、积累、引用等方面恰当指导、巧妙点拨,农村的小学生也能掌握写作方法,写出精美的作文。
  一、培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建议是:“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里明确了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平时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到的和想到的自然而然涌向笔端。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1、消除畏难心理,鼓起作文信心。
  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这都是心理有畏难情绪。只有消除畏难心理,作文才能学好、教好。首先老师要有信心,告诉学生作文是简单的事,只要你按照题目要求把想说的话,会说的话写出来,作文就写好了。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建议:“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其次是学生也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写好作文。比如有的学生在习作前说得头头是道,可动手作文时却一动不动。我鼓励他们:“你把刚才说的话一句一句写出来,你就完成了作文。”有的学生不会说也不会写,我就对他们说:“你有什么话对老师说吗?写下来你就是最棒的。”慢慢地孩子们都能动笔了,写的字数也越来越多了。
  2、采用多元评价,激起写作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不能只是单一的对学生的句子、用词、写作顺序等其中一个进行评价,要全方位的评价。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结合农村实际,学生某一点做得好、有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写上激励性的评语,让学生觉得老师对我的作文感兴趣、很看重。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教师只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就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学生成功的喜悦越多,自信心就越强,还会怕写作文吗?老师还会怕教习作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就好像踏上了作文的台阶,在写作方法的引领下步步登攀,走上文坛的顶峰。
  二、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要求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在第二学段中还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积极实践,积累写作素材。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渠道:
  1、听读积累。小学生对许多事物感到新鲜、好奇,如果他们在生活中乐于听,充分发挥听的作用,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我指导学生认真听河边洗衣妇女的议论,邻里之间偶尔的吵架、争论时的语言,长辈讲的故事,口语交际课上同学的发言等,养成善于听的习惯,并及时记下典型的事例、风趣幽默的语言等等。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我在班级里建立了图书角,让学生人人有书读,规定每人每天的阅读量并要做好读书笔记,牢记“读书要动笔”,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和摘抄的检查和评比。习作就像盖房子,材料准备充足了,房子才能盖得既快又好。
  2、生活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有数不胜数的写作素材,只要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笔,及时记下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事,何愁“无米下锅”?我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你们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在我们身边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资源。比如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体会风雨雷电、日出日落、山川河流……留意家庭生活,观察成群的鸡鸭、肥壮的猪牛,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得了第一手的材料,学生有话可说了,作文也言之有物。只有这样做,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当老师教给了学生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后,我相信,农村的孩子也能捕捉到生活中的奇事、趣事、乐事、新鲜事,还怕写不好作文?
  3、活动积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课外活动时的体育比赛,文体健康课上的讲故事比赛、猜谜、套圈、摸鼻子等活动,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寻找写作的“活水”。如养鸡喂鸭、拔草喂兔、种菜除虫、钓鱼捕蝉、洗衣做饭等。还要联系地方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春秋游活动、环境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等,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积累了写作素材。针对农村孩子的实际,教师更要指导学生留心自己的劳动过程,体验劳动的真实感受,在劳动中积累习作素材。当孩子们参加拔秧插秧、耘田除草、割稻打谷等力所能及的农事劳动时,也要记好日记,以备作文时用。如项滨同学写的《晒谷子》,就真实地记下了他劳动的过程。我指导他写出在劳动中的所做所想,并向《闽西日报》投稿,结果在2004年8月3日的“校园内外”版上发表。
  三、巧妙引用。
  在积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好词美句、成语、格言警句、名言、谚语、俗语、歇后语、诗词、歌曲、对联、广告语等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正如《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要求的:“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如我指导学生习作《第一次……》时,张瑶同学就写了《第一次种兰花》。我看了草稿就给她建议:“你写第一次种兰花,可以用上与兰花有关的诗词、对联、歌曲等内容。”她说:“我会唱《兰花草》,我用这首歌行吗?”我点着头说:“行。”她就在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用上了“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我鼓励她投稿,结果在2006年3月20日第12期《小学生周报》上发表。
  在习作中引用得好,恰如画龙点睛,为文章增色;如果引用不当,就会不伦不类、画蛇添足。只有让学生明白,根据自己作文的内容巧妙引用,才能写好作文。
  总之,农村作文教学,紧扣了课标,联系了实际,培养了学生的习作兴趣,积累素材后巧妙引用,相信他们一定会爱上作文,乐写作文,写好作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三七总皂苷对酒精作用于骨髓基质干细胞后成骨相关基因骨钙素mRNA表达的影响,从基因表达的层面上来研究三七总皂苷防治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作用机制。  方法
目的:通过观察桃红四物对原发性血瘀型KOA的治疗情况,为临床治疗该型膝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依据对严格分型的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中药治疗效果,进而反向判断KOA此种分型正确
本文把细粒跳汰和重介质选矿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阐述,特别强调了跳汰中间紧密层的重介质作用及跳汰脉动对重介质选矿的强化作用,并据此设计了细粒宽级别自重介跳汰分选装
一、何谓自能读书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你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不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期刊
【摘要】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也很不一样,来自不同小学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因此本文针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学方式无法再沿用旧的方式时,提出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分层教学体现在多个方面:学生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课堂教学的分层、课堂练习的分层、测验的分层和教学评价的分层。本文主要讨论如何进行分层,以及进行分层后如何安排
【摘要】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不够,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谈不上熟练,因此,更谈不上叫他们如何生“巧”了,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掌握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就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原有的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一个阶
【摘要】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阅读的能力尤其重要。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重视“四个转变”即由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从我要读转变为我爱读,从我爱读转变为我会读,从我会读到我读懂。  【关键词】转变我要读爱读会读读懂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要求第三学段阅读阶段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教材即教学内容,教材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它是教学得以展开的必要成份。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教师和学生可以加工、选择取舍、创新教材。正是在这种加工、选择、取舍、创新的过程中,教和学才得以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交互主体。学生的视野,活跃的思维,才能不断开阔;创造的火花,智慧的火花,才会时时迸发,创新用教材
期刊
小学生低年级时,课堂上回答问题都很踊跃。但是一上高年级,课堂上积极回答的只有那么几个人,其他的同学大多沉默。我最近针对这一现象,思考了很多,也调查了很久,终于找到了答案,并尝试出解决的方案。  一、教师应发挥评价的力量  其实,学生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很大程度上是老师的态度使然。我们班一个学生曾经就这一点给我写过纸条,全文如下:  老师,每次您提出问题,我怕我答错了不敢举手,但当您揭开谜底时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质量地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性学习个性  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学生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自觉学习等多种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