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

来源 :时代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wj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响起,一看是侄子的电话号码,我预感到可能是因为老家房子的事。
  电话那头传来的是大哥的声音,大哥说,老屋已经不行了,看来撑不過这个雨季,想让兄弟几个都回去看看,商量个办法。大哥已经年近七十岁,话语里有种历尽沧桑的平静,在我听来却带着一丝哀伤,像是在说一位老人不幸的消息。
  这让我想起了昨晚的那个噩梦。狂风大作,暴雨如注,被风雨撕裂的暗夜发出愤怒的咆哮,土坯房在狂风暴雨中摇晃。一声炸雷响过,房子东墙山裂开一条宽大缝隙,缝隙处露出狰狞的天空,雨水从头顶倾泻进来。我想挣扎着爬起来,却动弹不得,想呼喊,声音只在喉咙里呜咽。
  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大雨还在下,已经这样下了七天七夜。我懵懂中意识到刚才是一场梦,因为梦境太过真切,以至于醒来还认为是躺在老家的房子里。黑暗里,我睁大眼盯着天花板看了半天才缓过神来。脑子里又浮现出父亲的那句话:“老宅子是有灵魂的。”至今我也没完全弄明白父亲这句话的意思。
  一
  黄河口,没有真正称得上老的东西。所谓老宅,也不过七八十年历史,并且,上面的房子已经重建了三次。
  爷爷那代,是这里最早的居民。初到这里开荒种地,住的是窝棚,随拆随建,居无定所,不堪称其为宅。我所知的第一代的宅子叫薄帐子屋。这种屋子,是四角和承重部位搭建简易木头骨架,再将秫秸秆植入地下,露出部分作为基础墙体,由下到上层层续接绑扎,至两米以上高度,房顶以秫秸秆扎制的条状物紧密排布固定,构成房屋主体。房顶和四周用草泥混合物涂抹,房子即告完成。其坚固、保暖、遮风挡雨能力可想而知。
  年龄大的三个哥哥和姐姐对那座房子都有记忆。二哥说:“那时候还不懂事,我与大哥早晨醒来,争相用头撞击松软的墙体,震得整个房子颤动,以致墙皮脆裂,急得父亲一边怒吼一边跺脚。”
  姐姐记得,姥爷来过薄帐子屋一次。我印象里,姥爷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曾经一人手持铡刀躲在房门后,护住一家人,抵御一群持枪老缺(土匪)抢劫。相持中,姥爷在屋里破口大骂,房门被子弹打得稀烂,却始终无人敢强闯,直至天亮,老缺退去。
  姥爷到来后,抱起当时只有两岁的姐姐来到屋里,一声不响站了半天,环视四壁,是捆扎墙体留下的一道道凸起腰线,说了句:“满屋的搁盘儿啊!”流下泪来。姐姐茫然地看着姥爷的脸,不知道姥爷为什么会哭。
  可以想见,当姥爷看到自小娇生惯养的宝贝女儿,从自己的小康之家嫁入寒门草舍,拖着四个孩子过着衣食不继的生活,心里会是何种滋味。
  姥爷默然良久,把姐姐轻轻放下,塞进她手里几块钱,转身默默离去。
  二
  我出生的房子,是老宅上第一代土坯屋,建于何年何月无法确知。从1962年我出生的年份可以推断,它最有可能建于1958年。自打我记事,它就是一家人的唯一居所,一家十口人,在“一个锅里摸勺子”的日子就在那所房子里度过。
  那座房子装满了童年记忆。一缕柔软的灯火,一张小小灯桌,还有被父亲束之高阁的几本线装书,都印在脑子里,散发着时光氤氲出的暖意。被灶火煨热的土炕上,靠墙处的被卷,刀切似的,一铺挨着一铺,上面摆放圆形的,长条状的枕头,呈一字排列,里面包裹着童年温暖的故事。
  一方宽大厚重的窗户,窗心由粗实多边形木段拼装而成,工艺精湛。窗棂缝隙很窄,透光有限,却能把我稚弱的思绪引向很远的地方。清晨醒来,第一眼投向毛头纸透进的亮光,心里便生出对外面世界的诸多幻想。诸如:人们都说天很大很大,那么天边为什么压着远处的树梢呢?为什么故事里美好的事情在南方而不是北方?时常幻想着,到很远很远的南方去找传说中的仙女。
