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自产生以来,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社会学科,它的学科体系应当说是完整的和科学的,但是对会计账表体系的逻辑论述一直以来都是教科书式的一贯定式,笔者今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对会计账表體系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以期给会计初学者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和新的思路。
关键词:会计;账表;逻辑关系
一、企业管理者的总体要求产生三张主要的会计报表
企业管理者面对利益最大化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要随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以便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的营销方式,为此管理者需要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方面清晰明确、真实完整的经营活动信息,如资产状况、收入盈利水平、成本升降等等,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从各个方面汇集而来的经济信息往往是数量巨大而且杂乱无章的,这可能让企业管理者真假难辩、无所适从,不能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现状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为此会计师为满足管理者对经济活动信息的需要,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性质进行大致的分析和判断,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巨大庞杂的经济信息进行大致的分类、归纳和梳理。为管理者提供关于资产规模、负债水平、权益状况,以及盈亏和现金收支等情况,这样就产生了传统财务会计的三张主要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出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会计师往往还要对企业内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为管理者提供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从而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上产生了内部管理会计学科,特别是在当今电子信息化时代,在财务会计可以通过电子软件系统操作的情况下,会计工作的重点将逐步从传统财务会计转向了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依据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定,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化的报告形式。
二、管理者要求会计师提供较为详细的经济活动信息,从而形成了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
管理者对企业经济活动信息的总体要求产生了主要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按照企业管理者对经济信息总体的宏观要求,即对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成本、利润等情况的总体把握,构成了企业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结构,近而产生了企业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也就是会计的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利润,同时确认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成本,这二个基本的会计恒等式。
三、为提供更为详细的经济活动信息,会计师对会计要素作了进一步分类,产生了企业会计所使用的会计科目
当企业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企业一定时期内某一方面的具体经济活动信息时,会计六大要素所反映的经济活动信息便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实际需要了,因为这种粗线条的经营信息只适用于企业的宏观决策,而对企业具体的微观管理则难以发挥作用,于是会计师对会计要素又作了进一步的分类,比如将资产分类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将负债分类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将收入分类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将成本分类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等,这样就形成了企业使用的大致的会计科目体系。
四、对会计科目的核算,要求企业建立一套有效的会计账表体系
会计师面对多样的繁杂的外部和内部形成的会计信息,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分类,同时将分类结果归类于不同的会计科目,不同的会计科目反映不同的经济活动内容,然后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记录和反映。
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和记录,要求会计师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会计核算运作机制。比如会计人员对会计凭证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编制以会计科目为分类标志的会计记账凭证,再对已编制的会计记账凭证进行汇总、归纳(也就是合并同类项),从而得出某一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活动的价值总量,再将这些汇总而得出的价值总量运用一定的方法在会计账簿中进行记录,这便是会计核算的总分类账。
会计师要记录企业经济活动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详细情况,要真实完整、客观地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会计师在对经济业务按会计科目进行分类后,还要把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详细地记录在会计专用账簿之中,这便是会计核算的明细分类账簿。
会计的明细分类账,一般说来有二级明细分类账、三级明细分类账,有的企业由于管理方面的需要也可能设置四级、五级明细分类账等,这主要取决于管理者对企业会计信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详细程度,会计师在设置明细账时,一是要考虑满足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也就是要坚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不提供或少提供无用不相关的会计信息,二是要考虑会计工作本身的业务量和工作效率。
出于对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会计师在对会计账簿进行登记时,采用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方法,以便将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所记录的会计科目发生额和余额进行核对,从而检验会计核算工作的正确与否,这是会计学科本身所具有的自我验证功能,也是会计学科的一大特色。
五、适应中国特色的会计科目设置
会计师在进行会计核算并建立和完善会计管理工作机制时,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一是要结合企业管理者对经济活动信息的需要,二是要遵守国家关于会计科目设置的相关规定。因为我国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会计科目是国家财政部门以法规的形式发布实施的,是法定的会计科目形式,会计师只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不能违反规定随意变更这些法定的会计科目,更不能在国家规定的会计科目之外另行设置一套会计科目,特别是企业所使用的一级会计科目。
当然,会计师设置会计核算中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在遵守财政部门制定的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的同时,也可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即企业内部管理对经济信息的要求,自行设置一套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科目,但是在编制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时,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统一的会计报表形式和内容。
