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代代援藏人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让孩子心怀祖国,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理想,承担时代重任。
次,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北京援藏干部王伟强,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在祖国的边疆绽放青春的感人故事,这是激励孩子树立家国情怀最生动的素材,也是“润物细无声”的感恩教育。
感恩援藏经历,浇灌4500米高原上的幸福之花
2019年7月,作为北京市第九批援藏干部,我在拉萨开始了为期3年的援藏工作。和很多人一样,我对西藏向往已久,所以在看到援藏通知之后,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希望能真正地走进西藏,感受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更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为西藏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助力西藏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对口扶贫,真正帮助家庭脱贫
我们到拉萨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口扶贫,帮助当地的居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每一个援藏单位都有一两个对应的扶贫村,每个公职人员也有对应的结对家庭户。
2019年12月,我们下乡到结对的扶贫村去,这个村子在海拔4500米之上(拉萨的平均海拔在3650米),距离拉萨有5个小时的车程。在4500米的高原上是什么样的体验呢?那就是不做任何事,只是静静地站着,都会喘。所以这里的地理环境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但是当地的村民为了守护边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前,居民都是以放牧为生的,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他们现在不仅放弃了游牧的生活方式,还承担了当地的生态保护工作。
和我结对的是罗桑一家,他们家有6口人,最大的孩子13岁,最小的孩子3岁。虽然罗桑和家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是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幸福,也一直在表达特别感谢国家把这么好的政策带到这里来,密切关注着他们的生活,现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社保,每年还能收到一笔生态补偿款。罗桑一家都非常淳朴,热情好客,他们每次看到我都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拿出自制的奶干塞给我,临走的时候还一定让我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我想,这里就是国家扶贫的一个缩影,即使是祖国的边陲地区,扶贫工作都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效,这让我对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提供技术援助,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除此以外,我们还为拉萨的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援助,把其他地方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到当地来。去年9月份,我们邀请到全国知名的城市规建管领域的专家,为当地的干部组织了一次专业培训,主要是介绍北京和其他地区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借助视频直播的形式,有1600多名干部参与了学习和培训。培训结束后,当地的干部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升,这便于后期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具体实践中进行应用,对当地的城市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感恩家人的鼎力支持,完成青春奋斗梦想
刚刚接到援藏工作通知时,我的内心其实是很纠结的。和很多人一样,无论是在书籍还是电视上看到关于西藏的介绍,我都对此心生向往。同时,也了解到了一批批的援藏工作者在雪域高原上不懈奋斗、奉献青春的故事,被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也希望能像这些前辈一样,趁着年轻到祖国的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很幸运的是,在我递交援藏申请之后单位很快就批准了,但我开始担心家人的反应,尤其是妻子,她能同意我去吗?当时我们的孩子才6个月大。
带着妻子的心愿踏上援藏路
回家的路上,我都在想如何跟妻子说这件事,想了一路,也纠结了一路。但回家后妻子的反应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她痛快地说:“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当年我大学毕业就特别想去支援西部,但是没有去成,所以一直有遗憾,你就当去帮我完成了这个心愿,我一定会支持你的。”听完妻子的一番话,我特别感动,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有了妻子的支持,我心中的压力减轻了一大半,但还要做父母的工作。我的父母听到我要去援藏时,他们也比较支持:“只要你们夫妻俩商量好了,我们肯定全力支持。”但是到了跟岳父岳母溝通的时候就遇到了一点问题,考虑到将来妻子一个人照顾孩子的艰辛,所以岳母不是特别理解我们的决定,当即就决定从老家赶到北京了解具体的情况。
我从车站接岳母回家,在路上岳母就悄悄地问我,“孩子刚6个月,你跑这么远去工作,他们娘俩怎么办呀?要不,你跟单位说说咱不去了。”我只能默默地摇头,无法说出更多的话。最后,还是妻子出马把岳母的思想工作给做通了,我心里的石头也算是落地了。在我来西藏的同时,我的母亲和岳母就赶来北京,一块帮着妻子照顾孩子,给我们这个小家庭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因为有她们在,我在拉萨工作得很安心。
把思念化作工作的动力
不过,如愿抵达西藏后,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我去克服。不仅是身体上的高原反应,更有远离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尤其是独处的时候,这种感受更加浓烈。
到拉萨2个月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同事们一起去吃饭,其中一位同事看到饭店老板家的孩子跟自己家孩子年纪相仿,都是3岁左右,就问老板能不能抱一抱孩子。孩子在他怀里还没有待够一分钟,他的眼泪就下来了,在场的人当时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为了排解思乡之情,我们援藏的同事经常会聚在一起,互相支持打气。
援藏的日子里,如果不忙,到了晚上,我会和家里人通过视频聊聊天,有时候也会写一写日记记录和表达对家人的想念。不过,每次和家人视频,妻子总是温柔又坚定地鼓励我好好工作,多做贡献,母亲和岳母也一再让我放心家里……每每想到家人给予了我如此大的支持,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恩,也充满了工作的动力。
父母要感恩国家,引导孩子像援藏人学习
一代代的援藏人,加上当地人民的努力,西藏才有了现在蒸蒸日上的景象。我们很多援藏的同事都放弃了在北京安稳的生活和陪伴家人的温馨时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自己的青春,投入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齐心协力地把国家的政策落实到工作中。这些响应国家号召,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奉献青春、挥洒热血的人才应该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大力宣传援藏工作者的故事,引导孩子向他们学习,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让孩子把个人梦想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承担起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期待和重任。
另外,父母也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对国家怀有感恩之心。来到拉萨,我亲眼见证了我们国家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胜利,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对我们的国家充满自豪感,也充满感恩之心。我相信如果父母能感恩身边的人,感恩祖国,就能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影响孩子、带动孩子学会感恩。
