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h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广州美术馆,自建馆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中国历代书画珍迹及广东美术精品的征集、收藏与研究工作。除了上世纪50年代在京津、江浙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较大规模地购藏古代书画,还得到了容庚、杨铨、叶恭绰等著名收藏家的慷慨捐赠。经过60年的积累,藏品规模蔚为可观,上起宋元,下至现当代,其中尤以明清及近代的绘画最为完备。而对岭南书画尤其是现代岭南画派作品的收藏,更成为广州艺术博物院的特色。不定期举办“历代绘画精品展”是该院平衡文物保护与展示的矛盾关系,即在无法开展长期固定陈列的情形下形成的优良传统。
  重磅展品 述说中国画风格变迁
  日前,由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的“艺苑撷英——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在该院开展,该展览入选“文化部2017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是响应国家对珍藏文物典藏活化号召而特别策划的年度大展。为保护文物以及兼顾美术、文博爱好者的需求,此次展览共分两期。2017年9月26日至11月26日为第一期,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月7日为第二期。两期共展出广州艺术博物院院藏历代绘画精品近70件(套),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80%以上,为近年藏品展览中文物级别最高的一次。
  与过往的“历代绘画精品展”策展思路稍有不同的是,本次展览在兼顾普及性与趣味性之外,更注重吸收近年该院藏品研究的成果,在展陈手法上也有所创新。
  本次展览由“历代篇”与“岭南篇”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历代篇”,以时间为序。分为宋元、明、清及现代4个单元,从院藏品中精挑细选最能展现时代及画家风格的藏品,以图、文(解说)并茂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中国绘画风格流变的历史。中国画发展至宋代,强调抒发主观情志的文人画兴起,到元代画风渐趋写意,明清两代则是以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画成为主流。近代中国画经历了激烈的分化与变革,多种潮流并存。这一部分展品中不乏难得一见的名家代表作。如广州艺博院的镇院之宝——文同的《墨竹图》也亮相此次展览,据了解,这幅作品距离上一次展出已有7年之久。此外,众多宋、元、明精品也在展出之列,如元代李衎的《纡竹图》、佚名的《四烈妇图》,明代沈周的《松坡平远图》、仇英的《停琴听阮图》、顾正谊的《仿黄公望天池石壁图》,清代石涛的《山水册》、弘仁的《黄山始信峰图》等等。
  整合資源 立足地域美术发展
  “活化藏品”也是本次展览重要的策展思路。因此,院方还特意挑选了一部分从未展出或甚少展出的藏品。如明代文征明的《醉翁亭书画卷》,是文征明以欧阳修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为灵感而创作的绘画及书法。杨仁恺先生曾评价其“图与记俱佳”。画卷上还有与文征明有交往的皇甫汸的题跋,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又如明代佚名《五龙图》,从题跋及鉴藏印鉴可知,此卷曾经为清代鉴藏家高士奇(1645—1704)、毕沅(1730—1797)、梁章钜(1775—1849)、李慎(活跃于19世纪中后期)、容庚(1894—1983)等鉴藏,最后由容庚捐赠给广州艺术博物院,后经杨仁恺等文物鉴定专家定为明人作品。院藏明代陈洪绶的作品以大尺幅的《松荫高士图》为最精妙,是以常常作为代表作、代表藏品展出。其《花鸟册》尺幅虽小,但杨仁恺先生评价它们是陈洪绶早年作品,被《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收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此次展览将分两期展出这两件(套)藏品,以供美术爱好者及研究者作对比研究。由于广州艺博院还收藏有数量可观的“海派绘画”,所以此次展览还挑选了较少展出的吴昌硕作品《贵寿无量图》,该作品是画家晚年创作的精品,以大写意手法勾画出象征长寿的松柏、象征富贵的牡丹,笔墨潇洒恣肆,充满气势。
  注重展示地域性美术,是本次展览策展的另一重要思路。因此,展览的第二部分“岭南篇”以时间为序,选取院藏广东地区明代以来重要画家的作品,向公众呈现明代以来广东地域美术史发展的历程。这一部分的展品包括了古代的梁元柱、张穆、黎简、谢兰生、苏六朋、苏仁山、居巢、居廉以及近代的“岭南画派”二高一陈、广东国画研究会成员等人的重要代表作。岭南书画艺术虽发展较晚,但在近现代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影响波及全国各地。通过这一部分的展示,可以让观众更进一步了解本土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
  突出学术 深化观众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的学术性还体现在具体的文字说明上。要理解与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不能只停留于“看画”。当绘画完成后,创作者、定制者、观赏者、收藏者通过题跋、钤印、收藏鉴赏与“画”产生联系。所有这些题跋文字、印鉴都是理解与欣赏这幅画的关键线索。因此,在展览画作之外,院方还对题跋、印鉴做了大量的释文工作,以此引导观众全方位地理解中国绘画与中国文化的独到之处。在展场空间布置方面,特意营造了江南风与岭南风两种不同的空间视觉效果。如在“历代篇”中,以明代江南书房雅舍为参考,通过搭建书房、小庭院,营造明代江南的氛围,引导观众理解何为中国文人“雅”的审美。而在“岭南篇”则以岭南回廊建筑为参考,营造出穿行岭南园林的气氛,让观众从“江南”来到“岭南”,品味岭南绘画。
  把古代优秀艺术作品呈现给更多观众,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升民族的文化审美水平,是美术馆的历史职责。广州艺术博物院此次策划的“艺苑撷英——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无疑是响应活化馆藏、贯彻“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文化建设思路、提升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一次诚意之作。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其他文献
