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身份证”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a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皇帝也有“身份证”,如果没有,那么即使称帝,也被认为不是“正品”,是“山寨皇帝”。
  司马氏逃到江南,虽然以正统自居,心中却始终有块心病,“身份证”被人抢走了,所以长期被北方人嘲笑是“假冒伪劣”。“后赵”大乱后,建康喜从天降,有了个意外的收获:“身份证”拿回来了。这就是传国玉玺。
  “后赵”得到了玉玺
  夏商周时期,玺和印并不分,就是印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做了区分,天子用的叫“玺”,其他人用的叫“印”。他下令“玺”用白玉雕琢,上面刻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丞相李斯用大篆书写的。这就是传国玉玺的“原装正品”,全国仅此一件。
  这个“宝贝”并没有一直舒舒服服地躺在皇宫里,随着王朝的盛衰兴亡,它也一起浮沉,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传说秦始皇南巡时,到了洞庭湖,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船只在汹涌的波涛中颠簸,眼看就要倾覆。秦始皇情急之下,把传国玉玺抛入湖中,过一会天气转晴,风平浪静。秦始皇平安过湖。
  8年后,当他巡视关中时,有一个人站在道路中间挡住了去路,说:请把玉玺还给皇上。说完人就不见了,传国玉玺失而复得。
  秦朝末年,刘邦率军攻进了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把玉玺献给了刘邦。刘邦建汉以后,玉玺一直藏在长乐宫,称为“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王莽准备篡汉,因为皇帝刘婴才两岁,玉玺由太后王政君掌管。王莽派人逼自己的亲姑姑交出玉玺。王政君大怒,把玉玺狠狠摔到地上,玉玺掉了一角。王莽命工匠用黄金把这个角补上,从此玉玺就留下了瑕痕。
  王莽败亡后,几经周折,玉玺落到东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到了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在混乱中丢了玉玺,不知所踪。孙坚讨伐董卓时,在洛阳一口枯井里意外发现了玉玺。孙坚死后,袁术就逼着刚刚守寡的孙坚夫人交出玉玺。袁术败亡后,玉玺到了汉献帝手中。
  但到了此时,很多人认为真正的传国玉玺已经下落不明,这个玉玺只是“高仿产品”。
  三国归晋,玉玺也归于晋。“后赵”成北方霸主时,石勒得到了玉玺。等到石虎死后,北方四分五裂,玉玺到了哪里呢?
  汉人冉闵夺了石氏江山
  当时中原的局势,如果概括就是:“后赵”内斗不休,最后的胜利者是石闵,但也累得瘫倒在地上。东北的前燕趁机进入中原,轻轻松松地把石闵宰了,做了得利的“渔翁”。
  石闵是一个传奇人物,先来看看他清除石氏的经历。
  石闵杀死石遵后,扶立了石鉴做傀儡皇帝,不久又把他杀死。350年,他和石氏彻底撕破脸,自己在邺城称帝,改国号为魏,恢复了冉姓。
  西晋灭亡后,北方一直是匈奴、羯等少数民族人的天下。但冉闵是个汉人,也就是说,汉人终于把江山夺回来了。当然地盘少得可怜,只是邺城周围的一片。
  冉闵出于报复,向整个少数民族举起了屠刀,下令杀光匈奴、羯等胡人,一次就杀掉20万人,邺城周围血流成河。这就是史上争议不休的“杀胡令”。
  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祗听到消息后,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称帝。冉闵派兵征讨,杀死了石祗。
  石虎总共有14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6个互相残杀死了;1个投降东晋,被斩于街市;其他5个被冉闵灭族。全部死于非命。冉闵共杀掉了在邺城的石虎子孙38人。
  冉闵是石虎宠爱的养孙,当年石虎把恩人石勒的后人全部杀光,真是世事轮回,恶有恶报,他的后人也遭遇相同的悲惨命运。
  冉闵长年征战,实力消耗殆尽,最后的精锐部队只剩下1万人左右。他刚要休息,抬头一看,发现前燕的名将慕容恪率领10万人浩浩荡荡杀了过来。
  352年,双方在魏昌县廉台(今河北无极西)大战,这次决战和项羽、刘邦的垓下之战非常相似。
  如果论个人武功,冉闵是天下第一高手,他带着1万人与10倍的前燕军队交战,10战皆胜。
  但他的人马越来越少,最后陷入了前燕军的重重包围。他骑着能日行千里的骏马“朱龙”,左持双刃矛,右执钩戟,斩杀300多名鲜卑兵。终寡不敌众,跃马冲破重围向东逃跑,走了20多里,“朱龙”精疲力竭倒地而亡,冉闵被活捉。
  他被送到燕国龙城(今辽宁朝阳),在遏陉山被处死后,据说山左右7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5个月大旱。皇帝慕容俊非常害怕,亲自祭祀,追认他为武悼天王,当夜天降大雪。
  玉玺回到了建康
  冉闵被杀后,他的儿子冉智和大将军蒋干死守邺城,并派人南下向东晋求救。東晋的将领戴施屯兵在古黄河的棘津(今河南安阳市滑县),说:救援没问题,只要你交出玉玺。
  冉智实在舍不得,他父亲灭掉石氏后,得到了玉玺,这象征着皇位的正宗。
  正在他纠结时,戴施率领100多名勇士组成敢死队,突破了前燕的防守线,进入邺城,决定同生死、共存亡。冉智、蒋干瞬间被感动了。戴施对蒋干说:你把玉玺让我保存,兵荒马乱,我也不敢送到江南去。然后我派人飞马快报建康,朝廷听说玉玺在我手里,一定派兵来救。
  蒋干相信了他,交出玉玺。戴施秘密地把玉玺带出邺城,送到东晋谢尚的军中。谢尚护送到建康。
  东晋偏安江南40年,一直被北方戏称为“白板天子”,自此,建康的君臣才理直气壮地挺直了腰板。
  邺城又苦撑了两个月,太子冉智等投降,戴施、蒋干趁乱逃出,一路南下找到晋军。冉魏政权一共存在了两年八个月。
  摘自《扬子晚报》
其他文献
