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演艺圈有句流行语:“艺人就是一盘生意。”这话一点不错。但此前多年,不论内地还是港台,这盘生意无非是接广告、炒楼盘等。有人例外,也多半是搞搞副业,往往局限在影视文化、时尚美容、餐饮等领域。而近年来,明星生意大有跨界之势。他们赚钱的机会和渠道大大拓宽,几乎大半个娱乐圈都在资本市场中鲤鱼打挺了,区别只在水花大小。
不想当富豪的股东不是好明星
明星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财富神话的故事已不再新鲜,近年来传播最广的就要数赵薇夫妇了。
赵薇夫妇减持套现超亿元后,目前依然保持了阿里影业的第二大股东的身份;此外,赵薇还是阿里系基金云锋新创的股东之一,当初出资7500万元持股2.4422%,后来云锋新创投资的圆通成功借壳上市,估计赵薇又获利数千万;以每股0.39港元入股的中国创意,更是9天赚了2个亿。有投资人士感叹,“小燕子”绝对称得上娱乐圈的“股神”。
如今,明星参股、入主上市公司,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但这其实多多少少还要从华谊兄弟上市说起。
2009年创业板开放后,华谊兄弟成为第一批上市的明星企业。此前华谊在内部开放股权认购,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李冰冰等一批明星都成了华谊兄弟的原始股股东。上市后,0.53元的原始股价与首日收盘时70.81元的巨大价差,让华谊旗下持股明星一跃成为亿万富翁。以黄晓明为例,在华谊兄弟众多持股的明星演员中持有股权,其合计持有180万股,按照华谊兄弟上市首日70.81元/股的价格计算,其仅靠股票投资就已身家过亿。
华谊兄弟持股明星的造富效应,一下子激发了中国股市的“影视娱乐风潮”。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涉足资本市场的明星及其影视公司不胜枚举,其中包括唐德影视、欢瑞世纪和新丽传媒等。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明星股东一共29位,其中不乏大众所熟知的明星,比如赵薇、范冰冰、吴秀波、张丰毅等,其中杜淳在两家影视类公司中均持有股份,另一家传媒公司光线传媒也有美女明星柳岩的身影。
但出售原始股并不能就此套牢旗下艺人,还是有许多明星选择在公司上市后兑现权益并就此离开。杨幂为了自立门户,更是在老东家欢瑞世纪借壳上市前选择套现退出。这让影视公司不得不想出新的招数:收购明星控股的公司,让明星收益真正与公司挂钩。2015年11月19日,华谊兄弟斥资10.5亿元收购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该公司成立仅两个月,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仍是负资产状态。
不过,和前几年相比,如今明星们通过公司上市、并购等行为来套现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大唐辉煌、华海时代等影视公司,都曾倒在前往IPO的路上;转而曲线救国想借壳上市的海润影视,最后也终止重组,孙俪手上的700万股股票终究没能脱手;唐德影视通过收购范冰冰控股的爱美神来绑定范爷,暴风科技收购吴奇隆和刘诗诗的稻草熊影业计划也都以失败告终。后来,阿里影业买下稻草熊15%的股份,吴奇隆也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不错的平台。
在资本社会的大势所趋下,明星争相求入股,究其目的大多是为了能让资产迅速增值。同时,有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明星入股拟上市公司或拟进行并购的公司,逐渐成为影视圈的大势所趋。
对于明星参股影视公司的现象,某券商分析师认为:“一方面股东入股影视公司,直接目的是为了赚钱,不管他是不是明星。只不过明星的身份和光环让外界有了更多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影视公司愿意让明星入股也是出于经营的考虑。对于影视公司来说,明星的作用除了票房、收视率之外,现在还额外增加了吸引资金的能力。”
明星进军创投圈,靠刷脸还是靠演技?
