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诗欲清深闲淡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y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綦母潜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一生有三次隐居的经历,这首诗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归隐后的作品,只须把首尾四句整合起来,“幽意元断绝,此去随所偶。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从中你就可以捕获到一些这方面的信息。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今名平水江,源头在若耶山,全长约23.5公里。溪畔青山叠翠,溪内流水澄碧,两岸风光如画。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禹得天书,欧治铸剑、西子采莲、西子浣纱、秦皇望海等等,融自然景观与人文风光于一体。很多诗人慕名而至,徜徉其间,不忍离去。王籍、谢灵运捷足先登;随后而来的是唐朝的崔颢、李白、綦母潜、孟浩然、杜甫、元稹、刘长卿、独孤及;及至宋明两代,王安石、苏东坡、陆游、王守仁、徐渭、王思任等,也踏着前人的足迹,赏景吊古,挥洒才情。如果说敬亭山是江南的一座当之无愧的“诗山”,那么若耶溪就是江东的一条名副其实的“诗溪”。这里流淌着的不仅仅是不舍昼夜澄澈如练的溪水,也是绵亘不断才华绝代的诗情画意。
  1200多年前的一个春江花月之夜,一个诗人泛舟于若耶溪上,无限幽美的情趣自胸次荡出,挥洒成篇——《春泛若耶溪》。
  开头“幽意无断绝”,以“幽意”二字点明全诗的主旨。“幽意”即幽居独处,与世无争,任情自适的意趣。这种意趣一直就导引和支配着诗人的人生,不曾“断绝”。盛唐另一位田园诗人储光羲曾在一首酬诗中说他的好友綦母潜是“每有沧洲心”, “每”是常常的意思,“沧洲心”即隐逸之心。两次做官三次归隐,且做官的时间十分短暂,那么可以说,这份幽意,这颗“沧洲心”,也就始终存留于诗人的灵魂深处。“此去随所偶”,“偶”即“遇”,“随所偶”就是随遇而安的意思。“此去”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这次挂印而去,从今以后随遇而安,随心所欲,啸傲林泉,终身隐居;二是表示这一次出游,前往若耶溪,“纵一苇之所如”,任意东西。这份自在,这份淡然,非心与自然神会者不可得之。
  以下六句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具体描绘了沿岸之景。“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一个“晚”字点明时间,“花”字暗合题目中的“春”字,似信笔写来,实则周到细致。晚风习习,吹拂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仿佛飘进了武陵桃源胜境;风有情,花有意,一路相伴,香气袭人。“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变换。“际夜”,是夜已很深了,说明泛舟时间之长,游兴之浓。“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幽静之地。诗人置身于其间,正心旷神怡之时,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犹如隔世。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用淡墨描绘朦胧的夜景。“潭烟”,是溪上氤氲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胧、生腾的景状,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月华的流泻,都写活了,具有迷人的动感。“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已深,月正斜,舟行向前,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向后退去。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南斗、潭烟以及林月的高低远近,构成了一幅春夜泛舟图。久怀“幽意”的泛舟人,面对这样的美景,怎能不滋生出“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的人生感慨呢?人生世事难以把握,就像溪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我愿永做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像庄周,像姜太公,像严子陵,或者就像一位普普通通的渔夫,“青箬笠,绿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枕于清流,啸傲山林。由夜景的清雅更觉得世事的喧嚣,这就更加坚定了诗人寻幽归隐的信心和决心。末二句与前六句一写景一抒情,可谓情景交融;末二句与首二句首尾呼应,反复强调,突出主旨。全诗呈现出浑然的面貌是因为诗人最大限度地从心灵中接近了自然,与自然产生共鸣并融为一体。
  《全唐诗》收綦母潜诗共26首,其中有10首直接歌咏佛寺道观,另外16首全是山水田园之作,数量不多,但成就很高。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赞他“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荆南分野,数百年来,独秀斯人”。可见诗人一贯超然出世的思想感情也给若耶溪的景色抹上了一层孤清、幽邃的色彩。但是,由于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春江花月之夜的浪漫之旅,因而这夜景写得清幽而不荒寂,迷蒙而生趣盎然,也如殷璠所评:“举体清秀,萧萧跨俗”。其实,在诗人笔下,无论是佛寺道观,无论是山水田园,还是送别怀远,都浸染着隐逸生活的思想投影和情绪烙印,但它们又是恬淡闲静的,不似中唐诗人的愤激与焦灼,也不似晚唐诗人的无奈与愁怨,而是盛唐诗人所特有的沉稳与融和。
  这首诗在写法上也很有特色。全诗紧扣题中的“泛”字,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步换景。或船前,或船后;或水面,或岸边,或空中;静中有动,声色兼备。描写又纯用白描,语言明白如话,“以最平常的语言说出人人共有的体会”(林庚《中国文学简史》)。诗格用简练质朴的古体。凡此种种,都给人以轻松舒适的美感和元气淋漓的快意。
