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煤炭作为一种基础性能源,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由于其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传统的开采使得资源存量下降,也让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煤炭企业发展过程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简述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SWOT分析法;煤炭企业;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TM-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70-02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消费能源,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大,在对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因此,促进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尤其重要。
一、SWOT分析法与循环经济概述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4个英语的缩写。此分析法通过对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很真实地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定位,并以此制定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之上,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模式对物质进行反复循环流动,它是一种经济体系和资源环境紧密结合的生态经济模式。这样生态经济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为原则(所谓3R即是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经济模式,其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他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绿色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一)Strength(优势)分析
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煤炭储备量达到10024亿吨,高硫煤储量约为900亿吨,其中硫煤储量约为380亿吨,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在世界上排位第三,可以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2、在我国,煤炭的开发成本最低的能源,仅用了石油的1/10的投资,电力1/100的投资,但是却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2/3的能源,这些决定了煤炭将长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其三,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产业链有着巨大的延伸能力。
(二)Weakness(劣势)分析
一是资源浪费严重,煤炭利用率低。由于经济转型期时,受到经济政策的影响,煤炭企业过于注重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长远的规划管理。二是部分开采区存在着乱采滥挖、存在采富矿而弃贫矿的现象,煤炭回采率低,据统计,回采率只是为30%-40%,对煤炭资源的整体性造成了破坏。三是由于煤矸石、污水排放等都会对矿区附近的河流和土壤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作物的生长。四是,大多数煤炭企业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会造成开采中地表塌陷,植被枯死,破坏生态环境。
(三)Opportunity(机会)分析
1、国际和国家发展政策的重视。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环境变化,煤炭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转变传统的生产模式,高效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成为国家和政府重视的问题。一些政策的出台,如《清洁审核暂行办法》、《能源效率标志管理办法》、《能源产业循环经济法》、《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为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2、“大矿”时代的到来。所谓的大矿时代,就是国家为了整合煤炭资源,终结小“煤窑”,进行煤炭企业的重组,实现煤炭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的科学发展。在中央的政策的推动之下,目前全国已有12个主要产煤省完成了重组工作,大大增强了煤炭企业的危机意识与竞争力。
3、入世带给煤炭企业新的机遇。由于入世让我们与世界有了更多的技术交流和贸易服务,2009年我国政府开始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将加速煤炭企业推行清洁能源的生产。
(四)Threat(威胁与挑战)分析
1、由于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为了杜绝浪费、提高煤炭的回采率,国家也提高了行业准入标准;国家提高了煤炭价格,并要求煤炭买卖要经过煤销公司;从地方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将煤炭就地转化率作为一项硬性系数。所有这些,都能表明,企业对煤炭资源的获得的难度将会增大。
2、由于受到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的影响,煤炭企业进行绿色开采、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困难相对多。
三、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做到安全生产
管理之道,理念先行。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全体职工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要不断开拓进取,实事求是;同时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措施,提升安全管理理念,做到安全工作从源头治理、动态监管、正规循环作业,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监督机制,将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二)加强科技创新与投入,注重技术的转化率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煤炭企业必须走科技含量高、安全有保证、资源利用率高的道路。选用适合的技术,积极开采利用地层中的伴生的石膏、硫铁矿、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也要积极开展煤矸石的利用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其在修路、塌陷地的回填等作用。
(三)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要树立人本理念,科学进行人才规划,要把人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增加职工经济收入、职位晋升上打破大锅饭等实实在在的政策和措施,营造一个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能力的良好氛围,给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思想、价值标准、企业作风、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煤炭企业要积极支持和鼓励组织文化的创建,要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员工积极向上的心理认知和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潜能,进而提升企业的文化力量。
(五)发展节能减排促进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煤炭企业要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深入宣传环保节能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以及节能法规,增强大家的环保節能意识,营造一个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发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绿色开采等技术,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的应用。
(六)开采,培育新能源与产业
所谓绿色开采就是一种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与循环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的开采技术。绿色开采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因此,要积极研究采煤区塌陷、地下水的开放利用、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此外,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煤炭企业要以经营为核心,同时在煤炭开采、深加工方面加大投入,开发气化技术、煤加工以及发展清洁能源,延伸煤炭产业链,做好煤—电、煤—电—钢或者煤—焦—化等的一体化的道路,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利益,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SWOT分析法,得出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理清了企业发展的脉络,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煤炭企业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充分发挥优势,转变思想观念,构筑一个安全、和谐的企业,加大科技的投入,转变管理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大力实行绿色开采,以节能减排促进企业的低碳、循环发展,要拓展企业的发展链条,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烨,陈劲,彭璐,郭继辉,任永开.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J\].2011,04(1):38-48.
\[2\]杨霞.提升煤炭企业竞争力加速煤炭企业经济发展\[J\].企业管理,2011,(4):91-93.
\[3\]袁锋,李仲学,李翠平.我国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矿业,2010,(7):24-28.