一方面是过高片酬、替身演戏、技艺不精、作品粗糙、扎堆综艺等行业乱象被一再诟病;另一方面,国内的明星们“不务正业”,有的跨界创业,比如:汪峰投入真金白银打造fill耳机,做产品经理登台演讲;周杰伦看好游戏行业,组电竞战队,还成立了自己的电竞公司;谢霆锋创建后期制作公司“Po朝霆”,估值高达60亿元。
有的进军创投圈,比如:2015年,任泉和李冰冰、黄晓明合伙创办Star VC,正式进军风投界,章子怡、黄渤等多位明星加盟成為其合伙人。公司成立至今投资了秒拍、韩都衣舍、明星衣橱、融360等明星项目。连王思聪都认真夸过任泉,“泉哥威武,支持下,我见过最有商业头脑的艺人”。
三个人同为70后,都曾是华谊的艺人,也是华谊的股东,此前已经在商业上有过合作。尤其任泉,从上戏毕业就开始开餐厅,后来还曾和耿乐、柯蓝合作过,也算是目标明确的经营着自己的事业。黄晓明则涉足过红酒、高尔夫球场等若干领域,一直是娱乐圈中做生意的好手。有媒体统计,他的收入构成包括:影视+代言+医疗+红酒+房产+股票,收入累计上亿元。按照一年365天计算,黄晓明每天进账百多万元。
2016年4月27日,黄晓明宣布正式联合资深投资管理顾问张晓婷共同创立明嘉资本。据张晓婷介绍,明嘉资本的投资主要围绕娱乐领域展开,首期募资规模约5亿人民币。据悉,张晓婷曾参与Star Vc第一期基金项目投资,参与了秒拍、小咖秀、明星衣橱等项目。在公开明嘉资本之前,对其中的每个好项目,都酝酿许久。
荧幕中文质彬彬的暖男佟大为,也积极地玩起跨界转型,成立了自己的投资管理公司。“我觉得自己除了主业以外应该学一些其他的东西,去涉猎一些其他的东西,还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佟大为看来,演员还是属于青春饭,为了家人为了自己,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所以他开始涉足投资行业,甚至夫妇两人都去长江商学院进修。
年后一开工,清流资本、新希望集团、鹿晗联合成立清晗基金的消息便引爆了社交媒体。据悉,这支清晗基金是国内第一支由专业投资机构与新生代艺人共同发起的,针对新生代文化消费内容行业投资的基金,目前已经完成首轮募资。
对于明星投资创业,业内看法不一,支持者如徐小平,他认为这股潮流势不可挡,全民创业热还没有退去,明星又有天然的营销优势,早期进来的跨界明星基本都能赚钱。不过,更多人认为明星创投只是“看上去很美”。 在不少业内人士的眼中,明星进入创投圈带有“玩票”性质,原因主要是明星创投多是“兼职”。“明星做投资很难与专业投资机构形成實质性竞争关系。”联想投资的投资总监朱拥华认为,在成功的明星投资案例中,明星都是在做跟投。“术业有专攻,明星很难在投资项目中成为主投。”他说,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大多有着自己专精的领域和行业,有明显的投资偏好,未来的投资一定是聚焦式投资,什么都投的机构会消失。然而,许多明星发起的投资机构不限定行业,这对明星投资人的专业素质和眼力是极大的挑战。
来自某知名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坦言,“不务正业”的明星们对创业团队具体的业务指导很难给出有价值的帮助,明星巨大的光环甚至还会遮蔽企业的营销效果。当年姚明投资过的巨鲸音乐网,就始终无法摆脱姚明的影响,在女性用户的获取上面临极大考验,最终这头巨鲸也倒在了2013年的沙滩上。
多位创投界人士表示,“明星最好的参与形式是‘募资刷脸’,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创业大潮中,仅仅拥有用户和粉丝关注,没有过硬的产品和较好的商业模式,难以保证投资有成效。因此,粉丝们面对明星创投项目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
餐饮服装等门槛低的生意就是好生意吗?