许多人认为困难事业的干成(比如说解决科学难题,或者某个体育项目的腾飞),靠的是干事业的人的某种“内在”品质。如果一个人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比如说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重大突破,媒体就喜欢把成功归结于他的拼搏精神。成功的秘诀居然如此简单,你要做的就是豁出去拼。以至于很多民间科学家误以为科学研究的突破只要用足够多的汗水就能换取到,而把大好的时光花费在自己根本不懂的项目上。  可是,如果是中国人怎么干
期刊
有个网名叫丧心病狂的读者前两天跟我说:“玛门,我就要毕业啦。我想跟我男神表白,但是怕班主任骂我,你说我表不表白呢?”  我顿时无言以对——你都毕业了还怕个什么啊?上上上!!  等等!  在打下最后三个字的那一瞬间,我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矜持”两个大字犹如惊雷劈在了我的键盘上。  于是我默默地补了一句:“要不,你矜持一点儿,先别表白?”  对方看起来十分机智,她沉默片刻,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
期刊
从20世纪60年代最早的商业化可视电话Picturephone到Skype再到各种可视频的聊天软件,得益于最近十年间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在远程聊天的同时看见对方。PC、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是新款电视机都自带前置摄像头,然而目前看来,它的最大用处在于自拍和方便照镜子,而非跟其他人视频聊天。  跟语音相比,视频通話仍然不算是必需品:多敷人不会觉得少了这个功能有什么大不了的,云养猫、看搞笑
期刊
在瑞典有一间“失败博物馆”,那里陈列着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70多件产品,涵盖了全球60多家知名公司。  筹建这间博物馆的,是一个厌倦了成功学故事的瑞典心理学教授SamuelWest。他认为:“让人生厌的成功都是类似的,而每个失败都有各自的不同。”  “每个人都知道在创新领域中,有80%~90%的失败率,这不是什么秘密。”他说,“那么那些失败产品呢?为什么我们听到的都是成功?”  除了让人们了解创
期刊
“嗨,还好吗?”情人节这天,嘉宇突然收到前女友嫚嫚发来的一条微信。  嘉宇大脑短路了几秒钟。自两个月前嫚嫚宣布与他拜拜那个晚上起,他就像一个罪不容赦的犯人被她拉进了黑名单。  几秒钟过后,嘉宇扶了下眼镜,自言自语说:“这姑奶奶怎么了?听说刚找了位弹吉他的‘音乐家’,难道又拜拜了?”  然后嘉宇突然明白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是情人节!曾经的情人也是情人,是情人就该有所表示的。这年头,哪个女孩是盏省
期刊
今年适逢闰六月,搅乱了时间,导致我疏忽了母亲去世五周年忌日。  母亲去世那一刻,我守护在身边。医护人员不住地摁啊敲啊,终于抢救无效,眼睁睁看着心电仪滑落成一条水平线。我没有大哭,悲伤与欣慰交织一团。倒是事后的这几年里,一想起母亲便忍不住流泪。而在当时,我确实是欣慰大于悲伤。母亲就孕育一次,养了独独一个我。在历尽艰辛、告别人世之际,她引以为自豪的儿子陪护在她的身边,她的所有亲友都在现场。如此谢幕,也
期刊
中国古代史里每一个才女都身负盛名、命途悲戚。鱼幼薇就是其中一个。鱼父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果,也许这就是男人们的悲哀,拼死求取功名,自己未实现还是不甘心,硬把满腔心血倾注子女身上。鱼幼薇不负父望十一二岁,才气已在长安文人中传送开来,被誉“诗童”。当时正在长安的大诗人温庭筠慕名而来,即兴出题“江边柳”,让其赋诗一首。明眸忽眨之中,信口而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期刊
在中国古代,“九族”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更是一个司法学概念。在平时可能根本没有人能想起来“九族”这个概念,可是一旦这个概念被想起来并被用上之时,那就是平地起惊雷的天崩地裂之时。  “抄家”“灭族”史不绝书。说到“灭族”一般就是“诛灭九族”,其最直接的目的就在斩草除根,彻底除去子报父仇、孙报祖仇的实力和人脉。显然“灭族”之举就在于不为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后患。历史上的赵氏孤儿大复仇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在
期刊
老子对中国哲学乃至世界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自然视角,并以自然视角审视大千世界。老子正是以此反对礼教的。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又叫《老子》。老子和《老子》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并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但是,由于今人远隔老子,加上有关老子的文字记载并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于是,从古至今,有一种历史惯性,许多人都把他神化,敬称他为太上老君
期刊
清朝段光清的籍贯是安徽宿松。段光清写过一本书叫《镜湖自撰年谱》。  段光清的政治履历起點是浙江建德知县,之后又在慈溪、江山等县知县任上主政。8年知县的阅历,让他升任宁波知府,补西防同知,盛誉播及各省。公元1854年,段光清升为杭嘉湖兵备道,调补宁绍台兵备道,后升浙江按察使,晋封吏部左侍郎、光禄大夫。公元1865年,复任杭嘉湖兵备道。可见,段光清的政治生涯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  段光清以干练著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