  后来,窗户上的毛头纸变成了玻璃。冬日的早晨,玻璃上结满冰花,整个窗户变成晶莹剔透的植物园,有高粱、玉米、大豆、谷子、麦子,更多的是从没见过的阔叶植物。当盯着它们看时,本来是一枝棉花,转眼就不见了,它又成了一个酥瓜。奇妙的是,繁盛枝叶间,能幻化出无穷无尽的画面,有时是一个半身小孩,有时是一个脑袋,有时候只是一只眼睛在向我偷窥,那片玻璃像一个神秘的魔幻王国。
  那是一座命运多舛房子,承载着一个家庭挣扎的境遇。12岁的大哥和9岁的三哥同时辍学,担当起改变家庭命运的使命。拾草卖到窑厂,是家庭唯一可行的副业。冬天,凌晨三四点钟兄弟俩就悄声起身,一个起火做饭,一个将手推车推出屋外,备好绳子、水壶和干粮,捆好搂草用的两具大耙,一切收拾停当,天还不亮。随着手推车的颠簸,兄弟俩在两个大耙钢齿撞击的细碎脆响中远去。他们前往三十里以外的孤岛,攫取一家人的衣食之需。
  两个平均年龄只有十岁的孩子,小小身影踽踽行走在黎明前的夜幕里,悄无声息。冬夜空廓寂寥,此时那两具大耙发出的“嗒嗒”响声,就像一首孤独的销魂曲,伴随着两个孩子的脚步奏响。
  当兄弟俩一推一拉驾着车子,将满载的数百斤干草送到窑厂,拿着一块多钱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六七点钟。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从口袋里摸出那一块多钱交到母亲手里。往返孤岛加上拉大耙搂草,兄弟俩每人每天行程都达一百多里。整个秋冬两季,除非雨雪阻路,天天如此,只能赚取一百多元收入。
  慢慢积攒起的那一堆皱巴巴的零碎钞票里,浸透着兄弟俩多少艰辛和泪水,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却温暖了一个十口之家的贫寒岁月。也是依靠这点微薄收入,在父母的苦心操持下,使这个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象。
  有一年,一些操着南方口音的人来到黄河口。据说那些人是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者。他们在村后扎起席棚驻扎下来。很快,周边各地民工蜂拥而来,村北黄河故道的盐碱地被一片窝棚遮盖。那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南京长江大桥的宣传正铺天盖地。土地贫瘠和文化寡陋,没有限制孩子们的想象力,“要建南京长江大桥了!”这个消息带着孩子们的兴奋在这块荒洼之地传播。
  孩子们的“南京长江大桥”,其实是一座引黄淤灌闸。它巨大的桥墩、厚重的闸板、只有吊车才能搬动的钢制构件,都超乎当时人们想象。别说从来没见过水泥物件的孩子,即使是大人,很多也从来没见过这样壮观的建筑。引黄淤灌闸建成后,大规模淤灌蓝图展开。秋冬农闲季节,都会有大量民工涌来,有的住农家,有的搭建窝棚,修堤筑坝。开阔的原野,被划成网格状区块,实施分区淤灌。很多村庄,在统一规划中需要整体搬迁。邵家屋子村被一条引河分割成了东西两部分,村西的七八户人家成为一座孤岛,家中老屋就在那座孤岛上。按统一规划和补贴标准,一间房子补贴30元,需要举家搬迁。   人们对搬迁这件事一反常态地消极,家家笼罩着一片愁云。人们每天都在收拾准备,却没有一家主动拆房,渐渐地这件事暂时搁置下来。于是,人们开始在自家房子四周修建堤坝,构筑堡垒,抵御即将到来的洪水。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夏汛季节,黄河裹挟泥沙奔涌而来。开闸放水之际,数百流量的洪水直扑距离闸门不足500米的村庄。灌区内的几户人家,顿时被洪水包围,恰如漂浮于汪洋中的片片孤舟,陷入与世隔绝的风雨飘摇之中。在洪峰间隙,人们才能涉水购入生活必需品,有时十多天不得出入。