  安徽省无为第四中学(238341)
  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238341)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理念,这些理念无疑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遵循的,必须努力达成的。现在就以新课程的这些理念为依据,谈谈新教材的使用问题。  教材,对于教师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多年前,叶圣陶老先生对教材就有过精辟的论断
期刊
要写好应试作文,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通过这次阅卷,我深切地认识到,要把应试作文写好,学生首先要做的,是明了并切实贯彻《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的要求和以此为根据的“等级评分标准”。因为在阅卷过程中,这个标准是衡量考生作文成绩好坏的重要准则,遗憾的是,通过对切入分——44分——以下作文的临床诊断看出,主要问题就出在考生对应试作文的要求不清上。  《考试大纲》说得很清楚,作文分数分成两大块,其中基
期刊
所谓“三大三小”,是指全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大部分组成,而主体以及主体的每一层次也由三个部分组成。这种布局方式符合文章学原理和考试作文规律,也符合人们的认知与阅读习惯,只要细心安排,完全可以获得“让阅卷者眼前一亮”的效果。请看下面这篇2004年广东某考生的高考优秀作文: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
期刊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20岁起漫游南起吴越、北迄齐赵的广阔天地。35岁时,诗人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求取功名,过了10年穷困、潦倒、落魄、失意的生活,最后仅谋到了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沦陷,从此战乱的时局把诗人卷入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安史之乱中,安
期刊
《长亭送别》是王实甫《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这折戏由十九支曲子组成,深刻地表现了莺莺和张生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前三支曲子写莺莺在去长亭的路上,触景生情,深为离别而悲伤。以下八支曲子具体写莺莺在筵席上哀婉悱恻的离愁别怨。再六支曲子,描写莺莺对张生的关照、宽慰和嘱托。最后两支曲子,写两人分手后的依恋之情和离别之痛。  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把莺莺的内心活动和
期刊
柳永是我国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自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对中国文学发展的突出贡献,就是他创作了大量的慢词,开拓了慢词的领域,他的慢词成为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特独的文学样式。  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都市风情词的作家。《望海潮》就是他采用长调来展现繁华的都市生活和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名篇佳作。词云: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期刊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回到古代,复述经典”的浮夸之风未见其弱,要说“坚忍不拔”,必引越王勾践;论证“淡泊名利”,少不了李白放逐、陶潜归隐,且视角陈旧,语言雷同,令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于是,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项羽乌江自刎这一人生的“豹尾”,叙述语言如同出自复印机一般没有个性。于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李杜”文章,名人名
期刊
今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6套考查到了熟语(含词语)。考查的形式进一步丰富,有直接辨别正误式,这仍然是主打样式;还出现了替换比较式,如浙江卷;语段成语使用辨析式,如广东卷;填空选择式,如江西卷和天津卷。下面结合各地高考试题对各地采取的主要设错方式作具体分析。  一、搭配不当。熟语在使用过程中,大多形成了固定的搭配习惯。当这些熟语出现在其它语境中时,从字面上意思似乎符合,但其实却用错了。我们遇
期刊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五律,都是吟咏洞庭湖的千古名篇。宋末元初的方回说:“予登岳阳楼,此诗(按:指孟诗)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瀛奎律髓》卷一)可见,二诗皆美,且同中有异,各有千秋;含英咀华,启人良多。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云: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
期刊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双方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一番说辞,便让秦君撤军并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终,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郑国之危。烛之武的劝说之辞,仅125言,但内涵极其丰富,且述说曲折委婉。面面俱到,又句句在理,字字动情,从亡郑无益,说到秦晋的历史渊源,说到晋灭郑后必犯秦,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