明星当老板,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做代言人,利用自身人气带动粉丝消费。这之中最普遍的就是开餐厅了。如赵忠祥、孟非的面馆,韩寒的餐馆“很高兴遇见你”,薛之谦的火锅店“上上谦”等。
明星餐厅看似简单运营难,虽然明星效应可以辅助运营,但真正支撑餐厅运作的还是菜品的质量——“很高兴遇见你”的创办者中有一位米其林三星厨师,韩寒充当的其实就是刷脸的甩手掌柜。
当然,相对于上面这种“出脸”的明星,要想真在商界做出成就,亲力亲为地经营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爱情公寓》的主演邓家佳,她开的火锅店“嗨辣”自开业起就大排长龙,其原因正是这家店的选址、装修到食材选购都是她这位“四川妹子”一手包办的;而跨行最成功的任泉,他的“蜀地传说”已然成为了食客们享受饕餮盛宴的好去处,而据他说,无论是店面的装修还是餐厅的采购他都会亲自把关。
餐饮业内人士认为,“名人开店,自带的粉丝拥趸,前期很受关注,也很容易火起来。但是餐饮业是一个注重纯粹感官体验的行业,粉丝去捧场,期待值很高,结果一吃发现味道一般,落差很大,造成的负面影响对餐饮管理企业来说也是难以估量的。”
虽然有高人气、庞大的粉丝群体和自身的优质资源加持,明星开餐馆也未必都是完美的励志故事。赵薇开餐厅不足一年就歇业,田亮、叶一茜的“靓厨”不够亮。韩寒“很高兴遇见你”宁波店的供货商讨债讨到杭州去了……当初顶着“名人”光环的店面到底是风生水起还是狼狈收场,如果要盘点开店失败的明星,名单会很长。
而除了开餐厅,明星的另一个“简单易学”的生意方向就是时尚。一件普通的衣服经过明星的“加持”也可以成为爆款,与其为其他品牌代言,还不如自创品牌来吸引粉丝。林俊杰、罗志祥、李小璐、谢娜等明星也都混迹在潮牌大军之中。
明星运作潮牌的方式大部分都是由设计师做出造型,自己只要挑出中意的作品,然后打上个“联名设计”、“明星限量款”的招牌,露脸拍个宣传照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不过,顾客也不是人傻钱多速来,光靠偶像光环和明星效应,绝对难以支撑一个潮牌走下来,产品够潮够酷才有人持续买单。比如,陈冠希创立的潮牌CLOT已经做了十多年了。
2015年12月,陈冠希带着他长达70分钟的纪录片《触手可及》回来了,在纪录片第一集《嘻哈生意》中,他披露了一个惊人的事实:11年前,他投资250万港元开创的潮牌生意,目前每年有1000万美元的营业额。
从进入娱乐圈第一天起,陈冠希就非常懂得把自己的明星人气兑现为商业利益。他几乎是香港地区最早做潮流生意的,有完整的产业链,并且跟NIKE、匡威、LEVI’S等国际品牌合作,连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在真人秀节目上也穿CLOT和匡威的联名款。
虽然实体店看起来更加体面,却不如网店低成本、高收益,而明星们也看中了这一点,纷纷进军电商市场,在淘宝开店,数码家电、服装箱包、化妆品首饰、母婴用品、书籍音像……各行各业的生意无所不包。
这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林志颖,他很早就开始在网上卖东西,如今已经有了个名叫“JR店”的个人专属品牌区,而这家店最初的网站创意和商品采购就是由林志颖负责的,他的哥哥则负责网站维护、推广和销售;而众多明星中,类似这种“全家齐上阵”的经营模式的还有韩寒,他的网店是由韩寒父亲在经营的。
明星中最有个性的网店店主那绝对非师洋莫属,他不但亲自为自己店里的商品做宣传,还客串客服,专门以犀利言论“攻击”给差评的顾客,甚至在上访谈节目时透露给顾客寄花圈,甚至有不少网友为了围观毒舌回复而光临他的淘宝化妆品店,这算不算另类的宣传手段呢?