  “看海”的日子是难熬的。放养大的孩子,耐不住寂寞,一离眼就跳进水里游泳,或把家里簸箩扔下水,坐进簸箩里划船。家家户户看护孩子,守护堤防,不舍昼夜。只有洪峰间歇期才能端着饭碗,站在自家“城防”上,与邻居高声互致问候,谈论柴米油盐之事。
  开闸淤灌时间也是黄河口的雨季。夏雨时节,大雨连绵,“内涝”才是家园的最大威胁。
  那也是一场大雨,雨不知下了几天几夜。一天夜里,父亲被屋里水声惊醒,掌灯一看,屋里地上一片晶莹水光,水面上,一只老鼠正在摇摇摆摆游动。父亲急忙叫醒熟睡的孩子们,兄弟几个连忙起身,只穿裤衩跳下炕。在大哥的带领下,年龄大的提水桶,年龄小的拿脸盆,赤裸上身冲入屋外的大雨中。他们先是把堤防挖开一个缺口,降低护堤高度,减少排水阻挡,再将草席、苫子铺在缺口上加以防护,开始往堤外扬水。
  大雨中,围绕房屋打起的堤防,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盆地,房屋坐落中央,压缩了盆地的蓄水空间,水位上涨极快。更可怕的是,如果被雨水淹没至砖根脚以上的土坯,黄泥与麦秸打制的土坯会迅速瘫软,墙体就会坍塌。
  雨越下越大,排水速度只能维持到水位不再上涨。降雨一旦减弱,兄弟几个不敢稍有怠慢,努力争取把水位往回压。在与时疾时缓的大雨争夺中,经过数小时的抢险,屋外的水位方才下降至安全线以下。这时父亲带着姐姐和我,拿起面盆、水瓢等开始从屋里往外排水,弟弟也不闲着,光腚蹲在水里,用勺子一勺一勺往外舀。直到天亮,一家人才把屋里屋外的积水排完,连累带饿带困,个个水鸡似的瘫软在堤坝土坡上。
  雨还在持续,只是已经小了许多,院里雨水蓄积速度明显放缓。于是,兄弟几个在排水口处挖一蓄水池,待池水蓄满,兄弟四个分成两人一组,轮流用斗子往外打水。大雨和洪水中,老屋度过一劫。一场老屋“保卫战”,植入了家庭历史和那座老屋,老屋融入了家庭每一个人的情愫。
  三
  老宅上第三座房子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那年我已经参军入伍,三年后,回家探亲才见到新房。房子坐北朝南,一排五间正房,三个明间一个里间,东侧一个独立单间;十一层红砖根脚加土坯墙,净高三米三,净宽五米。它的模板是革命荣誉军人、大队书记家的房子,当时村里仅此两座。我一直认为,这座在老宅上重新建起的房子里蕴含着父母的一股心气,却一直没有从父母口中得到证实。
  老屋似是随着父母亲的离世老去的。父母离世前,曾经跟着二哥在城里住过几年,每年雨季到来之前,都要专程回家看看这所老屋。老屋里所有东西都盖了衬布,母亲每次进到屋,除了偶尔会揭开布满灰尘的盖布,低头看一眼下面,几乎不动任何东西。有一样东西例外,就是里屋靠近内墙的一个箱子。那是一口生了包浆的红漆木箱,镶一枚碗口大的圆形铜质锁盘,心形锁扣也有巴掌大小,上面挂着一把铜锁,那把铜锁上的钥匙母亲从不离身。回到老屋,母亲都要亲自打开箱子,翻开里面的被褥,露出箱底那几件绿色缎子衣料。箱子和衣料是她结婚时仅存的嫁妆。衣料光鲜如新,她伸手抚摸几下,再把箱子合上锁好。而后,她不声不响在屋里转几圈,直到看遍屋里每一个角落。父亲回到老家关心的事情不同。他先是绕着屋子转几圈,不时停下来,对着需要修缮、整饰的地方审视一番,对大哥一一作以出交代,再就是进屋看一眼堆满里屋的那些酒。后来,大哥和三哥无须父亲再作交代,每年开春都会对老屋进行一次简单修缮,整修后的房子焕然一新。
  父亲最后一次来到老屋是病重以后。平时父亲都是亲自打开家门,这次钥匙交在了大哥手上。老屋门上的锁用了多年,已经十分陈旧,看上去就是一块布满油腻的铁疙瘩,钥匙的柄和齿磨得光秃,锁孔很淡。大哥费了一番周折,仍不能打开。母亲上前接过钥匙,插进锁孔,只轻轻一拧,那把失去开闭脆响的老锁就无声地开了。这让我想起一只等待主人的家犬,心中生出无端凄楚。