关键词:SWOT分析法;煤炭企业;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TM-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70-02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消费能源,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大,在对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因此,促进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尤其重要。
一、SWOT分析法与循环经济概述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4个英语的缩写。此分析法通过对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很真实地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定位,并以此制定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之上,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模式对物质进行反复循环流动,它是一种经济体系和资源环境紧密结合的生态经济模式。这样生态经济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为原则(所谓3R即是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经济模式,其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他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绿色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一)Strength(优势)分析
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煤炭储备量达到10024亿吨,高硫煤储量约为900亿吨,其中硫煤储量约为380亿吨,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在世界上排位第三,可以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2、在我国,煤炭的开发成本最低的能源,仅用了石油的1/10的投资,电力1/100的投资,但是却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2/3的能源,这些决定了煤炭将长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其三,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产业链有着巨大的延伸能力。
(二)Weakness(劣势)分析
一是资源浪费严重,煤炭利用率低。由于经济转型期时,受到经济政策的影响,煤炭企业过于注重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长远的规划管理。二是部分开采区存在着乱采滥挖、存在采富矿而弃贫矿的现象,煤炭回采率低,据统计,回采率只是为30%-40%,对煤炭资源的整体性造成了破坏。三是由于煤矸石、污水排放等都会对矿区附近的河流和土壤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作物的生长。四是,大多数煤炭企业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会造成开采中地表塌陷,植被枯死,破坏生态环境。
(三)Opportunity(机会)分析
1、国际和国家发展政策的重视。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环境变化,煤炭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转变传统的生产模式,高效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成为国家和政府重视的问题。一些政策的出台,如《清洁审核暂行办法》、《能源效率标志管理办法》、《能源产业循环经济法》、《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为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2、“大矿”时代的到来。所谓的大矿时代,就是国家为了整合煤炭资源,终结小“煤窑”,进行煤炭企业的重组,实现煤炭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的科学发展。在中央的政策的推动之下,目前全国已有12个主要产煤省完成了重组工作,大大增强了煤炭企业的危机意识与竞争力。
3、入世带给煤炭企业新的机遇。由于入世让我们与世界有了更多的技术交流和贸易服务,2009年我国政府开始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将加速煤炭企业推行清洁能源的生产。
(四)Threat(威胁与挑战)分析
1、由于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为了杜绝浪费、提高煤炭的回采率,国家也提高了行业准入标准;国家提高了煤炭价格,并要求煤炭买卖要经过煤销公司;从地方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将煤炭就地转化率作为一项硬性系数。所有这些,都能表明,企业对煤炭资源的获得的难度将会增大。
2、由于受到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的影响,煤炭企业进行绿色开采、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困难相对多。
三、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做到安全生产
管理之道,理念先行。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全体职工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要不断开拓进取,实事求是;同时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措施,提升安全管理理念,做到安全工作从源头治理、动态监管、正规循环作业,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监督机制,将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二)加强科技创新与投入,注重技术的转化率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煤炭企业必须走科技含量高、安全有保证、资源利用率高的道路。选用适合的技术,积极开采利用地层中的伴生的石膏、硫铁矿、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也要积极开展煤矸石的利用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其在修路、塌陷地的回填等作用。
(三)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要树立人本理念,科学进行人才规划,要把人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增加职工经济收入、职位晋升上打破大锅饭等实实在在的政策和措施,营造一个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能力的良好氛围,给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思想、价值标准、企业作风、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煤炭企业要积极支持和鼓励组织文化的创建,要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员工积极向上的心理认知和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潜能,进而提升企业的文化力量。
(五)发展节能减排促进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煤炭企业要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深入宣传环保节能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以及节能法规,增强大家的环保節能意识,营造一个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发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绿色开采等技术,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的应用。
(六)开采,培育新能源与产业
所谓绿色开采就是一种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与循环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的开采技术。绿色开采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因此,要积极研究采煤区塌陷、地下水的开放利用、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此外,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煤炭企业要以经营为核心,同时在煤炭开采、深加工方面加大投入,开发气化技术、煤加工以及发展清洁能源,延伸煤炭产业链,做好煤—电、煤—电—钢或者煤—焦—化等的一体化的道路,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利益,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SWOT分析法,得出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理清了企业发展的脉络,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煤炭企业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充分发挥优势,转变思想观念,构筑一个安全、和谐的企业,加大科技的投入,转变管理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大力实行绿色开采,以节能减排促进企业的低碳、循环发展,要拓展企业的发展链条,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烨,陈劲,彭璐,郭继辉,任永开.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J\].2011,04(1):38-48.
\[2\]杨霞.提升煤炭企业竞争力加速煤炭企业经济发展\[J\].企业管理,2011,(4):91-93.
\[3\]袁锋,李仲学,李翠平.我国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矿业,2010,(7):24-28.