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来源 :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i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信息时代需要人们广泛而有效地进行阅读,因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能在这个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的社会当中,直接阅读外语书籍、报刊杂志,从中获得必要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技能。如何运用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误区一:重在字词,忽视整个语篇教学
  现象:有相当英语教师在教学语篇时采用了一下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听一段课文录音→讲解生词或短语→学生跟读书生词或短语→学生用刚学的生词和短语或造句或翻译或填空→学生接着听下一段课文录音……
  分析: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但是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很难去捕捉有效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教是为了不教,好的老师要善于把方法教给学生,而不是单纯地传授和灌输知识给学生。对教学悟的深,教给学生的是金钥匙,悟的不深的教给学生的是铜钥匙;哪怕教给学生铁钥匙,也比教给他们现存的金山、银山强。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终身受益”。因为现在教材和考试的阅读理解文章中,普遍源于英语报刊的“原汁原味”的真东西越来越多,教是永远教不完的。没有拿到“钥匙”的人,只能在知识殿堂的门外苦苦徘徊。
  上述问题的弊病至少有三:
  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字词为中心的课文教学很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篇的语言美,因而很难激发起孩子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阅读的内在兴趣。
  ⑵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支离破碎的字词讲解和操练会误导学生将课文学习等同于字词学习,将阅读等同于学词。
  ⑶不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字词。尽管老师努力创设各种情景教学课文的字词,但最终刘在孩子记忆中的只是一些零碎、孤立、静态的字词,而不是用于传情达意、完整鲜活的言语。
  其实,所谓语篇,即用于完成某一交际任务的一个完整的单位。一个对话也是一个独立的语篇,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也有其独特的语篇特征,比如:如何引起话题、如何接过话题、如何有礼貌地插画,如何转换话题,如何结束谈话等等。掌握这些鱼片只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树立自信心。因而,语篇教学英爱遵从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路径,即让学生先入林,后见树,再赏林。
  误区二:变整为零,破坏文章整体性
  现象:很多老师只是单纯的把课文阅读材料的某些词汇,所涉及到的语法逐一呈现并讲解给学生,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有的老师甚至是上一节课便直奔主题,说“Today,we′ll learn a new lesson.please turn to page 30”,然后就开始在黑板上板书要讲的短语和句子。
  分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在这种击整为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受到了严重的约束和压制,他们努力学到的最多是一些零散的,无生命的单词和短语;他们了解不到文章里面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欣赏不了文章的整体的结构美,也无法领略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无从模仿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久而久之,他们会对阅读课的教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试问,如果对英语的重头戏阅读都没了兴趣,英语还可能学得好吗?
  误区三:简单粗糙,缺少必要的语句分析
  现象:也许是受了新教纲淡化语法要求的影响,有些老师在讲解阅读时速度很快,先是给学生放一遍课文听力磁带,让学生跟读,然后讲几个生词短语,接着便开始完成课后的问题,订正完答案后,一堂阅读课就这样接受了。
  分析:这种阅读教学模式表面上给了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好像是以学生为主体,其实不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一语句分析。因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长句和难句是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的阅读障碍。教师若是忽略了句型结构分析,那么学生的阅读也就只能是流于形式,对课文内容也就一知半解,教师也就没有完成阅读教学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体现尊重与愉悦的乐土;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旅程,随时都可能有意外的发现。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新型的课堂,是我们期待构建的课堂。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与深入,课堂逐步形成或主动、或探究、或合作、或以读为本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与兴趣,师生的生命活力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尽情的展现与释放。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
期刊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目光不能紧紧地盯住那些优生,对于学困生,我们应“一律平等”“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班级成员,激发每一位学生的上进心,保护每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这样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下面就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谈谈几点看法。  1学困生的内涵分析  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偏离常规,智力得不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有一定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在化学教学中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让学生活跃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学,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优越性、整合的模式以及整合的误区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期刊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努力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敢于思考、学会思考、乐于思考。学生就会逐步学会感悟,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并乐于表达出来。在不同的感悟交流碰撞中,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创新意识也就得到了发展。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放飞思想,激发学生勤学乐学。  【关键词】创设情境;感悟;思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得出对阅读
期刊
【摘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语文教学。智障学生都是智力和认知水平处于中、重度的孩子,他们的身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障碍。为了更好地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我们应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展示生活、扮演生活角色等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让智障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从而为他
期刊
根据《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如今正在进行减负,如何做到减负而不减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在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联系生活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是提供的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数学习惯的培养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对学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习惯培养的方法,以及怎样才能在小学阶段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学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习惯;培养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而数学学习的习惯培养尤其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能力、是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
期刊
从目前来看,中学英语整体的课堂教学仍属知识型的教学,即只把英语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教师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语法规则和用词规则的详细讲解和词语的机械型操练,而忽视了对新教词句的语用规则的传授;教师对语言难点的讲授基本上还停留在对词语意义的解释和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这一层面上,而对词语和句子在实际运用方面的有关知识则传授很少,这种脱离相关应用知识来讲授语言形式的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改变这种局面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教学有没有效果,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它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文本有机结合, 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我个人认为,“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
期刊
【摘要】尝试教学法是以尝试题为训练方式,通过精心设计提问,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获得“尝试——成功——再尝试——再成功”的心理过程。此篇论文结合尝试教学法的理论,阐述了教学中如何运用尝试教学法,发展学生的独特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发展;主体性主体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