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浩淼洞庭水 风姿各异妙笔生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awqu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五律,都是吟咏洞庭湖的千古名篇。宋末元初的方回说:“予登岳阳楼,此诗(按:指孟诗)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瀛奎律髓》卷一)可见,二诗皆美,且同中有异,各有千秋;含英咀华,启人良多。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云: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是唐代一位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的诗人。他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虽然隐居林下,但跟当时的达官显宦如张九龄、韩朝宗都有往来。这首《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孟浩然写给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的,表现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此诗托兴观湖,气势磅礴,格调浑成,是孟浩然诗中气象较为开阔的一首。前两句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振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八月秋水上涨,与岸齐平,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湖面倒映天光,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极力凸显洞庭湖的浩淼。浩荡的洞庭湖,水气蒸腾,连云梦泽都在蒙蒙水气笼罩之中,洞庭湖汹涌的波涛,仿佛岳阳城也为之摇动。据范致明的《岳阳风土记》载:“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齿城岸,岁常倾颓。”这里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望中之景,景中有情,诗人胸怀激荡,要想做一番大事业的激越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求官的意愿和求荐的心情。
  这是一首具有高超艺术技巧的自荐诗。诗的前四句写景,泼墨如水,浓描洞庭,堪称写景佳句。孟浩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既烘托出作者经世致用的壮志雄心,又暗示张九龄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后面四句,才是孟浩然要对张九龄讲的大实话。“欲济无舟楫”,是触景生情,就近设喻,告诉张大人自己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空有满腹经纶,胸怀壮志,却无人引荐,一展抱负。“端居耻圣明”,意指在这样的太平盛世,自己却是碌碌无为,白白虚度光阴,倍感愧疚羞于见人。这两句正式向张丞相表明了自己的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垂钓者”是双关的:一是实写湖边垂钓者;二是可引喻为张九龄那样的当政掌权人物。这两句的意思是:像您德高望重的张大人那样,能为国家效力,造福万民,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您效力,只能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如果说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写洞庭水侧重在“气势”,那么杜甫的《登岳阳楼》则是极力形容洞庭湖的“壮阔”: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冬。这年正月,杜甫一家由今湖北江陵乘船前往今湖南岳阳。这诗写出了登岳阳楼时所见景象和身世之感、忧时之情,悲慨之中具有雄伟壮阔的意境,是历代传诵的摹写洞庭湖的名作之一。
  “昔闻”二句,由登楼而望洞庭,说“昔闻”、“今上”是倒入。清代何焯云:“岳阳楼因洞庭湖而有,先点洞庭,后破(破题)‘登’字,迎刃之势。”(《义门读书记》)洞庭水,即洞庭湖,称洞庭水则更具有形象性。昔闻其名,今历其境,欣喜中不无感慨。欣喜自不用说,感慨则是因为今天在漂泊中得以登上此楼。三、四句,洞庭湖好像把东南大地从中裂开,使东西两边分属吴国和楚国。湖水一望无际,岳阳楼和湖心的君山均影落水中,仿佛整个大地都被水浮了起来。此处形容洞庭湖水势浩大,除日月星辰似出没其中的想象外,更包括了登楼的直觉印象。《水经注·湘水》中有“(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间”的描述,可见洞庭的壮阔令人心胸开豁。而境界的空阔,在一定情况下,往往能引发或加强人的孤独飘零之感。当时因战乱流离,杜甫与亲朋之间的书信往来已经断绝,又逢年老多病,一路上只有以孤舟为家。“亲朋”二句,写登楼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跟上两句,一景一情,一大一小,一阔一狭,于开豁之境俯仰一身,倍感孤独飘零。结尾,由自身的遭遇,转到对时势的关注与忧虑。“戎马”喻战事。大历二年和三年,唐王朝在西北边境和吐蕃屡有战争,除边患外,各地军阀也时时发生混战。这一因登楼而引起的思想情感发展过程体现在诗歌中,境随心转,意到笔随。
  综观全诗,我们看到:诗人独自登上这座岳阳楼,壮阔伟丽的湖山和万方多难的现实,是这样不相称,这样矛盾,使他始而喜,继而悲,终而涕泗横流。这并不是杜甫的“大杀风景”,而是他现实主义精神的自然流露。古人曾评此诗:“前半写景,如此阔大,转落五六,身世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不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这话很有见地。所谓胸襟,即作者的心情,所谓气象,即洞庭的景色,洞庭湖大,杜甫也大。所以说“一等相称”。但这种“相称”不是单纯手法问题。没有思想作为基础,是转不出来的,或者说是转不到这上面去的。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尽了洞庭湖的气势,气象极大。与孟浩然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比,正如沈德潜所说:“(孟)实写洞庭,此只用空写,却移他处不得”(《唐诗别裁》)。两者都是咏洞庭的名句。不过,从全篇看,孟诗后半比较弱,杜诗则抱家国无穷之悲,以素愿终偿的欣喜始,以家国多难的悲哀结;中间又以景物的阔大和漂泊的痛苦相互映衬,显得更加首尾相称,浑然一体。
  河北省廊坊第七中学(065000)