  回到老屋是父亲的遗愿。被安放在炕头的一刻,昏迷多日的父亲用力睁开眼,两眼慢慢睁大,像是从一个长梦中被惊醒,直视屋顶多时,然后长舒一口气,又缓缓地闭上眼昏睡过去。父亲去世后,母亲再没单独走进这座房子,直到病重才执意要回来,在父亲躺过的炕头上,度过了她生命最后时光。
  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去老屋看看,老屋老去得很快。仅一年,无人出入的天井里,已经生满荒草;再去看时,老屋又经受了几年风刮雨淋,泥糊的墙皮开始脱落。院子四周,父亲扎得结结实实的薄杖子全部倾覆在地,院子里野草几度枯荣,变得一派荒芜。
  2011年清明,是最后一次见到老屋完整的面貌。修补过的墙面再次开裂,修补处与原有墙面对比鮮明,犹如突兀疤痕。窗台,为防止被雨水冲刷砌了水泥台面,下面贴了几叶黄泥瓦片。从墙的东山伸出的一面墙头,上方用水泥固定的瓦片脱落,经过雨水冲刷,开始残破。位于西侧的偏房门前,父母用过的一口大缸静静地躺着,缸口正对院门,像是在对来人诉说它自己的那段历史。我走过去,把它口的朝向调转,面向墙角。院子里一片寂静,老屋孤独地站立着。
  走近老屋,脚下被尖锐物刺得嘎嘎作响,鞋面裤脚是针刺划出的沙沙声音。我端着相机蹲下身,下身感到针扎的刺痛,才发现院子里两棵枣树,密密实实繁衍出一片小枣树苗。它们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洗礼,尖锐地挺立着,把野草被全部欺灭,独占了整个天井。拍下几张照片,父亲每次回家审视老屋的样子又浮现在眼前,我忍不住眼泪流了下来。此后,有八年时间我再没靠近老屋。   有了微信以后,从家人上传的照片里,我时常会看到父母的那座老屋。最先坍塌的是那一截残存的墙头。后来,院子里混杂丛生出一片树木,树木又被藤蔓植物攀绕,从门前的公路上看去,视线被遮挡,老屋变得模糊不清。不知什么时候,位于院子西侧的偏房也消失不见,想必也已经坍塌。
  有几次,我想起老屋里的相框。挂在方桌上方的墙上,一共三个。其中有一个我记忆深刻,那是用方形木条制作的细边相框,不知是长期烟熏还是有意着了墨色,呈深黑色,里面是父亲年轻时唯一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张长条凳上并排坐着四个人,父亲手里拿一纸卷儿,位居左起第二位,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正前方摆放一盆绿植,绿植枝叶茂盛,照片中的人顯得自然随意。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和照片上的人,不曾记得父亲提起。只记得父亲回忆,他手里纸卷和膝前绿植,是摄影师布置的道具,绿植是就近挖来的一棵苍子,临时埋进一个瓦盆。那张照片一直保存到父亲去世。我猜测,照片里大概记载着父亲短暂的革命经历。我从父母的只言片语中知道,父亲曾被指派去延安学习,新中国成立前夕还曾被安排南下,父亲都没去,父亲是个恋家的人。
  父亲有用新照片替换旧照的习惯。每有新照片,父亲就打开相框,选一合适位置,把新照片放进去,旧照也不取出,只是被覆盖在新照后面,再将相框订好。后来父亲那张照片不见了,大概是被叠压进了新照片的后面。那照片,是父亲年轻时候留给我的唯一印象;而父亲的现实形象,自打我记事就是个老头儿,想来父亲那时也不过四十几岁。
  我记挂的还有封存在相框里的旧照片。父亲年轻时候那张照片、我小学毕业时拍的人生第一张照片、高中毕业时的毕业照等。我想象中,那几个相框里应当隐藏了不少儿时记忆,也存储着家庭的历史线索,这渐渐成了我的心事。我还曾经设想,把那个黑边儿相框取回来,将老照片重新布置,挂在书房的某个位置留作纪念。有一年回老家,我向三哥问起,三哥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纸包。我打开一看,里面有十来张照片,大多不是我要找的。一抬头,却看到那几个相框挂在三哥外屋的墙上。姊妹八个当中,只有三哥一个人还居住在村里,也许这里才是那些记忆应有的位置。