总之,企业会计账表体系基于企业管理的需要产生会计报表,由会计报表形成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的细化产生了会计科目,对会计科目汇总形成了会计总分类账,对会计总分类账的进一步细化产生会计明细分类账等会计账表体系。
参考文献:
[1]毛冬姣.浅谈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
关键词:会计;账表;逻辑关系
一、企业管理者的总体要求产生三张主要的会计报表
企业管理者面对利益最大化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要随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以便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的营销方式,为此管理者需要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方面清晰明确、真实完整的经营活动信息,如资产状况、收入盈利水平、成本升降等等,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从各个方面汇集而来的经济信息往往是数量巨大而且杂乱无章的,这可能让企业管理者真假难辩、无所适从,不能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现状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为此会计师为满足管理者对经济活动信息的需要,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性质进行大致的分析和判断,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巨大庞杂的经济信息进行大致的分类、归纳和梳理。为管理者提供关于资产规模、负债水平、权益状况,以及盈亏和现金收支等情况,这样就产生了传统财务会计的三张主要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出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会计师往往还要对企业内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为管理者提供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从而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上产生了内部管理会计学科,特别是在当今电子信息化时代,在财务会计可以通过电子软件系统操作的情况下,会计工作的重点将逐步从传统财务会计转向了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依据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定,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化的报告形式。
二、管理者要求会计师提供较为详细的经济活动信息,从而形成了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
管理者对企业经济活动信息的总体要求产生了主要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按照企业管理者对经济信息总体的宏观要求,即对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成本、利润等情况的总体把握,构成了企业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结构,近而产生了企业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也就是会计的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利润,同时确认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成本,这二个基本的会计恒等式。
三、为提供更为详细的经济活动信息,会计师对会计要素作了进一步分类,产生了企业会计所使用的会计科目
当企业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企业一定时期内某一方面的具体经济活动信息时,会计六大要素所反映的经济活动信息便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实际需要了,因为这种粗线条的经营信息只适用于企业的宏观决策,而对企业具体的微观管理则难以发挥作用,于是会计师对会计要素又作了进一步的分类,比如将资产分类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将负债分类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将收入分类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将成本分类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等,这样就形成了企业使用的大致的会计科目体系。
四、对会计科目的核算,要求企业建立一套有效的会计账表体系
会计师面对多样的繁杂的外部和内部形成的会计信息,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分类,同时将分类结果归类于不同的会计科目,不同的会计科目反映不同的经济活动内容,然后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记录和反映。
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和记录,要求会计师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会计核算运作机制。比如会计人员对会计凭证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编制以会计科目为分类标志的会计记账凭证,再对已编制的会计记账凭证进行汇总、归纳(也就是合并同类项),从而得出某一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活动的价值总量,再将这些汇总而得出的价值总量运用一定的方法在会计账簿中进行记录,这便是会计核算的总分类账。
会计师要记录企业经济活动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详细情况,要真实完整、客观地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会计师在对经济业务按会计科目进行分类后,还要把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详细地记录在会计专用账簿之中,这便是会计核算的明细分类账簿。
会计的明细分类账,一般说来有二级明细分类账、三级明细分类账,有的企业由于管理方面的需要也可能设置四级、五级明细分类账等,这主要取决于管理者对企业会计信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详细程度,会计师在设置明细账时,一是要考虑满足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也就是要坚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不提供或少提供无用不相关的会计信息,二是要考虑会计工作本身的业务量和工作效率。
出于对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会计师在对会计账簿进行登记时,采用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方法,以便将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所记录的会计科目发生额和余额进行核对,从而检验会计核算工作的正确与否,这是会计学科本身所具有的自我验证功能,也是会计学科的一大特色。
五、适应中国特色的会计科目设置
会计师在进行会计核算并建立和完善会计管理工作机制时,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一是要结合企业管理者对经济活动信息的需要,二是要遵守国家关于会计科目设置的相关规定。因为我国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会计科目是国家财政部门以法规的形式发布实施的,是法定的会计科目形式,会计师只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不能违反规定随意变更这些法定的会计科目,更不能在国家规定的会计科目之外另行设置一套会计科目,特别是企业所使用的一级会计科目。
当然,会计师设置会计核算中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在遵守财政部门制定的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的同时,也可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即企业内部管理对经济信息的要求,自行设置一套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科目,但是在编制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时,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统一的会计报表形式和内容。
总之,企业会计账表体系基于企业管理的需要产生会计报表,由会计报表形成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的细化产生了会计科目,对会计科目汇总形成了会计总分类账,对会计总分类账的进一步细化产生会计明细分类账等会计账表体系。
参考文献:
[1]毛冬姣.浅谈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