其他文献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套用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说法,没有创新,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创新,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播出的同时,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对全国406个区县进行了观众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话调查。调查共访问成功2063个家庭,其中96.5%的家庭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收看过晚会节目的家庭中,84.3%的受访者认为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办得“好”(其中
期刊
古语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语言是否亮丽,是评判一篇文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评判作文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评分项,切不可掉以轻心。使作文语言亮丽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可供借鉴与参考。    一、巧用修辞  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在作文中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增添文采,提高品位。例如:  带给大地一片生机的春姑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理念,这些理念无疑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遵循的,必须努力达成的。现在就以新课程的这些理念为依据,谈谈新教材的使用问题。  教材,对于教师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多年前,叶圣陶老先生对教材就有过精辟的论断
期刊
要写好应试作文,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通过这次阅卷,我深切地认识到,要把应试作文写好,学生首先要做的,是明了并切实贯彻《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的要求和以此为根据的“等级评分标准”。因为在阅卷过程中,这个标准是衡量考生作文成绩好坏的重要准则,遗憾的是,通过对切入分——44分——以下作文的临床诊断看出,主要问题就出在考生对应试作文的要求不清上。  《考试大纲》说得很清楚,作文分数分成两大块,其中基
期刊
所谓“三大三小”,是指全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大部分组成,而主体以及主体的每一层次也由三个部分组成。这种布局方式符合文章学原理和考试作文规律,也符合人们的认知与阅读习惯,只要细心安排,完全可以获得“让阅卷者眼前一亮”的效果。请看下面这篇2004年广东某考生的高考优秀作文: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
期刊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20岁起漫游南起吴越、北迄齐赵的广阔天地。35岁时,诗人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求取功名,过了10年穷困、潦倒、落魄、失意的生活,最后仅谋到了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沦陷,从此战乱的时局把诗人卷入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安史之乱中,安
期刊
《长亭送别》是王实甫《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这折戏由十九支曲子组成,深刻地表现了莺莺和张生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前三支曲子写莺莺在去长亭的路上,触景生情,深为离别而悲伤。以下八支曲子具体写莺莺在筵席上哀婉悱恻的离愁别怨。再六支曲子,描写莺莺对张生的关照、宽慰和嘱托。最后两支曲子,写两人分手后的依恋之情和离别之痛。  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把莺莺的内心活动和
期刊
柳永是我国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自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对中国文学发展的突出贡献,就是他创作了大量的慢词,开拓了慢词的领域,他的慢词成为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特独的文学样式。  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都市风情词的作家。《望海潮》就是他采用长调来展现繁华的都市生活和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名篇佳作。词云: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期刊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回到古代,复述经典”的浮夸之风未见其弱,要说“坚忍不拔”,必引越王勾践;论证“淡泊名利”,少不了李白放逐、陶潜归隐,且视角陈旧,语言雷同,令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于是,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项羽乌江自刎这一人生的“豹尾”,叙述语言如同出自复印机一般没有个性。于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李杜”文章,名人名
期刊
今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6套考查到了熟语(含词语)。考查的形式进一步丰富,有直接辨别正误式,这仍然是主打样式;还出现了替换比较式,如浙江卷;语段成语使用辨析式,如广东卷;填空选择式,如江西卷和天津卷。下面结合各地高考试题对各地采取的主要设错方式作具体分析。  一、搭配不当。熟语在使用过程中,大多形成了固定的搭配习惯。当这些熟语出现在其它语境中时,从字面上意思似乎符合,但其实却用错了。我们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