  四
  雨终于停了,兄弟几个相约回到老家。院子里一片狼藉,老屋所有附属建筑全部坍塌。坍塌的还有位于东侧的那间独立的正房。
  我结婚以后,每年回家过年都在那间房里居住。城里新家换家具时,我把结婚时购置的写字台、梳妆台和床运回家安放在那间屋子里,那里是我在老家唯一的存身之所,如今它已经化为乌有。剩余四间房,东山墙被雨水冲刷得伤痕累累,只可看出九根檩头压出的残痕,地上躺着那间房子留下的废墟。
  在西偏房与正房之间的废墟里,唯一可以识别的是饭棚里的一个灶台,它坚强地立在几片破瓦下面。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母亲忙碌的身影,她正在为一家人烙饼,手持盖垫子,从屋里到饭棚出出进进。有时盖垫上托着一张饼,有时提着空盖垫转身,自己擀制,自己添草、续火、看锅,一张张热气腾腾的大饼从锅里抄出,很快在灶台盖垫上叠起一摞。我突然意识到,那个在这方老宅上奔走了一生的女人已经离去多年了。
  “老宅真有灵魂吗?”我又想起了父亲的话。
其他文献
飞行是人类诞生以来的梦想。中国人对于飞行更是一往情深,孜孜以求。春秋时期,就有鲁班发明木鸟,能在天上飞行三天都不会掉下来。明朝时有个叫万户的人,渴望上天飞行,竟然将大量的爆竹绑在椅子上点燃,幻想随着爆竹爆炸一起飞上天空。万户因此而被誉为人类飞行之父。到了近现代,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以来,冯如造出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成为中国飞行第一人,被称为“中国航空之父”,然而,英雄壮志未酬便在28岁的风华正茂之
有时候一只蝴蝶也是一轮太阳  一只蝴蝶  落在了一万朵葵花中  这些向光而生的葵花  此刻,正向美而生  一万朵葵花  正集体向一只梦中的蝴蝶致敬——  很多时候,一只蝴蝶  也是飞过人间的一轮太阳……  蓝调  三根电线,仿佛镶嵌在天空的三根琴弦  七只小鸟  站在上面,像七个安静的音符  有一只,忍不住飞起来  犹如展开翅膀的“哆”音  没有鸟的天空  太單调。只有飞鸟  才是最优秀的琴师  
春风来了  河边新柳一天一个样  光影在河流上空轻颤  一切都在轻颤  春风中鸟儿歌唱  并排立在电线上,回弹并  划出漂亮的休止符  岸边拉琴的老者  他演奏的巴赫里  有江水奔流的特质  阳光在两段乐曲之间的停顿  也令人轻颤  植物们都有蓝色的血液  因而沉静  在犹未明白之时  大多数人  会给恶行覆盖白色的床单  陨石和惊雷  正在往来地球的途中  北海公园忆旧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控西瓜甜瓜的生长发育、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提高坐果率、提质增产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笔者介绍了西瓜甜瓜生产中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简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西瓜甜瓜生产中安全使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安全性,阐述了在西瓜甜瓜生产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注意事项,以期增强公众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学认识,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西瓜甜瓜生产中的正确使用。  关键词:西瓜;甜瓜;