在这个粉丝经济大肆横行的时代,若产品不够优质,粉丝买不了一辈子的单。其实,有不少顾客在评论里提到,就算因为明星效应买过商品,如果质量不过关也不会继续支持;而明星的各种经营,在第一波粉丝力挺结束之后能否延续,比拼的可就是经营者的诚意了。
若此次以6000万撬动30.6亿元的股权收购成真,赵薇的“股神”光环也许成色更足。但未能如愿借到30亿,不仅让这场高调的收购大戏提早黯然落幕,也让作为投资人的赵薇惹上更多猜疑。而当受到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消息传开后,复盘的万家文化更是惨遭跌停,赵薇控股万家文化计划就此泡汤。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对于明星来说,也是如此。近期明星投资的公司或遭弃购,或借壳上市以失败告终的风潮,就像前些年明星开餐厅、酒吧、卖衣服的风潮,大部分人风风光光地开业,结果却是无声无息地关门。
说到明星光环,不可否认,在各个领域,一旦被套上“明星”的光环,似乎就离成功一步之遥了。但这短短的一步之遥,极有可能变成遥不可及。(编辑/张本科)
不想当富豪的股东不是好明星
明星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财富神话的故事已不再新鲜,近年来传播最广的就要数赵薇夫妇了。
赵薇夫妇减持套现超亿元后,目前依然保持了阿里影业的第二大股东的身份;此外,赵薇还是阿里系基金云锋新创的股东之一,当初出资7500万元持股2.4422%,后来云锋新创投资的圆通成功借壳上市,估计赵薇又获利数千万;以每股0.39港元入股的中国创意,更是9天赚了2个亿。有投资人士感叹,“小燕子”绝对称得上娱乐圈的“股神”。
如今,明星参股、入主上市公司,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但这其实多多少少还要从华谊兄弟上市说起。
2009年创业板开放后,华谊兄弟成为第一批上市的明星企业。此前华谊在内部开放股权认购,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李冰冰等一批明星都成了华谊兄弟的原始股股东。上市后,0.53元的原始股价与首日收盘时70.81元的巨大价差,让华谊旗下持股明星一跃成为亿万富翁。以黄晓明为例,在华谊兄弟众多持股的明星演员中持有股权,其合计持有180万股,按照华谊兄弟上市首日70.81元/股的价格计算,其仅靠股票投资就已身家过亿。
华谊兄弟持股明星的造富效应,一下子激发了中国股市的“影视娱乐风潮”。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涉足资本市场的明星及其影视公司不胜枚举,其中包括唐德影视、欢瑞世纪和新丽传媒等。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明星股东一共29位,其中不乏大众所熟知的明星,比如赵薇、范冰冰、吴秀波、张丰毅等,其中杜淳在两家影视类公司中均持有股份,另一家传媒公司光线传媒也有美女明星柳岩的身影。
但出售原始股并不能就此套牢旗下艺人,还是有许多明星选择在公司上市后兑现权益并就此离开。杨幂为了自立门户,更是在老东家欢瑞世纪借壳上市前选择套现退出。这让影视公司不得不想出新的招数:收购明星控股的公司,让明星收益真正与公司挂钩。2015年11月19日,华谊兄弟斥资10.5亿元收购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该公司成立仅两个月,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仍是负资产状态。
不过,和前几年相比,如今明星们通过公司上市、并购等行为来套现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大唐辉煌、华海时代等影视公司,都曾倒在前往IPO的路上;转而曲线救国想借壳上市的海润影视,最后也终止重组,孙俪手上的700万股股票终究没能脱手;唐德影视通过收购范冰冰控股的爱美神来绑定范爷,暴风科技收购吴奇隆和刘诗诗的稻草熊影业计划也都以失败告终。后来,阿里影业买下稻草熊15%的股份,吴奇隆也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不错的平台。
在资本社会的大势所趋下,明星争相求入股,究其目的大多是为了能让资产迅速增值。同时,有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明星入股拟上市公司或拟进行并购的公司,逐渐成为影视圈的大势所趋。
对于明星参股影视公司的现象,某券商分析师认为:“一方面股东入股影视公司,直接目的是为了赚钱,不管他是不是明星。只不过明星的身份和光环让外界有了更多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影视公司愿意让明星入股也是出于经营的考虑。对于影视公司来说,明星的作用除了票房、收视率之外,现在还额外增加了吸引资金的能力。”
明星进军创投圈,靠刷脸还是靠演技?