公共关系素质教育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普遍开展的通识教育,在2010年教育部确立卓越人才培养项目之后,公共关系素质教育的实质内涵与卓越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具有着深度呼应,公共关系素质教育受到更多教育者们的关注。今后,如何在卓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入公共关系素质教育,是教育管理者、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卓越人才培养对公共关系素质有内在需求  在2017年1月颁发的《国家教育事业
期刊
艺术的背后乃是哲学,高深的艺术其背后必然是高深的哲学,艺术向高深发展,必然向高层面的哲学延伸。山水画家,唯不可忘“三问”是也:问天地、问先贤、问我心;与其说山水画家是在画山,不如说是在问山,第一次看山,你看了山,而山不认识你,两次看山,你还是看了山,而山还是不认识你,假如你十次、百次的去看山,山自然会认识你了。这时,你和山成为了挚友,才称得上是真正懂山,自然笔下之山就不是山了,此时的山有了性格,有
期刊
號贯子, 1950年12月生于陕西省华县,1970年1月入伍,历任战士、参谋、政治处主任、政委等职。  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职业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名家书画院一级画师,上海民族画院院士,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创研员,中国书画展览网特约画家,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周易研究会会员、海德书画院院长。  由国先生书法、绘画皆有
期刊
中国廉政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匠门书画院副院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师从河北师大美术学院白云鄉导师,清华美院师恩钊导师。作品雅俗共赏。以北方山水画家特有的山水精神和表现手段,营造了浑然,厚重,与苍茫的气息。又不失南方的秀灵与细腻。作品以气撼人,以繁厚重迭而不乱,画面中洋溢着雄健壮美的意韵。深受广大书画收藏家的爱戴和喜爱。观后给人难忘的印象和震撼。
期刊
河北涉县人,毕业于邯郸师专美术系,现任涉县文化馆副馆长、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太行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大展,并获得奖项,曾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博览》《中华成功人士书画经典》《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集》等书。作品被多家展览主办单位和海外人士收藏。《中国书画家》杂志和《中国书画艺术报》也曾多次发表刊登其作品。  2005年,有6副作品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
期刊
2017年10月25日8点始,上千人从四面八方涌进沧州市殡仪馆,向他们敬仰的学者遗体洒泪告别。这场景为沧州殡仪馆数十年来所罕见。这位逝去的学者就是沧州市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执行会长、中国传统公关理论的探索者孙志江先生。  一、初识公关学者孙志江先生  2010年冬,我慕名结识了孙志江先生——他1968年生,一米七八的个子,白皙而清秀。他协同原沧州地委书记郭枢俭于1993年创立沧州市国际国内公共关系
期刊
《决澜社宣言》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从今天看来,仍然闪烁着思想的锋芒,令人记忆犹新,也发人深省。  “决澜社”画会组织酝酿于1930年,1932年正式成立面世,到1935年解散,一共举办四次画展,其基本成员共十名,但参加过“决澜社”活动及画展的盟友众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决澜社”的基本成员为:庞熏琹、倪贻德、王济远、周多、周真太、段平右、张弦、阳太陽、杨秋人、丘堤(其中王济远于第二回展后退出,
期刊
一、项目简述  凭借沉淀半个多世纪的轨道交通技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成功研发一款名为“智能轨道快运列车(英文简称ART)”的全新交通产品,并于2017年6月2日正式全球首发。  这是一款融合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各自优势的跨界之作,既保持轨道交通的运行控制模式和大载客量优势,又不需要建造专有的钢轨,还能像公交车一样共享路权灵活穿梭。这种“无轨而有轨,有轨似无轨”、
期刊
一直以来,法国印象派画家、雕塑家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的作品常被视为画风稳妥保险,充满性冷淡意味。但在展览“有‘色’之作——布瑞尔珍藏馆的德加绘画”(Drawn in Colour: Degas from the Burrell)中,分别刻画有浑身赤裸的入浴者和排练中的芭蕾舞者的作品被摆放在了一起。此次展览展现出了德加鲜为人知黑暗和大胆的一面。本次展览于英国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Na
期刊
近日,达芬奇遗作即将拍卖的消息引爆了全球文化圈。《救世主》创作于1500年左右,这是全球仅存的不到20幅达芬奇作品之一,也是最后一幅私人收藏的达芬奇作品。  佳士得此次针对《救世主》的宣传和推广,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不惜花费巨额保险费在香港、旧金山及伦敦等世界各地的关键地点进行巡展,来激发整个超级精英竞拍群体。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作品本身的分量,另一方面则显示出高端拍品在整个拍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