次,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北京援藏干部王伟强,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在祖国的边疆绽放青春的感人故事,这是激励孩子树立家国情怀最生动的素材,也是“润物细无声”的感恩教育。
感恩援藏经历,浇灌4500米高原上的幸福之花
2019年7月,作为北京市第九批援藏干部,我在拉萨开始了为期3年的援藏工作。和很多人一样,我对西藏向往已久,所以在看到援藏通知之后,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希望能真正地走进西藏,感受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更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为西藏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助力西藏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对口扶贫,真正帮助家庭脱贫
我们到拉萨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口扶贫,帮助当地的居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每一个援藏单位都有一两个对应的扶贫村,每个公职人员也有对应的结对家庭户。
2019年12月,我们下乡到结对的扶贫村去,这个村子在海拔4500米之上(拉萨的平均海拔在3650米),距离拉萨有5个小时的车程。在4500米的高原上是什么样的体验呢?那就是不做任何事,只是静静地站着,都会喘。所以这里的地理环境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但是当地的村民为了守护边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前,居民都是以放牧为生的,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他们现在不仅放弃了游牧的生活方式,还承担了当地的生态保护工作。
和我结对的是罗桑一家,他们家有6口人,最大的孩子13岁,最小的孩子3岁。虽然罗桑和家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是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幸福,也一直在表达特别感谢国家把这么好的政策带到这里来,密切关注着他们的生活,现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社保,每年还能收到一笔生态补偿款。罗桑一家都非常淳朴,热情好客,他们每次看到我都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拿出自制的奶干塞给我,临走的时候还一定让我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我想,这里就是国家扶贫的一个缩影,即使是祖国的边陲地区,扶贫工作都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效,这让我对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提供技术援助,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除此以外,我们还为拉萨的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援助,把其他地方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到当地来。去年9月份,我们邀请到全国知名的城市规建管领域的专家,为当地的干部组织了一次专业培训,主要是介绍北京和其他地区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借助视频直播的形式,有1600多名干部参与了学习和培训。培训结束后,当地的干部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升,这便于后期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具体实践中进行应用,对当地的城市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感恩家人的鼎力支持,完成青春奋斗梦想
刚刚接到援藏工作通知时,我的内心其实是很纠结的。和很多人一样,无论是在书籍还是电视上看到关于西藏的介绍,我都对此心生向往。同时,也了解到了一批批的援藏工作者在雪域高原上不懈奋斗、奉献青春的故事,被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也希望能像这些前辈一样,趁着年轻到祖国的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很幸运的是,在我递交援藏申请之后单位很快就批准了,但我开始担心家人的反应,尤其是妻子,她能同意我去吗?当时我们的孩子才6个月大。
带着妻子的心愿踏上援藏路
回家的路上,我都在想如何跟妻子说这件事,想了一路,也纠结了一路。但回家后妻子的反应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她痛快地说:“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当年我大学毕业就特别想去支援西部,但是没有去成,所以一直有遗憾,你就当去帮我完成了这个心愿,我一定会支持你的。”听完妻子的一番话,我特别感动,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有了妻子的支持,我心中的压力减轻了一大半,但还要做父母的工作。我的父母听到我要去援藏时,他们也比较支持:“只要你们夫妻俩商量好了,我们肯定全力支持。”但是到了跟岳父岳母溝通的时候就遇到了一点问题,考虑到将来妻子一个人照顾孩子的艰辛,所以岳母不是特别理解我们的决定,当即就决定从老家赶到北京了解具体的情况。
我从车站接岳母回家,在路上岳母就悄悄地问我,“孩子刚6个月,你跑这么远去工作,他们娘俩怎么办呀?要不,你跟单位说说咱不去了。”我只能默默地摇头,无法说出更多的话。最后,还是妻子出马把岳母的思想工作给做通了,我心里的石头也算是落地了。在我来西藏的同时,我的母亲和岳母就赶来北京,一块帮着妻子照顾孩子,给我们这个小家庭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因为有她们在,我在拉萨工作得很安心。
把思念化作工作的动力
不过,如愿抵达西藏后,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我去克服。不仅是身体上的高原反应,更有远离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尤其是独处的时候,这种感受更加浓烈。
到拉萨2个月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同事们一起去吃饭,其中一位同事看到饭店老板家的孩子跟自己家孩子年纪相仿,都是3岁左右,就问老板能不能抱一抱孩子。孩子在他怀里还没有待够一分钟,他的眼泪就下来了,在场的人当时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为了排解思乡之情,我们援藏的同事经常会聚在一起,互相支持打气。
援藏的日子里,如果不忙,到了晚上,我会和家里人通过视频聊聊天,有时候也会写一写日记记录和表达对家人的想念。不过,每次和家人视频,妻子总是温柔又坚定地鼓励我好好工作,多做贡献,母亲和岳母也一再让我放心家里……每每想到家人给予了我如此大的支持,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恩,也充满了工作的动力。
父母要感恩国家,引导孩子像援藏人学习
一代代的援藏人,加上当地人民的努力,西藏才有了现在蒸蒸日上的景象。我们很多援藏的同事都放弃了在北京安稳的生活和陪伴家人的温馨时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自己的青春,投入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齐心协力地把国家的政策落实到工作中。这些响应国家号召,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奉献青春、挥洒热血的人才应该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大力宣传援藏工作者的故事,引导孩子向他们学习,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让孩子把个人梦想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承担起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期待和重任。
另外,父母也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对国家怀有感恩之心。来到拉萨,我亲眼见证了我们国家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胜利,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对我们的国家充满自豪感,也充满感恩之心。我相信如果父母能感恩身边的人,感恩祖国,就能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影响孩子、带动孩子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