一方面是过高片酬、替身演戏、技艺不精、作品粗糙、扎堆综艺等行业乱象被一再诟病;另一方面,国内的明星们“不务正业”,有的跨界创业,比如:汪峰投入真金白银打造fill耳机,做产品经理登台演讲;周杰伦看好游戏行业,组电竞战队,还成立了自己的电竞公司;谢霆锋创建后期制作公司“Po朝霆”,估值高达60亿元。
有的进军创投圈,比如:2015年,任泉和李冰冰、黄晓明合伙创办Star VC,正式进军风投界,章子怡、黄渤等多位明星加盟成為其合伙人。公司成立至今投资了秒拍、韩都衣舍、明星衣橱、融360等明星项目。连王思聪都认真夸过任泉,“泉哥威武,支持下,我见过最有商业头脑的艺人”。
三个人同为70后,都曾是华谊的艺人,也是华谊的股东,此前已经在商业上有过合作。尤其任泉,从上戏毕业就开始开餐厅,后来还曾和耿乐、柯蓝合作过,也算是目标明确的经营着自己的事业。黄晓明则涉足过红酒、高尔夫球场等若干领域,一直是娱乐圈中做生意的好手。有媒体统计,他的收入构成包括:影视+代言+医疗+红酒+房产+股票,收入累计上亿元。按照一年365天计算,黄晓明每天进账百多万元。
2016年4月27日,黄晓明宣布正式联合资深投资管理顾问张晓婷共同创立明嘉资本。据张晓婷介绍,明嘉资本的投资主要围绕娱乐领域展开,首期募资规模约5亿人民币。据悉,张晓婷曾参与Star Vc第一期基金项目投资,参与了秒拍、小咖秀、明星衣橱等项目。在公开明嘉资本之前,对其中的每个好项目,都酝酿许久。
荧幕中文质彬彬的暖男佟大为,也积极地玩起跨界转型,成立了自己的投资管理公司。“我觉得自己除了主业以外应该学一些其他的东西,去涉猎一些其他的东西,还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佟大为看来,演员还是属于青春饭,为了家人为了自己,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所以他开始涉足投资行业,甚至夫妇两人都去长江商学院进修。
年后一开工,清流资本、新希望集团、鹿晗联合成立清晗基金的消息便引爆了社交媒体。据悉,这支清晗基金是国内第一支由专业投资机构与新生代艺人共同发起的,针对新生代文化消费内容行业投资的基金,目前已经完成首轮募资。
对于明星投资创业,业内看法不一,支持者如徐小平,他认为这股潮流势不可挡,全民创业热还没有退去,明星又有天然的营销优势,早期进来的跨界明星基本都能赚钱。不过,更多人认为明星创投只是“看上去很美”。 在不少业内人士的眼中,明星进入创投圈带有“玩票”性质,原因主要是明星创投多是“兼职”。“明星做投资很难与专业投资机构形成實质性竞争关系。”联想投资的投资总监朱拥华认为,在成功的明星投资案例中,明星都是在做跟投。“术业有专攻,明星很难在投资项目中成为主投。”他说,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大多有着自己专精的领域和行业,有明显的投资偏好,未来的投资一定是聚焦式投资,什么都投的机构会消失。然而,许多明星发起的投资机构不限定行业,这对明星投资人的专业素质和眼力是极大的挑战。
来自某知名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坦言,“不务正业”的明星们对创业团队具体的业务指导很难给出有价值的帮助,明星巨大的光环甚至还会遮蔽企业的营销效果。当年姚明投资过的巨鲸音乐网,就始终无法摆脱姚明的影响,在女性用户的获取上面临极大考验,最终这头巨鲸也倒在了2013年的沙滩上。
多位创投界人士表示,“明星最好的参与形式是‘募资刷脸’,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创业大潮中,仅仅拥有用户和粉丝关注,没有过硬的产品和较好的商业模式,难以保证投资有成效。因此,粉丝们面对明星创投项目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
餐饮服装等门槛低的生意就是好生意吗?
