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翱翔在生活化的音乐课堂中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doucun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流动的音乐,音乐来源于生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如何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最终实现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呢?音乐教学“生活化”,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要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因为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了解上课的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生活是音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学生对音乐的感知首先是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开始的,同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直接经验和已有体验又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音乐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我往往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再现生活场景,创设现实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音乐问题的兴趣,促进他们用音乐的眼光理解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音乐,而且可以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因此,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美观而又充满音乐气息的教室不仅能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还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前,我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室进行简单的环境布置,营造一种浓浓的生活情境氛围。如教学律动《摘果子》时,我事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丰收的美丽的大果园,红苹果、黄梨子、紫葡萄……学生们一进教室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眼睛里都闪现出兴奋的光芒,课堂教学也就在这样一种愉悦的生活情境中拉开了序幕。另外,在教学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在安静的夜晚,动物们都进入了梦乡,小宝宝在晃悠的摇篮里听着妈妈轻柔的歌声渐渐入睡的情景,我拉上教室的窗帘,使教室的光线相对变暗,并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贴上有关的图画(如星星、月亮、鸟儿、虫儿……都闭上眼睛安静睡觉的画面),以营造夜晚的氛围,创设歌曲的情境,使学生仿佛回到了童年。
  二、展示生活背景,激活音乐课堂
  《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在教学《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曲时,我首先通过一定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利用废报纸、塑料袋、易拉罐等生活用品,经过音的强弱、长短等处理,模拟风、雨、电等自然现象。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唱。学生自然地将自己对大雨和小雨这两种天气情况的理解分别用中强和中弱的对比力度演唱出来,加深了学生对天气的感受,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刻地理解并感受了音乐的意境。再如,在教《春天来了》这首歌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春天的景物,然后播放一些春景图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飘荡的柳枝、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清脆的鸟鸣声,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那浓郁的花香和淡淡的青草气息。随后让学生扮演小鸟,边“飞”边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学生们情绪高涨,几乎全身心地倾注在这有声有色的画卷中,他们仿佛变成了一只只快乐的小鸟穿行于飘荡的柳枝间,飞翔在碧绿的田野上……愉悦的教学氛围也就自然生成,同时激活了整个音乐课堂。
  三、提供生活场景,培养审美能力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塑造美的心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虚拟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是音樂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例如,在欣赏《美丽的草原》这一课中,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画面,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有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触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学生用歌声、肢体语言等方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合感情,在音乐回归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享受到了美的愉悦,受到了情感的陶冶。
  四、回归生活原型,领悟音乐价值
  “生活”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那么,作为最基础的音乐学科教育,自然也不能出乎其外,它一刻也不能(也不曾)离开生活。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是学习音乐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有价值”音乐的生动体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中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激发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音乐的方法去服务、改造客观世界。实现“生活——音乐——生活”的不断往复。这样,才能把音乐的文本知识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才会使知识产生质的转变,最终转化为“生产力”。总之,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音乐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音乐应贴近学生生活,参与学生生活,让学生走进广阔的音乐时空,探索神奇的音乐世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他们在音乐的氛围中感悟音乐,做到心中有乐。在音乐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在设计具体教学时,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利用生活资源,让音乐课“生活化”,主动去探究、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也就是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音乐。让音乐贴近生活、走进生活,使学生们真真切切感受到音乐的存在,不必顾及“五音不全”,打开音响,充满生机的一切就开始了,因为音乐的一切就在你身边。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开放式收费公路收费站收费设备的构成,论述了开放式收费站收费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附热心读者奖结果)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主办的《广播与电视技术》十佳优秀论文评选自2011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0届。2020年11月3日,2019年度《广播与电视技术
为解决高职教育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建设了集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和学院二级应用站点(包括WWW、E-MAIL和FTP等网络应用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对整个系统建设过程
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192只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活体幼仔为研究对象,分析大熊猫出生体质量的统计学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大熊猫出生体质量主要分布在[100,210)
本文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网络时代电算化会计已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起挑战。二是对网络环境企业内部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是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因此,我们教师在用教材时不要盲目地唯本、唯上,更不要受一些思维定式的束缚,要活用、用活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    一、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有一位老师组织学生练习这
在产业升级和民众教育需求提升的社会背景下,职教本科作为新兴教育类型,肩负重要使命。目前,我国部分试点职业大学在目标定位、发展路径、课程构建、研究方法等方面遇到问题
鉴于儿童自身的特点,儿童英语教学应有别于成人英语教学。儿童不可以被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只需从自己的这桶水中往这些容器里倒些知识,能倒进多少知识,则要看容器的大小,即学生的智商而定。实际情况是,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合作者,是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学习呢?  1.让知识由课堂走向生活应用  我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抓住他们模仿力强、活泼好动的优点,进
2019年开始,我国在高职院校试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开创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篇章。高职本科教育的生成过程中,理论研究者对其内涵、特征、价值等本体理论问题及规律进行了
自1999年起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极大关注。近年来人才的供大于求已经不是新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