和李约热的认识始于他的小说,当时,我在《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做编辑。在《作家》杂志上,我读到李约热的《涂满油漆的村庄》。因为时间的久和远,我的记忆可能有误,我记不清是自己先读到的它还是章德宁社长向我推荐的,我们俩谁是最早的“发现者”我记不清了,但不会失误的是我一直记得自己读到这篇小说时的惊喜和兴奋。好小说,我对自己说,也对编辑部的同事们说。它的语言充满着诗一样的魅力和跳跃的闪光,它的结构扎实匀
房门打开时,猛子一下愣在那里。只见一位面容姣好的姑娘,一手端着碗,一手拿了汤匙,正蹲在床前喂娘吃饭。   娘……猛子站在那里,望望姑娘,又望望床上的娘,不知怎么才好。   姑娘这时已经站起来,白净的脸上立时染了一层红晕。俺是乔麦,俺听说你们村的青年很多都报名参军了,也想让你去……   你是乔麦?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猛子不知所措,他只觉得胸中瞬间掀起了一股热浪,一颗原本平静的心怦怦跳得厉害。  
一   在路边,我看到了扎起的灵棚,几个男人披麻戴孝跪在棚口,静卧如绵羊;从灵棚的开口往里看,身着戏装的一男一女浓妆艳抹,正一招一式地扯着嗓子演唱,仿佛一幕大戏的开场,颤抖的音腔努力表达着来自遥远时代的苍凉与悲戚,在抵达高潮的一瞬忽又变作了喜从天降般的亢奋与欢畅。是玉皇大帝派来的还是阎王派来的使者?似乎人一死去,天上天下都有了意外的收获。高亢嘹亮的曲调倏然穿过摇下的车窗,那透明的音色如地面虚虚蒸
一  大舅考进城里当了老师,本来跟挂职不沾边,跟村里沾边的事也很少。村里如果谁家孩子被警察抓了,或者因某事吃了官司,需要找个明白人时,都会想到大舅。大舅当老师,是村里出来的文化人,明事理,能帮着理出个一二三来。还有个原因,大舅学生多,说不定那个管事的部门里正好有大舅的学生。其实,大舅只是个教书匠,帮不上多少忙,更何况他学生上边还有领导。村里人见世面少,进城办事心里没底,喜欢有个熟人领着,至少会少跑
一、苦难童年   在无棣县东北部沿海,有一个古老的村庄——石桥。它北面紧靠渤海边的一条咸水河,东边是广袤无垠的盐田。   自张鸿雁记事起,一家十几口人主要靠父亲、伯父、叔叔合养的一只近海捕捞的小张网船与二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黄须菜、大灰菜、草籽等成为一家人的半年口粮。年幼的张鸿雁跟着母亲、姐姐风里来雨里走,天天在荒野里采集可食用的东西。六七岁的他还不知道苹果、梨是什么滋味,唯一可解馋的东西,
【摘 要】 色彩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术教育的基础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的教育需求对小学美术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存在诸多弊端,很多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色彩感教学中,没有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行创新。本文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探索提升美术色彩教学的方式。  【关键词】 小学美术;色彩感;能力培养  色彩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审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