明星当老板,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做代言人,利用自身人气带动粉丝消费。这之中最普遍的就是开餐厅了。如赵忠祥、孟非的面馆,韩寒的餐馆“很高兴遇见你”,薛之谦的火锅店“上上谦”等。
明星餐厅看似简单运营难,虽然明星效应可以辅助运营,但真正支撑餐厅运作的还是菜品的质量——“很高兴遇见你”的创办者中有一位米其林三星厨师,韩寒充当的其实就是刷脸的甩手掌柜。
当然,相对于上面这种“出脸”的明星,要想真在商界做出成就,亲力亲为地经营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爱情公寓》的主演邓家佳,她开的火锅店“嗨辣”自开业起就大排长龙,其原因正是这家店的选址、装修到食材选购都是她这位“四川妹子”一手包办的;而跨行最成功的任泉,他的“蜀地传说”已然成为了食客们享受饕餮盛宴的好去处,而据他说,无论是店面的装修还是餐厅的采购他都会亲自把关。
餐饮业内人士认为,“名人开店,自带的粉丝拥趸,前期很受关注,也很容易火起来。但是餐饮业是一个注重纯粹感官体验的行业,粉丝去捧场,期待值很高,结果一吃发现味道一般,落差很大,造成的负面影响对餐饮管理企业来说也是难以估量的。”
虽然有高人气、庞大的粉丝群体和自身的优质资源加持,明星开餐馆也未必都是完美的励志故事。赵薇开餐厅不足一年就歇业,田亮、叶一茜的“靓厨”不够亮。韩寒“很高兴遇见你”宁波店的供货商讨债讨到杭州去了……当初顶着“名人”光环的店面到底是风生水起还是狼狈收场,如果要盘点开店失败的明星,名单会很长。
而除了开餐厅,明星的另一个“简单易学”的生意方向就是时尚。一件普通的衣服经过明星的“加持”也可以成为爆款,与其为其他品牌代言,还不如自创品牌来吸引粉丝。林俊杰、罗志祥、李小璐、谢娜等明星也都混迹在潮牌大军之中。
明星运作潮牌的方式大部分都是由设计师做出造型,自己只要挑出中意的作品,然后打上个“联名设计”、“明星限量款”的招牌,露脸拍个宣传照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不过,顾客也不是人傻钱多速来,光靠偶像光环和明星效应,绝对难以支撑一个潮牌走下来,产品够潮够酷才有人持续买单。比如,陈冠希创立的潮牌CLOT已经做了十多年了。
2015年12月,陈冠希带着他长达70分钟的纪录片《触手可及》回来了,在纪录片第一集《嘻哈生意》中,他披露了一个惊人的事实:11年前,他投资250万港元开创的潮牌生意,目前每年有1000万美元的营业额。
从进入娱乐圈第一天起,陈冠希就非常懂得把自己的明星人气兑现为商业利益。他几乎是香港地区最早做潮流生意的,有完整的产业链,并且跟NIKE、匡威、LEVI’S等国际品牌合作,连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在真人秀节目上也穿CLOT和匡威的联名款。
虽然实体店看起来更加体面,却不如网店低成本、高收益,而明星们也看中了这一点,纷纷进军电商市场,在淘宝开店,数码家电、服装箱包、化妆品首饰、母婴用品、书籍音像……各行各业的生意无所不包。
这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林志颖,他很早就开始在网上卖东西,如今已经有了个名叫“JR店”的个人专属品牌区,而这家店最初的网站创意和商品采购就是由林志颖负责的,他的哥哥则负责网站维护、推广和销售;而众多明星中,类似这种“全家齐上阵”的经营模式的还有韩寒,他的网店是由韩寒父亲在经营的。
明星中最有个性的网店店主那绝对非师洋莫属,他不但亲自为自己店里的商品做宣传,还客串客服,专门以犀利言论“攻击”给差评的顾客,甚至在上访谈节目时透露给顾客寄花圈,甚至有不少网友为了围观毒舌回复而光临他的淘宝化妆品店,这算不算另类的宣传手段呢?
在这个粉丝经济大肆横行的时代,若产品不够优质,粉丝买不了一辈子的单。其实,有不少顾客在评论里提到,就算因为明星效应买过商品,如果质量不过关也不会继续支持;而明星的各种经营,在第一波粉丝力挺结束之后能否延续,比拼的可就是经营者的诚意了。
若此次以6000万撬动30.6亿元的股权收购成真,赵薇的“股神”光环也许成色更足。但未能如愿借到30亿,不仅让这场高调的收购大戏提早黯然落幕,也让作为投资人的赵薇惹上更多猜疑。而当受到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消息传开后,复盘的万家文化更是惨遭跌停,赵薇控股万家文化计划就此泡汤。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对于明星来说,也是如此。近期明星投资的公司或遭弃购,或借壳上市以失败告终的风潮,就像前些年明星开餐厅、酒吧、卖衣服的风潮,大部分人风风光光地开业,结果却是无声无息地关门。
说到明星光环,不可否认,在各个领域,一旦被套上“明星”的光环,似乎就离成功一步之遥了。但这短短的一步之遥,极有可能变成遥不可及。(编辑/张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